侯方域诗文研究

侯方域诗文研究

黄玉琰[1]2003年在《侯方域诗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侯方域为“明末四公子”之一,又名列清初古文叁大家,在明清之际产生过广泛的社会影响,历来对其研究亦重在散文成就及人格品评,本文全面考察了《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通过文本分析,体悟其作品的深层意蕴,追寻其风格流变,揭示作者高扬的生命理想和微妙的人生处境。 论文引言部分描述清初以来侯方域研究的学术历程及本文写作的缘起。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结合时代背景及侯方域的生平家世、师承交游讨论叁个问题:侯氏家族与东林党之渊源对侯方域人格精神之熏陶;家学师承与侯方域文学思想之建构;交游活动对侯方域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章对侯方域壮悔堂文的题材特点和艺术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探讨了壮悔堂文审美风格嬗变的轨迹、原因和审美效应。第叁章从忧时悯乱、遁世归隐、故国情结和情深意笃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四忆堂诗的主题取向,并指出其诗作的艺术特色在于:溯流风雅,追步少陵;长于用典,善于寄兴:取材典型,诗备众体;以及风格多样,兼具雄浑悲壮与清丽悱恻之美。第四章通过古文理论和诗学观两方面来观照侯方域的文学思想,具体阐释其“运骨于气”,“才与法合”及弘扬唐宋古文传统的文学主张;并分析了以侯方域为首的雪苑社与云间派之异同,揭示其论诗宗旨。余论部分通过对清初叁家之比较,简要评价侯方域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朱寅[2]2004年在《侯方域诗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侯方域是明末清初着名的文学家,明末四公子之一。他出身世家,曾受过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也受到明末党社之风的影响,这使得他在明亡之前选择的是一条积极用世的人生道路;王朝鼎革之后,故国情怀,遗民情结,道家消极避世思想的影响,后来迫不得已和新朝统治者两次合作(助张存仁镇压抗清的榆园军起义,参加顺治八年乡试)所造成的难以排解的愧疚——这些因素导致他后期一直处于痛苦的煎熬之中。他在明末清初有很大影响,但壮年即去世;其人其事既是传奇也是悲剧。本文试图通过对侯方域生平、交游、思想及其创作的思想源流、倾向的全面分析梳理,对于他的诗文作全面分析解读,并进而来解读他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给其人及作品以客观的评价。笔者认为侯方域的悲剧性人生既是他个人性格造成的,也是时代的必然。侯方域在诗文创作的理论上,全力提倡学习秦汉及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创作笔法和杜甫的诗歌创作手法,并且在创作中予以亲身实践。他的散文受到汉代史传散文、唐宋散文、唐代传奇及宋元话本小说的影响,同时亦受到元、明时期戏剧及明代小说的影响。他汲取小说创作的营养,在表述中运用小说化的语言,使得作品的题材范围更趋广博,叙事艺术更为独特,行文特点更加鲜明;加之在创作中揉进了个人的身世之感、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使他的作品在情感上更易打动人的心灵。侯方域的诗歌创作学习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以诗纪史,他的诗歌同明末的“云间六子”以及清初的“江左叁大家”的作品合力构成悲壮的时代组曲,展现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

董少堃[3]2013年在《侯方域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文学家,着有《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时人称侯方域、方以智、陈贞慧、冒襄为"明末四公子",称侯方域、魏禧、汪琬为"国初叁大家"。《清史稿》中有侯方域传记,清初学者贾开宗作《侯朝宗传》,胡介祉作《侯朝宗公子传》,邵长蘅作《侯方域传》。研究侯方域的相关资料散见于清代文人的笔记和别集中,近代学者邓之诚的《清诗纪事初编》、张舜徽的《清人文集别录》、袁行云的《清人诗集

闫莉莉[4]2017年在《归德府雪苑社研究》文中提出明末清初,文人结社之风盛行,其中雪苑社“雄踞中州坛坫,南北畏其锋”。雪苑社盟主侯方域是明末的风云人物,清初古文叁大家之一。雪苑社后起之秀宋荦总持江南风雅,与王士禛、朱彝尊、汪琬等人并称为“康熙十大才子”。学界对于二人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对于雪苑社的整体研究并不多。故本文以雪苑社为研究对象,联系归德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及明清之际动荡的社会环境,进而探讨归德地域文化对雪苑社的影响,雪苑社的交游活动以及雪苑社的文学思想、文学创作,分析雪苑社对于中州文坛乃至时代文风的影响。本文主要包含绪论、正文和余论叁个部分。其中,绪论简要介绍了雪苑社的基本情况、雪苑社的研究现状、研究雪苑社的意义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等。正文四章分别论述了归德文化对雪苑社的影响,雪苑社的交游活动、雪苑社的文学思想及文学创作。余论部分探讨了雪苑社对于中州文学乃至明清之际文坛的影响。第一章探讨了归德地域文化与雪苑社的关系。归德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雪苑诸子心中的梁园情结、当地浓厚的文教氛围都是促使雪苑社成立的重要条件。同时还分析了促使雪苑社成立的其他条件,如时代和个人因素。第二章考证雪苑社的交游情况。第一节以时间为序,梳理了雪苑社的内部交流活动。雪苑诸子关系密切,常常谈论时事,饮酒赋诗。第二节探讨了雪苑诸子与中州文士的交游情况。雪苑诸子以文会友,上至当朝权贵、世家子弟,下至白衣寒士,他们均有交往。第叁节主要论述雪苑社与东南文士的交往,雪苑诸子与复社关系密切,与云间诸子及阳羡文人也有着频繁的往来。第叁章以文本为基础,着重考察了雪苑社的文学思想。明代文学流派此起彼伏,文学思想繁盛,加之地域文化、家学渊源等因素的影响,雪苑社提倡文学复古,力追“正始”,从而形成了以杜甫为尊,崇尚风雅的诗学思想和文宗唐宋八大家、讲求法度的古文理论。第四章主要探讨雪苑社的诗文创作情况。侯方域及雪苑社友的诗歌,或描写家乡风物,或表现战乱频繁、哀悯民生,或抒发亡国之思、以诗明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特色。雪苑诸子的传记文多为小人物立传,精炼传神;议论文论证严密、气势磅礴。此外侯方域与雪苑诸子关系密切,雪苑社影响着侯方域的创作。余论部分探讨了雪苑社对于中州文学乃至明清之际文坛的影响。雪苑诸子与当时的中州文人谈诗论文,一同促进了中州文学的繁荣。同时雪苑社友与江南文人桴鼓相应,共同致力于当时文风的变革,推动了文风的转变。

臧守刚[5]2006年在《侯方域与雪苑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侯方域是明末清初着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活动和雪苑社关系密切。雪苑社的发展经历了叁个历史阶段,侯方域的文学创作也相应地分为叁个时期。早期雪苑社成员胸怀天下,大胆指责时弊,洋溢着积极用世的进取精神,在艺术上崇尚新奇绮丽的文风:中期雪苑社成员怀才不遇,愤世忧时,多抒发其忧愤情怀,在艺术上特别推重慷慨激昂的文风;后期雪苑社为入清后重建,诸子流露出疏离社会现实的志趣,更注意表现其内心的人生体验和复杂的情感世界。在创作上以杜甫之诗为宗,力返风雅之道,同时又以唐宋八大家之文为旗帜,以振明文之衰,扭转了清初文坛的文风。雪苑社的活动对侯方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雪苑社出发,我们可以了解侯方域诗文创作风格的变化轨迹及其深层的原因。其早期作品关心国事,抒写高远的志向和积极用世的热情,诗歌俊快雄浑,散文骈俪多姿。中期创作多表现其忧时悯乱、愤世嫉俗的情怀,其诗沉郁悲凉,可配诗史,其文由骈入散,气势充沛而婉转流畅,描写细腻而生动传神。后期诗文多写其故国之思遗民之情,诗歌情真意切,深沉含蓄,散文雄健奔放,富于变化又合乎法度,从而确立了他在清初文坛上的地位。在他实现文风转变的过程中,雪苑社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张栋[6]2005年在《汪琬诗文研究》文中提出晚明时期,文人追求个性之风极盛,他们蔑视那些既成的传统道德和儒学权威。就在主宰中国已逾千年的儒家文化看似发生严重危机的时候,明清易代中断了这一场文学和思想的新变。身历两代的文人开始反思,寻求在新朝的定位。中原的新统治者恩威并重,也在不断地向社会诱导与施压。在上下的合力下,明末已经“脱轨”的文学,在清初又重新走向传统道德的“正轨”上来。苏州的汪琬以“雅驯”的面目出现在清初文坛,他的文章和魏禧、侯方域并称“叁大家”,诗和王士祺合称“汪王”。身为清初诗文大家,汪琬力革晚明之“弊”,为重立诗文的正统地位而倾其心力,古文方面力主唐宋,开桐城派之先声;诗则由唐入宋,独持风裁,竟成乾隆“性灵”诗风的先导人物。但是他仕途又几次起落,他的文学转“正”归“雅”之路走得曲折而多姿。本文将对汪琬在清初这个特别的历史时期的诗文成就和地位作一个初步的研究,希望以此能作为深入研究清初文学的切入点。

符玉兰[7]2014年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侯方域诗歌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学术界对侯方域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渊源、诗歌理论、诗歌创作等方面,表现为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不够深入,利用材料不够充分。今后的研究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应借鉴田野考察法、文化学、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借助文学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挖掘包括墓志铭、书信、碑刻等更为广阔的研究资料。在诗名和文名、比较研究、整体研究、影响研究、艺术技巧、风格特色这几个方面,侯氏诗歌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朱姝闻[8]2014年在《彭宾研究》文中指出彭宾乃明末清初云间派的重要诗人,亦是复社成员、几社元老,为几社六子之一。他出身松江望族,少有文名,其文学主张与诗歌创作总体上与云间派“复古”宗旨一致而又独具个人特色。彭宾创作颇丰,但多有散佚,现存诗文有《彭燕又先生文集四卷诗集一卷》,又名《搜遗稿》,为其孙彭士超所辑;另有国家图书馆藏《偶存草》两卷,为吴伟业与姜垓所辑。对彭宾其人、其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此前学界尚未有人对其作系统研究,故本选题试图开创先例,对彭宾做全方位的研究。研究中采用考据与论述相兼,点面结合、比较分析等方法,在掌握翔实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力求还原历史事实。论文正文共分为四章,前两章侧重于对彭宾家世门第、生平事迹和交游作较为全面的考述,后两章则侧重于对其文学主张、诗歌创作的详细阐释、分析,并相应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相信通过笔者的努力,能够使学界深入了解彭宾在明末清初文学史上的价值,并对明末清初云间派文学、党社活动、士人心态等方面的研究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程基哲[9]2013年在《侯方域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侯方域,与桐城方以智、如皋冒襄、宜兴陈贞慧被誉为“明末四公子”’,又与魏禧、汪琬同称“清初散文叁大家”2,曾主盟雪苑社,名震四方,他的创作在明清之际产过了重要影响。本文在对《壮悔堂文集》作了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侯方域人生经历、散文特点的论述,来展现他在明末清初文坛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对开清初散文新风气的贡献。全文共分为叁章。引言部分,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研究现状包括:对其作品版本的研究、人格身世经历的研究、诗文特点的研究;研究思路,结合前人研究现状的成果,侧重分析叁个问题:人物生平、创作旨趣、传记散文。第一章人物的生平经历,从家世背景与豪侠任气、仕途失意与颠沛流离、国变后的落魄、“晚节不终”四个方面对侯方域的人生进行了梳理。第二章侯方域的创作旨趣,包括创作旨趣的转变、原因、以及实践,引出具体的两个方面:对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对人情事理的细致描摹。第叁章,侯方域传记散文研究,首先对侯方域的传记散文作了介绍,并引出叁个特点:注重传主精神的刻画、以小见大、语言艺术引人入胜。结论部分,简要评价了侯方域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影响。

明月熙[10]2013年在《侯方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侯方域是明清之际士大夫的领袖人物,誉满当时文坛,但因其参加清廷乡试、献计剿灭榆园军,此类"变节"行为遭致后人颇多诟病。随着上世纪60年代《桃花扇》的改编和演出,更是引起了人们对侯方域严厉的道德批判。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学界普遍关注侯方域的生平考辨与作品整理、入清前后的人格心态变化以及诗文研究等叁个方面,而对于侯方域在晚明政治中的处境、其爱情与婚姻生活、侯氏家族与晚明战争的关系以及侯方域在南明政权下的游幕生涯等内容却关注不够,无论是研究角度、研究内容抑或是研究思路与方法,都值得进一步地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侯方域诗文研究[D]. 黄玉琰.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2]. 侯方域诗文研究[D]. 朱寅.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3]. 侯方域研究综述[J]. 董少堃.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

[4]. 归德府雪苑社研究[D]. 闫莉莉. 郑州大学. 2017

[5]. 侯方域与雪苑社研究[D]. 臧守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6]. 汪琬诗文研究[D]. 张栋. 苏州大学. 2005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侯方域诗歌研究述评[J]. 符玉兰.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

[8]. 彭宾研究[D]. 朱姝闻. 浙江大学. 2014

[9]. 侯方域散文研究[D]. 程基哲. 兰州大学. 2013

[10]. 侯方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明月熙.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标签:;  ;  ;  ;  ;  ;  ;  

侯方域诗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