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治疗性血管形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血管,内皮,视网膜,糖尿病,新生,细胞,靶向。
治疗性血管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白杰,张耀扬,柏淯文,李丽君,高璐[1](2019)在《低能激光治疗通过活化内源性TGF-β耦联血管形成和干细胞分化促进骨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颅颌骨再生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项目,但组织工程骨血管化、干细胞的定向分化调控一直是再生修复的核心问题之一和难点。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促进组织驻留干细胞分化的方法半衰期短,局部使用很快被稀释和代谢。本研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探究低能激光治疗(Low-level laser therapy,LLLT)能否通过活化内源性TGF-β耦联血管形成和干细胞分化提高骨修复再生能力。(本文来源于《2019第九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1)
陈灿,申龙海,刘芳[2](2019)在《香菇多糖辅助治疗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转移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香菇多糖辅助治疗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转移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82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对照组给予以XELOX方案化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用香菇多糖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肿瘤相关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CD3~+、 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CD8~+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MMP-2、TIMP-1、TGF-β、VEGF-A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辅助化疗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疗效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同时可有效控制转移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水平。(本文来源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魏丽,罗文凡,万红[3](2018)在《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原发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肿瘤血管形成及肝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原发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肿瘤血管形成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和广州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VEGF及肝功能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50.0%,对照组为2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降低、ALT及TBil升高,研究组患者的VEGF、ALT及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73.5%,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菲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显着,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患者预后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内科》期刊2018年03期)
朱晶[4](2018)在《放化疗联合抗血管形成药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抗血管形成药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12年1月-2016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患者放化疗同期联合抗血管形成药物靶向治疗,用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放化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统计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肿瘤客观缓解率(52.50%)高于对照组(37.5%),疾病控制率(92.50%)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髓抑制52.50%,胃肠道反应70.0%,放射性损伤42.5%,肝肾功能损伤10.0%,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联合抗血管形成药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协同作用良好,可显着增强肿瘤抑制效果,提高疾病控制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联合治疗未明显增加毒副反应,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张益舸[5](2018)在《不同浓度雌激素替代治疗卵巢去势大鼠骨质疏松中血管形成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早期补充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卵巢去势大鼠各项骨参数、血管参数及局部骨组织相关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保护素(OPG)、雌激素受体beta(ERβ)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不同浓度雌激素替代治疗中血管形成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方法取6周龄SD大鼠共计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卵巢去势组(OVX)、雌激素替代治疗组(OVX+E2),其中雌激素替代治疗组再根据不同浓度分为3组:高浓度50mg/kg/次(H)、正常浓度20mg/kg/次(N)、低浓度5mg/kg/次(L),实验共分为5组,每组24只;卵巢切除后第叁天随即开始隔天注射不同浓度雌激素,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注射同样体积溶剂。术后6周,处死大鼠取出股骨,通过micro CT检测骨密度和骨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局部骨组织中ERβ、VEGF、Rankl和OPG蛋白表达量,通过CD31免疫荧光及硅胶灌注成像分析股骨近端的血管分布。结果(1)卵巢去势大鼠破骨细胞破骨活动活跃,雌激素替代治疗后,破骨细胞表达RANKL明显抑制。卵巢去势大鼠骨微结构较假手术组明显破坏,其破坏程度均可被不同浓度雌激素补充所改善。(2)卵巢切除大鼠股骨骨密度明显低于假手术组,不同浓度雌激素替代治疗组,但高剂量雌激素注射组骨密度低于正常剂量雌激素注射组。(3)雌激素替代治疗后局部骨组织内ERβ有所下降,VEGF上升,且与雌激素浓度相关。CD31免疫荧光及微血管硅胶灌注显示,雌激素替代治疗后局部微血管形成增加,且与雌激素浓度相关。结论卵巢去势后大鼠骨质疏松的雌激素替代治疗可能与雌激素促进局部血管形成相关,该作用可能与ERβ介导的VEGF改变相关。与此同时,雌激素促进血管生成在骨骼中并不是完全有利的作用,当雌激素过量时,血管形成增加,骨密度反而低于正常剂量雌激素组,其中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3-01)
于鹏[6](2017)在《孕酮对内皮祖细胞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和去骨瓣减压术对脑创伤的治疗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探索孕酮是否可以促进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血管生成能力,以及孕酮受体在这一调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探索CXCL12/CXCR4(CXC chemokine ligand 12/CXC chemokine receptor 4)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孕酮促进内皮祖细胞活性的过程。3.评估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重型脑创伤中的作用和预测预后的临床指标。方法:1.内皮祖细胞源于骨髓单核细胞。内皮祖细胞的鉴定使用的是Willebrand Factor(vWF),CD31,kinase domain receptor(KDR)和CD34染色,以及吞噬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I-acLDL)的实验。在Matrigel胶上平铺细胞来检测内皮祖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孕酮(0,10~(-10)M,10~(-9)M,10~(-8)M,10~(-7)M)或加入10~(-6)M醋酸乌利司他(ulipristal acetate,UPA,孕酮受体阻滞剂)来孵育内皮祖细胞。利用成管,粘附,迁移实验来鉴定内皮祖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内皮祖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通过ELISA技术来检测。利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孕酮受体的表达。2.使用不同浓度的孕酮(5,10 and 100nM)来孵育内皮祖细胞。通过MTS实验来检测内皮祖细胞的活性。细胞分泌的CXCL12含量利用ELISA技术来检测。分别提取内皮祖细胞膜以及细胞质中的蛋白,并使用Western blot来检测CXCR4的含量,同时使用细胞流式技术进一步确认细胞膜上CXCR4的含量。利用CXCR4阻滞剂AMD3100和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PI3K)阻滞剂LY294002来探索相关信号通路在孕酮促进内皮祖细胞活性中的作用。CXCL12,CXCR4,Akt和pAkt(phosphorylated Akt,也称为protein kinase B)的含量均由Western blot方法来检测。直接使用CXCL12孵育内皮祖细胞来验证其是否有促进细胞活性的作用。3.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重型脑损伤患者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从2010年到2014年,根据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有112名接受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和111名保守治疗的患者收纳到本研究中。使用拓展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来评估患者的预后。并使用单因素分析法和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来探索预测预后的指标。结果:1.培养细胞14天后,细胞呈现出均匀的,鹅卵石般的外形并具有成管能力。使用vWF,CD31,KDR和CD34对内皮祖细胞进行染色,同时使用吞噬DiI-acLDL的实验,验证了培养的细胞为内皮祖细胞。10~(-10),10~(-9)和10~(-8)M的孕酮增进内皮祖细胞成管的数量以及管壁长度并在孵育6小时后达到峰值,并且10~(-9)M是孕酮的最佳孵育浓度。孕酮可以促进内皮祖细胞其它与血管形成相关的能力,例如粘附和迁移能力,并且可以增加VEGF的分泌。高浓度的孕酮(10~(-7)M)则会损伤内皮祖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0~(-9)M孕酮增加孕酮受体的表达,10~(-7)M孕酮降低孕酮受体的表达。10~(-6)M UPA会抑制孕酮对内皮祖细胞的调节作用。2.孕酮调控内皮祖细胞的活性呈现出时间及计量的依赖性。低浓度的孕酮(5nM和10nM)在孵育细胞6小时后明显增加内皮祖细胞的活性,并于12小时达到顶峰。5nM为孕酮促进内皮细胞活性的最佳浓度。100nM的孕酮对内皮细胞的活性有损害作用。孕酮能够显着的增加CXCL12的表达,而非CXCR4。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的结果显示:在孕酮孵育后,细胞膜及细胞质中的CXCR4含量均没有改变。在使用CXCR12(10–120ng/ml)孵育内皮祖细胞6小时后,细胞的活性明显上升,并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孕酮也可增加pAkt的表达水平。AMD3100和LY294002可以明显阻滞孕酮对内皮祖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阻止pAkt的表达。单独使用阻滞剂对细胞的活性没有损害。3.和保守组相比,手术组患者的死亡率更低,但是预后并没有差别。在手术组中,GCS评分,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数,总蛋白和白蛋白与患者预后相关;GCS评分和白蛋白是独立的预测预后的指标。在保守组中,瞳孔对光反射与预后相关,而且是独立的预测预后的指标。4.结论:1.孕酮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内皮祖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并且此过程可能是通过经典的孕酮通路实现的。2.孕酮能增加内皮细胞的活性以及CXCL12的表达。CXCL12/CXCR4/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这一调节过程。3.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重型脑创伤患者死亡率。对于不同治疗方案预测预后指标的了解,有助于准确的预知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高妍,王涛[7](2017)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与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糖尿病一项严重且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同时也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的重要病理表现便是新生血管形成。笔者对DR新生血管形成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糖尿病新世界》期刊2017年03期)
谢渊芳[8](2016)在《激光血管形成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激光血管形成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与对照组7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腰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研究组给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血管腔内激光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小切口抽剥术治疗。术后均抬高患肢,给予抗生素3~5天。比较两组每条患肢手术所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血栓性静脉炎、皮下片状淤斑、小腿皮肤灼伤、小腿局部麻木感等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每条患肢手术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腔内激光术辅助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总有效率(93.4%)高于对照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栓性静脉炎、皮下片状淤斑、小腿皮肤灼伤、小腿局部麻木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血管形成术辅助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多种并发症的发生,还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6年26期)
王鲁,常艳丽,张青云[9](2015)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发展依赖于组织周围新生血管的形成。在众多促进血管生成的内源性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因此,以VEGF为靶点进行抗肿瘤血管生成成为抗癌治疗的重要策略。截至目前,大量靶向VEGF信号转导系统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已应用于临床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包括VEGF单克隆抗体、VEGF受体激酶抑制剂及作用于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等。本文针对VEGF的信号转导系统及其靶向治疗现状予以综述,并简要阐述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过程中耐药现象的产生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段伟琴,路强[10](2014)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的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亦是四大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病理性血管新生是其发生的重要病理表现,系统地阐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的治疗研究进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治疗性血管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辅助治疗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转移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82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对照组给予以XELOX方案化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用香菇多糖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肿瘤相关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CD3~+、 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CD8~+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MMP-2、TIMP-1、TGF-β、VEGF-A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辅助化疗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疗效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同时可有效控制转移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治疗性血管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1].白杰,张耀扬,柏淯文,李丽君,高璐.低能激光治疗通过活化内源性TGF-β耦联血管形成和干细胞分化促进骨再生[C].2019第九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2].陈灿,申龙海,刘芳.香菇多糖辅助治疗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转移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
[3].魏丽,罗文凡,万红.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原发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肿瘤血管形成及肝功能的影响[J].内科.2018
[4].朱晶.放化疗联合抗血管形成药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
[5].张益舸.不同浓度雌激素替代治疗卵巢去势大鼠骨质疏松中血管形成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8
[6].于鹏.孕酮对内皮祖细胞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和去骨瓣减压术对脑创伤的治疗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7
[7].高妍,王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与治疗进展[J].糖尿病新世界.2017
[8].谢渊芳.激光血管形成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评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
[9].王鲁,常艳丽,张青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5
[10].段伟琴,路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的治疗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