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氯吡啶论文_苏江涛,糜志远

导读:本文包含了五氯吡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吡啶,收率,磷酸化,正交,质子,反应器,电化学。

五氯吡啶论文文献综述

苏江涛,糜志远[1](2010)在《五氯吡啶合成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氯吡啶为原料,利用六氯乙烷为卤化剂一步合成氟草烟关键中间体五氯吡啶,收率80%;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IR和Gc-MS确证;该方法避免了有毒氯气的使用,且反应的另一产物可回收后重新转化为六氯乙烷套用,具有简单、安全、清洁的优点。(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10年09期)

王文杰[2](2010)在《五氯吡啶还原反应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理论角度研究了锌粉催化下,五氯吡啶还原为2,3,5,6-四氯吡啶(TECP)的反应机理。根据五氯吡啶的电子云密度分析,五氯吡啶从锌粉表面夺取氢离子形成质子化游离基,并增强可γ位上氯离子的离去趋势。文章提出了自由基取代和亲电取代这两种可能的反应路径,并用Gaussian98软件B3LYP/6-31+G**基组模拟反应过程,最终确认氢自由基取代的能量壁垒(54.37 kJ?mol-1)较低,比氢分子取代机理(207.34 kJ?mol-1)更加合理。(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0年01期)

肖艳春,陈日耀,郑曦,马秀玲,陈震[3](2009)在《Zn,Ni-mSA/mCS双极膜在电还原五氯吡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2,3,5,6-四氯吡啶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和农药中间体,在有机合成和环境治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双极膜上镀ZnNi合金,五氯吡啶经电催化还原脱氯制备2,3,5,6-四氯吡啶,为绿色环保节能工艺。(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期刊2009-05-10)

龚金星,徐颖华,马淳安,马昊,祝占根[4](2008)在《锌/银二元金属体系中五氯吡啶的电催化还原脱氯》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Zn/Ag二元金属体系对五氯吡啶的催化还原脱氯性能。实验考察了初始pH值、催化剂的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参数对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脱氯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时,单一锌粉能够对五氯吡啶进行还原脱氯生成四氯吡啶,但是收率不高,只有20%左右,在银的催化作用下,四氯吡啶收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当反应初始pH控制在弱酸条件下(5左右),硝酸银浓度为10 g·L~(-1)时,反应3h后四氯吡啶收率可达到60%以上。在Zn/Ag双金属表面,五氯吡啶的脱氯反应符合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097 min~(1)。(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08年S1期)

张贤春[5](2007)在《五氯吡啶电合成制备2,3,5,6-四氯吡啶及其电化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国内外2,3,5,6-四氯吡啶合成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选择了以电化学还原五氯吡啶作为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了各还原体系中阴极还原行为、动力学特征及反应历程。在此基础上,利用自行设计的电解系统进行了电合成试验,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X射线(XRD)、原子力显微镜(AFM)考察了各种制备条件下银电极的表面相组成和表面形貌等特征。其次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位阶跃法、稳态极化曲线法、快速电位扫描法和电解法等电化学测试手段测定了银电极的比表面积和电催化活性,对五氯吡啶的阴极电还原、动力学特征及反应历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还原(ORC)法制备得到具有纳米尺寸结构表面的粗糙化银电极具有很高的电催化活性。在各个体系下粗糙化银电极都能电催化还原五氯吡啶。在乙腈水溶液中五氯吡啶阴极还原的主要产物为2,3,5,6-四氯吡啶;在纯有机体系下,五氯吡啶可以逐步电还原脱氯,最终得到吡啶。在两种体系下,有着不同的反应历程。通过实验室规模对2,3,5,6-四氯吡啶的电合成工艺进行了筛选,得出了比较理想的合成工艺。在含10~15wt%水的乙腈溶液中,使用锯齿菱形网状的粗糙化银电极作为阴极,电流密度为45mA/cm~2,反应温度为35℃,五氯吡啶电化学合成2,3,5,6-四氯吡啶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本文的研究工作表明:五氯吡啶电化学合成2,3,5,6-四氯吡啶具有工艺流程短,产品收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可望在工业化生产上得到应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07-04-20)

许柳松,曾作祥,薛为岚,吴超[6](2005)在《五氯吡啶的合成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五氯吡啶的合成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了研究。优化的条件为:气空速500h-1,液空速0.070h-1,温度610K,时间24h。五氯吡啶的收率达到96.90%。(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05年01期)

薛为岚,曾作祥,陈琼,蔡建兴[7](2003)在《五氯吡啶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吡啶为原料,氯气为氯化剂,通过固定床催化反应合成了五氯吡啶。为此,在分析反应机理的基础上, 分别以第II、VIII和IB族的金属盐类或其混合物为活性成分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 并在493~663K、空速200~1200hr-1、吡啶/氯气摩尔比(R)1:6~1:12范围内,对上述各催化剂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Ba、Ca、La、Rh等金属的盐类混合物对本反应有较高的活性,收率高达95%,纯度96%(GC)。同时还获得了针对该催化剂适宜的工艺参数:温度590~650K,空速600~800hr-1, R为8.5。(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宋恭华,钱旭红,李忠[8](1996)在《气相催化氯化法制备五氯吡啶的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氯吡啶醇是制备杀虫剂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的主要中间体。由吡啶气相催化氯化制得五氯吡啶,再经过还原、水解后得到叁氯吡啶醇具有产物收率高、纯度高、成本较低的特点,是叁氯吡啶醇制备路线中较优的工艺路线,该路线的技术关键在于吡啶的气相催化氯化。本文介绍了吡啶气相催化氯化制五氯吡啶的中试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期刊1996-04-01)

唐军,钱旭红,陈卫东,秦琪,张波[9](1994)在《农药中间体五氯吡啶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反应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卤代吡啶及其衍生物是甚有前途的具农药活性的一类化合物,其中五氯吡啶及其衍生物则是十分重要的农药中间体,可以此合成一系列农药:(本文来源于《农药译丛》期刊1994年05期)

五氯吡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从理论角度研究了锌粉催化下,五氯吡啶还原为2,3,5,6-四氯吡啶(TECP)的反应机理。根据五氯吡啶的电子云密度分析,五氯吡啶从锌粉表面夺取氢离子形成质子化游离基,并增强可γ位上氯离子的离去趋势。文章提出了自由基取代和亲电取代这两种可能的反应路径,并用Gaussian98软件B3LYP/6-31+G**基组模拟反应过程,最终确认氢自由基取代的能量壁垒(54.37 kJ?mol-1)较低,比氢分子取代机理(207.34 kJ?mol-1)更加合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五氯吡啶论文参考文献

[1].苏江涛,糜志远.五氯吡啶合成新方法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0

[2].王文杰.五氯吡啶还原反应机理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0

[3].肖艳春,陈日耀,郑曦,马秀玲,陈震.Zn,Ni-mSA/mCS双极膜在电还原五氯吡啶中的应用[C].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2009

[4].龚金星,徐颖华,马淳安,马昊,祝占根.锌/银二元金属体系中五氯吡啶的电催化还原脱氯[J].化工学报.2008

[5].张贤春.五氯吡啶电合成制备2,3,5,6-四氯吡啶及其电化学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

[6].许柳松,曾作祥,薛为岚,吴超.五氯吡啶的合成工艺优化[J].应用化工.2005

[7].薛为岚,曾作祥,陈琼,蔡建兴.五氯吡啶的合成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3

[8].宋恭华,钱旭红,李忠.气相催化氯化法制备五氯吡啶的中试研究[C].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1996

[9].唐军,钱旭红,陈卫东,秦琪,张波.农药中间体五氯吡啶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反应理论探析[J].农药译丛.1994

论文知识图

用五氯吡啶低温制备氮掺杂石墨...双极膜电渗析耦合吸收塔处理二氧化碳过...用五氯吡啶低温制备的氮掺杂石...双极膜电渗析耦合甘氨酸-亚磷酸二甲酯化...连续集成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生产四丙基氢...氯氟吡啶酯与五氟磺草胺混用防除稗草...

标签:;  ;  ;  ;  ;  ;  ;  

五氯吡啶论文_苏江涛,糜志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