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主栽杨树品种的ISSR分析

东北主栽杨树品种的ISSR分析

李绍臣[1]2004年在《东北主栽杨树品种的ISSR分析》文中认为杨树具有速生、轮伐期短、繁殖容易、材质好、杂交容易等优良特性,因而人们对它的栽培十分感兴趣,大量天然杂种和人工培育的新品种相继产生,致使杨属在分类上存在着相当大的混乱。因此在生产上和科学研究中常常出现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品种混杂等现象,这对林业生产影响很大,尤其在良种的推广上造成了一定困难。传统的标记已明显跟不上对越来越多的自然选育和人工培育的品种进行鉴别的要求。为了解决杨树品种混乱的问题,本文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东北主栽杨树的70个无性系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经过反复对比试验建立了适合于杨树的ISSR-PCR分析的反映体系和扩增程序,即在20ul反应体系中加入模板20ng、引物0.5PM、dNTP0.20mmol/L、Taq酶1.5U、Mg~(2+)1.5mM,充分混匀后,94℃加热3min,使模板DNA变性,然后进入下列温度循环:94℃变性30s、56℃退火50s、72℃延伸1 min,共计30个循环。循环结束后在72℃延伸7 min,以保证DNA延伸彻底。 (2) 利用12个随机引物对70个品种杨的DNA样品进行了1SSR分析。共检测到132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在16.67%—59.85%之间,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的是荷兰杨,最低的是小×胡。 (3) 70种杨树分为两大类群,第一群是由9个样本组成的白杨派,其余品种构成第二群。而第二群又分为两个亚群,第一亚群又可分为4组,多数是由欧美杨各无性系组成的,第二亚群分为5组,多数由我国杂交育成的品种组成,同一系列的品种都能很好的聚在一起。 (4) 利用ISSR技术可以对基因组的所有序列直接分忻,不受环境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利用DNA指纹图谱可对70个无性系进行品种鉴别,结果非常可靠。

杨茹[2]2011年在《南抗3号杨快繁体系的建立及安徽省主栽杨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杨树作为安徽省主要的短周期速生丰产工业用材林树种,优良无性系的选择利用至关重要,在安徽省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中,杨树作为专项提升计划正在开展。目前杨树造林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良种繁育和种苗生产管理滞后,品种大量老化;二是引进的新品种容易与本土品种混杂,出现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叁是经营粗放,林分质量不高,病虫危害较重。安徽省淮北平原由于杨树品种单一,病虫害正逐年加剧,严重影响我省林业生产。本文以南抗3号杨树叶片为材料,对该品种在快速繁殖体系建立过程中生长调节激素的种类及浓度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最佳的培养效果,初步建立了高效的叶片快繁体系;同时通过ISSR分子标记方法,从DNA水平对安徽省主栽的17个品种和引进的7个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根据特异性条带建立分子检索表,构建聚类图,获得以下结果:(1)筛选出南抗3号杨叶片进行消毒的方法:75%的酒精消毒8s,0.1%的升汞溶液消毒4min。(2)优化了南抗3号杨叶片快繁体系,筛选出各阶段适宜的培养基。诱导分化培养基:MS+6-BA1.5mg/L+NAA0.5mg/L+KT0.1mg/L;丛生芽增殖培养基:MS+6-BA1.2mg/L+NAA0.3mg/L+KT0.1mg/L;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L+NAA0.01mg/L。(3)选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杨树叶片基因组,电泳检测和OD值测定表明:DNA质量符合分子生物学的要求。根据本实验室建立的杨树ISSR-PCR反应体系,筛选ISSR引物及各引物的最适退火温度。(4)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安徽省主栽的17个杨树品种和7个引进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0条引物在17个杨树品种中共扩增出67条重复性高、稳定性好的条带,其中54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为80.6%;在24个杨树品种中扩增出72条重复性高、稳定性好的条带,其中56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为77.8%。(5)利用特殊谱带分别建立安徽省主栽的17个杨树品种和24个杨树品种的分子检索表。(6)根据扩增片段,利用NTSYS-pc2.10e分析软件计算样品间的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并构建聚类树状图。在17个杨树品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为南林95和南林895,遗传系数为0.9620,遗传距离为0.0387;亲缘关系最远的为南抗3号和中涡1号,遗传系数为0.3773,遗传距离为0.9747。本实验建立了南抗3号杨叶片高效快繁体系,利用特殊谱带建立了安徽省24个杨树品种的分子检索表,为杨树的品种鉴定和良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对安徽省营建大规模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李薇[3]2014年在《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的SSR和ISSR指纹鉴别及应用》文中提出美洲黑杨是具有多用途的快速生长的杨树树种,木材可以用作纸浆和人造板的材料,也可用来绿化栽植,并且其选育的无性系后代是杨树育种工程不可缺少的材料。在过去的叁十年中,杨树育种工作者已经培育出许多黑杨无性系用于商业栽培和育种研究。数量庞大的黑杨无性系间形态相似,差异较小,无性系命名混乱,这样会严重影响美洲黑杨的遗传研究、品种推广及保护和育种效率。传统的形态学鉴定困难,时间长并且不能准确鉴定杨树无性系;同工酶标记和生化标记也都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局限性。本文采用SSR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包括钻天杨和69杨在内的6个黑杨无性系开展指纹图谱的初步构建,进而为杨树林木品种鉴定以及黑杨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使用标准的SSR指纹图谱技术构建黑杨(Populus deltoides)无性系图谱,10对SSR筛选引的物具有特异性。PCR图谱统计得出了132个总位点,包括12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为94.67%,扩增条带片段大小在100-1000bp。2.本研究显示应用ISSR指纹图谱技术可以准确鉴定6个供试材料,筛选的10对ISSR引物,用于构建黑杨无性系ISSR指纹图谱,总共扩增了82个位点,多态性位点为53个,各无性系多态性位点的百分率介于10.98%到69.5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2个位点。3. ISSR与SSR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都显示陕叁与其母本69杨聚为一类,叁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因具有很高的遗传相似性聚为第二类,欧洲黑杨钻天杨单独分为一类,即对照材料的实验结果也与预期相吻合。4.本实验将钻天杨和03-北1-15中扩增出的特异ISSR条带转为SCAR特异性条带,快速鉴别黑杨无性系SCAR标记转化的成功,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筛选ISSR引物,获得每一个黑杨无性系材料的特异性SCAR标记,可以为杨树无性系材料的大量快速鉴定提供依据。

文靓[4]2013年在《湖北乡土杨树的核心种质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杨树是全世界重要的用材树种,我国杨树栽培面积世界第一。湖北是杨树的重要种植区,乡土杨树资源丰富,但对其种质资源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以湖北的乡土杨树为研究对象,调查收集保存乡土杨树种质资源,运用ISSR分析评价其遗传多样性,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湖北乡土杨树的核心种质。目的是为湖北乡土杨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发掘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对湖北杨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在湖北乡土杨树集中分布区宜昌和恩施两个地区调查了乡土杨树资源,采集了217份杨树种质样品,包括大叶杨、响叶杨、山杨、毛白杨、小叶杨、汉白杨和银白杨7个种。2.筛选出17条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分别对大叶杨、响叶杨、山杨和毛白杨进行了ISSR分析,并用POPGEN32软件计算了遗传多样性指数。四种杨树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都大于97%,毛白杨的Na、Ne、H和1分别为1.9926、1.4959、0.2967和0.4534,响叶杨的Na、Ne、H和1分别为1.9771、1.5248、0.3188和0.4729,山杨的Na、Ne、H和1分别为1.9758、1.5520、0.3251和0.4901,大叶杨的Na、Ne、H和1分别为1.9771、1.4662、0.2798和0.4362,各项指数都表明4种杨树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3.分析了4种杨树各个居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情况,各居群的变异程度不一样。根据四种杨树各居群的遗传距离,按照UPMGA分别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其遗传距离与其样品来源的地理分布无明显关系,通过Mantel检测也验证了该结果。4.利用NTSYS、POPGEN和SPSS软件,在分子标记结果的基础上,采取逐步聚类随机取样法,分别对毛白杨、响叶杨、山杨和大叶杨种质资源构建了核心种质。毛白杨筛选出了19份,取样比例为31.1%;响叶杨筛选出了9份,取样比例约为33.3%;山杨筛选出了9份,取样比例为42.8%;大叶杨筛选出了9份,取样比例为33.3%。结合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s信息指数和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等,分别对四种杨树的原始种质和核心种质进行t检验,核心种质和原始种质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均没有达到显着水平,说明构建的核心种质能够代表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5.将分别构建的毛白杨、响叶杨、山杨和大叶杨的核心种质与银白杨、汉白杨和小叶杨的样品组合,构成了包含56份样品的湖北乡土杨树初级核心种质。

胡薇[5]2010年在《黑木相思遗传多样性及寒胁迫诱导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文中指出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属含羞草科(Mimosaceae)金合欢属(Acacia Mill.)。自然分布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以南,至南澳州的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岛,是近年来我国南方引种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它具有适应性强、速生丰产、用途广泛等优点。但由于种源地属热带地区,大多种源对低温仍较为敏感,引种实践证明,在闽北及其以北地区长势较差,闽北低温是其种苗越冬的主要限制因子;另外,其实生苗在栽培中性状分化十分严重,制约了高产质优的黑木相思人工林的发展。因此,研究黑木相思优树遗传多样性、抗寒性,鉴定寒胁迫诱导下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可为进一步阐明黑木相思的抗寒机理,培育出性状稳定的抗寒相思优良品系提供理论依据;这对黑木相思优良种源引种适宜区的选择、优异抗逆林木的早期选择和种质资源库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黑木相思优树遗传多样性,采用抗寒评估技术对供试黑木相思优树进行了抗寒性评估,采用cDNA-AFLP技术对黑木相思寒胁迫诱导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黑木相思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采用1.5×CTAB法提取黑木相思叶状柄的基因组DNA,其分子大小约为48Kb,得率约为180-697.5μg﹒g-1, A260/A280=1.75~1.955,无需经RNase处理,可直接用于限制性酶切和ISSR分析。2采用均匀设计优化和建立了黑木相思ISSR-PCR体系,筛选了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ISSR引物10条,并对其扩增程序和引物退火温度进筛选优化。(1)黑木相思ISSR-PCR的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引物0.30μmol·L-1、Mg2+ 3.00mmol·L-1,dNTP 0.15mmol·L-1、Taq DNA聚合酶0.75U和模板DNA2.00ng·μL-1。(2)黑木相思ISSR-PCR的扩增程序:94℃预变性5min;接着进行33个循环:94℃变性35s,52-61.5℃退火52s,72℃延伸90s;循环结束后,72℃延伸10min。3黑木相思优树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的验证用ISSR标记技术,采用上述优化的黑木相思ISSR-PCR反应体系和循环参数,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公布的第9套(共计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的10条引物,对37个黑木相思优树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 37个黑木相思优树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引自福建不同栽培地域的优树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则相对较小,这与引种黑木相思种源背景资料相一致,与引种栽培事实相符。37个黑木相思优树间的Nei & Li(1979)遗传距离表明:供试的37个黑木相思优树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这种遗传分化显现出显着的地域性;相对而言,3个来自建瓯的抗寒优树相对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6个引自广东的优良无性系根孽苗优树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小的遗传分化;7个引自广东的优良无性系采种实生苗优树遗传多样性最低,且遗传分化较大;这与引种黑木相思种源背景和种源试验的栽培客观事实相符。研究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适用于黑木相思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ISSR标记的黑木相思37个优树的聚类分析表明: 3个引自建瓯的抗寒优树与其它34个黑木相思优树亲缘关系可能较远;引自广东的16个优良无性系根孽苗优树与其半同胞优树(7个优良无性系采种实生苗优树)优树聚为一支,说明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这与种源背景和栽培事实相符。研究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适用于黑木相思的亲缘关系鉴定。另外,筛选出的10个引物对3个抗寒优树的扩增,共扩增出了48个特异遗传位点,其中3个抗寒优树共有的特异遗传位点有22个,可作为区别于其他34个优树的ISSR分子标记,另外26个特异遗传位点可与22个共有特异遗传位点配合使用,作为3个抗寒优树之间相互区分的ISSR标记。4黑木相思的抗寒性评估应用电导法配以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作为黑木相思的低温半致死温度,能较直观且准确地反映黑木相思的抗寒力和所能忍耐的低温极限,可作为黑木相思抗寒性评估的有效方法。黑木相思的抗寒性大小与其寒胁迫过程中,细胞中MDA含量累积幅度相关,即抗寒性强的无性系,其细胞中MDA含量累积幅度小,抗寒性弱的无性系,其细胞中MDA含量累积幅度大,因此,寒胁迫中,黑木相思细胞中MDA含量累积幅度大小可作为其抗寒性评估的检测指标。低温胁迫下黑木相思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其抗寒性的关系复杂,部分种源细胞可溶性糖累积与其抗寒性呈负相关;低温下黑木相思细胞可溶性糖的累积作用,对提高其抗寒性可能是间接的,更多的可能趋向于诱导启动抗寒的其它过程,间接提高抗寒性。低温胁迫下黑木相思脯氨酸含量变化与其抗寒性的关系复杂,部分种源细胞脯氨酸累积与其抗寒性呈负相关;低温下黑木相思细胞脯氨酸的累积作用,更多的可能趋向于提高细胞的渗透浓度,进而诱导启动抗寒的其它过程,或只是低温胁迫的结果。5建立了适于cDNA-AFLP的黑木相思组培苗总RNA快速提取方法采用改良CTAB-异硫氰酸胍裂解法能有效地控制多酚、多糖、蛋白质以及DNA等对所提取总RNA的污染,所得总RNA质量高、完整性好;紫外分光光度检测,A260/A280比值为1.96-2.0,A260/A230比值1.98-2.2,总RNA得率为118.4-213.6μg.g-1,电泳检测,28SrRNA亮度约为18SrRNA的两倍,所提RNA质量可以满足dscDNA合成和cDNA-AFLP等后续分子操作要求。6建立了黑木相思双低频酶cDNA-AFLP反应体系以黑木相思组培苗为实验材料,对影响cDNA-AFLP反应体系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黑木相思的cDNA-AFLP分析体系。结果表明:适用于黑木相思dscDNA的限制性酶切组合为EcoRI和PstⅠ,dscDNA酶切用量为500 ng。用作预扩增模板的连接产物稀释倍数为1倍,用作选择性扩增模板的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为50倍。7寒胁迫诱导黑木相思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和鉴定采用cDNA-AFLP技术,得到黑木相思响应低温胁迫差异表达转录谱,并对图谱中有差异变化的147个TDF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其中下调表达基因为7个,上调表达基因为140个,这些基因主要有:锌指蛋白、GTP酶激活蛋白、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蛋白磷酸酶-2A、MYB结构域蛋白、转录因子NAC、类受体蛋白激酶、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受体型B、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细胞色素P450、羧酸酯水解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尿素酶辅助蛋白ureG、质膜H+-ATPase蛋白、核糖体蛋白S7、细胞周期蛋白、硫氧还蛋白等。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黑木相思的抗寒机理及差异表达TDFs相应基因在黑木相思应答低温中可能的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穆立蔷[6]2006年在《紫椴种群地理变异与环境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紫椴不仅是着名的蜜源树种,而且是优质胶合板及细木工板的重要原料,树形优美,为优良庭园绿化树种,其花和根可入药,还是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对紫椴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在分子水平、化学成分以及种群地理变异与环境相关性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选择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和寒温带针叶林区域9个地点取样,分析了紫椴各主要器官宏观及微观的形态、化学成分、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变异与环境相关性。探讨了紫椴的濒危机制及保护策略。宏观上对紫椴当年生枝条长、芽长、芽宽、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花序的苞片长、苞片宽、苞片与花梗的愈合长度、花梗长、花序长、有花数目、果长、果宽14项指标,微观上对叶片上下表皮的细胞排列、形状、有无气孔和下表皮的表皮毛、气孔数量、气孔形状、气孔外拱盖、外拱盖内缘、气孔纹饰、角质膜、花粉形状、孔沟深度、表面纹饰、果皮毛的长短、分布特点15项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发现紫椴各器官形态特征随纬度、海拔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随纬度、海拔的升高呈现显着的相关性(多为负相关)。从纬度看,紫椴在中心分布区生长状况要好于边缘区,从海拔看,700-900m之间应为最适宜紫椴生长的海拔高度。从微观形态上看,叶表皮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升高细胞排列由紧密逐渐疏松,蜡质化程度逐渐加深,而花粉和果皮的变化不明显。通过系统预试,检测出紫椴的花及花蕾中含有较多的酚类、糖和甙类,并检测到了黄酮类化合物、蛋白质、香豆素及强心甙等,在花蕾中还含有少量鞣质。紫椴果实中也含有酚类、糖和甙类,还含有少量黄酮化合物、香豆素和鞣质。对不同纬度和海拔紫椴花和果实中可溶性糖、总酚和黄酮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发现3种化学成分含量随纬度、海拔的升高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除花中总酚含量差异不明显外,紫椴花和果实中其它化学成分含量随着纬度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增高趋势。并且得出紫椴花中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果中的含量,其它化学成分在花和果实中的含量接近。用14个ISSR引物对不同纬度和海拔紫椴种群的210个DNA样品进行了PCR扩增并分析,得出紫椴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紫椴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随纬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表现为中心分布区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边缘区。紫椴种群的遗传距离与纬度地理距离没有相关性,但与海拔有较为显着的相关性。从紫椴种群各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聚类分析与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比较可见,紫椴的营养器官枝叶、苞片、花序等的各形态及结构特征变异在纬度和海拔梯度上是不连续的,与遗传距离不相关,主要是由于环境压力造成的:而果实形态变异在纬度和海拔梯度上是连续的,与遗传距离一致,说明果实的形态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验证了营养器官具可塑性,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变异;生殖器官具稳定性和保守性高的特点。从化学成分含量聚类分析与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比较可见,化学成分含量变异在纬度和海拔梯度上是不连续的,与遗传距离不相关,说明其受遗传影响不大,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紫椴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且大部分存在种群内,说明紫椴目前受威胁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其遗传变异方面,而是主要来自人为采伐、生境破坏和生境退化等原因。应加强对紫椴生境的保护,防止人为因素对紫椴种群的进一步破坏。同时应加强遗传多样性保护,充分重视对大群体内不同类型个体的保存,重点放在自然分布中心地区的群体。通过本项研究为营林优良种源的选择,良种定向选育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为寻找紫椴生物活性成分、药用原材料林的选择及造林生产奠定基础;为紫椴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纵丹[7]2015年在《西南地区杨属青杨派古树遗传变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南地区作为杨树自然分布和演化中心之一,在山箐溪流边、“四旁”及寺庙周围存在着胸径大于1 m、树龄在100 y以上的丰富的古杨树资源,对研究杨树的遗传变异规律、系统发育关系、分类地位的确定及抗逆性等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古杨树的基础性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我国西南地区采集了川杨、康定杨、乡城杨、西南杨、藏川杨、德钦杨和昌都杨7种青杨派古树,利用SSR和AFLP标记从DNA水平对其遗传变异进行分析,为该区古杨树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1、采用SSR标记对古杨树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7对SSR引物共扩增得到80条带,均为多态性条带,多态带百分率达100%,7种青杨派古杨树的平均多态带百分率为42.68%(30.00%~48.7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621(1.1360~1.193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037(0.0825~0.1230),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1656(0.1285~0.1934),5个不同古杨树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介于0.1281~0.5596之间,基因流Nm在0.3934~3.4041之间,表明居群内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导致树种居群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且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2)SSR标记揭示出古杨树种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9490,川杨与康定杨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9715,其次是乡城杨与西南杨、藏川杨与德钦杨,均为0.9696,UPGMA聚类分析及主坐标(PCo A)分析结果一致,均表明川杨与康定杨、乡城杨与西南杨、藏川杨与德钦杨的亲缘关系较近。2、采用AFLP标记对古杨树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7对荧光标记引物对226株古杨树进行分析,扩增的592条带中多态带488条,多态条带百分率为82.43%。7种青杨派古杨树平均多态带百分率PPB=72.16%(67.91%~80.41%),检测出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5922(1.5420~1.647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3261(0.2965~0.3528),Shannon’s信息指数I=0.4695(0.4253~0.5055),树种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变幅在0.0924~0.2096之间,基因流Nm变幅在1.8857~4.9135之间,表明古杨树居群间存在较大的基因交流。(2)AFLP标记种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9366,藏川杨与德钦杨遗传相似系数最大,达0.9644,其次为乡城杨与西南杨,为0.9513。UPGMA聚类分析及PCo A分析结果一致,均表明藏川杨与德钦杨、乡城杨与西南杨亲缘关系较近。3、采用联合标记对古杨树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联合标记7种古杨树检测出平均多态带百分率(PPB)为72.18%(63.99%~76.6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410(1.4995~1.590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996,Shannon’s信息指数(I)变幅为0.3963~0.4668;古杨树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在0.0939~0.2300之间,基因流Nm在1.6739~4.8255之间,表明古杨树居群间的基因流较大,遗传分化较小。(2)SSR、AFLP及联合标记3种分析方法的相关性检测分析表明,联合标记与AFLP的相关性最高,SSR与AFLP 2种单独标记之间的相关性最低。(3)联合标记种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9395,藏川杨与德钦杨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9652,其次为乡城杨与西南杨,为0.9540。UPGMA聚类结果及主坐标分析(PCo A)均显示,藏川杨、德钦杨及昌都杨、乡城杨与西南杨亲缘关系较近。4、比较乡城杨、藏川杨古树与实生苗的遗传多样性,得出如下结论:2种分子标记及其联合分析均表明,藏川杨和乡城杨的古树与实生苗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AFLP与联合标记均显示藏川杨与乡城杨的实生苗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古树,SSR标记则显示古树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实生苗。

张建秋[8]2006年在《耐寒、耐旱桑树新品种—向海桑1号的选择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东北西部开展桑蚕开发的关键是桑树资源的培育,而培育桑树资源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耐瘠薄桑树品种的选育。由于东北西部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严重制约了现有桑树品种的正常生长,因此,如何选育适于本地区栽培的桑树主栽品种也成为长期以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东北西部地区自然分布有较大面积的野生桑树种群,这些桑树种群不仅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而且具有较大的杂合性和变异性。通过对该地区野生桑树的调查和选择,有可能选育出具有叶片大、产叶量高、叶片质量好的优良类型,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桑树主栽品种问题。此外,通过对这些优良类型的选择,还可为今后进一步的良种选育提供优良育种材料。因此,该研究不仅在桑树野生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目前正在东北西部实施的“瀚海桑田”工程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大叶、生长状况良好等性状为主要选择目标,对西部野生桑树资源进行了规模化普查,建立了国内首个收集类型最多,面积最大的蒙桑基因库。同时,在优树群体中选择出了一个大叶优良类型-向海桑1号。通过对向海桑1号的生长量、产叶量、物候期等生长情况,耐寒性、抗病虫害性等抗逆性状,叶片的粗脂肪、粗蛋白、干物质、灰分以及18种氨基酸含量等叶片质量性状以及养蚕成绩等利用途径方面的系统研究。确定向海桑1号具有较强抗寒、抗旱特性和优良的叶片质量。在此基础上,应用ISSR、AFLP等先进的分子标记技术对向海桑1号的遗传背景进行了分析;应用光合和荧光测定手段对向海桑1号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应用阻抗谱技术和光合、荧光测定技术,对向海桑1号相抗寒、抗旱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向海桑1号与北方地区其它桑树栽培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向海地区野生桑树群体中选择出的向海桑1号与东北地区蚕用桑对照品种秋雨桑以及其它一些栽培桑品种相比,在生长量、产叶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其单株产叶量3年生时达到633.3 g,超过了目前东北东部地区推广的龙桑1号(599.9g)、秋雨(308.6g),与河北引进的桑树品种桲椤桑相近(639.9g)。表现了较好的速生性。2、向海桑1号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耐旱性和抗病虫害特性。在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表现了较好的越冬性状,是所有参试的7个品种中唯一可以自然封顶的品种,为目前东北地区最抗寒的桑树品种。此外,向海桑1号开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特性,尤其是对桑赤锈病(Aecidium mori (Barclay))、桑蓟马(Pseudcden drothrips mori

朴红梅[9]2005年在《ISSR标记在水稻品种亲缘关系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ISSR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吉林省70个水稻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 1.在130个引物中筛选出27个扩增后表现多态性的引物; 2.确定了最适的ISSR反应体系:primer 0.5μl,2.5mmol dNTPs 0.4μl,10×buffer 2.5μl,TaqDNA聚合酶1μl,ddH_2O 16.6μ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分钟;94℃变性45秒,58℃复性1分钟,72℃延伸1分30秒,40个循环;最后一次延伸温度为72℃10分钟; 3.建立了70个品种的ISSR指纹图谱。 通过分析亲缘关系树状图及多个水稻品种的遗传距离表明:如材料47号(丰优500)和49号(丰优516)和50号(吉粳73),材料58号(吉粘3)和59号(吉粘4)之类的有亲缘关系的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都比较近。说明ISSR分子标记结果与系谱的关系是吻合的,可以将其应用于品种亲缘关系的研究和品种鉴定中。

张楠[10]2017年在《四川23个桑树主栽品种分子标记的鉴定及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主要是按照桑树树叶或花的形态特征来对桑树的进行分类,这些分类结果并没有为建立以遗传物质为基础的分类系统提供更确切的依据,而桑树通过自然杂交所产生的许多过渡类型又很难仅根据形态指标进行整理、鉴定和归类。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从分子水平分析四川蚕区23个主栽桑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期科学、合理地利用四川蚕区桑树品种资源。本研究采用ISSR、SRAP及SCAR叁种分子标记对这23个主栽桑树品种的亲缘关系聚类,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扩增所得条带利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将这23个桑树品种聚类为两大类;SRAP分子标记扩增所得条带利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将这23个桑树品种聚类为四个大类;其中SRAP分子标记扩增所得的在23个桑树品种均出现的条带测序并对测序结果采用分析软件对其聚类,可将23个桑树品种聚类为两大类。而这叁种聚类结果并不一致,这表明,这叁种分类方法并不能随意选择一个,他们都有各自的优劣,这可能与桑树异花授粉,且在人工培育过程中造成了很多的突变种有关,因此,在以后的分类工作中可根据自己的目的与要求进行选择。SCAR分子标记一直以来都是从RAPD分子标记转化而来,而本次研究期望能够通过对SRAP分子标记进行转化,而得到能对这23个桑树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的SCAR分子标记,但是,此次研究未能成功找到能够将这23个桑树品种进行明显区分及聚类的SCAR分子标记,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从更多的SRAP分子标记中进行筛选,以期获得目的SCAR分子标记,以对这23个桑树品种进行稳定且明确的聚类。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在土壤有机质的降解、物质的转化以及微生物与植物之间能量的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土壤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多样性主要是通过不同菌种间不同的生理生命活动来体现的。因此,在评价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土壤变化时可将微生物多样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鉴于土壤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的这些影响,研究桑树土壤下的根际微生物对桑树的生长、发育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有意义。本研究利用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及高通量测序这叁种方法来研究23个主栽桑树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以探讨土壤微生物与桑树品种之间的利弊关系,从而寻找到更有利于桑树品种的生长的土壤微环境。结果显示不同的桑树品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要求不同,不同桑树品种的优势菌群及根际间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不同,不同品种桑树与根际间细菌的种间互助造成了不同桑树品种根际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个主栽果桑桑树品种根际微生物进行测序,主要研究了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在门、纲、目、科、属上的细菌群落类型。所有102529条原始序列,原始数据经过去接头和过滤低质量,获得高质量的序列,这些序列分属于细菌的10个门,其中主要的门主要包括Fusobacteria(梭杆菌门)、Gemmatimonadetes(芽单胞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Nitrosiprae(硝化螺旋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其中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在这叁个桑种根际微生物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表明这两个细菌类群是主要的优势类群。这表明,尽管取样地点不同,但是微生物的类群均有一定的相似性。然而,不同的桑树品种下土壤微生物各个细菌类群的含量之间却存在明显的不同,这可能与不同桑树根系的分泌物不同而吸引了不同的细菌类群,更好地实现了桑树-根际微生物互利共生。

参考文献:

[1]. 东北主栽杨树品种的ISSR分析[D]. 李绍臣. 东北林业大学. 2004

[2]. 南抗3号杨快繁体系的建立及安徽省主栽杨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D]. 杨茹. 安徽农业大学. 2011

[3]. 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的SSR和ISSR指纹鉴别及应用[D]. 李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4]. 湖北乡土杨树的核心种质构建研究[D]. 文靓. 华中农业大学. 2013

[5]. 黑木相思遗传多样性及寒胁迫诱导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D]. 胡薇. 福建农林大学. 2010

[6]. 紫椴种群地理变异与环境相关性研究[D]. 穆立蔷. 东北林业大学. 2006

[7]. 西南地区杨属青杨派古树遗传变异研究[D]. 纵丹. 西南林业大学. 2015

[8]. 耐寒、耐旱桑树新品种—向海桑1号的选择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 张建秋. 北京林业大学. 2006

[9]. ISSR标记在水稻品种亲缘关系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D]. 朴红梅. 延边大学. 2005

[10]. 四川23个桑树主栽品种分子标记的鉴定及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D]. 张楠. 西华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东北主栽杨树品种的ISSR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