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转述论文-齐新刚

言语转述论文-齐新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言语转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闻语篇,转述言语,意识形态意义,概念隐喻

言语转述论文文献综述

齐新刚[1](2019)在《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批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在概念隐喻的认知操作下,可以实现言者隐性地向读者传播其意识形态意义。本研究从批评认知的角度探讨了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意识形态意义,研究发现直接言语、间接言语、警示引语和预调的直接话语经常在概念隐喻操作下成为意识形态意义的主要附着体。(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赵小晶,张斌[2](2019)在《转述言语与新闻话语动态分析框架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转述言语,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出发,在批评话语分析中引入传播学领域的框架理论,提出构建新闻话语动态分析框架,探究新闻话语形成的动态过程和媒介人员在认知引导下完成话语建构的策略。通过自建语料库,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比分析转述言语中的消息来源对中美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话语建构的影响,证明转述言语中的消息来源是新闻话语建构的重要动态指数,是建构新闻话语动态分析框架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吕伊哲[3](2019)在《中美主流媒体关于亚投行英文报道中的转述言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4年以来中美关于亚投行的20篇新闻报道为语料,中美新闻两两对应,报道内容、时间相同,字数相近,涵盖了亚投行形成的十个重要阶段。通过历时和共时、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转述形式、转述动词和消息来源叁个方面进行互文性分析。统计数据和典型例子分析表明新闻语篇看似是不偏不倚的信息传递工具,实则被赋予了意识形态意义。因此,在阅读新闻报道中读者应该提高批评意识和敏感度。(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佐[4](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对外话语体系中的转述言语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语言学和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基础上,加入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学的视角,引入传播学领域的转述言语对比研究的相关理论,从而进一步完善对外话语体系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23期)

辛斌,时佳[5](2018)在《《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南海仲裁案报道中的中美官方转述言语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转述言语在新闻报道中可以有效地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和可信性,然而报道者对转述形式、转述动词和消息来源的选择往往会体现其对所报道事件的立场和态度。对于菲律宾单方面发起的"南海仲裁案",《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都进行了大量报道,本文通过对其转述形式和消息来源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表明了两份报纸在转述中美双方有关南海仲裁案的官方话语中的相似点和差异之处。(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8年05期)

张靖霞[6](2018)在《批评性评价视角下中美新闻报道转述言语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转述言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大量存在于新闻语篇,是新闻干涉他人话语,传达新闻媒体特定态度立场及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因此,对新闻报道中的转述言语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已成为一种趋势。但现有文献多从转述方式、转述动词及消息来源叁方面研究转述言语,忽略了对转述言语内容的研究,尤其是对转述言语本身所包含的态度资源的研究。据此,本研究结合费尔克劳夫的叁维分析模式和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以中美报纸关于韩国总统朴槿惠弹劾案的新闻报道为语料,对中美新闻报道中的转述言语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中美报道隐含的态度立场及意识形态。本研究以UAM Corpus Tool 3.3为研究工具,对收集自《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125篇新闻报道进行标注统计,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叁个层面研究新闻报道中的转述言语。在描写层面,对转述方式及消息来源进行了分类和对比研究。在阐述层面,对来自韩国党政机关的转述言语内容进行了态度分析。在解释层面,探讨了转述言语使用异同的中美社会文化语境。本研究有如下发现,在描写层面:第一,关于转述方式,间接引语在中美两国报纸中使用最多,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使用最少,但是,中方比美方使用更多的间接引语,而美方比中方使用更多的直接引语。第二,关于消息来源,美方报纸引用的消息来源更多更丰富,各种声音被赋予了近乎同等的发言权,而中方报纸侧重于引用来自党政机关的转述言语。在阐述层面:对中美报纸中韩国党政机关转述言语内容的态度分析表明,情感资源在中美报道中最多,鉴赏资源则最少,但中方比美方使用更多的情感资源,而美方比中方使用更多的判断资源。在解释层面:转述言语在中美报纸中使用的异同与两国的文化及社会体制背景有关,反映了中美两国媒体不同的态度立场及意识形态。中方报纸侧重于对朴槿惠弹劾案事件本身的报道,态度更为中立,而美国报纸侧重对事件的评论,具有一定偏见性。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结合费尔克劳夫的叁维分析模式和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分析新闻语篇转述言语是行之有效的,这不仅拓展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内容,而且增强了评价理论态度系统的理论适用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加深新闻读者及英语学习者对新闻语篇转述言语的认识,有益于其语言及批判意识的培养。(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6-01)

吕伊哲[7](2018)在《中美关于“亚投行”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互文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语篇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任何语篇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改造。”克里斯蒂娃把语篇的这一特性称为“互文性”。“互文性”这个概念由法国符号学家Kristeva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指语篇中包含其他人的话语或其他语篇的片段。互文性是新闻报道的一个显着特征,因为新闻除了报道事件之外还依赖他人对事件的评价。以转述言语的形式,新闻语篇充斥着大量的他人话语。新闻的这条基本原则甚至可以表述为“某件事如此是因为某个人说它如此”。由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受世界瞩目,“亚投行”一度成了国内外媒体的热词。本研究尝试以中美两国报纸报道“亚投行”的英语新闻作为语料,从转述方式、转述动词和消息来源叁个方面,对其转述言语进行互文性分析,目的在于考察他们怎样通过语言使用来体现各自的意识形态。本论文选取了 10篇来自《人民日报》和《中国日报》关于亚投行的英文报道还有10篇来自《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亚投行的英文报道。中美新闻两两对应,报道内容时间相同,字数相近,涵盖了亚投行形成的十个重要阶段。通过历时和共时,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本文重点探讨叁方面的问题:中美新闻语篇互文的模式;互文倾向异同的原因;借助互文手段实现的语用功能或达到的政治目的。研究分析表明,在转述方式方面,中美新闻语篇使用最多的是间接引语,直接引语次之。在混合引语上,中美存在明显差异。在转述动词方面,中美新闻语篇使用最多的是中性转述动词,最少的是心理转述动词。中美使用不同的言语行为转述动词来传达不同的意识形态。在消息来源方面,中美新闻语篇使用最多的是明确的消息来源,使用最少的是不能辨认出处的消息来源。明确的消息来源比重相近,却传达出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立场。对中国而言,中国一如既往的强调亚投行带来的积极影响;从一开始的强烈反对,给其同盟国施压远离亚投行到最后称愿意支持亚投行,美国对亚投行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新闻语篇,看似一个不偏不倚的传递信息的工具,实则被赋予意识形态意义。因此,在阅读新闻报道中,读者应该提高批评意识和敏感度,最终达到增强对公共话语的反控意识。(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5)

陈碧君[8](2017)在《英语经济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汉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期促进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许多国家欣然加入。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将亚投行视为现有多边机构的竞争对手。各国对亚投行持支持抑或反对的态度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本报告以亚投行专题英语经济新闻的翻译实践为基础,从《卫报》、《芝加哥论坛报》、《华盛顿邮报》和《澳大利亚金融评论》的官网上共收集了 20篇新闻报道作为翻译材料,然后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探讨转述言语的汉译。新闻语篇中多使用转述言语以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本文根据诺曼·费尔克拉夫的叁维理论框架,通过新闻来源、转述内容和转述动词叁个方面,举例分析了不同背景下,原作者和译者如何表达自身立场,以及译者如何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原作者在转述他人言语时传达了怎样的态度和立场:赞赏、贬低还是保持中立,而译者通过采用改译、增译、省译、词类转换等方法,希望尽可能地还原新闻话语背后的本质,帮助读者更好、更快速地把握报道的主旨和各方观点。(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陈党伟[9](2016)在《中英文体育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一种主要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受意识形态及社会权势等因素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往往会受到质疑。作为体育精神的传播窗口,体育新闻已经成为体育爱好者了解体坛赛事和趣闻的重要媒介。体育语篇报道也同样会隐藏一定的意识形态和偏见,需要体育爱好者进行批评性阅读。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其任务之一就是对语篇特征的描述和分析来揭示语言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随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盛行,新闻语篇要受到广大学者的强烈关注。转述言语因其在新闻语篇中的重要作用而成为新闻语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体育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分析,可以使读者洞察报道者的态度和立场。要全面理解体育精神背后的意识形态斗争,对不同语言的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以Fairclough提出的叁维向度为分析框架,从转述方式、消息来源、和转述动词等叁个方面对中、英、美叁国媒体对2012伦敦奥运会上叶诗文在女子400米混合泳决赛夺冠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中、英语篇对比分析。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体育新闻语篇如何通过转述言语来体现其与权力及意识形态的关系?(2)中、英文体育新闻语篇的在转述言语的选择上有什么不同?首先,以Fairclough对转述方式的四种分类中的前叁个:直接话语、蜕变的直接话语和间接话语为理论依据,在大量的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英文新闻语篇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参照张健(1994)的叁种消息来源方式分类:具体确切的消息来源、含而不露的消息来源和似真非真的消息来源。也是从定量角度,对比分析了叁个国家新闻报道转述言语的消息来源。最后,简要的分析了一下转述动词的使用。通过对《美国电视新闻网》、《纽约邮报》、《新华网》、《英国卫报》和《BBC新闻网》等五种报刊的32篇报道语料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中、英、美两国媒体在报道叶诗文事件时各有侧重。中国媒体倾向使用更多的直接话语以及引用官方话语来证明中国游泳运动员的清白。作为东道主,英国媒体坚守了一定的公平,用了最多的直接话语,倾向于客观的报道。而美国媒体虽然也用了不少的直接话语,但也使用了不少的间接话语和来自个人的话语,充分体现了美国政府相对强势的权力关系。通过上述的理论阐述和对新闻报道的实例分析,本文一方面验证了批评性话语分析对体育新闻语篇的可适用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中、英、美叁国媒体在维护各自利益和权力时,采用了不同的转述方式及消息来源。本文也尝试帮助读者培养一种批评性阅读方法,在阅读不同国家不同媒体的新闻时增强判断力。(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6-10-31)

焦冉冉[10](2016)在《涉疆新闻语篇中的转述言语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报道在向人们传递者信息的同时也在悄无声息的向人们灌输着不同的意识形态。而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言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因此新闻语篇已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的常见研究对象。转述言语又是新闻报道十分重要的组成成分,报道中转述言语的使用和选择都体现着报道的意识形态。所以对新闻报道中的转述言语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从《中国日报》和《卫报》中分别选取了24篇关于新疆的报道,对其中转述言语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研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转述言语从转述方式,转述动词和消息来源叁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利用定量分析对这叁个方面的使用特点进行探究,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法研究了《中国日报》和《卫报》中关于新疆的报道在转述言语的使用上有何异同,最后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日报》和《卫报》中涉疆报道的转述言语使用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识形态。研究发现:在转述方式上,二者使用最多的都是间接引语;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日报》使用的间接言语多于《卫报》中的间接言语,而《卫报》中的言语行为的叙述性转述多于《中国日报》。在转述动词上,中性转述动词使用的最多,积极转述动词和消极转述动词使用的数量都很少;不同之处在于《卫报》中中性转述动词出现频率低于《中国日报》中的中性转述动词出现频率,但其积极转述动词和消极转述动词的出现频率均高于《中国日报》。在消息来源上,相同之处在于两份报纸都使用了大量中国政府的消息来源;不同之处在于《卫报》中使用的世维会,热比娅以及其他恐怖组织的消息来源多于《中国日报》。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日报》和《卫报》涉疆报道中转述言语的使用,发现《中国日报》和《卫报》涉疆报道在转述言语使用上存在异同点,反映了不同的意识形态,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既有政治上的,也有经济上的,还包括历史上的,文化上的,和社会上的。此外,本文既丰富了对涉疆报道的对比研究,又拓宽了对转述言语的研究有利于加深现阶段人们对转述言语的认识,同时批评话语分析揭示了涉疆新闻报道的意识形态和倾向性,有利于中国的外宣。(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6-05-29)

言语转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立足转述言语,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出发,在批评话语分析中引入传播学领域的框架理论,提出构建新闻话语动态分析框架,探究新闻话语形成的动态过程和媒介人员在认知引导下完成话语建构的策略。通过自建语料库,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比分析转述言语中的消息来源对中美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话语建构的影响,证明转述言语中的消息来源是新闻话语建构的重要动态指数,是建构新闻话语动态分析框架不可或缺的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言语转述论文参考文献

[1].齐新刚.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批评认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2].赵小晶,张斌.转述言语与新闻话语动态分析框架建构[J].外语学刊.2019

[3].吕伊哲.中美主流媒体关于亚投行英文报道中的转述言语分析[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

[4].李佐.基于语料库的对外话语体系中的转述言语对比研究[J].校园英语.2019

[5].辛斌,时佳.《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南海仲裁案报道中的中美官方转述言语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2018

[6].张靖霞.批评性评价视角下中美新闻报道转述言语的对比分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7].吕伊哲.中美关于“亚投行”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互文性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8

[8].陈碧君.英语经济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汉译[D].南京理工大学.2017

[9].陈党伟.中英文体育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对比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6

[10].焦冉冉.涉疆新闻语篇中的转述言语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16

标签:;  ;  ;  ;  

言语转述论文-齐新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