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观论文_高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学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西学,亚里士多德,中国,儒家,西学东渐,四库全书,总目。

西学观论文文献综述

高燕[1](2018)在《论康熙的西学观及对西学东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引起了中西方科技文化的第一次交汇。到康熙时西学传播发展到顶峰,主要原因是康熙个人的兴趣对耶稣会传教政策的影响。学术界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康熙促进西学传播方面展开论述的,其实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康熙在西学传播中的作用。康熙个人虽对西学抱有浓厚的学习热情,但个人兴趣并不会影响他作为最高统治者进行治国决策。他仍从国家统治方面出发,坚守儒家传统教义,人为地或潜意识地从最高执政者的角度对西学的传播做出判断。看似积极鼓励促进西学传播,但实质只是利用对帝国有利的学问,并限制其在士大夫和民间的传播。(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永超[2](2017)在《明清之际亚里士多德着作的翻译及对西学观的影响:以耶稣会士翻译的亚里士多德着作在《四库全书》中的反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之际以耶稣会士为中介,中西文化得以再次交会。《四库全书》对西学文献之收录囊括了天文、地理、音乐、历算、水利、伦理学等56种着作。以耶稣会士所翻译的亚里士多德着作在《四库全书》中的反映为例,尽管对亚里士多德着作的翻译与介绍涵盖了逻辑学、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形而上学,但是《四库全书总目》却统统不予收录,涉及天体论、灵魂论的着作仅仅存目并予以批评。基于《四库全书总目》对西学的看法与评价,可以看到其误解有叁:第一,学术不分:以术为学舍本逐末;第二,宗教迷雾:佛耶混同、误把天主等同祅神;第叁,愚昧自封:误以西学源自中国。此种误解的深层原因在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个注重即体即用,道器不离,不做感性与理性的明显区分,更强调直觉、体悟、力行和实用,不重视语言分析、逻辑和论证;另一种思维模式则是二分的思维,注重分别(比如注重对本性和偶然、精神的灵魂和物质的身体、创造者和创造物的区分),注重分科治学,注重问题分析、怀疑、探究、推理、论证的方法,因此追求对一、对永恒的理性探求和追寻。(本文来源于《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黄少英,韩小林[3](2016)在《浅析林则徐的西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则徐,中国近代着名民族英雄,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迫于当时形势,为维护封建统治和挽救民族危机,林则徐走上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其西学观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包括主张严禁鸦片及鸦片贸易;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主张发展民族经济和对外贸易;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林则徐的西学观开创了学习西学之先河,催生了洋务运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林则徐的西学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但其重大意义仍值得肯定和学习。(本文来源于《嘉应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陈晓华[4](2016)在《四库馆臣的西学观及其理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乾隆朝的四库馆臣对西学的立场,与西学东渐大背景下中国传统知识形态的变化具有重大关系。他们继承了康熙时期对西学的基本政策,其观念基础是顺治时期延续下来的"西学中源"观,乾嘉士人承袭并坚守这一观念,从而使其思想与社会基础愈加稳固。从四库馆臣的西学观及其思想来源等方面考察,可以揭示清中期的中西文化互动轨迹。(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莫铮宜[5](2015)在《明清之际浙东儒士朱宗元西学思想研究——兼与黄宗羲的西学观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朱宗元是浙东宁波地区最早皈信天主教的儒士,对于天学在当地的传化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剖析了朱宗元信仰天主教的原因,并探讨了天主教徒与儒士的双重身份对于其在文化理解上的影响。一方面,朱宗元承认天主教的超性义理,虔信并实践于生活中,对天学有较为本真的理解;另一方面,他促进了天学与儒学的互动和调适,表现在他利用和附会儒学来阐释天主教教义,同时又从天学出发对儒家传统社会文化观进行改造和再诠释。由此,在他身上产生出一种西学思想,其既不同于西方天主教本义,又不符合传统儒学,可称之为"儒家一神论",它是明末特定历史背景的产物。本文还将朱宗元与黄宗羲的相关思想做了比较,反映出浙东入教儒士与传统儒士在西学观上的异同。(本文来源于《基督宗教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古风[6](2015)在《王国维西学观再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国维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他的西学观念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度,至今仍有其价值。正因为有了西学的烛照,他才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学术风景,创造了“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郭沫若语)。但是近来有人说,“王国维身后站着叔本华”,因而他的“‘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12-01)

刘云雁[7](2012)在《对严复西学观误读的阐释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严复"信达雅"原则所体现出来的阐释学观念往往为时人所误读,刻意回避了其中"达即所以为信"的内涵。事实上,作为士大夫知识分子而非纯粹译者,严复本人对于"信"的理解与"信达雅"的现代解释并不相同。严复对自己身份和立场有着清晰的界定,秉承"文以载道"的基本诗学观,在选文和文辞方面都并不重视语言学意义上的对等关系,同时积极地介入个体思想与国情要求,认为信于西学的关键是历史通达而不仅仅是形式逻辑的连贯。然而,历史剧变使严复的阐释观受到了群体性误读,后人以"忠"代"信",抹杀本土文化和阐释者的主体性,形成了目前流行的阐释观。本文通过分析严复的"信达雅"阐释观中"信"字的独特解释,揭示其保守性的具体表现和历史根源,管窥严复作为西学东渐直接推动者独特的思想境界和历史影响,尤其是这种影响对当今中国阐释学发展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2年04期)

周仕敏[8](2012)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乾隆朝西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库全书》编纂于18世纪后期,当时西学进入中国已有两个世纪之久,西学文献在中国已具备相当的规模,然而被称作"全书"的《四库全书》仅收录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并且以科技着作居多。作为整部丛书的目录和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直观地体现了当时官方及主流学者的学术态度,当然也包括他们的西学观。这种西学观,是在诸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这些存在于学术背后的因素,无论在何时,都对学术的发展发生着具有影响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郑强[9](2011)在《清初民间天文学家薛凤祚的西学观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会通中西自明末徐光启等人开始之后,到清初已成为学术研究特别是历算领域的主流。在中西会通方面,薛凤祚既对西方天文历法、自然科学与中国传统历法和自然科学进行比较与吸收,也对中西术数思想进行会通,试图用西方占星术复活中国传统术数。由于中西学术从体、用到思维方式都迥然有别,他的会通是不彻底的。然而,薛凤祚中西会通思想值得我们深思。(本文来源于《齐鲁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程天芹[10](2010)在《王先谦的“西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先谦(1842—1918),字益吾,号"葵园",由于曾任国子监祭酒,世人也称他为"王祭酒",湖南长沙凉塘人,24岁中进士。他的一生着作等身,学术界对其研究较多。对其学术思想进行的最深入(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0年23期)

西学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清之际以耶稣会士为中介,中西文化得以再次交会。《四库全书》对西学文献之收录囊括了天文、地理、音乐、历算、水利、伦理学等56种着作。以耶稣会士所翻译的亚里士多德着作在《四库全书》中的反映为例,尽管对亚里士多德着作的翻译与介绍涵盖了逻辑学、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形而上学,但是《四库全书总目》却统统不予收录,涉及天体论、灵魂论的着作仅仅存目并予以批评。基于《四库全书总目》对西学的看法与评价,可以看到其误解有叁:第一,学术不分:以术为学舍本逐末;第二,宗教迷雾:佛耶混同、误把天主等同祅神;第叁,愚昧自封:误以西学源自中国。此种误解的深层原因在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个注重即体即用,道器不离,不做感性与理性的明显区分,更强调直觉、体悟、力行和实用,不重视语言分析、逻辑和论证;另一种思维模式则是二分的思维,注重分别(比如注重对本性和偶然、精神的灵魂和物质的身体、创造者和创造物的区分),注重分科治学,注重问题分析、怀疑、探究、推理、论证的方法,因此追求对一、对永恒的理性探求和追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学观论文参考文献

[1].高燕.论康熙的西学观及对西学东渐的影响[J].怀化学院学报.2018

[2].张永超.明清之际亚里士多德着作的翻译及对西学观的影响:以耶稣会士翻译的亚里士多德着作在《四库全书》中的反映为例[J].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17

[3].黄少英,韩小林.浅析林则徐的西学观[J].嘉应学院学报.2016

[4].陈晓华.四库馆臣的西学观及其理路[J].哲学研究.2016

[5].莫铮宜.明清之际浙东儒士朱宗元西学思想研究——兼与黄宗羲的西学观比较[J].基督宗教研究.2015

[6].古风.王国维西学观再辨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7].刘云雁.对严复西学观误读的阐释学研究[J].求索.2012

[8].周仕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乾隆朝西学观[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9].郑强.清初民间天文学家薛凤祚的西学观及影响[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

[10].程天芹.王先谦的“西学观”[J].兰台世界.2010

论文知识图

研究生教育2006年哲学学科毕业博士研究生情...黄宾虹翠湖渔居图书。胡适购清乾隆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韩熙载夜宴图》

标签:;  ;  ;  ;  ;  ;  ;  

西学观论文_高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