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荷载传递函数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荷载,函数,阻力,冻土,效应,层状,折线。
荷载传递函数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韬[1](2019)在《上海超长桩荷载传递函数实测分析和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虹桥交通枢纽和上海中心大厦工程试桩资料,探讨上海地区超长桩试桩侧摩阻力随桩侧土体剪切位移的变化规律,并归纳为线弹性、理想弹塑性、加工硬化和加工软化四类荷载传递曲线。在此基础上,将实测荷载传递曲线概化为非加工软化型和加工软化型,分别建立相应的侧摩阻力荷载传递函数的理论表达式和参数经验值,同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矩阵位移法自编软件,基于实测荷载传递函数,对上海地区超长桩的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可理想模拟单桩承载特性,但单桩刚度略高于实测成果。(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19年01期)
张绍斌,童华炜,陈建平,袁志强[2](2017)在《基于荷载传递函数法的单桩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荷载传递函数法,推导考虑桩身自重的抗拔桩的基本微分方程,建立荷载增量与变形增量的迭代关系。根据位移协调法,给出了荷载-位移加载曲线的计算步骤。通过与实际工程中试桩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计算结果相对偏小,总体吻合情况良好,说明了该方法计算抗拔桩的可行性。此外,对桩身的设计参数进一步作了参数分析,考察承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桩体满足承载力要求时,改变桩身的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对桩体的抗拔承载力影响不大,桩长和桩径是抗拔承载力主控因素。(本文来源于《广州建筑》期刊2017年06期)
罗红星,林高原[3](2016)在《荷载传递函数统一叁折线模型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荷载传递函数多种多样,并各自具有其局限性与适用性。本文在对基桩承载机理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时考虑桩侧、桩端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及滑移阶段的统一叁折线荷载传递模型,并导出了沉降曲线的解析解。依托工程实例,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MIDAS/GTS)对端承摩擦型桩基的荷载~沉降特性进行理论分析与研究,并利用荷载传递方法进行计算分析,验证荷载传递法的工程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6年04期)
杜振辉,李荣庆,贡金鑫[4](2015)在《基于荷载传递函数的桩极限承载力分析与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荷载传递函数为基础,对桩竖向承载力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桩荷载-沉降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采用港口工程桩基规范修订组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和筛选整理的49根港口工程桩基的静载试验资料优化确定了荷载传递函数的参数。分析表明,基于优化确定的荷载传递函数参数计算的桩极限承载力实测值与计算值比值的平均值接近于1.0,说明计算值与实测值总体上在同一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5年12期)
张广兴,李燕,管林波[5](2013)在《考虑桩侧阻软化的非线性指数荷载传递函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种考虑桩侧阻软化的非线性指数荷载传递函数,并根据浙江地区实测工程资料,给出了各参数的取值方法及建议值。该侧阻软化函数中桩侧摩阻力残余值!f与峰值!u之比βs越小,软化现象越明显,残余强度越低;桩侧阻出现软化时的极限位移Su与桩侧阻跌落至残余强度时的桩土位移值Ss之比βc越大,软化现象越明显,残余强度越低。参数Su决定侧阻软化函数的临界点,即出现软化时的极限位移;参数!u决定了桩侧极限摩阻力值的大小。经过大量实测工程资料统计得出:βs约为0.84~0.98,结构性强的土质取小值;βc约为0.42~0.69,结构性强的土质取小值。应用本文提出的侧阻软化函数对实测工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很接近,说明本文建立的侧阻软化函数能够很好地反映桩出现侧阻软化时的桩土荷载传递关系。(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13年04期)
付江涛[6](2012)在《冻土地区单桩基础的荷载传递函数与极限承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本论文介绍了目前有关国内外研究冻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为本论文将要研究的内容做出铺垫。其次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非冻土桩基的荷载传递函数和极限承载力研究的情况和进展,将冻土桩基础和非冻土桩基两者之差异做出比较,得出冻土桩基的特殊性。由于本论文的是以数值模拟和室内模拟实验为基础的,加上桩-冻土体系的复杂性,所以忽略了冻土桩基中一些难易定量把握或者非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所得结果的适用性有其局限性,但是不失为一次有着积极意义的尝试。事实上,目前工程界和科学界对非冻土-桩基础在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函数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理论和假设。这些假设基本上在工程实践中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得到了验证,证明了其合理性。但是由于不同土体间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的巨大差别使得这些理论和假设的广泛应用受到了巨大的限制。目前人们尚未提出一种普遍适用的荷载传递函数,而且同一理论的荷载传递函数中某一参数在不同的工况下的取值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于冻土-桩基而言,要想求得一普遍适用的荷载传递函数也是困难的。由于冻土是由气体、液体、固体和理想塑性的冰包裹体组成的复杂多相体。多相性决定了冻土研究的复杂性,长期性和不易确定性。对冻土的物理性质和状态要进行评定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四个指标。在实际工程中,尤其是季节性冻土中,桩-冻土体系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各个因素的相互耦合成为制约相关研究的主要原因。本论文根据模型桩试验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寒区的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函数。以本文提出的荷载传递函数为出发点,对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的承载力理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进行了一些归纳和总结,并引入广义剪切位移法推求了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的解析解。最后本论文对桩-冻土体系的流变现象进行了论述并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论述了桩—冻土体系中桩体、土体和接触面本构行为的数值模拟方法、利ANSYS进行分析的过程和方法;并建立了桩与冻土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在数值模拟结果后处理部分,有效地分析了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过程;利用等值线、应力与应变路径手段,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寒区的桩基础在竖向外荷载的作用下桩—土体系的应力和应变状态,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的较好,从而验证了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2-05-01)
邹健,张忠苗,刘俊伟,贺静漪[7](2010)在《一种考虑桩侧土应变软化的荷载传递函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种考虑桩侧土应变软化的荷载传递函数,其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取值简单,应用简便。并根据浙江地区的工程经验,给出不同土层中软化系数c的建议值。该应变软化函数的特征中,软化系数c越大,软化现象越显着,即残余强度越低;参数τu决定应变软化函数的极大值,即极限摩阻力;参数s u决定应变软化函数的驻点(临界点),即极限位移。该应变软化函数的特征:当相对位移小于极限位移时,桩侧摩阻力随着相对位移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速度不断减小;当相对位移等于极限位移时,桩侧摩阻力达到最大值;当相对位移大于极限位移时,桩侧摩阻力随着相对位移的增大而减小。应用应变软化函数和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对所收集的工程桩实测资料及离心试验资料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此应变软化传递函数比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更适合于反映桩侧土软化的应力应变关系。(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7期)
张永谋[8](2009)在《基于传递函数法的单桩荷载与沉降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Hedinger和O’Neill提出的荷载传递函数对单桩进行了分析,对该传递函数的参数取值作了探讨,采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桩结构的内力与节点位移,编制了计算程序,与一个工程实例作了比较,证明本文方法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侧摩阻力、轴力的分布形式.(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王传文,梅国雄,宋林辉,宰金珉[9](2007)在《广义荷载传递函数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单桩非线性分析的方法很多,荷载传递函数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鉴于问题的复杂性,该方法中的荷载传递函数存在多种形式,且都具有各自适用的范围,存在局限性。广义荷载传递函数是一个通用函数式,其通过增加一个参数实现变换函数形式的目的,使之能够反映以前所提的各种荷载传递函数。另外,还可以描述目前没有提出、但可能存在的荷载传递函数形式,具有广泛适用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软化效应。在工程应用中取得场地土性参数的前提下,适当运用该函数可以减少试桩的数量,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7年06期)
吴亚平,舒春生,马巍,孙建忠,彭万巍[10](2007)在《冻土中钢管桩荷载传递函数曲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室内冻土中钢管桩模型桩静载试验为例,介绍了冻土中钢管桩荷载传递函数的测试过程和计算方法,给出了一定条件下模型钢管桩桩身冻结力荷载传递函数曲线及桩端阻力荷载传递函数曲线,并分析了流变效应对荷载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钢管桩桩侧冻结力荷载传递函数曲线及桩端阻力荷载传递函数曲线其线状大致分别程抛物线及直线;由于流变效应的影响,桩侧冻结应力及端阻应力随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桩土相对位移和桩端下沉量开始5 h内随时间变化较大,但加载5 h后逐渐向稳定方向发展.其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的桩土间的本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07年01期)
荷载传递函数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荷载传递函数法,推导考虑桩身自重的抗拔桩的基本微分方程,建立荷载增量与变形增量的迭代关系。根据位移协调法,给出了荷载-位移加载曲线的计算步骤。通过与实际工程中试桩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计算结果相对偏小,总体吻合情况良好,说明了该方法计算抗拔桩的可行性。此外,对桩身的设计参数进一步作了参数分析,考察承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桩体满足承载力要求时,改变桩身的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对桩体的抗拔承载力影响不大,桩长和桩径是抗拔承载力主控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荷载传递函数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韬.上海超长桩荷载传递函数实测分析和数值模拟[J].工程勘察.2019
[2].张绍斌,童华炜,陈建平,袁志强.基于荷载传递函数法的单桩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J].广州建筑.2017
[3].罗红星,林高原.荷载传递函数统一叁折线模型及验证[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
[4].杜振辉,李荣庆,贡金鑫.基于荷载传递函数的桩极限承载力分析与参数优化[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
[5].张广兴,李燕,管林波.考虑桩侧阻软化的非线性指数荷载传递函数[J].工程勘察.2013
[6].付江涛.冻土地区单桩基础的荷载传递函数与极限承载力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
[7].邹健,张忠苗,刘俊伟,贺静漪.一种考虑桩侧土应变软化的荷载传递函数[J].岩土工程学报.2010
[8].张永谋.基于传递函数法的单桩荷载与沉降的数值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
[9].王传文,梅国雄,宋林辉,宰金珉.广义荷载传递函数及其应用[J].岩土力学.2007
[10].吴亚平,舒春生,马巍,孙建忠,彭万巍.冻土中钢管桩荷载传递函数曲线研究[J].冰川冻土.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