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基于滑坡变形的专业监测预警工作中,滑坡后缘裂缝附近会设置多个变形监测点进行位移监测,以覆盖关键变形区域,从而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基于可靠的预警方法对滑坡变形进行预警。但现有监测预警信息的发布仅根据单点变形数据进行预警,未进行多源数据融合的监测数据综合研判,无法反映出滑坡整体发展趋势,且很可能因为单点监测数据的异常造成误报。本文采用一种多源数据融合方法,通过综合多个滑坡监测点位所采集的变形数据,从整体监测数据的位移切线角度判断滑坡是否已经进入临滑阶段,并赋予各监测点位和预警等级对应的重要性权重系数,计算出滑坡进入临滑阶段的概率,当此概率大于或等于50%时,即可认为滑坡进入临滑阶段,并以此作为预警信息发布的依据。以贵州兴义龙井村岩质滑坡预警实例进行检验发现,该融合方法可实现对误差信息的剔除和有效信息的融合,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霍冬冬,亓星
关键词: 滑坡,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权重,预警信息
来源: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地质学,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
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轻化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102)
分类号: P642.22
页码: 63-68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991K
下载量: 178
相关论文文献
- [1].某岩质滑坡多层滑带勘查方法应用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 2020(07)
- [2].大奔流顺层岩质滑坡溃屈型破坏力学机制研究[J]. 地质科技通报 2020(02)
- [3].某公路路堑顺层岩质滑坡稳定分析与处治措施研究[J]. 西南公路 2020(02)
- [4].川西日扎潜在巨型岩质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2020(04)
- [5].大型岩质滑坡形变历史回溯及其启示[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9(07)
- [6].双软弱夹层岩质滑坡的滑动模式及变形规律[J]. 煤炭学报 2019(10)
- [7].顺层岩质滑坡参数取值分析[J]. 低温建筑技术 2017(03)
- [8].重庆万利高速公路某含煤顺层岩质滑坡机理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J]. 甘肃科技 2017(07)
- [9].碎裂岩质滑坡形成机理分析[J]. 城市地理 2017(12)
- [10].某深层顺向岩质滑坡变形特征及破坏机理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 2020(07)
- [11].基于深部位移监测的反倾岩质滑坡形成机制与治理[J]. 中国市政工程 2020(04)
- [12].川东红层地区顺层岩质滑坡形成机理分析[J]. 智能城市 2020(17)
- [13].贵州省某顺层岩质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J]. 西南公路 2017(03)
- [14].浅谈恩施地区顺层岩质滑坡与治理[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5(06)
- [15].顺层岩质滑坡运动过程数值模拟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6(03)
- [16].不同结构顺层岩质滑坡运动过程风险性的实验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2013(05)
- [17].层面倾角对顺层岩质滑坡贡献率研究[J]. 岩土力学 2011(12)
- [18].锚索格构梁在岩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9(04)
- [19].三峡库区大型-特大型层状岩质滑坡成因模式及地质特征分析[J]. 地质科技通报 2020(02)
- [20].奉节县9·1暴雨诱发岩质滑坡分布规律研究[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9(01)
- [21].顺层岩质滑坡变形破裂扩展及高速失稳特征研究——以四川省“5·5”三河口顺层滑坡为例[J]. 人民长江 2020(07)
- [22].高速岩质滑坡碰撞碎裂机理物理实验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2017(06)
- [23].三峡库区反倾岩质滑坡防治措施研究[J]. 地质力学学报 2017(01)
- [24].碎屑岩顺向岩质滑坡稳定性研究[J]. 采矿技术 2017(05)
- [25].某缓倾角岩质滑坡形成机制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34)
- [26].高速岩质滑坡碰撞运动参量及其堆积体地质结构特征研究[J]. 学术动态 2015(01)
- [27].预应力锚索桩在某岩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J]. 山西科技 2015(02)
- [28].含软弱夹层某岩质滑坡形成机制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20)
- [29].川东红层地区缓倾顺层岩质滑坡中水的作用[J]. 智能城市 2020(16)
- [30].黄河某水电站顺层岩质滑坡形成机理与演化过程[J]. 西北地震学报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