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159-02
【摘要】方法解析我院自2005年始至今护理质控的具体方法,以增强质控意识、确立持续质量改进的目标、完善质控机构职责、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护理风险分析管理、护理技术管理、质控反馈7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阐述。结果护理质控各项指标显著改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护理质控要重视过程质量管理,将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标准的有形框架与无形的群体质量意识相结合,形成最有效的质控力。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分析
如何加强护理质控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和创新,是在日益开放的医疗市场中,护理服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护理部自2005年成立了以护理部主任—院质控小组—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控体系,推行持续质量改进,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现就具体方法以增强质控意识、确立持续质量改进的目标、完善质控机构职责、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护理风险分析管理、护理技术管理、质控反馈7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阐述分析如下:
1方法
1.1增强质控意识成立科内质控小组,具体分工,一个护士负责一个质量角,对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抓重点、广覆盖、达自律。护士之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理解并自觉执行制度。护士长整体控制科内护理质量,对每天的护理工作进行自查、自考、自评、做到心中有数,奖惩分明。护理部制订护士长考核细则,定期查阅护士长管理原始资料,从各项质控指标、科室工作量、护理风险控制指标、护士长手册、科研开展情况、夜查房等方面对护士长工作进行考评。如此层层相扣,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各环节的主观能动性。
1.2确立持续质量改进的目标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⑴。护理部制订3—5年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组织有效实施,并定期评价实施效果,在过程中不断完善质量考核方法和评价标准,保证护理各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1.3完善质控机构职责结合当前护理队伍建设和护理条件,制定科学的具有正确导向的目标管理体系,即由护理部主任—质控组长—护士长组成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质控组长由能力较强的护士长担任,根据她们所在专科及特点,将质控内容逐一分工,每组配备组员4—5人。确定各成员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4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护理人员编制和配备是否正确合理、比例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配置应根据科室设置、病人所需护理的难易度、病床数、床位使用率、手术开展率等指标,以及护理业务范围开展的广度和技术要求的难度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实行护理人力动态调整,使人员合理流动。病区护士长根据病人需要进行班次调整,实行弹性排班,减少人力浪费。
1.5护理风险分析管理制订并完善各类风险预案,对护理过程中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进行隐患分析。如对压疮、烫伤、坠床、走失、跌倒等潜在的护理风险,通过预见性的提前分析,消除隐患。将工作的重点从责备、惩罚个体已经发生的错误,转向改进整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6护理技术管理护理技术工作的对象是病人,护理技术决定了护理水平的高低。要提高护理质量首先要加强护士技术水平的培养。护理部制定出各类人员的培养计划及年度的继续教育安排,科内制订本科室培养目标及外出进修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过程注重护理基础训练及专科技术训练相结合,训练和考核结合,重点培养和一般教育结合。刚入院的护士进行6周的入院培训,毕业5年内的护士以院内培养为主,选择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及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1.7做好质控反馈护理部定期开展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不定期下科室与病人沟通交流,听取病人意见,并将结果整理、分析,反馈给科室。每月将各路护理质控小组检查结果汇总,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公示,科室之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使护理质控保持良性运作。
2评价
护理质控指标显著改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3结论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最终目标,完善的管理方法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基础,有效的管理手段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在护理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动态管理的原则,重视过程质量管理,将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标准的有形框架与无形的群体质量意识相结合,形成最有效的质控力。
参考文献
[1]邵海燕.持续质量改进在晨间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6.2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