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区人工地貌垂直发育模式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城市中心区人工地貌垂直发育模式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常静[1]2004年在《城市中心区人工地貌垂直发育模式研究——以大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人工地貌的营力表现角度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以城市中心区为代表的人工地貌垂直发育模式:(1)提出主要表征中心区城市人工地貌垂直空间增长的概念:UML—CBD,(2)在总体分析以UML—CBD为代表的中心区人工地貌的形态、发育模式、空间结构及其增长机制的基础上,(3)以大连市为例,引入在城市地理学中应用极广的城市人口—城区面积的异速生长方程,挖掘隐含在异速生长模型中的有关“城市高度”的信息,对模型意义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讨,(4)借用表征城市投入—产出关系的Cobb-Douglas函数,建立拟合模型,进一步探讨城市人工地貌发育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异速生长关系。 理论创新在于:(1)认为A(t)=aP(t)b不仅表示城区面积与城市人口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而且由于b值的分维性质和城市面积与城市高度之间的几何测度关系A∝hd,可由此推测出h(t)=aP(t)b/d,经由实证分析正确,进一步拓展了异速生长方程的理论意义。(2)结合上述两方程分析p—A系数(b)与p—h系数(b/d)的变化,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城市在平面扩展和垂直方向的增长,为城市叁维形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实证分析表明:20世纪以来,大连市城市人工地貌与城市人口的增长属于典型的正异速生长关系,异速生长系数为0.858,接近理论最佳值0.85。说明人工地貌垂直方向发育显着,且程度适中。Cobb-Douglas函数分析显示:十年来大连城市面积——人口——产出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趋于正常,土地产出效益有所增加。说明在城市人工地貌发育过程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比单纯平面扩展用地面积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在大连城市发展中,应采用适当的地租制度调整城区人地关系,降低b值(0.8997仍稍大于理论最佳值0.85)以保证城市土地利用的节约,注重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而不应过快过大地扩展城市面积。

李雪铭[2]2004年在《城市人工地貌研究——以大连市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从界定城市人工地貌概念入手,分述了城市人工地貌的造貌营力、类型、分布规律;城市人工地貌的水平和垂直空间的扩张及增长;城市人工地貌发育机制和阶段;城市人工地貌系列图的设计和编制以及大连城市人工地貌演变机制等内容。最后,以总结城市人工地貌与城市化关系收尾,形成完整体系。中心城区是城市人工地貌最集中,城市化进程下城市人工地貌变化最为强烈、最为敏感的区域。本文即以对城市中心区人工地貌研究为切入点,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序列开展研究,在定性分析中心区城市化人工地貌形态、类型及其响应方式的基础上,以大连市为例,运用系统化的定量方法,着重分析中心区人工地貌体体积增长及其组合类型的变化,并比较国内外城市人工地貌发育的异同,探求合理的中心区城市人工地貌发展模式。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的理论和技术手段也是本文研究方法上的一大特点。运用普通地貌学的基础理论,结合城市地理学中对城市化研究的方法,以GIS技术为基础平台,综合运用surfer等软件,探讨了城市化下人工地貌的响应机制。本文主要创新之处:1)首次建立了完备的城市人工地貌类型的多级分类系统,为研究城市人工地貌的发育演化提供了理论基础;2)首次系统建立了衡量城市人工地貌发育的数量指标体系,开展了城市人工地貌定量分析;3)首次完成了城市人工地貌系列图的编制,包括城市人工地貌类型图、等值线图、相对高度图、富积度图、叁维立体图等:4)首次系统地完成了城市人工地貌发育的实证研究。从宏观的城市人工地貌总体增长到中观的城市中高原类型增长,最后深入到人工地貌微观区位的发育条件及服务功能评价。

张玉萍, 李雪铭[3]2007年在《大连市人工地貌对人口变化的响应分析》文中提出文章以大连市为例,研究人口变化与城市人工地貌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市内外、市内各区间的人口变化影响,使得城市人工地貌体在水平与垂直空间上不断地增长和重组。具体表现在近10年来3个阶段上的过渡,即城市人工地貌的发育模式经历了从“以水平发展为主—水平和垂直复合式发展—以垂直发展为主”的转变过程。对市内4个区人口、建筑面积以及建筑高度变化的相关分析,进一步体现了人口对各类型人工地貌体分布的驱动过程。

李加林, 杨磊, 杨晓平[4]2015年在《人工地貌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已成为现代地貌过程的第叁造貌力,人工地貌是人类造貌营力在自然地理背景下与自然营力协同作用塑造的具有人文特征的地貌体。文章从人工地貌学的提出、人工地貌营力与地貌分类、人工地貌变迁、人工地貌演化的影响机制、人工地貌的地图表达、人工地貌的环境影响等方面综述了人工地貌学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人工地貌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未来人工地貌学的研究需加强人工地貌学学科体系建设、人工地貌的物质构成与形态特征、人工地貌空间扩张过程及其发育规律、人工地貌的区域差异及累积地貌环境效应、人工地貌环境管理及国际比较等研究。

刘敬华[5]2004年在《城市人工地貌水平空间扩张研究——以大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文摘要:城市进入郊区化发展阶段后,向外扩张成为最显着的特征,由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和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城市人工地貌(UML)以多种方式进行水平扩展。虽然不同城市UML 扩展方式各有特点,但都遵循一般扩展规律,我们除了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外,还可运用数学方法定量描述,预测其变化趋势。城市人工地貌空间扩张现象的出现,是众多动力机制起作用的结果,所以引起UML扩张的内在机制也是我们探讨的内容之一。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大连城市人工地貌扩展进行实证分析。

杨俊[6]2009年在《城市化与城市生态安全耦合研究》文中指出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首选战略,然而快速城市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却令人担忧,生态环境安全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存在复杂的耦合与胁迫关系,这种交互耦合关系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的,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和自组织能力的动态涨落系统。如何协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重大问题。当前,国内外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从自己从事的专业和研究领域出发,城市化与城市生态安全方面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城市发展的应用研究、城市内部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系统以及城市生态安全脆弱性评价等方面,而很少从生态环境安全多约束条件的角度,将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安全相应过程时空耦合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基础性研究,很少从城市内部分析城市化质的时空差异、城市生态安全的时空差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安全耦合的时空差异。大连市位于中国东北的最南端,东临黄海,西邻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与东北大陆相连,是一座叁面环海的半岛城市。伴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辽宁省滨海经济带开发,城市化发展迅速,给原有的生态环境增加了更大的压力。论文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为主线,以地理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大连市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安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安全之间的时空交互耦合机制及其规律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解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安全之间矛盾的方法和提出大连城市与生态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化与城市化测度研究对城市化的狭隘认识导致城市化和城市化测度研究落后于城市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城市地表过程营力一城市化研究存在概念上的误区;城市化水平测度缺乏统一的、综合性的指标体系;缺乏对城市立体增长的系统性定量研究;中心城区城市化的系统化、定量化研究亟待加强。对城市化的理论与城市化的测度研究是论文研究的重点部分。(2)城市生态安全与城市生态评价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内部各种条件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了尽可能理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论文采用DPSIRM模型框架研究城市生态安全状况。DPSIRM模型(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Management,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是一种因果网络模型,是论文研究的重要部分。(3)空间信息矢量网格系统空间信息矢量网格SIVG,结合时空耦合评价模型是研究城市化、城市生态安全、及城市化与城市生态安全时空耦合研究的基础,是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4)城市化与城市生态安全耦合模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就是衡量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在城市发展这一大系统中,城市与生态环境这两个子系统的耦合程度,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内容。(5)多约束性地理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与城市化、城市生态安全利用多约束性地理元胞自动机CA与GIS结合来模拟城市化与城市生态安全空间演变,通过一定的约束条件来调控和优化城市的发展,技术可行性好,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约束性地理元胞自动机CA结合GIS与城市化与城市生态安全耦合是论文研究的核心部分内容。(6)城市化与城市生态安全耦合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通过大连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安全耦合特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决策和智力支持,是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周连义[7]2004年在《大连城市人工地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人工地貌的概念,分述了城市人工地貌的造貌营力、城市人工地貌的分类系统,着重论述了大连城市人工地貌发育阶段、演变机制,分析了城市人工地貌发育的一般规律,完成城市人工地貌系列图的设计和编制,最后,提出城市人工地貌发育对策,形成完整体系。本文以对城市中心区的人工地貌研究为切入点,定性和定量分析了中心区城市人工地貌的类型,人工地貌表面积、体积增长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同时,运用普通地貌学的基础理论,以GIS技术为基础平台,综合运用surfer等软件,实现了学科的交叉,在理论和技术上也是一次创新。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1)本文建立了完备的城市人工地貌类型分类系统,为研究城市人工地貌的发育演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2)本文首次完成了城市人工地貌系列图的编制,包括城市人工地貌类型图、等高线图、相对高度图、富积度图、叁维立体图等,为城市人工地貌研究提供了数学基础。3)利用surfer首次计算出各个年份的大连城市人工地貌体积数和表面积数,以及它们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为定量分析城市人工地貌提供了良好的参照和方法

侯鑫[8]2004年在《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定地域条件下的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点早已得到理论界的认同,但把城市空间的发展与文化的演进相结合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却鲜有,原因之一即是理论方法的贫乏。本论文将跨越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文化生态学引入对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的研究,认为城市文化本身即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与具体的环境:自然条件、技术、经济、历史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文化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文化“物种”正在消亡,必须从文化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认识城市文化的结构体系,才能为城市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正确全面的视角。论文初步建构了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认识体系; 随后运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城市空间的发展与城市文化的演进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从发展动力、文化生态环境、城市文化物种的生态进化叁方面系统的论述了城市空间的生态进化过程。在城市空间演化的实态研究中,论文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角度,从城市空间物质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叁方面,论述了信息社会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发展的新特点,并着重讨论了信息社会的城市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社会观念、环境景观观念等城市文化结构新特点,提出了“人本回归”的信息社会城市空间文化发展预测。作为论文的实证研究,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北方沿海外来文化城市——天津、青岛、大连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与查阅原始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分析了其独特的区域性城市文化产生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文化生态结构。在文末,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外来城市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策略,并对发展面向信息社会的城市空间文化提出了建议。

冯章献[9]2010年在《东北地区中心地结构与扩散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从中心地理论当前发展的新背景和新条件入手,梳理了中心地理论的发展脉络,指出其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创新框架和未来导向,探讨了中心地系统形成与演变的一般机制与影响要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东北地区为实证地区,阐明其发展历史和阶段性特征,利用数学统计方法与GIS技术对其进行中心性测度、职能类型划分和扩散域空间界定。具体而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中心地理论的相关基础理论尤其是区位论进行详细的阐述,指出当前地理学研究范式转变和城市地理学的制度转向、文化转向等发展特点要求对中心地理论进行相应的改造和理论拓展。结合国内外中心地理论研究进展的梳理和评判,认为中心地理论作为一个建立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特殊时期的地理学基础理论,其理论基础和理论背景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建立在古典区位论基础上的传统中心地理论已经存在诸多的不适应性,同时当前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客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论下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修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尝试从中心地系统组织形式的变化、中心地系统影响要素转变和中心地理论创新的条件等方面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发展的模式和创新框架,对未来中心地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进行展望。(2)从系统论角度考量中心地系统,指出中心地系统具有复杂性特征,且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从严格假设条件下的古典中心地理论出发,探讨了假设条件缓和情况下系统特征及中心地系统的动态演变,包括对均衡市场腹地的探讨,人口分布不均时的情形、消费者行为异化、中心地区位固定、人口迁移(城市化)、等级替代等动态模式。阐述了影响中心地系统的普遍要素,包括降水与水资源分布的影响、地形地貌的作用机制,以及中心地系统的新生扩散和异化的边界效应。进一步分析了新时期新要素的影响机制,包括交通运输网络演进、信息化与全球化作用下的中心地结构。(3)以东北地区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表征规模指标、结构指标、可达性指标、经济开放度指标、信息化和通讯能力指标、现代服务提供能力指标的31项具体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基尼系数和规模指数分别对所选城市1996,2001,2006叁个时点的中心性强度进行测度,划分中心地等级,认为省会城市中心性最强且地位稳定;沈阳首位度降低,“2+2”格局显现;高等级中心地高度集聚,两翼边缘化明显;综合中心城市重振,门户和枢纽城市地位凸显;区域差异扩大,资源型城市高度分化。(4)界定扩散域概念和一般影响机制,利用GIS手段,通过时距圈和交通速度折减方法,对东北地区叁级以上中心地的扩散域进行空间界定,形成扩散域嵌套图示,结果显示,扩散域具有相互的嵌套、轮空与重迭结构;六边形网络丧失,海港、矿业、铁路枢纽成为中心地区位主导;东北地区海港-腹地中心地系统在东北地区有所体现;圈层状的中心地等级系统不复存在,多核心的链式中心地系统格局显现。

李兰[10]2014年在《基于主体价值的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剧烈演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了冒进态势和城市空间失控蔓延式发展的情况,城市发展的有效性遭到质疑,迫切需要科学的检验来引导城市的健康发展。目前,有关城市空间变化的绩效研究十分缺乏,绩效评价体系则更为少见。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进行城市发展绩效的研究既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城市的空间扩展是以发展为目的的变化运动,而“变化”并不等同于“发展”,城市发展有效性的检验标准应植根于对城市发展内涵的理解,因此,以追本溯源的思想从城市发展的本质出发寻求衡量城市发展的理论依据,是符合现阶段研究现状和研究需求的。同时,快速发展的空间技术手段实现了更为深入和精确的空间量化与动态分析,也使得基于空间动态变化的量化评价成为可能。本文以城市空间扩展绩效评价研究为论文主题,通过解析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的内涵与理论依据,基于城市主体价值构建具有绩效评价与预警功能的综合评价体系,并以快速扩展中的西北地区榆林市为例进行实例评价与理论验证。首先,对城市空间扩展与绩效的哲学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构建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研究的理论框架。根据哲学的价值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潜在价值”转化为“价值”;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也决定了价值的多元化。因此,文章认为“发展”、“发展价值”与“价值效用”是城市空间扩展绩效中内涵的本质内容,主体价值是评价城市发展的核心与根本,层级方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因此,价值特性与主体价值内涵宜作为判定评价内容与制定评价标准的内在理论依据,人文生态主义发展价值观宜作为指导多主体评价体系内价值排序的准则依据,依据主体价值的多层级评价体系可构成绩效评价的主体框架。其次,以城市主体价值内涵为核心基础与内在线索,充实城市空间扩展绩效评价的主体内容部分。文章在城市多主体价值体系内选择城市生态、社会、经济为本文的评价主体,通过分析主体系统的价值构成、形成机制、空间表现等得到对应主体绩效内涵与层级结构,并依照生态组织层次、社会需求等级与经济价值实现机理确定各主体绩效评价的具体内容及评价尺度;进而,通过分析主体间特征差异以及相互作用的效应机制得到城市内部协调与发展绩效的内部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利用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包括主体绩效评价多指标体系、主体间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与整体发展空间预警系统叁部分的多主体、多层次的城市空间扩展绩效评价综合系统。最后,论文选取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西北地区中等城市——陕西省榆林市为例进行实证检验。依照上述评价系统,以多时段的高分辨率影像为主,通过属性信息迭加与基本评价因子信息提取,构建2004、2008、2012年的榆林市空间信息数据库,进行榆林市2004-2012年间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分析指出研究时段内榆林市空间扩展绩效及协调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划分预警等级区域及确定预警成因,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增强发展绩效水平的合理建议。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榆林市城市空间扩展绩效具有以下时空特征:首先,从绩效整体发展水平的变化来看,城市绩效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叁者的绩效上升幅度依次降低。绩效水平变化与空间扩展强度呈负相关,表明城市扩展强度过大导致绩效水平的下降;各系统的绩效变化对空间扩展的敏感度不同,经济绩效的变化灵敏且起伏较大,生态系统一旦下降很难恢复到最高水平,社会系统较为稳定、反应较迟缓。其次,从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的空间特征上来看,榆林市表现为“北高南低、内部高边缘低”的基本特征,其中生态系统高效空间囿于生态基质的分布,社会系统的等级圈层结构明显且高效圈层中心位于城区东北部老城区,经济高效空间结构出现从“两片两带”发展到“叁片两带”的变化。通过进一步评价发现,虽然8年间城市发展绩效有所上升,但协调度却出现下降,城市各系统发展的不同步矛盾制约了城市发展绩效的提升;城市发展对生态的破坏相对其他系统更为严重。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完善“阝”字形生态格局,围绕榆林老城继续延伸与生长社会多中心圈层结构,继续培育以形成“叁带四中心”的经济结构的城市发展措施与对策。本文的创新点表现在对空间扩展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的发展。首先,本文从价值哲学内涵的角度发展了城市空间扩展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以科学的发展观与发展价值观为建立评价标准与准则的指导理论依据,从主体价值的视角确定了绩效衡量体系的具体内容构成与衡量方式,综合了生态、社会以及经济学科的相关理论及核心内容,也为不同学科展开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研究提供了契入点。其次,本文从主体的价值内涵出发,发展了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的多主体空间评价方法。通过挖掘各主体的价值内涵以及价值内容的空间属性,在空间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建立了一套具有定量评价与空间表现力的城市空间扩展绩效主体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实现城市空间扩展的主体视角评价、主体间发展协调度的评价以及对城市空间发展的预警功能。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城市空间信息储备的完善,该体系可以实现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有效实时监测与问题定位,突破了传统社会经济数据的内容缺失、对应空间边界模糊、统计口径繁多、更新缓慢等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城市中心区人工地貌垂直发育模式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 常静. 辽宁师范大学. 2004

[2]. 城市人工地貌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 李雪铭.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3]. 大连市人工地貌对人口变化的响应分析[J]. 张玉萍, 李雪铭.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4]. 人工地貌学研究进展[J]. 李加林, 杨磊, 杨晓平. 地理学报. 2015

[5]. 城市人工地貌水平空间扩张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 刘敬华. 辽宁师范大学. 2004

[6].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安全耦合研究[D]. 杨俊. 辽宁师范大学. 2009

[7]. 大连城市人工地貌研究[D]. 周连义. 辽宁师范大学. 2004

[8].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 侯鑫. 天津大学. 2004

[9]. 东北地区中心地结构与扩散域研究[D]. 冯章献.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10]. 基于主体价值的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研究[D]. 李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城市中心区人工地貌垂直发育模式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