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波浪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波浪,边界,桥梁,泻湖,单元,船模,质点。
波浪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旺球[1](2019)在《波浪运动补偿稳定平台运动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空间坐标转换矩阵分析和计算了给定母船上波浪运动补偿稳定平台的运动学特性,计算了平台中心的运动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Adams多体运动学仿真软件对波浪运动补偿稳定平台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空间坐标矩阵运算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船舶标准化工程师》期刊2019年05期)
郐艳荣[2](2019)在《波浪运动及其对近海岸桥梁下部结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海桥梁受到波浪作用,包括波浪荷载及桥墩或桩基结构的冲刷,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飓风、海底运动均可能产生大型波浪,潜存对近岸结构物的巨大破坏作用。目前关于波流对跨海桥梁安全影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海底运动与波浪相互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海底变形诱发的波浪特性仍不十分明确;波浪传播到近岸所发生的变形甚至破碎及其水动力特性十分复杂;波浪与近海岸桥梁复杂下部结构的相互作用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围绕跨海桥梁的波浪作用问题,基于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和泥沙运动理论,通过数值和试验方法开展研究。分析了海底运动诱发波浪及波浪近岸传播变形的机理,研究了近海岸桥梁下部不同型式结构所受波浪荷载作用,并进一步讨论了冲刷和波浪荷载对近岸结构物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流体运动基本方程和海底变形的正弦函数假定,研究了底部运动参数对波浪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最大波高发生时段的海底运动频率条件及位移幅值与水深之比值。与线性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当海底运动周期参数小于1且位移幅值与水深之比值ζ0/h大于0.025时,非线性不可忽略,并分析得到各控制项的占比。(2)基于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研究了岸滩坡度对波浪传播破碎的影响。在岸滩坡度较大变化范围内,考虑了流体的粘性和脉动性,延伸了孤立波近岸破碎标准的适用范围,得到了破碎波和非破碎波条件下,岸滩坡度对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3)研究了入射波浪和近岸复杂结构型式对波浪荷载的影响。在本文特定条件下,得到群桩整体受力随桩间距和波浪入射方向变化幅度较小,而KC数和入射波高对群桩波浪力的影响呈幂指数规律。由于桥梁下部结构(桩基+承台+桥墩)阻水面积沿垂向变化较大,故与KC数相比,入射波高对近海岸桥梁下部结构受力的影响更显着。(4)通过试验及数据分析,得到陡坡床面冲刷是桥墩周围总冲刷的主要成分,其占比与陡坡高度等有关。基于近岸波流冲刷物理过程及桩柱所受波浪荷载的实时变化,进行了桩柱结构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桩柱固有频率随冲刷深度增加而减小,桩顶位移随冲刷深度和波浪荷载变化显着,本文计算条件下,冲刷过程中桩顶位移最大增幅约为不考虑冲刷条件下桩顶位移的2倍。(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4)
李大鸣,张弘强,田顺发,欧阳锡钰,李彦卿[3](2018)在《波能测试区波浪运动数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位于大万山岛南部的波能测试区新增发电机组对该水域波浪场产生的水动力作用,将自主建立的二维Boussinesq波浪模型应用于该测试区,模拟了不同波浪要素下装置布设前线性波的运动传播,装置布设后无锚固时其在波浪中的自由运动、有锚固时其对波浪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装置布设前的波浪传播,低潮位时波峰线相较高潮位时更为明显,且受陆域影响更大;装置无锚固时的自由运动,低潮位时其运动速度、旋转角速度均小于高潮位时;装置有锚固时,其对波浪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背波面,会形成一道顺波向的"扇形"衰减区,其影响程度随波高、波周期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根据研究结果所得到的相对波高衰减范围,可对后期2,3号发电装置的规划与布设提供科学依据,即尽量避开由1号装置引起的波高衰减区,以免造成波能利用率的降低。(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4期)
王红,李月秋[4](2018)在《波浪运动的数学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就波浪运动这一常见自然现象,利用流体运动的质量连续性方程和动量守恒定理,建立了波浪运动几种数学模型.并就波浪幅值与波长的比值以及波长与水深的比值不同取值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线性化问题.最后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不同深度上的质点运动轨迹以及质点速度沿水深的分布.(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8年16期)
刘燕星,陈晓明,江峰[5](2017)在《重大件货物驳运波浪运动响应预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驳船载运重大件货物时,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系固绑扎。驳船航行时处于复杂的波浪环境,其在波浪中的运动加速度响应值可作为船上货物系固有效性的校核依据。本文基于水动力频域分析和波浪谱分析方法,采用水动力计算软件分析驳船载运桥吊的重大件货物载运系统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对桥吊载运绑扎系统在波浪中的运动加速度进行短期预报,作为绑扎方案安全性评估的技术依据。本文分析思路可为同类重大件货物驳运系固方案的校核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东造船》期刊2017年05期)
张恩臻[6](2017)在《考虑波浪运动影响的边界层风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风场由于受动态波浪下垫面影响,粗糙度随着波龄、波陡、波高等状态发生变化,其特性较陆地风场更为复杂。为研究波龄对风场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正弦运动下垫面、自由滑移顶面计算模型,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选取9种不同波龄取值,对海上风场环境进行模拟,分别对不同波龄下的风剖面等平均风特性及脉动风剖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波浪的运动对上层流场有着显着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波龄下的平均风速剖面,分析了它们随波龄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雷诺应力分量的剖面计算,分析了波龄对于风场湍流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7年01期)
王科,陈彧超,施鹏飞,边疆[7](2016)在《可渗透岛礁环境下的波浪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应用边界单元法,依据波浪绕射理论研究了潜淹没岛礁上的波浪运动问题。研究中分析了岛礁的渗透性、排布的数量、环礁泻湖的深度等因素对于岛礁消波作用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岛礁环境下波浪的透射系数、反射系数。研究发现,可渗透岛礁的消波效果比不可渗透岛礁差,且孔隙率越大,岛礁对于波浪的消波效果越小;单个岛礁对长波有明显的消波作用,而对中短波几乎没有影响;但随着岛礁排布数量的增加,岛礁群对于中波的消波效果增加;环礁的消波效果受到泻湖深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泻湖的深度越大,环礁对于中短波的消波效果越好,但当泻湖深度达到一定数值后,继续增大深度,消波效果基本没有提高。(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16年08期)
王科,边疆,陈彧超,施鹏飞[8](2015)在《可渗透岛礁环境下的波浪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据波浪绕射理论,通过边界单元法,对于水下可渗透岛礁的波浪运动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岛礁地形下的波浪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及速度流场特性,并分析了岛礁的渗透参数、几何形状等因素对于岛礁周围波浪运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6)
陈爱国,叶家玮,陈远明[9](2015)在《船模过驳波浪运动检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研究构建的船舶波浪运动检测系统和检测数据处理及有效积分的方法,在波浪试验室进行了船模过驳波浪运动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分析指出,舰船过驳时应在迎浪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应适当调整两船相对波浪的位置,尽量使两船的波浪运动相位同步.(本文来源于《广州航海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陈彧超[10](2015)在《岛礁环境下的波浪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边界单元法,依据波浪绕射理论研究了潜没岛礁上的波浪运动问题。研究中分析了岛礁的潜深、排布的数量、岛礁间距、渗透性、环礁的泻湖深度等因素对于岛礁消波作用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岛礁环境下波浪的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及岛礁周围流场的速度分布。研究发现:1.潜深对岛礁的消波作用有较大影响,潜深越小,消波效果越好。2.单个岛礁对长波有明显的消波作用,而对中短波几乎没有影响;但随着岛礁排布数量的增加,岛礁群对于中波的消波效果增加。3.岛礁群间距的变化,能够改变岛礁群对应不同波长的有效作用范围;间距较大时,岛礁群的消波作用集中在中波,而间距较小时,岛礁群对于长波和短波的作用相对更大。4.可渗透岛礁的消波效果比不可渗透岛礁差,且孔隙率越大,岛礁对于波浪的消波作用越小。5.环礁的消波效果受到泻湖深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泻湖的深度越大,环礁对于中短波的消波效果越好,但当泻湖深度达到一定数值后,继续增大深度,消波效果基本没有提高。(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波浪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跨海桥梁受到波浪作用,包括波浪荷载及桥墩或桩基结构的冲刷,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飓风、海底运动均可能产生大型波浪,潜存对近岸结构物的巨大破坏作用。目前关于波流对跨海桥梁安全影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海底运动与波浪相互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海底变形诱发的波浪特性仍不十分明确;波浪传播到近岸所发生的变形甚至破碎及其水动力特性十分复杂;波浪与近海岸桥梁复杂下部结构的相互作用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围绕跨海桥梁的波浪作用问题,基于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和泥沙运动理论,通过数值和试验方法开展研究。分析了海底运动诱发波浪及波浪近岸传播变形的机理,研究了近海岸桥梁下部不同型式结构所受波浪荷载作用,并进一步讨论了冲刷和波浪荷载对近岸结构物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流体运动基本方程和海底变形的正弦函数假定,研究了底部运动参数对波浪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最大波高发生时段的海底运动频率条件及位移幅值与水深之比值。与线性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当海底运动周期参数小于1且位移幅值与水深之比值ζ0/h大于0.025时,非线性不可忽略,并分析得到各控制项的占比。(2)基于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研究了岸滩坡度对波浪传播破碎的影响。在岸滩坡度较大变化范围内,考虑了流体的粘性和脉动性,延伸了孤立波近岸破碎标准的适用范围,得到了破碎波和非破碎波条件下,岸滩坡度对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3)研究了入射波浪和近岸复杂结构型式对波浪荷载的影响。在本文特定条件下,得到群桩整体受力随桩间距和波浪入射方向变化幅度较小,而KC数和入射波高对群桩波浪力的影响呈幂指数规律。由于桥梁下部结构(桩基+承台+桥墩)阻水面积沿垂向变化较大,故与KC数相比,入射波高对近海岸桥梁下部结构受力的影响更显着。(4)通过试验及数据分析,得到陡坡床面冲刷是桥墩周围总冲刷的主要成分,其占比与陡坡高度等有关。基于近岸波流冲刷物理过程及桩柱所受波浪荷载的实时变化,进行了桩柱结构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桩柱固有频率随冲刷深度增加而减小,桩顶位移随冲刷深度和波浪荷载变化显着,本文计算条件下,冲刷过程中桩顶位移最大增幅约为不考虑冲刷条件下桩顶位移的2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波浪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王旺球.波浪运动补偿稳定平台运动学分析[J].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19
[2].郐艳荣.波浪运动及其对近海岸桥梁下部结构作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3].李大鸣,张弘强,田顺发,欧阳锡钰,李彦卿.波能测试区波浪运动数学模型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18
[4].王红,李月秋.波浪运动的数学建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
[5].刘燕星,陈晓明,江峰.重大件货物驳运波浪运动响应预报分析[J].广东造船.2017
[6].张恩臻.考虑波浪运动影响的边界层风场特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7
[7].王科,陈彧超,施鹏飞,边疆.可渗透岛礁环境下的波浪运动研究[J].船舶力学.2016
[8].王科,边疆,陈彧超,施鹏飞.可渗透岛礁环境下的波浪运动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2015
[9].陈爱国,叶家玮,陈远明.船模过驳波浪运动检测试验研究[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5
[10].陈彧超.岛礁环境下的波浪运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