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虫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脱落酸,激素互作,植物抗虫性,研究进展
抗虫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丁旭,黄茜,邓沁宇,吴进才,刘井兰[1](2019)在《脱落酸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脱落酸是植物的五大类激素之一,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逆性,在植物抵抗病菌、病毒及害虫等生物胁迫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脱落酸在植物应对病原物侵染过程中所起着复杂的作用,可以利于植物抗病或促进植物感病;与抗病原物相似的是,昆虫为害植物时,脱落酸诱导植物抗虫或感虫。植物体内的多种激素信号间是交互作用的,它们既可以互作促进,又可以相互拮抗抵消,脱落酸与其它植物激素如茉莉酸、乙烯、水杨酸等也存在互作。其中,脱落酸与茉莉酸协同抗虫的研究较多,是否有拮抗抗虫未见报道,但它们在参与植物对线虫防御中起拮抗作用;有少量研究发现脱落酸与乙烯间有拮抗抗虫作用;脱落酸与水杨酸间有拮抗作用,但互作抗虫的研究较少。该篇综述对了解植物激素互作和抗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吴娟,李想,竺锡武[2](2019)在《植物抗虫性的诱导及病毒诱导作用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的诱导抗虫基因主要有防御蛋白基因类、防御物质合成基因类、信号途径基因类。植物诱导抗虫基因的表达主要受外界胁迫因子及植物体内生化因子调控。病毒诱导植物对害虫抗性的研究主要是研究病毒影响植物对媒介昆虫的抗性,而病毒影响植物对非媒介昆虫的抗性的研究很少;不同植物种类的生理生化性质不同,对病毒诱导植物抗不同类型昆虫的分子机制仍需要广泛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梁运姗,黄致君,柳亦松,钱子妍,颜碧玥[3](2018)在《转基因抗虫蛋白Cry1Ac与表面活性剂作用的芘探针光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芘作为外源荧光探针,采用牛血清蛋白作为参照,考察了转基因抗虫蛋白Cry1Ac与4种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特征.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和Tween 80体系的芘荧光行为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可与蛋白质发生稳定的缔合过程.Cry1Ac蛋白的亲水性和分子极性较强,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低时,可导致芘的I1/I3值较高.在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团形成后,2种蛋白质的存在均不改变芘与表面活性剂的结合位点.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对芘的荧光有一定猝灭作用,且在Cry1Ac蛋白介入下不能形成稳定的胶束.(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宋少杰[4](2017)在《紫茎泽兰入侵种群的抗虫性与化感作用对泽兰实蝇寄生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el)是一种世界恶性入侵杂草,现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分布,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甚至对人畜健康构成一定威胁。该植物自二十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云南后,迅速蔓延扩散,现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和台湾等地,造成了农林牧副业的重大危害。近年的研究证实紫茎泽兰对入侵地植物有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尤其在根际化感作用方面。外来植物入侵后,在与本地物种的互作过程中,常出现环境适应性的生物和生态学特性改变。许多入侵植物会在生长与防御物质资源方面进行再分配,如降低应对专食性天敌防御的投入,而将更多的资源用于生长发育或用于强化抑制排挤本地植物的化感作用。近来发现紫茎泽兰入侵种群产生了叶氮由细胞壁向光合机构再分配的进化,表明其入侵后体内资源对生长发育在偏向性增加供给。泽兰实蝇(Procecidochares utilis Stone)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引进用于控制入侵杂草紫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已在很多地区建立了稳定的自然种群,但控制作用较弱。因此,本研究以原产地和入侵地紫茎泽兰种群为材料,分析泽兰实蝇寄生胁迫下,紫茎泽兰化感/抗虫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期评价外来植物入侵种群的天敌适应性与化感作用之间的联动效应,揭示天敌作用下紫茎泽兰如何适应并持续扩张的生态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选择原产地(墨西哥,2个种群:M1、M2)和入侵地(中国,3.个种群:C1、C2、C3)紫茎泽兰为材料,通过扫描电镜检测芽尖形态的差异,并检测对比不同种群植株地上部分碳氮比,以及泽兰实蝇寄生下,6种抗虫物质(单宁类:单宁酸、儿茶素、鞣花酸;类黄酮:槲皮素、异槲皮素、山奈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原产地和入侵地紫茎泽兰的泽兰实蝇寄生点芽尖处均覆盖浓密单毛,通过芽尖横切面观察发现,无论是厚壁组织结构还是皮层细胞层数,入侵地种群与原产地种群相比均无明显差异;地上部分碳氮比结果表明,入侵地的3个种群均显着低于原产地的2个种群,尤其在茎秆部位(入侵地种群比原产地种群低18.4%)。抗虫物质检测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种群的抗虫物质含量显着低于原产地种群,其中芽尖部位单宁酸和儿茶素含量尤为明显,它们分别比原产地种群的低26.4%和32.3%;泽兰实蝇寄生后,无论是原产地种群还是入侵地种群抗虫物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单宁类化合物,其中M1种群寄生植株在虫瘿破膜前,儿茶素含量比未寄生植株升高了 163.2%。可见,紫茎泽兰入侵种群在抗虫特性方面产生了资源再分配的适应性变化,这对它在新生境天敌缺乏下的持续扩张明显是有利的。原产地种群和入侵地种群相比,虽然泽兰实蝇寄生均诱导紫茎泽兰抗虫物质的增加,但原产地种群增加的幅度更大。表明,紫茎泽兰入侵后对专食性天敌胁迫的适应性已经明显下降。2.采用营养液培育幼苗结合笼罩接虫法,测定比较了泽兰实蝇寄生下,紫茎泽兰入侵地种群和原产地种群的化感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入侵地种群泽兰二酮的分泌量显着高于原产地种群,但羟基泽兰酮的含量差异不显着;泽兰实蝇寄生后,入侵地种群化感物质的含量产生了显着变化,在虫瘿初现时,寄生植株比未寄生植株化感物质含量显着升高,其中C2种群被寄生后的羟基泽兰酮含量比对照增加了 77.6%,在虫瘿破膜前,寄生植株比未寄生植株化感物质含量显着降低,其中C3种群在寄生后羟基泽兰酮含量比未寄生降低了 50.7%。可见,紫茎泽兰入侵后根际化感作用明显增强,而专食性天敌在寄生初期还能强化化感作用。因此,可基本判断泽兰实蝇寄生对紫茎泽兰基于化感作用的入侵扩张是有利的。(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7-05-01)
程军霞[5](2017)在《磺胺氯吡嗪钠对ROP16敲除前后的弓形虫的作用观察及其抗虫机理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引起人畜共患弓形虫病,感染率高、危害严重。棒状体蛋白16(ROP16)是弓形虫棒状体分泌的ROP2家族的蛋白,在虫体入侵时先进入宿主细胞的细胞质,然后到达细胞核,最终影响不同的信号通路,如影响免疫反应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STAT3/6。本实验室前期试验证实,磺胺氯吡嗪钠(SPZ)具有最佳的抗弓形虫效果,对感染小鼠的保护率最高可达60%。为探究SPZ除了磺胺类药物均具有的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之外的独特作用机制,我们进一步探究了SPZ复方药的抗虫效果,并构建ROP16缺失株及互补株,研究ROP16的生物学功能,探索SPZ抗虫作用与ROP16下调宿主天然免疫功能的相关性。首先,进行了SPZ复方对小鼠体内抗弓形虫疗效的观察,以挖掘SPZ的抗虫疗效,发现SPZ、磺胺嘧啶、黄芩苷、乳酸TMP、乙胺嘧啶和甘草在体外均可较好地抑制弓形虫增殖;单独使用SPZ(250mg/Kg、200mg/Kg)可保护部分小鼠存活(存活率分别为50%和25%),而单独使用其它参试药未能保护小鼠存活。当SPZ浓度为200mg/Kg时,基于叶酸代谢双重阻断原理而进行的SPZ与40-100 mg/Kg乳酸TMP/15-30 mg/Kg乙胺嘧啶联合用药无明显的协同作用,与单独给予200mg/Kg的SPZ试验组的小鼠存活率相同或略低,SPZ-黄芩-甘草使被感染小鼠存活率达到40%。提示我们在磺胺类药物均具有的干扰虫体的叶酸代谢而抑制虫体繁殖的作用机制外,需探索SPZ其它抗虫机制。然后,进行了弓形虫ROP16表达、ROP16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以pGEX-6P-1-ROP16和pCOLD1-ROP16重组质粒表达的ROP16全长和前半段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该蛋白可被犬弓形虫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原性;获得的ROP16鼠多抗效价达到64000以上,可用于后续试验。运用CRISPR/CAS9系统成功获得ROP16缺失株和互补株。与RH株相比,ROP16敲除株的体外入侵率降低,刺激宿主产生的IL-12水平明显升高,对IL-5和IFN-γ无影响,对感染小鼠的致死性无明显的影响,说明ROP16是影响弓形虫入侵的关键因子,可以下调宿主IL-12的表达,猜测ROP16也在降低炎症反应和其它感染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为探索SPZ新的抗虫机制,进行了SPZ作用的弓形虫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弓形虫顶端复合体发生病变,棒状体顶端发生损伤。研究了SPZ治疗弓形虫感染鼠血清的IL-12表达水平,发现小鼠感染4h后用SPZ治疗,给药2h后小鼠产生的IL-12显着高于感染对照组,表明SPZ可致弓形虫感染小鼠产生高水平的促炎症反应因子IL-12,协助抗弓形虫。进行了SPZ对ROP16敲除前后的弓形虫的作用观察,发现低剂量(150mg/Kg)SPZ对RH株感染小鼠没有保护效果,而对ROP16缺失株感染鼠的保护率达到20%,表明ROP16的缺失解除了ROP16下调宿主天然免疫的功能,增加IL-12表达而提升SPZ抗虫作用。随着SPZ浓度增加,对RH株感染小鼠保护率逐渐升高,与ROP16缺失株感染鼠存活率呈现剪刀差,这一现象也表明SPZ可能影响ROP16下调节宿主天然免疫功能而起协助抗虫作用。综上所述,SPZ独特的抗弓形虫作用机制,除了通过干扰机体的叶酸代谢进而阻断虫体繁殖外,可能还影响了弓形虫ROP16下调宿主天然免疫的功能,使小鼠产生高水平的促炎症反应因子IL-12,进而提升了SPZ抗弓形虫作用。更详细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7-05-01)
程慧,张帅,雒珺瑜,荣伟,崔金杰[6](2017)在《利用VIGS技术研究棉花GhPPO1基因的抗虫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一类含铜的氧化还原酶,能够抵御植食性昆虫或病原菌的危害。为了研究棉花(Gossypium arboretum)中PPO1基因的抗虫作用,本研究利用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构建基因沉默重组载体pTRV2-GhPPO1,转化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GV3101,并侵染子叶展平的棉花植株;通过qRT-PCR检测沉默效果,并用获得的棉花植株饲喂二龄初期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对沉默后棉花植株的抗虫性及GhPPO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体系成功抑制了棉花GhPPO1的表达,沉默后GhPPO1基因相对表达量仅为对照组(空载体pTRV0)表达量的20%(P<0.05)。与饲喂正常棉花叶片的棉铃虫相比,饲喂GhPPO1基因沉默后棉花叶片的棉铃虫72 h后,体重增加86%,表明GhPPO1是棉花抗虫物质中的一类防御机制基因。棉铃虫直接诱导18、72 h的叶片中GhPPO1的表达量高于间接诱导叶片,证明沉默该基因后,消弱了棉花植株直接防御的能力,致使棉铃虫增重效果显着。由此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棉花直接防御反应。本研究对于GhPPO1在棉花防御植食性昆虫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棉铃虫与棉花诱导防御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刘月华,钟梦莹,武瑞鑫,位晓婷,潘多[7](2016)在《AM真菌介导垂穗披碱草抗虫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AM真菌参与垂穗披碱草间防御信号介导的抗虫机制,本研究设计了4个处理,分别为A:有菌丝和根连接、B:有菌丝连接无根连接、C:无菌丝和根连接、D:旋转后无菌丝和根连接。于分蘖期进行试验,测定菌根侵染率,收集和分析虫害后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差异显着,且对蝗虫有一定的负趋性;有菌丝连接比无菌丝连接的植株产生的挥发性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含量和种类多;蝗虫采食供体垂穗披碱草诱导受体产生的有效成分包括(E)-2-己烯-1-醇((E)-2-hexen-1-ol)、芳樟醇(Linalool)、十四烷(Tetradecane)、香芹酚(Carvacrol)、苯甲醛(Benzaldehyde)、石竹烯(Caryophyllene)等物质。证明AM真菌可作为垂穗披碱草株间交流的通道。(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孙凯,余永廷,曾粮斌[8](2015)在《壳寡糖对苎麻的诱导抗虫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苎麻(Boehmeria nivea L.)是我国传统的纤维作物。苎麻夜蛾(Cocytodes coerulea Guenee)是苎麻生产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其幼虫取食麻叶,使麻叶呈网状或缺刻状,发生严重时,全田麻叶被蚕食一空,仅留叶柄及主脉,被害麻株生长停滞、植株矮小,纤维加速老化,严重影响纤维产量和品质。由于苎麻及其纤维产品不进入食物链,大量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往往被应用于害虫防治,容易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本研究试图利用诱抗剂壳寡糖诱导苎麻对该虫的抗性。结果表明:①3g/L壳寡糖是诱导苎麻产生抗虫性的适宜浓度。②叶片对饲试验表明,苎麻夜蛾在经3g/L壳寡糖处理的叶片上的取食面积显着小于对照。③取食经壳寡糖处理的苎麻夜蛾各龄历期、蛹重、雌雄比例等与对照相比均无显着差异,但成虫在处理麻株上的产卵量显着低于对照。因此,壳寡糖处理苎麻后,对苎麻夜蛾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均产生了不利影响。壳寡糖是诱导苎麻对苎麻夜蛾产生抗性的较为理想的诱抗剂。(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5年00期)
杨素娟[9](2015)在《对东方粘虫、亚洲玉米螟具有抗虫作用的Bt蛋白筛选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种植量最广的粮食作物。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与当前单一的种植模式使得病虫害逐年加重,因此玉米害虫的防治是当前最主要的任务。由于化学防治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亟需生物防治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产生的伴胞晶体蛋白是主要的杀虫成分,已有研究发现大多数晶体蛋白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直翅目、食毛目等多种昆虫,以及一些线虫、螨类和原生动物具有特异性的杀虫活性。因此广泛用于世界各国的农业生物防治中。由于Bt毒素具有昆虫特异性,故筛选出对特定害虫具有杀虫活性的蛋白,有利于针对性的防治害虫。本文首先对大肠杆菌中表达蛋白的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设计了18℃与30℃两个诱导温度和0.1 mmol/L、0.5 mmol/L及1.0 mmol/L叁个IPTG终浓度。通过反复摸索发现:Cry1Bb在18℃,IPTG终浓度为1.0 mmol/L时可溶组分表达量最高,30℃,IPTG终浓度为0.1 mmol/L时不可溶组分表达量最高;Cry1Be在30℃,IPTG终浓度为0.1 mmol/L时可溶组分表达量最高,30℃,IPTG终浓度为0.5 mmol/L时,不可溶组分表达量最高;Cry9Ee在30℃,IPTG终浓度为0.5 mmol/L时可溶组分表达量最高,18℃,IPTG终浓度为0.1 mmol/L时不可溶组分表达量最高。针对玉米主要害虫鳞翅目夜蛾科的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Cry1Ac、Cry1Ab、Cry2Ab、Cry1Be及Cry1Bb蛋白对东方粘虫具有杀虫活性,其致死中浓度依次为5.09、17.71、26.75、27.42及43.93μg/g;Cry9Aa、Cry9Eb、Cry9Ee蛋白对东方粘虫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浓度为10μg/g时的体重抑制率分别为78.4%、79.0%、86.9%,浓度为100μg/g时的体重抑制率分别为92.8%、95.7%、96.7%;Cry1Ba、Cry1Ca和Vip3Aa蛋白对东方粘虫无显着活性。对鳞翅目螟蛾科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进行了活性筛选,发现Cry1Bb、Cry1Be对亚洲玉米螟具有杀虫活性,其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46μg/g和24.01μg/g。对本实验室新基因ng1进行了表达载体的构建、蛋白的表达与杀虫活性分析。由于本实验室前期的p EB-ng1表达载体在各个条件下表达量均很低,故本研究对其进行了载体的更换,构建了p ET21b-ng1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得到了大量的表达。另外,测定了此蛋白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大猿叶甲Colaphellus bowringi(Baly)、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生物活性。发现Ng1蛋白对小菜蛾和亚洲玉米螟具有杀虫活性。LC50分别为3.168μg/mL、31.257μg/g,对大猿叶甲、甜菜夜蛾、棉铃虫无活性,而当蛋白浓度达到320μg/g时对东方粘虫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郭帅帅[10](2015)在《加工方法对转Bt抗虫水稻内外源DNA降解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进入商品化阶段,转基因作物和其加工制品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随之对人类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备受公众关注。本文以转Bt抗虫水稻"华恢1号"为原料,采用不同加工方法,研究其内外源DNA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变化,以利相关检测方法的建立,为今后我国转基因水稻加工制品的检测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PCR方法定性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转Bt抗虫水稻的内外源DNA的降解作用。以转Bt抗虫水稻"华恢1号"及其阴性对照"明恢63"为原料,选择煮制、高压煮制处理、米果加工和米酒发酵等加工方法,并针对内源基因(SPS基因)、外源基因或元件(包括actinl启动子、CryIAb/Ac基因、外源基因3'端接合序列、NOS终止子)设计不同扩增片段大小的引物,PCR扩增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加工方法对水稻的内外源DNA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高压煮制处理对转基因水稻内外源DNA的降解作用大于煮制;在米果加工中,经过煮制、一次干燥和二次干燥加工后,油炸处理对转基因水稻内外源DNA的降解作用最大,随后依次是焙烤和微波处理;在米酒加工中,经过煮制对转基因水稻内外源DNA降解后,米酒发酵过程并没有使转基因水稻内外源DNA产生进一步的降解;实验中长度小于200 bp的扩增片段在所有加工过程中均可以被检测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转Bt抗虫水稻的内外源DNA的降解作用。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长度小于200 bp的扩增片段在加工过程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不同加工处理对转基因水稻内外源DNA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对于SPS基因、actin1启动子、Cry1Ab/Ac基因、外源基因3'端接合序列、NOS终止子,油炸处理的降解率分别为99.9%、99.9%、99.8%、99.8%、99.9%;焙烤处理内外源DNA的降解率分别为98.4%、98.7%、98%、97.9%、98.2%;微波处理内外源DNA降解率分别为86.1%、89.5%、88.7%、84.1%、89.3%;酒酿处理内外源DNA的降解率分别为75.6%、79.5%、77.2%、74.5%、77.1%。可以看出对转基因水稻内外源DNA的降解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油炸、焙烤、微波、酒酿发酵。高压煮制处理对于相应的内外源DNA的降解率分别为74.9%、80.4%、77.5%、73.8%、77.5%。普通蒸煮对于相应的内外源DNA的降解率分别为74.4%、77.6%、76.1%、73.4%、76.9%。高压煮制处理与普通蒸煮相比,对转基因水稻内外源DNA的降解作用稍大。这与定性降解分析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此外,同一加工过程对于不同基因的降解作用不同,在检测加工品中转基因成分含量时,转基因含量取决于外源基因对内源基因的相对稳定性,以不同的外源基因代表转基因成分会得到不同的转基因含量检测结果。(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05-01)
抗虫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的诱导抗虫基因主要有防御蛋白基因类、防御物质合成基因类、信号途径基因类。植物诱导抗虫基因的表达主要受外界胁迫因子及植物体内生化因子调控。病毒诱导植物对害虫抗性的研究主要是研究病毒影响植物对媒介昆虫的抗性,而病毒影响植物对非媒介昆虫的抗性的研究很少;不同植物种类的生理生化性质不同,对病毒诱导植物抗不同类型昆虫的分子机制仍需要广泛深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虫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丁旭,黄茜,邓沁宇,吴进才,刘井兰.脱落酸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9
[2].吴娟,李想,竺锡武.植物抗虫性的诱导及病毒诱导作用研究现状[J].华中昆虫研究.2019
[3].梁运姗,黄致君,柳亦松,钱子妍,颜碧玥.转基因抗虫蛋白Cry1Ac与表面活性剂作用的芘探针光谱分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
[4].宋少杰.紫茎泽兰入侵种群的抗虫性与化感作用对泽兰实蝇寄生的响应[D].扬州大学.2017
[5].程军霞.磺胺氯吡嗪钠对ROP16敲除前后的弓形虫的作用观察及其抗虫机理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6].程慧,张帅,雒珺瑜,荣伟,崔金杰.利用VIGS技术研究棉花GhPPO1基因的抗虫作用[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7
[7].刘月华,钟梦莹,武瑞鑫,位晓婷,潘多.AM真菌介导垂穗披碱草抗虫作用研究[J].草地学报.2016
[8].孙凯,余永廷,曾粮斌.壳寡糖对苎麻的诱导抗虫作用[J].华中昆虫研究.2015
[9].杨素娟.对东方粘虫、亚洲玉米螟具有抗虫作用的Bt蛋白筛选与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5
[10].郭帅帅.加工方法对转Bt抗虫水稻内外源DNA降解作用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