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荧光论文_肖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蓝绿荧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荧光,蓝绿,荧光粉,能量,溶胶,热稳定性,鼻咽癌。

蓝绿荧光论文文献综述

肖宇[1](2019)在《白光LED用铈铽激活高效蓝、绿荧光粉发光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光LED即产生白光发射的发光二极管(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wLED,具有高效,耐用,环保等诸多优点。这项技术的发明开启了照明产业的新纪元。第一代白光LED照明技术是通过蓝光芯片+黄色荧光粉(Y_3Al_5O_(17):Ce~(3+),简称YAG)。这种方式获得的白光,色温较高(CCT>5000K),显色指数较低(Ra<80)。为了抢占高端照明市场,就需要制备出高显色性白光LED。目前,实现高显色性白光LED的技术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蓝光LED+绿色和红色荧光粉,二是紫外或近紫外LED+蓝色/绿色/红色荧光粉,两种方案各有优势,同步发展。因此,开发出高效率、高热稳定性LED用荧光粉十分重要,而推动LED用荧光粉的发展离不开制备思路的进步,理论规律的总结与探索等等。本论文通过掺杂La_2O_3稳定了Ba_2Lu_5B_5O_(17)的晶体结构,制备出高效蓝色荧光粉;借助能量传递原理制备了一系列高效的蓝绿色荧光粉Ba_2Ln_5B_5O_(17):Ce~(3+),Tb~(3+)(Ln=Y,Lu);对Ce~(3+)-Tb~(3+)体系中绿光发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首次发现了Ce~(3+)-Tb~(3+)之间能量传递的“快过程”,并成功构建了一种Ce~(3+)-Tb~(3+)体系荧光粉热稳定性理论模型;基于一篇关于“零热猝灭”理论来解释Tb~(3+)热稳性的热点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与结论;通过化学单元共取代法制备出了一种可被蓝光芯片有效激发,且具有高效、高热稳定性的绿色荧光粉,解决了蓝光LED+黄色荧光粉在光谱分布上存在的蓝绿缺失问题,并制备出了全光谱白光LED等。本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纯粹的Ba_2Lu_5B_5O_(17)晶体结构是很难获得。为了能够有效地稳定Ba_2Lu_5B_5O_(17)晶体结构,我们在初始原料中,用更大半径的La~(3+)来部分取代Lu~(3+)。测试结果表明,当添加2%La~(3+)时,成功制备出纯粹的Ba_2Lu_5B_5O_(17)晶体。在348nm激发下,BLLB:Ce~(3+)的内量子效率高达92%。发射峰位于443nm。掺杂1%Ce~(3+)时,发光最强。(2)我们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了一系列高效、高热稳性能的绿色荧光粉Ba_2Y_5B_5O_(17):Ce~(3+),Tb~(3+)。在近紫外区域,通过激发Ce~(3+),Ba_2Y_5B_5O_(17):Ce~(3+),Tb~(3+)同时具有Ce~(3+)蓝光发射带和Tb~(3+)的窄带发射。基于Ce~(3+)向Tb~(3+)的能量传递,实现了材料由蓝光向绿光的调制。样品中,固定Ce~(3+)浓度为1%,改变Tb~(3+)的浓度(0~40%),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质,并发现了Ce~(3+)和Tb~(3+)之间能量传递快过程。Ba_2Y_5B_5O_(17):1%Ce~(3+),20%Tb~(3+)的内外量子效率分别为76%和55%。(3)Ce~(3+)-Tb~(3+)共掺杂的绿色荧光粉已经得到了广泛且深入地研究,但Ce~(3+)-Tb~(3+)体系荧光粉很少同时具备高效率和高热稳定性。本论文报道了一种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的新型绿色荧光粉Ba_2Lu_5B_5O_(17):Ce~(3+),Tb~(3+)。以Tb~(3+)发射为主的绿色荧光粉的量子效率高达86%,在303-483K温度区间内保持了很好的热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机理模型,用来解释Ce~(3+)-Tb~(3+)之间,Tb~(3+)的发光热稳定性优于Ce~(3+)的现象。利用这种机理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Tb~(3+)的发射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我们使用Ba_2Lu_5B_5O_(17):Ce~(3+),Tb~(3+)作为绿色荧光粉制备出了高显色性,低色温的紫外基白光LED,表明该荧光粉有前景应用于pc-wLED。(4)一篇热点文章关于零热猝灭的Tb~(3+)掺杂的Sr_8ZnSc(PO_4)_7荧光粉,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这种零猝灭机制是由Kim等人针对Eu~(2+)掺杂荧光粉提出,认为是热激活的缺陷能级向发光中心的能量传递所致。本论文对Sr_8ZnSc(PO_4)_7:Tb~(3+)荧光粉的应用潜力和缺陷能级向发光中心产生能量传递的证据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5)传统的白光LED技术(蓝光LED+黄色荧光粉)在光谱上存在所谓“蓝绿凹陷”的问题。能被蓝光芯片有效激发,同时在490nm处可以高效发光的荧光粉还十分的缺乏。本论文中报道了一种新型绿色荧光粉Lu_2SrAl_4SiO_(12):Ce~(3+)(LSAS:Ce~(3+)),基于石榴石结构通过化学单元共取代法设计。该荧光粉的发射可以有效解决蓝光LED+黄色荧光粉在光谱分布上存在的蓝绿缺失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LSAS:Ce~(3+)热稳性性极佳,在473K(200℃)几乎不猝灭,量子效率高达93.3%。利用该荧光粉制备出了高显色性暖白光LED,Ra=97.6,R9=94,表明其在白光LED应用领域有着极大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张宏,王乐,李旸晖,焦峰,梁培[2](2015)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SrMgAl_(10)O_(17)∶Eu~(2+)、Mn~(2+)高效蓝绿荧光粉及其发光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了SrMgAl10O17∶Eu2+,Mn2+(SAM∶Eu2+、Mn2+)高效蓝绿双峰荧光粉,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光谱仪(PL)、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EDX能谱分析仪(EDS)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Eu2+、Mn2+共掺杂的SAM荧光粉颗粒长度约为1μm,产物结晶度高,形貌规则,且均匀性好。随着Mn2+的掺入,发射光谱出现了双峰,分别为465nm的蓝光和515nm的绿光。当Mn2+掺杂浓度达到11%时,对应515nm的绿光发射光谱峰值达到最大值,Eu2+→Mn2+间的能量传递也达到饱和。与传统燃烧法相比,溶胶凝胶-燃烧法提高了荧光粉的猝灭浓度,且增强了荧光强度。还以Dexter能量传递理论为依据,通过能量转移效率和临界距离的计算,对体系中存在的能量传递机制进行了讨论。此外,与单独掺杂Eu2+的SAM相比,Eu2+、Mn2+共掺的SAM荧光粉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5年17期)

周南南[3](2015)在《蓝、绿两种荧光碳点的合成、表征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有关荧光碳点(C-dots)制备和应用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科学人员的关注。主要原因是:1)分子量、粒径尺寸都很小,毒性也较低,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易于实现细胞内标记和成像。2)荧光性能稳定,经过紫外灯多次激发数小时,其光致发光强度几乎不变。3)在光源激发下是优良的电子供体和受体,表现出光诱导电子转移的性质。本研究采用简单方便的一步水热法,成功地制备出发蓝、绿两种颜色的荧光碳点,同时又分别探究了它们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方面的特性,为光催化剂的设计与催化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思路。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和结论如下:1、以葡萄糖为碳源和L-半胱氨酸作为修饰剂,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出发射蓝色荧光的C-dots。利用XRD、TEM、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所得到的C-dots的形貌结构、光学性质和表面基团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中,优化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L-半胱氨酸用量等实验条件,并探讨了p H值、钠离子、Cu2+对C-dots的光致发光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合成的C-dots含有碳的无定形态结构的特征峰;其粒径在12.5nm左右;羟基和羧基等含氧基团被引入到C-dots表面,增强了其水溶性;该纳米粒子表现出激发波长依赖的发光性能,其量子产率为5.2%;另外其有较好的光稳定性。在较高浓度的Na Cl存在下,其荧光强度变动不大,即具有较强的耐盐性,但在一定的Cu2+共存下,C-dots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以C-dots作为光催化剂,研究其在模拟可见光照下对甲基绿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考察了光照时间、甲基绿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实验表明:在过氧化氢存在下,C-dots对甲基绿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当甲基绿初始浓度为40mg/L,碳纳米粒子用量为2ml时,3小时内甲基绿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2、采用溶剂热法,以抗坏血酸和甘氨酸为碳源,在无水乙醇和磷酸介质中,一步合成发射绿色荧光的C-dots。利用XRD、TEM、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技术等对所得到的C-dots的形貌结构、光学性质和表面基团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中,对反应温度、实验时间、甘氨酸用量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p H值、无机盐离子、Cu2+对C-dots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制备的C-dots具有碳的无定形态的特征峰;其粒径在9.8nm左右;含氧的羟基和羧基等被引入到C-dots表面,增强了其水溶性;该纳米粒子也表现出在不同激发光条件下,其发射峰位不变,荧光强度有所改变的性质,其量子产率为8.3%,并表现较好的光稳定性;在较高浓度的Na Cl存在下,其荧光强度变化不大,即具有较强的耐盐性,但在一定的Cu2+共存下,其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以C-dots作为光催化剂,研究其在模拟太阳光照下对酸性品红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探讨了光照、降解物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酸性品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存在下,C-dots对酸性品红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对于初始浓度为20mg/L的酸性品红溶液,1小时内的降解率可达98%以上。(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5-05-01)

潘再法,胡青松,徐娟,王震,王丽丽[4](2014)在《蓝绿双色可调荧光粉Ba_2Ca(BO_3)_2:Ce~(3+),Eu~(2+),Na~+的发光性能和能量传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蓝绿双色可调荧光粉Ba2Ca(BO3)2:Ce3+,Eu2+,Na+,并研究了其发光特性。在345 nm近紫外光激发下发射的分别以390和410 nm为主峰的蓝光发射带对应于Ce3+的5d→2F5/2和5d→2F7/2跃迁,峰值位于525 nm的绿光发射带归属于Eu2+的4f65d1→4f7跃迁。通过Dexter共振能量传递理论和Reisfeld近似计算得到2种离子之间存在四极矩-四极矩能量传递。当Ce3+和Eu2+的摩尔浓度分别为5%和4%时,样品的色坐标位置落在蓝绿色区域,并可以通过改变基质中Ce3+和Eu2+的摩尔比来调节荧光粉的色坐标。Ba2Ca(BO3)2:Ce3+,Eu2+,Na+是一种适用于近紫外芯片的新型双色可调谐白光LED用荧光粉。(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4年03期)

沈常宇,李可,沈天禛,周占春,贾祎鑫[5](2012)在《白光LED用BaMgAl_(10)O_(17):Eu~(2+),Mn~(2+)蓝绿荧光粉》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一种Eu~(2+),Mn~(2+)共掺的蓝绿色荧光粉BaMgAl_(10)O_(17):Eu~(2+),Mn~(2+)(BAM:Eu~(2+),Mn~(2+)),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光谱特性的测试.研究表明,它的发射光谱为双峰结构,峰值分别位于455nm和525nm处455nm发射峰归结为BAM中部分取代Ba~(2+)离子的Eu~(2+)离子的5d→4f的跃迁辐射;525nm的发射峰源于部分Eu~(2+)能量传递给Mn~(2+)离子,Mn~(2+)的T_1→~6A_1的跃迁辐射.采用近紫外LED芯片与该荧光粉以及一种红色荧光粉Ca(La_(0.5)Eu_(0.5))_4Si_3O_(13)封装,在20mA前向电流驱动下,获得了显色指数为88的白光LED。(本文来源于《2012(杭州)中国长叁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期刊2012-11-19)

李可,沈常宇,沈天禛,周占春,贾祎鑫[6](2011)在《白光LED用BaMgAl_(10)O_(17):Eu~(2+)Mn~(2+)蓝绿荧光粉》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一种Eu2+,Mn2+共掺的蓝绿色荧光粉BaMgAl10O17:Eu2+,Mn2+(BAM:Eu2+,Mn2+),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光谱特性的测试.研究表明,它的发射光谱为双峰结构,峰值分别位于455 nm和525 nm处.455 nm发射峰归结为BAM中部分取代Ba2+离子的Eu2+离子的5d→4f的跃迁辐射;525 nm的发射峰源于部分Eu2+能量传递给Mn2+离子,Mn2+的4T1→6A1的跃迁辐射.采用近紫外LED芯片与该荧光粉以及一种红色荧光粉Ca(La0.5Eu0.5)4Si3O13封装,在20 mA前向电流驱动下,获得了显色指数为88的白光LED.(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卢伟丽[7](2010)在《稀土掺杂的Y_2(MoO_4)_3蓝、绿上转换荧光粉的合成与光谱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转换发光材料是在长波长激发下,发出短波长的一种发光材料。它们大多属于稀土掺杂的无机材料,如Er3+/Yb3+共掺杂的Y2O3、NaYF4等。上转换发光材料在980 m红外光激发下,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可见光。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叁维显示、光数据存储、医疗诊断、传感器、激光和光放大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广泛的研究。本论文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高温固相法制备了Er3+/Yb3+共掺杂的Y2(MoO4)3纳米相和体相荧光粉,并对它们的上转换发光特性做了系统的讨论。此外,还用固相法合成了Tm3+/Yb3+共掺杂的Y2(MoO4)3体相荧光粉,对其上转换发光特性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Er3+/Yb3+共掺杂的Y2(MoO4)3纳米相荧光粉,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低和高Yb3+掺杂浓度样品中,上转换发光均为双光子过程。在低Yb3+掺杂浓度样品中,绿光强度比2H11/2→4I15/2/4S3/2→4I15/2随着泵浦电流的增加基本不变;而在高Yb3+掺杂浓度样品中,随着泵浦电流的增加,绿光强度比增大。我们根据上转换发光机制的分析建立了上转换发光的速率方程,得到了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掺杂浓度的关系,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发现速率方程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体系的掺杂浓度与上转换发光强度关系。另外,我们用固相法制备了Er3+/Yb3+共掺杂的Y2(MoO4)3体相荧光粉,对其上转换发光强度与LD泵浦电流和掺杂离子浓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还对纳米相和体相两种荧光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用固相法制备了Tm3+/Yb3+共掺杂的Y2(MoO4)3体相荧光粉,并对上转换发光强度与LD泵浦电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不同Tm3+和Yb3+掺杂浓度样品中,蓝光和红光的上转换发光均为叁光子过程,红外光均为双光子过程。还对上转换发光强度与Tm3+和Yb3+浓度的依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m3+或Yb3+离子浓度的增加,上转换发光强度都是先增强后减弱,且随Tm3+浓度的变化剧烈,而随Yb3+浓度的变化较缓慢。(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0-05-26)

聂秋华,金哲,徐铁峰,戴世勋,沈祥[8](2006)在《蓝绿光上转换荧光输出的稀土掺杂玻璃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上转换光纤激光器由于在医疗、生命科学等领域应用逐步加强,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简要回顾了上转换发光的发展历程,归纳了能够实现蓝绿光输出的稀土离子的种类,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具有蓝绿光输出的上转换发光的不同基质玻璃(氟化物玻璃、硫化物玻璃、碲酸盐玻璃、锗酸盐玻璃、铋酸盐玻璃、卤氧化物玻璃)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稀土离子掺杂的玻璃上转换发光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06年05期)

郑卫峰,苏万钧,李步洪,谢树森,周川钊[9](2004)在《蓝绿光咽后壁组织的光学和荧光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488nm和514.5nm鼻咽癌荧光成像定位系统的灵敏度和成像的对比度进行了实验比较,得到猪离体咽后壁组织光学穿透深度为0.65nm、488nm和0.85mm、514.5nm,二者均大于鼻咽组织黏膜的厚度;当激发光功率为17.0mW/cm2、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在生理盐水溶液浓度为5μg/mL时,488nm的荧光产额约为514.5nm的1.3倍;ITT9800C第3代像增强器光阴极面上488nm辐射背景光比514.5nm的响应度低。液体光学模型的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当HMME浓度为3μg/mL、光功率密度为22.7mW/cm2时,488nm激发光源产生的癌模型图像清晰,而514.5nm辐射产生的荧光像可分辨,所以488nm激光更适合做系统的激发光源。(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04年12期)

杨利文[10](2003)在《高效蓝绿光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荧光特性与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论文中,作者首先系统的介绍了上转换发光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几个主要问题。然后对硕士期间所作的工作进行了阐述。作者通过调整基质材料,采用单掺杂、双掺杂和多掺杂、等方式,得到了几种蓝绿光上转换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其荧光谱线较新颖,色比关系较特殊。其实验结果对全固态紧凑型蓝绿上转换激光器的研究和上转换发光材料在荧光防伪或安全识别上的应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内容与得到的结论如下:(1)Yb~(3+)单掺杂不同基质材料组成的氟氧化物在980nm激光激发下发射出明亮的Yb~(3+)离子的合作上转换蓝色荧光,同时这些样品具有极为丰富的荧光发射,有着特别的色比关系。(2)Yb~(3+):Ho~(3+)共掺杂PbF_2-ZnF_2基上转换材料在930nm二极管激光激发下观察到了强的蓝绿荧光。随着Ho~(3+)掺杂浓度的变化,蓝光段的主要荧光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由此,我们认为在Yb~(3+)-Ho~(3+)共掺杂系统中,Yb~(3+)-Ho~(3+)间的能量传递与Yb~(3+)-Yb~(3+)离子间的合作上转换同时存在。(3)Er~(3+)-Yb~(3+)-Tm~(3+)叁掺杂CdF_2:PbF_2基玻璃在980nm激发下同时发射出较强的红外、红、绿、蓝、紫色上转换荧光,与Er~(3+)-Yb~(3+)共掺杂样品相比,叁掺杂样品中的蓝色荧光增强了近30倍。功率变化的双对数 曲线表明480nm蓝光为两个Yb~(3+)的合作敏化上转换发光。(4)Er~(3+)单掺杂ZnF_2基材料在980nm激发下发射出明亮的红色荧光,红绿荧光比约为21:1;有趣的是随着Yb~(3+)浓度的增加,红绿荧光比减少,这与大多数文献结果相反。我们认为这些实验现象与Er~(3+)-Er~(3+)离子团簇间强烈能量传递和Yb~(3+)-Yb~(3+)离子间的合作敏化上转换有关。(5)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了Er~(3+)/Yb~(3+):PbF_2上转换薄膜材料,在红外光激发下,室温肉眼可见明亮的绿色荧光。(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3-05-01)

蓝绿荧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了SrMgAl10O17∶Eu2+,Mn2+(SAM∶Eu2+、Mn2+)高效蓝绿双峰荧光粉,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光谱仪(PL)、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EDX能谱分析仪(EDS)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Eu2+、Mn2+共掺杂的SAM荧光粉颗粒长度约为1μm,产物结晶度高,形貌规则,且均匀性好。随着Mn2+的掺入,发射光谱出现了双峰,分别为465nm的蓝光和515nm的绿光。当Mn2+掺杂浓度达到11%时,对应515nm的绿光发射光谱峰值达到最大值,Eu2+→Mn2+间的能量传递也达到饱和。与传统燃烧法相比,溶胶凝胶-燃烧法提高了荧光粉的猝灭浓度,且增强了荧光强度。还以Dexter能量传递理论为依据,通过能量转移效率和临界距离的计算,对体系中存在的能量传递机制进行了讨论。此外,与单独掺杂Eu2+的SAM相比,Eu2+、Mn2+共掺的SAM荧光粉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蓝绿荧光论文参考文献

[1].肖宇.白光LED用铈铽激活高效蓝、绿荧光粉发光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9

[2].张宏,王乐,李旸晖,焦峰,梁培.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SrMgAl_(10)O_(17)∶Eu~(2+)、Mn~(2+)高效蓝绿荧光粉及其发光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2015

[3].周南南.蓝、绿两种荧光碳点的合成、表征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5

[4].潘再法,胡青松,徐娟,王震,王丽丽.蓝绿双色可调荧光粉Ba_2Ca(BO_3)_2:Ce~(3+),Eu~(2+),Na~+的发光性能和能量传递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

[5].沈常宇,李可,沈天禛,周占春,贾祎鑫.白光LED用BaMgAl_(10)O_(17):Eu~(2+),Mn~(2+)蓝绿荧光粉[C].2012(杭州)中国长叁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2012

[6].李可,沈常宇,沈天禛,周占春,贾祎鑫.白光LED用BaMgAl_(10)O_(17):Eu~(2+)Mn~(2+)蓝绿荧光粉[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1

[7].卢伟丽.稀土掺杂的Y_2(MoO_4)_3蓝、绿上转换荧光粉的合成与光谱性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8].聂秋华,金哲,徐铁峰,戴世勋,沈祥.蓝绿光上转换荧光输出的稀土掺杂玻璃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06

[9].郑卫峰,苏万钧,李步洪,谢树森,周川钊.蓝绿光咽后壁组织的光学和荧光特性[J].光电子·激光.2004

[10].杨利文.高效蓝绿光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荧光特性与机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紫光+RGB荧光粉组合实现的白光LED(左...一8PFOH(a)和PHOH(b)分别在THF含量l%的...紫光/紫外光LED芯片+RGB叁基色荧光实...叁苯胺和扭曲结构D-A分子的前线轨道能...蓝色α-CNDSB晶体(蓝线)及其加热后...一8吗啡急性作用组海马神经细胞CaM蛋白...

标签:;  ;  ;  ;  ;  ;  ;  

蓝绿荧光论文_肖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