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体会

浅谈《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体会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教育中心271024

《机械设计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及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课和培养专业岗位能力服务。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机械传动等方面的知识,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它具有概念、名词、原理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极易使学生产生惧学和厌学的情绪。针对这种状况,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就如何提高《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效果与大家进行一下浅显的交流:

一、以问题为主线,放射性展开教学

以问题为载体,这样才能抓住课堂教学中思维这个的“魂”,也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根本。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因而要求教师备课时在认真分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主线备课,这样学生在听课时才会在思考中集中注意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平面连杆机构时,可以依次设计如下贴近生活的问题:铲土机是怎样将土铲起的?又是怎样平行移动防止泥土流出的?剪板机、缝纫机、天平、电风扇等都是由哪些构件组成的?它们是怎样完成各自的动作的?内燃机气缸、冲压机、牛头刨床主运动机构、手动抽水机、自卸汽车分别采用了什么机构?这些机构是怎样演化来的?

都说“万事开头难”,一个课堂问题,首先由教师提出,这就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艺术,使学生能马上提起对这一问题的兴趣,能引起学生的兴奋,就像我们看小说和电视剧一样,有去探寻“为什么、怎么样”的欲望,一步步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

二、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要以“实用、够用”为原则,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岗位对知识、能力的最新要求,以应用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按“实用、够用”的原则,在不影响教学质量、保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有关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将知识重新组合,实行整体优化。比如,教材中大量涉及的理论推导和繁琐计算可以不作要求,只要记住结论即可。对新出现的国家标准,如V带的型号、滚动轴承代号及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要及时补充到课程中来,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三、在生活中学习,在理论中求实践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化工之巧,日用之繁,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同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能随处可见机械中的实例。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为情境,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创设情境是教学艺术的再创造。职业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特征,实现中职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创设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以求得新的知识的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

四、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各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立和计算机的普及,利用投影、幻灯、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媒体手段,使理论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把有关内容做成课件,在计算机上边演示边讲解;有些图表,无法在黑板上画,可通过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展示;还可以通过观看有关录像资料,如刨床滑枕的主运动机构——摆动导杆机构,工作台的进给运动——曲柄摇杆及棘轮机构,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机构的运动特性和工作原理。这样会使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是这样!原来就这么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得以加强,使看似遥不可及的问题简单化。声、像、文、图并茂的教学信息,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五、更新新知,适应改革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技工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且是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前提。老师不能跟学生一辈子,将来的路还得靠他们自己走。如何把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不能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更新,就无法适应改革的需要,就会被社会所淘汰。例如,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用和类型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可安排学生自学。老师可以把有关问题写在黑板上,规定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找出问题的出处,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看其是否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最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知识要点。

六、尽可能多地采用现场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问题仅仅借助挂图、模型和实物等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一定要抓住学生对生产现场好奇的心理,组织学生到实习车间和生产企业中去实地观察,进行现场教学。例如,“轮系”中齿轮的变速、变向问题的教学,我们觉得即便老师讲得再清楚,学生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换一组轮系结构学生就很难分析出各轴之间是如何实现传动的。于是,可以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去,让学生打开车床的“三箱”,引导学生看清车床的结构和组成,演示变速及变向是如何实现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最后总结出两轴之间传递运动,输出转速的不同,实质上是通过齿数不同的齿轮啮合来实现的。通过现场和直观教学,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地结合起来,达到不断深化以及灵活应用的目的,进而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标签:;  ;  ;  

浅谈《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