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顾茅庐(连载)(论文文献综述)
朱晨[1](2021)在《杨尘因生平、着述稽考与研究》文中认为
李海军,李钢[2](2021)在《十九世纪英文报刊对《三国演义》的译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三国演义》在英语世界的译介,英文报刊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研究19世纪英文报刊对《三国演义》的译介,本文发现译介者大都正面评价《三国演义》;译介方式以译述为主;译介中存在一定误译。本文认为,尽管译介存在一些问题,但为《三国演义》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小红,刘铁[3](2020)在《《鼎峙春秋》与京剧三国戏研究综述(2008-2019)》文中认为2008至2019年12年时间里,清代宫廷戏研究已经成为戏曲研究的焦点、热点和新的学术增长点,对三国戏、京剧三国戏、京剧"关公戏"的研究也都有长足的进步与发展。2016年李小红在其2008年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鼎峙春秋〉研究》一书第一次全面深入研究了《鼎峙春秋》的版本、体制、演出、文本来源、思想内涵和演剧艺人等,此外尚有潘琰佩和刘超、刘子哲等少数直接研究《鼎峙春秋》的文章出现。对于《鼎峙春秋》与京剧三国戏的研究,李小红只比较《鼎峙春秋》中个别章节与京剧《华容道》的文本关系,认定《鼎峙春秋》孕育了京剧三国戏,包海英只以《马跳潭溪》文本为例,认为卢胜奎的《三国志》没有借鉴《鼎峙春秋》,都不够全面具体。《鼎峙春秋》与京剧三国戏具体关系究竟如何,仍缺乏深入研究,实在有厘清之必要。
刘相雨[4](2020)在《史料搜集与中外文学观念碰撞下的文学史建构——论郑振铎宋元话本小说的研究范式》文中提出郑振铎对于宋代"小说"话本的篇目进行了梳理,认为现存的宋代"小说"话本有三十余篇;他最早对《京本通俗小说》的真伪提出了质疑,认为该书的结集可能在明代中叶,但是其作品是宋代的。对于元代刊印的《全相平话五种》,他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郑振铎的宋元话本小说研究,体现出史料搜集与文学史建构的统一。他的文学史建构,重视外来文化与民间文化对于文学的影响,重视插图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善于以诗化的语言描述作品的艺术风格。郑振铎的学术研究,体现出广博与专精的统一;他一生往来于京、沪两大文化中心,沟通了京沪两地的学术,团结了京沪两地的学者。
张佳颖[5](2020)在《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对1735-1949年间的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活动进行编年,且在编年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分期,对作品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描述。研究思路与内容如下:(1)详尽搜集1735-1949年间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作品的原始文献,以真实可靠的一手文献作为研究的基础;(2)秉持着“考订事实”、“追溯源流”的学术态度,详细厘清西译作品的翻译情况、出版史实、译者身份等信息;(3)以“编年”为纵向主线、“纪传”为横向辅线进行编年与作品信息的完善。首先,以时间为序,按具体出版年份归纳是年的西译作品,将作品按已考证的出版年先后排列;其次,编录作品可考的详实信息,条目内容涵盖作品名称、译者及其身份、所载媒介、转译情况、发行地与出版社、相关书评、插图情况、再版情况、赞助人或赞助机构、小说类型、所依中文底本等,并对于部分较为重要作品的译者序言及书评均加以翻译,以求呈现更多有效且准确之信息;(4)以宏观的视角,将西译作品集中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作为编年史的历史分期的依据;(5)对该历史分期所蕴含的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特点加以论述,以力求呈现出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接受状况、与其相联系的文化谱系,以及古典小说研究视阈中体现的中西文学与文化观,凸显古今之变。本文以期全面呈现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各国被译介和传播的历史轨迹,对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之西传的专家学者有所裨益,或可促进该研究领域更多学术生长点的滋生。
武鹏[6](2019)在《吉川英治《三国志》改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于江户初期传入日本后,对其小说、绘画、戏剧等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近乎在全盘西化的过程中完成了近代化国家的转型,文化领域同样亦步亦趋追随西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整体受到了较大冲击,然而《三国演义》却历久弥新。其刻画的英雄人物、讲述的生动故事、体现的理想道德受到日本文人追捧,成为他们抒发个人情感的重要依托。历史的车轮辗转到了二十世纪,单纯借鉴《三国演义》的文化元素创作文艺作品似乎已不能满足世人的需求。因此,一种全新的形式一一以吉川英治《三国志》(下称吉川《三国志》)为代表的现代版改写小说应运而生。吉川《三国志》采用一种更加符合现代日本人叙事习惯、审美趣味与科学认知的方式对《三国演义》进行整体建构。它的诞生标志着日本对“三国”文化的接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为其后《三国演义》改写风潮与“三国”热潮,以及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创作热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从中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比较文学实证性影响研究、比较文学变异学等理论方法,并结合小说叙事学分析研究了吉川《三国志》的改写特色。通过比较研究,挖掘了中日两国文学文化的深层次关系,剖析了日本文学文化特有的一面,同时还深入解析了历史小说创作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的密切关系,在研究视角与研究结论以及研究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另外,小说的诞生开创了日本整体改写中国古典小说的先河,为其后此类作品的创作拓展了思路、树立了典范。因此,在做同类小说研究时,本文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借鉴。绪论部分第一节梳理了《三国演义》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脉络并对吉川《三国志》作了简要解析。《三国演义》于江户初期传入日本,随着初译本《通俗三国志》的问世,对绘本、读本、净琉璃等文艺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进入二十世纪后,以吉川《三国志》为代表的现代版改写小说应运而生。第二节概述了先行研究文献。国内外有关《三国演义》的研究文献可谓卷帙浩繁,研究对象更是无所不包,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吉川《三国志》的研究不但方向较为分散、成果较为匮乏,而且缺少科学分析与系统建构。第三节阐述了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本研究综合运用比较文学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化过滤与文学变异之他国化研究等理论方法,结合小说叙事学的观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小说的改写特色。本研究可为中日文学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一条新的路径,增添一个独特的范例,并为其他同类小说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借鉴。第一章考证了《通俗三国志》的翻译底本与吉川《三国志》的改写底本问题。《三国演义》版本众多,每个版本在语言表达、情节描写等方面多有出入。同时,由于吉川英治不懂汉文,他主要参照翻译版本进行创作。鉴于此,本章分别考证了《通俗三国志》的翻译底本为李卓吾评本《三国演义》,而吉川《三国志》的改写底本则是《通俗三国志》,为直接在原本与改写本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明确两部作品底本的基础上,对国内相关研究资料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与探讨。第二章以文本表现形式的新尝试与内容上的主要增删为中心展开论述。文本形式方面,作为一部现代小说,吉川《三国志》摒弃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章回体式,采用日本传统小说惯用的卷目方式,同时增加大量对话描写,增强小说情节的生动性与空间上的延展性。文本内容方面,小说开篇增补大量情节,为三国故事注入新鲜血液,而在诸葛亮离世处收笔,则体现了小说以人物命运为主线的改写特色。第三章剖析了吉川《三国志》对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等主要人物形象的改写特色。第一节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小说如何重塑曹操形象:强调曹操的正面形象、淡化“奸相”等负面形象;描写曹操感性的一面,以真情弱化奸伪;增补大量正面评说,引导读者重新认识曹操。之后从“局外人”身份、日本文学传统、时代背景三个方面分析了作者改写的原因。第二节解析了小说对诸葛亮形象的改写。通过叙述诸葛亮的身世及家人、增补评说揭开其“神力”的真面目以及改写“观天象,知吉凶”的情节,实现了其形象由“神人”到“智者”的转变。第三节围绕刘备形象的改写展开论述。小说着重刻画了刘母形象并增补鸿芙蓉这一女性人物,通过侧面描写充分表现刘备的孝道与情义,同时改写相关情节,突显刘备的“多智”,从而使其形象更加鲜活、饱满。第四节通过小说对关羽儒雅形象的描写,分析了“日式”武将特色,而关羽的忠义言行未见任何评说,则说明忠义思想早已深入日本人的内心,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底色。第四章考察了吉川《三国志》在思想文化表现方面对《三国演义》的传承、发展甚至“反叛”之处。小说基本继承了原作关于“谶纬”思想的描写,这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之所以对原作生死描写的部分进行改写,则源于日本民族漫长历史中形成的不同于儒家思想的生死观。改写原作细节不真实、情节不合理的部分,可视为日本文学追求“真实”的历史传统与现代自然科学、自然主义文学共同作用的结果。受时代背景、作者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小说非但未表达出原作的反战主题,反而隐含着认同、支持侵略战争的思想,而对这一点给予了坚决的批判。结语部分对吉川《三国志》的影响与启示做了总结陈述。小说开启了《三国演义》“日式”创作的时代,之后的改写作品乃至文化产品大多不同程度受其影响,同时也客观推动了日本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创作热潮的兴起。小说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已国家的经典文学人物与传统思想文化,为研究中日文学文化关系提供了新的素材,对进一步加强日本中国学的研究,培养更多“知日”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张东东[7](2020)在《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轻轻翻开厚重的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史,一位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不断从他的身上汲取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他,就是萧友梅先生,可谓是中国近代音乐事业的先驱者、开拓者、奠基者。1920年,他从德国负笈而归,奔波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殚精竭虑。1927年,得到时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的垂青,南赴上海,成立国立音乐院,这是我国第一所独立办学的现代高等音乐学府,后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萧友梅先生将蔡元培先生所奉行的“以美育代宗教”理念积极应用于音乐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实施专业的音乐作曲、音乐鉴赏活动,还是推行近代化的中国新型专业音乐教育,萧友梅都竭尽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以行利国利民利族的拳拳之心行音乐事业的开创性壮举,成为“中国新音乐的保姆”。这位音乐“保姆”的专业学术背景,也是尤为令人钦佩的。萧友梅是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的首位中国人,也是在中国推介欧洲音乐学体系的第一人。国立音专在他的学术引导下,着力实践在新音乐创作中采用西乐技术,在记谱法、曲式结构、和声等种种方面进行国乐的现代化探索与创作,成为独立而专业的音乐教学与研究院校,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人才的成长沃土。萧友梅先生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先行者。他从中国国情和音乐发展现状出发,批判地吸收了西方音乐教育的体制与模式,从学生的音乐基础出发制作符合年龄段特点的音乐教材,并身体力行地投身于繁忙的教学活动与教育会议,发现与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积蓄了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他的那种认准一个目标,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我们当前最为需要的求真务实的精神”,许多学生将所学的音乐知识用于实际行动,在近代中国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更有很多优秀的音专毕业生成为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巨擘和新音乐创作的巨匠。萧友梅先生也是一位深刻探索中国新音乐形态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中包含着对民族荣誉的大爱、对祖国命运的思考、对人民命运的关切,也有着对黑暗社会形势的猛烈抨击和对国家动荡沉沦的痛心呐喊。带着这样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萧友梅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大刀阔斧地吸纳西方音乐理论与作曲技法,力求实效地进行中国旧乐的改良与国乐的复兴。本文所要论述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萧友梅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其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等方面的具体呈现,以期梳理出萧友梅音乐美学的理论体系。本论文采用横纵结合、探本溯源、对比分析、多维交叉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国近代社会思潮跌宕碰撞与音乐事业禁锢萧条的时局形势,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探寻萧友梅个人的美学音乐思想在其音乐办学与教学活动中酝酿、实践与调整的三个阶段,力求从一个更为全面而立体的站位去梳理研判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实践过程,并思考与发现其音乐思想与办学精神的闪光点,挖掘并重估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今中国音乐发展的思想价值,探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重构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遵循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近代音乐发展过程中的生成与实践脉络,以其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的具体表现为研究的重点,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深入探究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及文化背景。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中西音乐文化融通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之间的关系,详细分析中国古代音乐传统思想、维新派、五四新文化美育思想、德国音乐美学思想对其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传统与现代的转型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确立之间的联系,分析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西方音乐的冲突与融汇对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影响,以及在“全盘西化”“国粹主义”“兼收并蓄”三种观点争鸣的时代背景下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得以确位的过程。第二章,分析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探索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萧友梅在北平时期对其音乐美学思想的实验与准备,第二阶段是萧友梅在沦陷前的上海时期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践与使命,第三阶段是萧友梅在沦陷后的上海时期对其音乐美学思想调整与重启。每一部分又从不同方面进行更为具体细致的分析。第三章,阐述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特质,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从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四个角度对其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梳理理论体系。其中从“改良旧乐与创造新乐”、“新学制歌唱教材的编定”两个方面分析音乐创作思想,从“用才观”“育才观”“美育观”分析音乐教育思想,从校内音乐会、国民音乐会的开展与实际影响分析音乐审美思想,从对旧乐、现实社会音乐成就、音乐会的启蒙作用三个方面的批评来探讨音乐批评思想。本章探索更为全面地透视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活动各领域的具体表现,并结合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对其思想的时代性与独特性进行逻辑梳理与理性探讨。第四章,探讨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启示。本章着重对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兼收并蓄”带给当代音乐发展的启示进行了集中论述与评析,即音乐创作与教育中的“拿来主义”、继承与革新的动态融合维度“复兴国乐”和“发扬词章”。
徐沁[8](2019)在《《中外日报》小说广告研究》文中提出《中外日报》是晚清重要的报纸之一,其上的时评文章、新闻报道见证了晚清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同时,《中外日报》具有一定的维新色彩,对梁启超等人所提出的借小说开启民智、改良社会的观点颇为认同,而且出于盈利的目的,刊载了大量的小说广告。这些小说广告是晚清小说在文化市场上的投影,其文本的背后反映出了晚清社会文化与小说的交融。首先,从《中外日报》上的白话小说广告可以看出晚清白话文理论的提倡和白话报刊的实践,降低了阅读门槛,白话小说在晚清白话文潮流中得到了发展。其次,《中外日报》上女性小说广告反映出晚清女性形象成为小说广告中的重要宣传点之一,女性开始着译小说,女权小说风靡一时,女性小说在晚清社会转型中被重点关注。再次,《中外日报》上小说广告所反映出的稿酬制度、版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说明晚清文化市场也在与小说发展的互动中变得更有序;同时,晚清小说广告的营销在与文化市场的互动中各显神通,也衍生出新的营销方式,商品价值愈加凸显。
吴礼权[9](2019)在《历史小说创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修辞境界》文中研究说明历史小说的创作,在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浩大的声势。但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杰作却并不多,只有元末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堪称经典。《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历史小说的创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坚持"七实三虚"的原则。同时,历史小说创作成功应该臻至三种修辞境界:一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统一;二是还原历史的情境;三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甘露[10](2016)在《民间文化影响下的19世纪英国小说创作 ——以司各特、狄更斯和哈代为中心》文中提出19世纪的英国小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苏格兰作家司各特以他的27部作品开创了历史小说这一新领域。而到了 19世纪中叶,以狄更斯为首,相继出现了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萨克雷、艾略特、特罗洛普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小说家。而到了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又相继出现了以哈代为首的一系列重要小说家,主要包括斯蒂文森、梅瑞狄斯、王尔德、柯南道尔、莫里斯、康拉德、吉上林等,他们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创作了包罗生活万象、生动再现时代面貌的小说。这些优秀作品成了当时英国百姓爱不释手的消遣读物,19世纪的英国小说的辉煌成就使小说这一文体从其长期所处的边缘地带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欧洲文学系统的中心,学界对这一段灿烂辉煌的文学史的热情也因此从未冷却过。然而,不能不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19世纪的英国,不论是早期的浪漫主义小说、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还是后期多元流派的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具有诸多典型的民间文化元素的小说,并因此形成了具有典型民间性的小说盛世。因此,本文将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这段文学史与民俗民间文化之间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并试图从学理的角度探寻未来民间文化将以什么样的形态来介入未来的小说中,在文化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未来,小说又将在民间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什么样的新常态。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六个章节: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亦即第一章绪论部分。本章在借鉴、梳理和分析了前人对19世纪英国小说,以及英国小说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了本研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内容和目的、以及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对英国民间文化宝藏的概述和小说文体产生及发展历史梳理,从文体学的角度历时地探寻从小说产生之初及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或隐或显、或疏或亲的民间文化影响,并以此进一步阐明从民间文化角度切入19世纪英国小说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通过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不仅仅是小说这种文体,诗歌、戏剧、散文的形成及发展都离不开民间文化的滋养。从文学史的演进看,小说这种新文类的产生是因具有叙事性的文学形式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在欧洲,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出现以前,具有叙事性的文学形式的演变有如下显而易见的趋势:即从无意识的神话叙事到有意识的自觉叙事、从民间口头叙事到艺术审美形式增强的书面叙事、从集体叙事到个体叙事。这种叙事形式的演进虽然不是直线式的,也不是后者一定完全代替前者(如诗的叙事不会完全为散文叙事所替代),但这种演变倾向却是十分明显的。本文的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重点,在第二部分第二章历时地梳理了民间文化对小说文体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后,本部分从共时的角度,分别从以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的、内部的影响研究和以小说家为研究对象的微观的、外部的影响研究这两方面来具体展开民间文化对19世纪英国小说的影响研究。以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是宏观的归纳与分析。以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研究分三个章节:即母题论、叙事论和信仰论。这三章将分别借用民间文学母题学、民间叙事学、语言学、文化学、民间信仰研究、功能主义等相关理论来进行具体论述和分析。民间文化在19世纪英国民俗学兴起之际形成了一种潮流并对该时期的小说产生了切实的影响,19世纪的小说家们站在底层的立场上,挖掘底层民间文化的精髓,用他们富于诗意的笔尖,挖掘了民间文学母题、运用了民间叙事策略、展现了民间信仰,并因此构筑了一个富含民间宝藏的19世纪民间文化长廊,在这个长廊里,底层人民的自由浪漫、质朴纯真以及对不公命运的顽强抵抗的美好形象跃然纸上。而聚焦于小说家为研究对象的外部影响研究实则是关注小说家个体的微观研究。19世纪的英国小说为何会呈现这些典型的民间文化特色、呈现出典型的民间性呢?这种典型的民间性又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呢?本章将以此时期的三位具有领军性质的经典小说家司各特、狄更斯和哈代为中心,从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整体特征入手,探寻他们的浪漫主义创作思想或现实主义创作思想与民间文化产生密切关系的渊源、民间文化对他们小说创作思想的影响以及他们的小说对后世小说界乃至文化界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第四部分为本论文的理论预测部分,本章将试图从学理角度探寻小说与民间文化的互动规律,并试图探寻未来民间文化将以什么样的形态来介入未来的小说中,未来小说又将在民间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什么样的新常态。纵观浩如烟海的世界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雅俗互动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凡是二者结合得好的时代,都已然或必将产生文学和文化盛世,反之则不然。传统小说,特别是19世纪的英国小说受市民审美消费价值取向的影响,对小说创作提出了不同于纯文学(雅文学、抒情文学)的价值尺度,于是带来了创作方式的变化。对传统小说作家而言,民间文化传统是他们创作的源泉,民间文化传统不仅仅为大大丰富了作家们的想象空间,也为他们提供了享之不尽的语言宝库,并使他们的小说充满了丰富的人性含量和人间韵味,造就了这个时期的小说盛世。然而,现代小说与民间文化的日渐疏离,在整个20世纪,“小说的危机”、“小说的死亡”之类的言说始终不绝于耳;的确,小说在享尽了荣华富贵以后,在20世纪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它再也不像19世纪那样风光了,这与现代小说与民间文化的疏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新的历史时期,将彻底改变原有的文学生产和接受的机制,以文化二次元为导向的普通民众的多元化文化需求将因互联网实现最大范围的满足,我们因此不难预见,小说将在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雅俗互动规律下,渐渐走向与民间文化的共融共荣之路!
二、三顾茅庐(连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顾茅庐(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2)十九世纪英文报刊对《三国演义》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译介内容介绍 |
(一)《亚洲杂志》的译介(1) |
(二)《中国丛报》的译介(2) |
(三)《中日释疑》的译介(3) |
(四)《中国评论》的译介(4) |
(五)《北京东方学会杂志》的译介 |
(六)《北华捷报》的译介(5) |
二、译介特点分析 |
(一)正面评价《三国演义》 |
(二)译介方式以译述为主 |
(三)存在一定误译 |
三、结语 |
(3)《鼎峙春秋》与京剧三国戏研究综述(2008-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一、《鼎峙春秋》研究 |
二、京剧三国戏研究 |
三、京剧“关公戏”研究 |
四、《鼎峙春秋》与京剧三国戏研究 |
(4)史料搜集与中外文学观念碰撞下的文学史建构——论郑振铎宋元话本小说的研究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郑振铎宋元话本小说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对于宋代“说话”伎艺中“小说”和“合生”的表演形式进行了研究 |
(二)对于现存的宋代“小说”话本的篇目进行了梳理 |
(三)对于宋元的讲史话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四)最早对《京本通俗小说》的真伪提出了质疑 |
二、郑振铎宋元话本小说研究的学术范式 |
(一)资料搜集与文学史建构的统一 |
(二)重视外来文化与民间文化对于文学的影响 |
(三)重视插图在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
(四)以诗化的语言描述作品的艺术风格 |
三、郑振铎的学术渊源 |
(一)广博与专精的统一 |
(二)沟通了京沪两地的学术,团结了京沪两地的学者 |
(5)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上编: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1735-1949) |
下编: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研究 |
第一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数量统计与分析 |
第一节 西译作品数量与涉猎内容 |
第二节 小说作品与西译形式 |
一、同一译本多次转译 |
二、小说中诗歌的翻译 |
三、其他 |
第二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高峰期与低潮期 |
第一节 高峰期与低潮期的特征概述 |
一 低潮期(1735-1827 年) |
二 高峰期(1885-1949 年) |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促进 |
一 低潮期的社会环境与传播主体 |
二 高峰期的社会环境与传播主体 |
第三节 传播媒介的推动 |
一 低潮期 |
二 高峰期 |
第三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载体的多样性 |
第一节 从单行本到期刊杂志 |
一 单行本 |
二 期刊杂志 |
三 单行本与期刊杂志的互动关系 |
第二节 从依附于介绍性书籍到古典小说译文选集 |
一 两种载体形式的流变过程及原因 |
二 专门的古典小说译文选集特点及影响 |
第四章 中国古典小说译者研究 |
第一节 译者及其西译作品数量统计 |
一 译者身份 |
二 通晓多国语言的汉学家 |
三 各国汉学活动的推进 |
第二节 译者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定位 |
一 中国社会百态的全景画 |
二 学习中文的有效教材 |
三 利用中国小说的道德教化作用 |
四 窥探中国人内心状态的渠道途径 |
五 宣扬宗教的辅助资料 |
六 负面化中国形象 |
七 研究中国小说的文学性 |
第三节 译者的翻译观念与实践 |
一 改编 |
二 删减 |
三 遵循原文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735-1949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作品情况一览表 |
致谢 |
(6)吉川英治《三国志》改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从《三国演义》到吉川英治《三国志》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改写底本探源 |
第一节 《通俗三国志》翻译底本考 |
第二节 吉川英治《三国志》改写底本考 |
第三节 相关研究资料的问题分析 |
第二章 文本的改造与重建 |
第一节 形式上的新尝试 |
第二节 内容上的主要增删 |
第三章 人物形象的继承与重塑 |
第一节 为曹操正名 |
第二节 变身“智者”的诸葛亮 |
第三节 刘备形象的丰满化 |
第四节 化身“日本式”忠义的关羽 |
第四章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谶纬思想的传承 |
第二节 与儒家生死观分道扬镳 |
第三节 “真实”的回归 |
第四节 小说中的所谓“反战”思想 |
结语 |
第一节 承前启后:“日式演义”的开山之作 |
第二节 他山之石:改写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论题的提出与研究视角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及文化背景 |
一、中西音乐文化融通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 |
(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浸染 |
(二)维新派与五四新文化美育思想的影响 |
(三)日本与西方音乐美学的熏陶 |
二、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确立 |
(一)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西方音乐的冲突与融汇 |
(二)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时代确位 |
第二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实践探索的三个阶段 |
一、归国后的北平:音乐美学思想的酝酿与初启 |
(一)“音乐美学”和“音乐比较研究法”的首提 |
(二)女高师音乐系、北大音乐传习所的成立与音乐学科独立化的起步 |
(三)乐友社的成立与对音乐“美感教育”价值的强调 |
二、沦陷前的上海: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践与使命 |
(一)上海音专的成立与音乐教育独立学院组织化的努力争取 |
(二)以史为眼、以西治中:解决中国音乐落后之法 |
(三)对“音乐的势力”的社会宣传 |
三、沦陷后的上海:音乐美学思想的调整与重启 |
(一)精神国防说:唤起爱国心的战时音乐使命 |
(二)理论与技术并重的国乐团体试验 |
第三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特质 |
一、音乐创作:立足于民族本位的音乐改良 |
(一)礼乐合一,情理相通:探寻中国旧乐与西乐的美学契合点 |
(二)中西合璧,兼收并蓄:改良旧乐与创造新乐的创作理念 |
(三)简单普适、立足国情,放眼未来:新学制唱歌教材的编定 |
二、音乐教育:立足于办学实践的人才观和美育观 |
(一)广罗名师,任人唯能的用才观 |
(二)从儿童入手,因材施教,注重民族风格创作人才培养的育才观 |
(三)陶冶德性,重视音乐功能的美育观 |
三、音乐审美:对艺术受众的美育关切 |
(一)美化与陶冶:校内音乐会的开展与实际影响 |
(二)净化与尚雅:国民音乐会的开展与提高大众音乐审美素养的疾呼 |
(三)熏染与塑造:在家庭教育中对音乐审美的关注 |
四、音乐批评:着眼于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开拓式批评视角 |
(一)对旧乐的批评 |
(二)对现实社会音乐实践成就的批评 |
(三)对音乐会的启蒙作用的评论 |
第四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启示 |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实践中的“拿来主义” |
(一)学通古今中外的论学底蕴对音乐教育的深层意义 |
(二)兼容并蓄的艺术胸怀对音乐实践的持久影响 |
二、继承与革新的动态融合维度 |
(一)“发扬词章”:在时代节奏中体现传统质感 |
(二)“复兴国乐”:在中西文化渐染中奏响民族旋律 |
结语:中国音乐美学思想重构的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萧友梅音乐教育活动年表 |
附录2 :萧友梅音乐文论年表 |
附录3 :萧友梅音乐创作年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中外日报》小说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晚清小说发展潮流中的《中外日报》 |
第一节 《中外日报》的创办及其主持人汪康年 |
一、《中外日报》:源自《时务日报》而开启新时代 |
二、主持人汪康年及其小说观 |
第二节 晚清小说着译者与报刊的交集:以包天笑、伍光建为例分析 |
一、包天笑与《中外日报》 |
二、伍光建与《中外日报》 |
小结 |
第二章 《中外日报》白话小说广告研究 |
第一节 晚清白话报广告 |
一、白话报广告文本分析 |
二、白话文潮流中的读者分类 |
第二节 晚清白话小说单行本广告 |
一、白话小说单行本广告文本分析 |
二、白话小说所处的市场环境 |
小结 |
第三章 《中外日报》女性小说广告研究 |
第一节 女性小说广告消费的背景与心理 |
一、女性小说广告的时代背景 |
二、女性小说广告消费的心理 |
第二节 女性小说广告文本分析 |
一、关于传统女性形象的小说广告 |
二、关于新女性形象的小说广告 |
三、关于女性着译家的小说广告 |
小结 |
第四章 《中外日报》小说广告中的文化市场 |
第一节 从小说广告看稿酬制度与新式传播 |
一、晚清稿酬制度的建立 |
二、新式传播之利弊 |
第二节 从小说广告看盗版乱象及版权法的颁布 |
一、小说盗版乱象 |
二、版权法的颁布 |
第三节 小说广告里的营销方式 |
一、以读者趣味为导向 |
二、小说广告衍生的软文小说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外日报》所刊白话小说广告编年 |
附录二:《中外日报》所刊女性小说广告编年 |
附录三:《中外日报》所刊小说商品化广告编年 |
致谢 |
(9)历史小说创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修辞境界(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小说的内涵 |
二、中国历史小说的渊源 |
三、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七实三虚” |
四、“七实三虚”原则在《三国演义》创作实践中得以确立 |
五、历史小说创作的修辞境界 |
(10)民间文化影响下的19世纪英国小说创作 ——以司各特、狄更斯和哈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一、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民间文化与19世纪作家文学关系研究 |
二、19世纪英国小说研究 |
第四节 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民间文化影响下英国小说文体的形成及发展 |
第一节 英国的民间文化概览 |
一、民间文化的定义 |
二、民间文化的范围 |
三、19世纪英国民间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民间文化影响下英国小说文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民间文化影响下英国小说文体的发展 |
第二章 民间文化影响下19世纪英国小说的母题 |
第一节 母题的积淀与传衍 |
一、主题、母题与类型 |
二、母题的积淀与传衍 |
第二节 19世纪英国小说中母题的呈现方式 |
第三节 19世纪英国小说底层人物命运故事讲述中母题的嬗变 |
一、勇敢抗争——追寻别样人生 |
二、浪漫幻想——盼美好未来 |
三、无望挣扎——坠落宿命深渊 |
第三章 民间文化影响下19世纪英国小说的叙事 |
第一节 民间立场 |
一、底层立场 |
二、人性立场 |
第二节 民间视角 |
一、鬼魂视角 |
二、儿童视角 |
第三节 民间叙事结构 |
一、二元对立结构 |
二、三迭式结构 |
三、圆形(封闭)结构 |
第四节 民间语言 |
一、本土化——民间方言俚语的运用 |
二、形象化民间比喻夸张的运用 |
三、通俗化——民间生动口语的运用 |
第四章 民间文化影响下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民间信仰 |
第一节 民间信仰与小说的关系 |
第二节 19世纪英国民众的民间信仰 |
第三节 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民间信仰 |
一、神灵鬼怪信仰 |
二、巫术占卜信仰 |
三、先验预兆信仰 |
第五章 民间文化影响下的19世纪英国经典作家 |
第一节 历史小说之父司各特 |
一、民间文化熏陶下司各特的成长历程 |
二、民间文化影响下司各特的小说创作思想 |
三、司各特小说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人道主义代言人狄更斯 |
一、民间文化熏陶下狄更斯的成长历程 |
二、民间文化影响下狄更斯的小说创作思想 |
三、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荒原悲剧大师哈代 |
一、民间文化熏陶下哈代的成长历程 |
二、民间文化影响下哈代的小说创作思想 |
三、哈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
第六章 民间文化与小说创作的互动规律 |
第一节 传统小说与民间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 现代小说与民间文化的分野 |
第三节 当代小说与民间文化的重逢 |
一、雅俗互动的必然规律 |
二、回归民间的必然选择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三顾茅庐(连载)(论文参考文献)
- [1]杨尘因生平、着述稽考与研究[D]. 朱晨.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 [2]十九世纪英文报刊对《三国演义》的译介研究[J]. 李海军,李钢. 中国翻译, 2021(01)
- [3]《鼎峙春秋》与京剧三国戏研究综述(2008-2019)[J]. 李小红,刘铁.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0(01)
- [4]史料搜集与中外文学观念碰撞下的文学史建构——论郑振铎宋元话本小说的研究范式[J]. 刘相雨.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5]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D]. 张佳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吉川英治《三国志》改写研究[D]. 武鹏. 山东大学, 2019(02)
- [7]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 张东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中外日报》小说广告研究[D]. 徐沁.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历史小说创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修辞境界[J]. 吴礼权.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0]民间文化影响下的19世纪英国小说创作 ——以司各特、狄更斯和哈代为中心[D]. 甘露.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