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吴兆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贞观,长白山,士子,边塞诗,起讫,仕宦,风骨。
吴兆骞论文文献综述
吴晛[1](2019)在《从顾贞观与纳兰性德在营救吴兆骞期间的《金缕曲》作品看二人知己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人被政治所左右,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自古有云"患难见真情",清初丁酉科江南乡试科场案是一场文人的政治浩劫。它将吴兆骞、顾贞观以及纳兰性德的命运牵连在一起。营救吴兆骞过程中顾贞观与纳兰性德的《金缕曲》作品还原了一段词坛佳话,体现出二人重情重义的知己情怀。(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9期)
王晓辉[2](2019)在《清代黑龙江流人吴兆骞诗歌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吴兆骞是一位以描写东北边疆而着称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文集《秋笳集》不仅以其长于描绘东北边疆优美的自然景色而着称于世,而且由于其中的一些诗篇指斥了沙俄的侵略暴行,歌颂了黑龙江流域广大军民的抗俄斗争而被后人所称道。本文对吴兆骞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评述,揭示了吴兆骞边塞诗沉郁豪壮诗风形成的原因。在中国东北流人史上,吴兆骞是一位以描写东北边疆而着称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文集《秋笳集》真实地反映了十七(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14期)
杨雪[3](2019)在《吴兆骞诗文中的长白山》一文中研究指出清顺治十六年(1659)春,二十九岁的诗人吴兆骞谪戍东北,从此开始了他二十叁年边塞诗人的生涯。吴兆骞字汉槎,生于明末江苏吴江的一个仕宦之家。九岁能赋,“欲追步盛唐”,被吴伟业誉为“江左叁凤凰”之一。丁酉科场案的一场狂飙,将吴兆骞从“十里红潮连翠(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06-24)
邓锋,陶娥[4](2019)在《论清初流人吴兆骞诗歌的狞厉之美》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初流人吴兆骞的《秋笳集》以诗歌为主。本文以分析吴兆骞诗作对色调的选取、物象的抉择、感情的表达为着眼点,具体探讨东北边疆诗歌的美学特征,以总结吴兆骞诗作特有的"狞厉"的美学风格。(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彦平[5](2019)在《行书 吴兆骞《出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关东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路静[6](2017)在《从吴兆骞被遣戍宁古塔看清初文人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吴兆骞是清初着名诗人,丁酉科考案被遣戍宁古塔,因其杰出的文学才华和不幸的身世而备受当时文人的关注。吴兆骞因参加科举考试而惨遭厄运,他的命运关乎时代,关乎文人士子的民族情绪和生存境遇。(本文来源于《学苑教育》期刊2017年17期)
都兴智[7](2016)在《关于吴兆骞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吴兆骞是清初流放到东北边塞的着名江南文士和诗人,是东北地方史、东北文学史及东北流人史上一位重要历史人物。迄今为止,学界对于吴兆骞的研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在个别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还有进一步探索和继续讨论的必要。主要就"是谁陷害了吴兆骞"、"吴兆骞为什么在瀛台复试中交白卷"、"吴兆骞与顾贞观是否晚年失和"等叁个问题作粗浅探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物》期刊2016年04期)
吴可文[8](2016)在《顾贞观入闽叁考——兼论其营救吴兆骞的第二条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顾贞观是清初着名词人,然其生平尤其是闽中之行尚存不少未明之处。该文的考论认为,顾贞观康熙十七年入闽,二十年离开;在闽中主要与吴兴祚、林鼎复、黄晋良、陈轼、许遇等交游;入闽最重要的原因是拜托吴兴祚营救吴兆骞。闽中之行是顾贞观营救吴兆骞的第二条路径。(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张瑜[9](2016)在《清初东北贬谪诗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封建皇权为了对士大夫等阶级进行统治,常采用“贬谪”的方式对其进行惩罚,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贬谪文化也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贬谪的存在,文人就开始寻找精神释放的渠道,在仕途上被贬谪,可以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来,也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贬谪文化中的诗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发展,在文学创作中,形成了对中华民族有一定影响力的“贬谪文学”清初东北贬谪诗人群体是清初诗坛中不可回避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其创造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是不可磨灭的。本文以吴兆骞为关照对象,分析了吴兆骞的人生轨迹以及贬谪诗作,借此来映衬清初东北贬谪诗人群体的人生轨迹、交友情况以及贬谪诗作,进而分析他们诗作中的个人诉求、艺术价值以及历史、文化贡献,对清初东北贬谪诗人群体以中肯的历史定位,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李军[10](2015)在《补论吴兆骞《秋笳集》版本——以康熙间徐乾学刻本为主》一文中研究指出吴兆骞(1631—1684),字汉槎,江苏吴江人。少年颖慧,诗名于江南,吴伟业将之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并称为"江左叁凤凰"。因顺治十五年(1658)丁酉科场案,吴兆骞无辜受累,流放宁古塔二十叁年。后经纳兰性德之父明珠居中斡旋,得以赎还,南归叁年后卒。着有《秋笳集》。清初诗坛上,吴兆骞并不是最有名的诗人。不过,因他与顾贞观、纳兰性德的友谊,演绎出一段文坛佳话,遂为人所熟知。而吴氏以南人遣戍塞北,诗风陡(本文来源于《《天一阁文丛》第十二辑》期刊2015-01-01)
吴兆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吴兆骞是一位以描写东北边疆而着称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文集《秋笳集》不仅以其长于描绘东北边疆优美的自然景色而着称于世,而且由于其中的一些诗篇指斥了沙俄的侵略暴行,歌颂了黑龙江流域广大军民的抗俄斗争而被后人所称道。本文对吴兆骞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评述,揭示了吴兆骞边塞诗沉郁豪壮诗风形成的原因。在中国东北流人史上,吴兆骞是一位以描写东北边疆而着称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文集《秋笳集》真实地反映了十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吴兆骞论文参考文献
[1].吴晛.从顾贞观与纳兰性德在营救吴兆骞期间的《金缕曲》作品看二人知己情怀[J].北方文学.2019
[2].王晓辉.清代黑龙江流人吴兆骞诗歌解读[J].知识文库.2019
[3].杨雪.吴兆骞诗文中的长白山[N].光明日报.2019
[4].邓锋,陶娥.论清初流人吴兆骞诗歌的狞厉之美[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5].黄彦平.行书吴兆骞《出关》[J].关东学刊.2019
[6].路静.从吴兆骞被遣戍宁古塔看清初文人心态[J].学苑教育.2017
[7].都兴智.关于吴兆骞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方文物.2016
[8].吴可文.顾贞观入闽叁考——兼论其营救吴兆骞的第二条路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
[9].张瑜.清初东北贬谪诗人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
[10].李军.补论吴兆骞《秋笳集》版本——以康熙间徐乾学刻本为主[C].《天一阁文丛》第十二辑.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