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痉挛性偏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痉挛性,疗法,脑卒中,中药,针法,麦粒,缺血性。
痉挛性偏瘫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耿艳[1](2019)在《早期系统化护理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护理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早期系统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Ashworth评分均降低,Fugl-Meyel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IS各项评分均显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8.75%(P<0.05)。结论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负性情绪,降低痉挛程度,促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6期)
刘旭强[2](2019)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不同针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痉挛性偏瘫作为严重的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也是临床中治疗该病重点和难点。对于该病目前临床主要侧重于中药、西药及康复训练等疗法,但效果欠佳。近年来,针灸的不同针法在该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从针法角度对该病治疗进展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孔谐和,黄琴峰,杨光,李茜莹,董小庆[3](2019)在《针灸治疗痉挛性偏瘫临床选穴规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灸治疗痉挛性偏瘫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运用《中医针灸信息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54年至2018年针灸治疗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文献进行检索,应用《中医针灸信息库》内相关分析软件进行计量分析,SPSS23.0进行聚类分析,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应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依次为合谷、曲池、肩髃、外关、足叁里、阳陵泉;应用频次最高的经络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应用频次最高的治疗方法是针刺和针康结合;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支持度最高的关联群为阳陵泉、足叁里、外关、肩髃、曲池和合谷,此6穴均为拮抗肌附着部穴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穴组可分为3类,合谷、曲池、外关、手叁里、肩髃、足叁里、阳陵泉、太冲、解溪归为第一类,此9穴均为拮抗肌附着部穴位;极泉、尺泽、内关、叁阴交、委中归为第二类,太溪单独归为第叁类。结论针灸治疗痉挛性偏瘫以阳经选穴为主,以拮抗肌选穴为多,治疗方法上以针刺、针康结合治疗为主。(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姚虹,江莹莹,陈春晓[4](2019)在《中药熏蒸辅助康复治疗脑梗死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辅助康复治疗脑梗死痉挛性偏瘫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内科及二级预防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联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疗法,2组均治疗3周;应用改良Ashworth分级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风痰瘀阻证评分。结果:经秩和检验,观察组痉挛程度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MA量表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和风痰瘀阻证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中药熏蒸干预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可降低患者肢体的肌张力,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11期)
李子康,陈彩容,余小江,陈耀龙[5](2019)在《“靳叁针”联合运动整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靳叁针"联合运动整复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2月在医院收治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靳叁针"联合运动整复疗法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靳叁针"联合运动整复疗法治疗,对照组仅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每天治疗1次,1周治疗4次,前后共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分级、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FC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同时记录并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同时,治疗组在改善各项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明显改善(P<0.05),同时,治疗组在改善各项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靳叁针"联合运动整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能改善患者痉挛指数及神经缺损症状,疗效优于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且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刘兆平,曾满萍,谢辉,李国民,孙伟[6](2019)在《冲击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冲击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等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初发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入院先后和数字表法随机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冲击疗法项目;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进行运动功能(FMA)、日常活动能力(MBI)、肌张力(MAS)等康复评定。结果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肌张力MAS评级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肌张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方面2组患者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综合康复的基础上采用冲击疗法可有效控制偏瘫侧肢体痉挛,改善其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本文来源于《卒中与神经疾病》期刊2019年05期)
赵嫦颖[7](2019)在《中药熏蒸疗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48例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再予替扎尼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与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14%,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BI、FMA及Ashwort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BI与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hwort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值得推荐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19期)
刘启雄,邱爱霞,熊百炼[8](2019)在《丁苯酞联合通络扶正汤治疗老年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对Apelin-13、FGF23、Klotho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通络扶正汤治疗老年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对G蛋白耦联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Apelin-13)、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3、Klotho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老年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治疗组采用丁苯酞联合通络扶正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巴氏指数(BI)、运动功能(FMA)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Apelin-13、FGF23、Klotho水平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BI、FMA和NDS评分及Apelin-13、FGF23、Klotho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NDS评分、Apelin-13、FGF23、Klotho水平均比治疗前显着降低,且治疗组NDS评分、Apelin-13、FGF23、Klotho水平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FMA和BI评分均比治疗前显着升高,且治疗组FMA和BI评分升高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BI、FMA和NDS评分疗效的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通络扶正汤可改善老年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可改善患者血清Apelin-13、 FGF23、Klotho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张振诚,王小艳[9](2019)在《取穴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出血开颅术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取穴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出血开颅术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进行为期6周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取穴TENS治疗,取患侧上下肢阳明经各4穴,TENS治疗每次60 min,每周5~6次,连续6周。记录患者干预后患侧上下肢肌痉挛改善情况与肌电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数目、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干预6周后,治疗组上肢和下肢肌痉挛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2组肱二头肌和小腿叁头肌MUAP数目均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 <0. 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着(P <0. 05)。干预6周后,2组患肢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显着提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着(P <0. 05)。结论采用康复训练联合取穴TENS治疗脑出血术后痉挛性偏瘫,能进一步减轻患者肌痉挛,有助于改善分离运动,提高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张小君,曹文新,陈勤,漆潇[10](2019)在《靳叁针疗法结合麦粒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靳叁针疗法结合麦粒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用靳叁针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麦粒灸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shworth痉挛分级明显降低,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升高,临床痉挛指数评分降低,改善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靳叁针疗法结合麦粒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痉挛性偏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痉挛性偏瘫作为严重的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也是临床中治疗该病重点和难点。对于该病目前临床主要侧重于中药、西药及康复训练等疗法,但效果欠佳。近年来,针灸的不同针法在该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从针法角度对该病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痉挛性偏瘫论文参考文献
[1].张莹,耿艳.早期系统化护理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2].刘旭强.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不同针法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9
[3].孔谐和,黄琴峰,杨光,李茜莹,董小庆.针灸治疗痉挛性偏瘫临床选穴规律探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9
[4].姚虹,江莹莹,陈春晓.中药熏蒸辅助康复治疗脑梗死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
[5].李子康,陈彩容,余小江,陈耀龙.“靳叁针”联合运动整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6].刘兆平,曾满萍,谢辉,李国民,孙伟.冲击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9
[7].赵嫦颖.中药熏蒸疗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
[8].刘启雄,邱爱霞,熊百炼.丁苯酞联合通络扶正汤治疗老年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对Apelin-13、FGF23、Klotho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9].张振诚,王小艳.取穴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出血开颅术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10].张小君,曹文新,陈勤,漆潇.靳叁针疗法结合麦粒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