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论文_沈音丽,王洁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腕踝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腕踝针,针刺,疗法,阿片,疼痛,术后,疗效。

腕踝针论文文献综述

沈音丽,王洁莹[1](2019)在《护理用腕踝针疗法缓解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腕踝针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进行良肢位的摆放,主被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腕踝针疗法。于治疗前、3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VAS和AD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疗法可明显改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期患者的疼痛症状,并可有效提高患者ADL能力。(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9年11期)

曾懿懿,黄任秀,杨孝霞,董文燕,杨再婷[2](2019)在《腕踝针配合作业疗法治疗脑瘫患者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腕踝针配合作业疗法治疗脑瘫患者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脑瘫并伴有精细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单纯作业疗法为主,治疗组在作业疗法基础上加腕踝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精细运动功能(FMFM)量表评分及根据Gesell发育量表计算得出的发育商(DQ)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MFM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MFM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适应性行为、精细动作行为、语言行为、个人-社交行为DQ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精细动作行为DQ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作业疗法能更有效地改善脑瘫患者精细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的能力及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周礼霞[3](2019)在《腕踝针联合中药治疗对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腕踝针与中药联合运用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7年2月~2019年4月期间,将符合要求的失眠患者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腕踝针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疲劳程度量表(FF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PSQI总分以及FF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QI总分、FF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着,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杨义会,李艳,刘瑾[4](2019)在《腕踝针治疗腹部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腕踝针治疗腹部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50例(包含腹腔镜手术35例及开腹手术15例)。实验组在术后行腕踝针治疗,留针20h;对照组在术后不采用任何止痛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全身静脉麻醉,且术后均未采用静脉镇痛泵等术后镇痛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h、2h、4h、8h、12h、24h术后疼痛的VAS评分,比较各组总有效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结果:实验组术后1h、2h、4h、8h、12h、24h术后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6.0%,使用镇痛药物率1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使用镇痛药物率为26.0%。结论:腕踝针缓解腹部术后疼痛,可作为外科术后镇痛治疗的手段之一。(本文来源于《医学食疗与健康》期刊2019年14期)

栾燕芬,王红艳,高玲,张玉萍[5](2019)在《腕踝针联合阿片类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腕踝针联合阿片类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腕踝针+阿片类药物组)32例和对照组(阿片类药物组)33例,2组均采用口服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腕踝针治疗,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优先于对照组。结论腕踝针联合药物治疗癌性疼痛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余丽华,林葆睿,周小军,王琼波[6](2019)在《腕踝针治疗鼻术后患者疼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腕踝针治疗对鼻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鼻腔手术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根据患者术后返病房的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85例,对照组95例。治疗组予腕踝针针刺法,对照组予止痛药口服,观察两组对鼻术后患者头痛、鼻部疼痛、睡眠指数的影响。结果干预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2.93%、54.12%、70.59%、70.59%,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31%、11.57%、16.8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腕踝针治疗减轻鼻术后患者疼痛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吴秋兰,曹雯,王伟,姜子瑜,陈莉[7](2019)在《腕踝针配合阿片类药物治疗难治性癌痛: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腕踝针配合阿片类药物与单纯阿片类药物治疗难治性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叁阶梯镇痛原则以阿片类药物为主,配合其他辅助药物镇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腕踝针治疗,根据患者疼痛的部位结合原发灶进行选穴,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治疗第2、4、6、8、10天和治疗结束第3、7天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第2、6、10天和治疗结束后第7天比较两组患者爆发痛次数的变化,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从腕踝针治疗第2天开始VAS评分显着降低并持续到腕踝针治疗结束第3天(P<0.05),但治疗结束第7天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第2天到第10天爆发痛次数均减少(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恶心、呕吐和便秘的发生率显着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76.7%(23/30,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阿片类为主的药物治疗能提高难治性癌痛的疗效,并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9年10期)

陈世云,周鹏,庄婷婷,陈小波[8](2019)在《腕踝针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腕踝针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腕踝针分娩镇痛,对照组不采用操作性技术进行镇痛。分别于第一产程潜伏期开始、第一产程活跃期(子宫口开至3 cm)、第二产程结束时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产后出血量、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结束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第二产程、第叁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尿潴留、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是分娩镇痛有效的方案,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无母婴并发症。(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聂周婷[9](2019)在《腕踝针在人工流产术中对疼痛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腕踝针在人工流产术中对疼痛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在人工流产术前20 min进行腕踝针镇痛治疗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人工流产术过程中、术后15 min及术后3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成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15 min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min两组间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中及手术后均未发现晕针、针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腕踝针在人工流产术中能发挥即时的镇痛作用,同时可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安全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杨征塔,张小霞,陈天恩,陈玉琼,黄紫妹[10](2019)在《腕踝针配合电针治疗肩周炎疗效及镇痛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腕踝针配合电针治疗肩周炎疗效及镇痛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为腕踝针组和封闭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腕踝针组给予腕踝针配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腕踝针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封闭组为77.50%(31/40),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 <0.01)。腕踝针组、封闭组1个疗程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分别为(2.69±0.57)分、(5.36±0.91)分,腕踝针组VAS评分显着低于封闭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 <0.01)。腕踝针组、封闭组肩部刺痛、抬举受限、局部肿胀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 <0.01);腕踝针组肩部刺痛、抬举受限、局部肿胀中医症状积分显着低于封闭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 <0.01)。腕踝针组、封闭组前屈、外旋、内旋、外展活动范围明显扩大,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 <0.01);腕踝针组前屈、外旋、内旋、外展活动范围明显大于封闭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腕踝针配合电针治疗肩周炎可取得显着效果,降低疼痛程度,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28期)

腕踝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腕踝针配合作业疗法治疗脑瘫患者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脑瘫并伴有精细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单纯作业疗法为主,治疗组在作业疗法基础上加腕踝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精细运动功能(FMFM)量表评分及根据Gesell发育量表计算得出的发育商(DQ)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MFM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MFM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适应性行为、精细动作行为、语言行为、个人-社交行为DQ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精细动作行为DQ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作业疗法能更有效地改善脑瘫患者精细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的能力及生存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腕踝针论文参考文献

[1].沈音丽,王洁莹.护理用腕踝针疗法缓解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9

[2].曾懿懿,黄任秀,杨孝霞,董文燕,杨再婷.腕踝针配合作业疗法治疗脑瘫患者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9

[3].周礼霞.腕踝针联合中药治疗对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9

[4].杨义会,李艳,刘瑾.腕踝针治疗腹部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

[5].栾燕芬,王红艳,高玲,张玉萍.腕踝针联合阿片类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

[6].余丽华,林葆睿,周小军,王琼波.腕踝针治疗鼻术后患者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9

[7].吴秋兰,曹雯,王伟,姜子瑜,陈莉.腕踝针配合阿片类药物治疗难治性癌痛: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9

[8].陈世云,周鹏,庄婷婷,陈小波.腕踝针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9

[9].聂周婷.腕踝针在人工流产术中对疼痛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9

[10].杨征塔,张小霞,陈天恩,陈玉琼,黄紫妹.腕踝针配合电针治疗肩周炎疗效及镇痛作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国内各省份腕踝针文献发表情况分...基金支持腕踝针期刊文献年代和不...《腕踝针虚拟教学系统》总体结...《腕踝针虚拟教学系统》开发流...腕踝针期刊文献的布拉德福定律分...腕踝针高产机构合作及时间演变网...

标签:;  ;  ;  ;  ;  ;  ;  

腕踝针论文_沈音丽,王洁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