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外交思想论文_秦明月,王子滢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日外交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外交,思想,对日,日本,关系,甲午战争,日美。

对日外交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秦明月,王子滢[1](2019)在《浅议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概述了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的理论基础,探析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认为其主要包括两国人民要"向前看","求大同、存小异","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从贸易入手,"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政治叁原则等。周恩来对民间外交思想为今天发展中日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20期)

张重伟[2](2019)在《建国以来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综述——以对日对美关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外交思想体系系统,博大精深。在毛泽东晚年,虽然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但他在外交工作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在改善对美关系,对日关系的问题上,他以独到的思考方式和战略眼光,从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其战略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本文就以建国后毛泽东对美,对日的外交政策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04期)

武心波,高梓菁[3](2018)在《新时代,中国对日外交“新视角”——简评习近平“对日外交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时值2018年中国进入新时代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中日关系也迎来了新的历史转机。在新时代和重大历史新起点上,中日都需要对彼此有新的认识,而中国的对日新认识和新视角则蕴含在中国新一代最高领导人"对日外交思想"的宏大战略运筹中。通过对习近平的"对日外交思想"的梳理、归纳和总结,不仅可以对近十年来的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从中国的立场出发加以总结,而且将中日关系放到习近平的"对日外交思想"这一宏大框架中加以展望,对认识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也具有十分特殊的战略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亚论坛》期刊2018年06期)

董振瑞[4](2018)在《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中的“民间外交”》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日关系的处理中,邓小平历来重视"民间外交"。特别是,在领导1975年全面整顿和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围绕着为国内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和为中国未来谋划一个有利的战略处境,邓小平更是将对日"民间外交"置于一个突出位置。实践证明,这一做法不仅深刻契合于中日关系的基本规律和其特点,还对于当前的对日外交特别是中国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对日外交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一、邓小平对推进中日"民间外交"的历史认知和基本评价重视"民间外交"既是毛泽东、周恩来对日外交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他们推动中日关系不断发展并最终于1972年成功实现两国邦交正常(本文来源于《2017年度文献研究个人课题成果集(上)》期刊2018-06-01)

张章[5](2018)在《论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对日外交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李鸿章作为晚清外交重臣,其在对日外交上有过一系列变化,由早期的"学日""轻日"思想到后来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泱泱大国惨败于日本给李鸿章带来了沉重打击,他的对日外交思想逐渐变为以求和为目的,以"制日"为主流,中国开始了以日为师的道路,李鸿章的对日外交思想对晚清时期朝局有着重要影响,其在战争时期采取的外交策略虽不十分正确,但有一定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魏潇箫[6](2016)在《试论顾维钧的“联美制日”外交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顾维钧是中国近代史上最着名的外交家之一。其"联美"思想在与美国政府的外交活动中日益深化,也由于对日本入侵的憎恨和无奈,迫使其在外交实践中逐渐希望借助于外国的力量来制约日本,因而形成了"联美制日"的外交思想。分析了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形成经过,探讨了"联美制日"外交思想的特点和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8期)

牛艳君,郑风[7](2016)在《试论黄遵宪的对日外交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遵宪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作为第一任赴日参赞,黄遵宪对中日之间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外交思想,但是受时代等因素的影响,他的对日主张又有其局限性。本文从他的对日外交思想以及导致其对日外交结果的原因两方面来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6年05期)

时佳希[8](2016)在《对日美同盟的反思与超越—孙崎享外交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孙崎享(Magozaki Ukeru),日本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外交家、情报家、学者,曾任日本驻伊朗大使、外务省国际情报局局长、防卫大学教授等职,现为日本东亚共同体研究所所长。他关于战后日本外交的研究,反映了日本学术界对日本外交中的“美国因素”的认识水平,加深了人们对日美同盟的了解,也为理解日本外交的现状和发展脉络提供了学术材料与政策参考。作为一位前外务省官员,孙崎享最先接触的是中东、情报等领域,在这些领域的工作为孙崎享研究日本外交中的“美国因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往对于孙崎享的研究,或是从特定政治立场出发来进行批判或褒扬,或是根据一定的舆论需要而选择性地进行介绍,缺乏完整、中立的思想梳理。为此,本文通过对孙崎享相关文献的解读,力求对孙崎享的外交思想做比较完整的归纳,并对其思想内容进行尽量客观、公正的评判,对其思想价值进行尽可能准确的定位。本文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孙崎享的仕途、学术经历,以及他的主要着作、研究成果。这包括孙崎享走上外交情报工作之路的原因,以及进行日本外交研究的学术历程,并按领域梳理了孙崎享的主要着作,探讨其研究成果与思想主旨的关联。第二章,整理孙崎享对战后日本外交路线的研究。孙崎享认为,战后日本存在两条外交路线——“对美协调”与“独立自主”——之间的分歧、斗争,“对美协调”在路线之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而“独立自主”路线政治家也围绕特定领域提出了一系列主张。第叁章,归纳孙崎享对日美同盟与国家利益关系的研究。作为“对美协调”路线的政策结果,孙崎享认为日美同盟不符合日本的安全、经济利益,并对日本在安全、经济领域的决策自主权造成了威胁;日美同盟也进一步威胁到了日本内政的独立地位,这种威胁体现于美国对“独立自主”路线政治家的报复政策中。第四章,介绍孙崎享对日本外交新路线的探索。基于对“对美协调”外交路线及日美同盟政策的批判,孙崎享提出日本外交应该重新开辟一条保障国家自主、符合国家利益的新路线。这条新路线指向了东亚共同体的构建,日本为此应在现阶段适当调整与美国的关系,并力求和平解决与邻国的领土争端。第五章,对孙崎享外交思想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战略思维在孙崎享的外交思想中占据了最为重要的位置,包括对国家利益中整体与局部的判断、对战略环境变化的适应。此外,针对孙崎享战后外交研究被部分论者批评为“阴谋史观”的状况,本章也进行专门的讨论。在结语部分,笔者对孙崎享外交思想的逻辑架构及学术贡献进行了总结。孙崎享的外交思想可以被归纳为国家应根据利益需要,对外交路线进行选择或再选择;他的学术贡献在于创建了一套广泛应用于日本战后政治、外交、经济乃至战后史整体的解释体系,是战后日本国内对日美同盟关系进行反思的集大成者。(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5-01)

赖勖忠[9](2016)在《李鸿章“和戎外交”基调下对日外交思想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和戎外交"是李鸿章的主导外交思想,即主张遵守与西方列强所订之条约,竭力避免战争的发生,甚至牺牲国家的主权以换取"中外和好"的局面。中日关系是李鸿章外交活动的重点,其一生荣辱与日本密不可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联日"思想酝酿并实践,至七八十年代,"防日"思想应运而生。但是李鸿章对日外交是失败的。(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陈晨[10](2015)在《王芸生对日外交传播思想及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王芸生对日外交传播思想(一)1945~1955年1.同情日本民众,宽容日本普通军人。1945年8月14日,历经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王芸生在《大公报》重庆版发表了一篇《日本投降了》的社评,既表达了对中国抗日胜利的喜悦,又表达了对敌方失败的同情:同情日本民众,宽容日本普通军人,体现了(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5年29期)

对日外交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毛泽东外交思想体系系统,博大精深。在毛泽东晚年,虽然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但他在外交工作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在改善对美关系,对日关系的问题上,他以独到的思考方式和战略眼光,从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其战略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本文就以建国后毛泽东对美,对日的外交政策做一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日外交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秦明月,王子滢.浅议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J].新西部.2019

[2].张重伟.建国以来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综述——以对日对美关系为例[J].山西青年.2019

[3].武心波,高梓菁.新时代,中国对日外交“新视角”——简评习近平“对日外交思想”[J].东北亚论坛.2018

[4].董振瑞.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中的“民间外交”[C].2017年度文献研究个人课题成果集(上).2018

[5].张章.论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对日外交思想[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

[6].魏潇箫.试论顾维钧的“联美制日”外交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7].牛艳君,郑风.试论黄遵宪的对日外交思想[J].理论观察.2016

[8].时佳希.对日美同盟的反思与超越—孙崎享外交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6

[9].赖勖忠.李鸿章“和戎外交”基调下对日外交思想变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

[10].陈晨.王芸生对日外交传播思想及当代启示[J].青年记者.2015

论文知识图

书馆仅存一册。书馆仅存一册。书馆仅存一册。

标签:;  ;  ;  ;  ;  ;  ;  

对日外交思想论文_秦明月,王子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