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C导购·行情(论文文献综述)
白洁[1](2019)在《不同社会阶层再分配偏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贫富差距的日益严峻凸显出推动再分配的必要性。再分配的推动将能够大大减少社会不平等、缓和阶层间的冲突。根据社会阶层的不平等维持模型及相关研究,通过政治参与、政治影响力等政治表达途径,人们的再分配偏向会影响具体再分配的推动。因此,了解不同社会阶层的再分配偏向及其内部的心理机制,对于推动再分配,进而减少社会不平等、缓和阶层间冲突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研究现状来看,社会阶层己成为社会心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关于社会阶层的研究已汇集成社会阶层的不平等维持模型,揭示了阶层间不平等产生与延续的心理过程。社会阶层与再分配偏向的关系即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大量在欧美国家开展的研究探讨了二者的直接关系,然而目前还缺乏在中国社会背景下的探讨,以及除直接关系外更深入地探讨。鉴于此,本研究在中国社会背景下,通过三个大研究(7个子研究)系统、深入地探讨了社会阶层与再分配偏向的关系。研究一包括2个子研究,在中国社会背景下考察了社会阶层与再分配偏向的直接关系。子研究1使用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最新发布的数据,获取了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10968名成人被试;通过从中抽取衡量主、客观社会阶层的指标:个人年收入、受教育程度、主观阶层、家庭相对经济地位、个人相对经济地位。结果发现,除个人年收入之外,所有衡量主、客观阶层的指标均显着负向预测再分配偏向;表明主、客观社会阶层越高的人,再分配偏向越低。子研究2编制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效度良好的再分配偏向量表。量表编制基于自上而下的研究思路,并结合我国再分配活动的主要内涵,最终形成了 12个项目,个人税收、社会保障、均等化公共服务3个维度。子研究2所编制的再分配偏向量表将为进一步深入考察社会阶层与再分配偏向的关系奠定工具的基础。研究二包括4个子研究,深入考察了社会阶层影响再分配偏向的心理机制。其中子研究3通过对621名城乡居民展开问卷调查,考察了社会阶层→贫富差距归因→再分配偏向这一完整的影响路径。结果发现,主观社会阶层越高的人,越倾向将贫富差距归因于个体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志向或抱负等,进而再分配偏向越低。为进一步获得这一影响路径的因果关系,子研究4和子研究5、6分别采用实验法考察了影响路径的前半段和后半段:社会阶层对贫富差距归因的影响、贫富差距归因对再分配偏向的影响。子研究4以122名中间阶层的普通成人为被试,对被试进行主观阶层的启动,结果发现与启动低阶层感受的被试相比,启动高阶层感受的被试更倾向于将贫富差距归因于个体内部因素。子研究5以161名普通成人为被试,进行贫富差距归因的启动,结果发现与外归因启动相比,在内归因启动的条件下被试在态度上的再分配偏向更低。子研究6基于第三方独裁者游戏,使用49名大学生被试进一步在微观情境下考察贫富差距归因对行为上的再分配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外归因启动相比,在内归因启动条件下被试在行为上再分配偏向也更少。考虑到已有观点或研究揭示出高阶层较高的贫富差距内归因、较低的再分配偏向会加剧社会不平等、阶层间的冲突等诸多负面影响,以及谦卑是一种有效的干预策略。研究三,子研究7,旨在考察谦卑启动对高阶层贫富差距归因的影响,进而对其再分配偏向的干预作用。研究以52名高阶层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情景实验的方法;发现启动谦卑心态确实能够显着降低优势阶层的贫富差距内归因倾向,进而提升其再分配偏向。这启示社会治理者可以通过培育高阶层谦卑的心态,来推动社会的再分配。综合而言,以上三个大研究(7个子研究)是在中国社会背景下系统、深入地考察了社会阶层与再分配偏向的关系。研究一考察了社会阶层与再分配偏向的直接关系,是本研究的基础;研究二是探讨了社会阶层影响再分配偏向的心理机制,是本研究的重点;研究三是发现了提升高阶层再分配偏向的干预策略,是本研究的落脚点。
王彦博[2](2019)在《社会化商务视角下在线评论同侪回应冲突研究》文中认为在线评论是消费者对产品评价的一种表达方式,也被称为电子口碑的一种重要形式,很多研究证明其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重要影响。随着社会化商务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产品在线评论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消费者在处理在线评论的过程,往往会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这将会影响其对在线评论价值的判断,进而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在线评论同侪回应(PeerResponse)是在线评论的一个子类,指同侪对在线评论进行回复评价的行为,也可以认为是同侪对在线评论内容的筛选和预处理行为。所以,同侪回应能够帮助消费者有效缓解由于信息过载和准确性带来的种种问题。如果同侪回应支持在线评论的观点,其将积极影响消费者对在线评论的态度,并促进消费者购买(或者不购买)的意向;如果同侪回应与在线评论发生冲突,消费者由于矛盾的心态很容易会陷入产品的“选择困难症”。那么消费者如何处理冲突的回应信息?如何能够缓解消费者的“选择困难症”?这些都是本文亟待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以在线评论同侪回应冲突为主题,采用基于在线评论的消费者购买过程模型中信息处理和购买决策阶段为整体框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化商务的视角深入分析同侪回应冲突的概念维度,并探明消费者如何处理冲突回应信息和做出购买决策。本研究主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论,通过对产品网络社区资料的挖掘和用户的深度访谈,对在线评论同侪回应冲突的内容维度进行划分,即:社会化回应冲突、产品属性回应冲突和个人素质回应冲突。研究表明,用户的社会化特征体现了其在网络社区中的社交身份和社交经验,社会化回应冲突则是同侪针对评论发布者社会化特征发起的冲突回应;产品属性回应冲突是社会化商务中最普遍的冲突,主要指同侪针对产品描述内容发起的冲突回应;个人素质回应冲突主要指回应内容涉及言语素质和行为素质方面。基于双重信任的角度,本章构建了在线评论同侪回应冲突的维度模型。第二,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和信息采纳理论,运用实验设计和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分析消费者对在线评论同侪冲突回应的信息处理过程。研究阐明了消费者处理冲突回应信息的过程与一般在线评论的区别,认为消费者在处理冲突回应时包含两方面的信息处理:一是对冲突回应本身相关信息的处理;二是将冲突回应与在线评论的对比处理。研究发现评论回应者可信任度、冲突强度和回应内容质量能够积极影响消费者对冲突回应有用性的感知,评论回应者可信任度和冲突强度同时还积极影响消费者对回应内容质量的感知。除此之外,消费者知识水平越高,冲突强度对其回应感知有用性的影响越大,但是消费者知识对回应来源可信任度与回应感知有用性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着。第三,基于三种不同类型的在线评论同侪回应冲突情境,分阶段研究回应冲突情境和消费者矛盾性对态度与购买意向一致性的影响。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往往会陷入“选择困难症”,用学术语言翻译就是态度对购买意向的影响系数不高,即两者关系一致性程度不高。前测阶段研究发现,消费者无论在何种类型的回应冲突情境下,相比单一的在线评论情境,其态度与购买意向的一致性更高,即同侪回应冲突情境能够缓解消费者的“选择困难症”。后测阶段研究发现,在产品属性和个人素质回应冲突情境下,消费者矛盾性负向调节消费者态度与购买意向一致性,即高矛盾性消费者更容易陷入“选择困难症”。然而,当消费者在面对社会化回应冲突时,消费者矛盾性对态度与购买意向一致性的调节作用并不显着,即矛盾性程度对“选择困难症”的影响不明显。因此,社会化回应冲突能够起到双重缓解消费者“选择困难症”的作用。
吕建美[3](2019)在《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横摆稳定性与执行器失效容错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Distributed-drive Electric Vehicle,DEV)具有多个驱动执行器单元,可独立或协同实现车身驱动控制,其多动力冗余配置结构为复杂车身动力学控制提供了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多执行器协同控制、车身瞬态稳定性控制以及行驶状态参数估计等均有别于传统车辆,如何进一步解决此类控制问题是关键。基于此,本文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提出了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的车身横摆稳定控制策略、基于参数估计与多Agent系统的执行器失效容错控制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开展如下:首先,搭建了整车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模型基础。在分析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整车系统结构基础上,建立车身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轮胎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建立表征驾驶员驾驶行为的PID模型、驱动电机等子系统模型。搭建整车模型并与CarSim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构建整车模型的精确性与适用性。其次,提出了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的车身横摆稳定控制策略。阐述了车身横摆稳定性控制原理,根据线性二自由度与七自由度车辆模型,推导基于车轮纵向力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律。为实现各驱动轮的横摆力矩分配,以电机执行器输出特性及路面附着为约束条件,提出了基于轮胎动载荷与二次规划算法的横摆力分配方法。正弦转角工况验证结果表明,相较轮胎力平均分配,所提出的横摆稳定性控制策略及轮胎力分配方法能更好地跟随驾驶员驾驶意图,进一步提升车辆操纵稳定性。最后,在车身横摆稳定控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提升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执行器失效后的车身操纵稳定性,提出了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车身状态参数监测与基于Agent的执行器失效容错控制方法。分析现有电机失效控制方法与车辆状态估计算法,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确定车辆行驶实时状态;通过定义各驱动轮Agent,构建失效控制规则与容错协调控制框架,建立失效模型,结合参数估计算法,确保执行器失效后车辆正常行驶。直线与弯道行驶失效工况仿真结果表明,在施加容错控制策略后,能够将车身动力学参数稳定在可控范围内,进一步提升了车辆执行器失效容错控制能力与车辆操纵稳定性。
李斐飞[4](2017)在《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今天数字技术趋于成熟,并在应用领域内迅速普及,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数字时代。新技术与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带来了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和商业规则。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如何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下生存发展下去,是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课题。价值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永恒的主题,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经济乃至数字经济,社会价值系统呈现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变化特征,唯一不变的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终极使命——创造“价值”。从微观层面商业模式是企业组织的价值逻辑,它必然折射出特定阶段更为宏观的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创造逻辑。本研究以“价值创造”为核心,试图回答“从工业社会价值生产系统走向数字社会价值系统的过程中,广告公司如何通过商业模式来实现生存和发展”这一现实问题。本研究将这一复杂问题分解为四个子问题:第一,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是什么;第二,对比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出现了哪些创新?第三,主导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性因素是什么;第四,从传统到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路径。为了得到这四个问题的答案,本研究采用了理论演绎与经验研究两种研究路径。一方面以价值理论为工具,通过理论演绎将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这一具体问题置于社会价值系统的范畴内,通过社会价值系统的演变过程分析和研究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向和方式。另一方面,从现实材料中,采用定性为主体的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结合部分定量分析,采用NVIVO.11作为案例研究的数据储存、分析工具,通过两个相互联系的子研究,总结业界在实践中给出的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思考。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可以将从上至下的理论研究与从下至上的经验研究相互对比、相互补充,试图对以上的四个子问题做出比较客观,又具有一定理论前瞻性的解答。全文分七个部分:前两章是论文的基础,第一章绪论,对本研究的基本介绍,包括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并界定研究对象核心概念,澄清研究的基本问题内容、研究方案的设计;第二章文献综述以及理论资源。通过梳理商业模式理论、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统一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商业模式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并通过对以往学者的研究范式的梳理,确定了以理论演绎和案例归纳作为本研究的两个研究方法路径。并在此部分梳理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范畴内的价值理论体系,明确了本文的理论工具选择;第三、四、五章,是采用理论演绎的路径对四个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这三章的基本理论工具是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价值源泉与价值工具理论,通过对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人类社会价值系统的历史性梳理,总结不同社会价值系统下的价值创造的一般性规律和决定性力量。并由外在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创造规律,推导作为企业组织的广告公司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商业模式的变化规律以及发展趋势。第三章,回顾了工业社会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探讨了广告公司在工业社会中的价值定位以及商业模式的一般演进规律,并提出在工业社会价值系统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是基于工业社会内在价值逻辑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主导下的价值创新;第四章从解构到重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中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从技术社会学视角提出社会价值系统的内在价值逻辑——“技术-价值范式”这一全新的构念。商业模式创新,都是由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所决定和主导的,因此整个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发展,必然导致广告公司旧有商业模式的解构,继而建构符合新的技术价值范式的新商业模式。第五章,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以及创新路径。本章并通过阐述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内在逻辑,分析其主导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可能范式,并解析其理想范式的价值创造机制、竞争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从传统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向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重构的可行性路径。本研究的第六、七两个章节,则从丰富的实践案例中,以多案例研究的方式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归纳式的研究。第六章,价值重构: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本章采用一种对比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与数字时代商业模式的比较,去回答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以及广告公司商业模式是否存在创新,哪些方面存在创新。第七章殊途同归: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动力机制研究。本章通过纵向解剖个案的方式,通过对新进入的广告公司与传统在位者的创新过程研究对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推动力量与创新路径进行深描,并提出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一般路径以及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构想。本研究的第八章结论与展望则在总结了本研究的基本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组织层面为商业模式转型中的提出广告公司提出策略性建议,在制度层面为政策制定提出一些思考,并在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价值创新,其创新的方向是由其所属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所决定的,在“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企业家扮演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推动者角色。“技术-价值范式”是复杂性系统:其中技术与价值需求(包括媒体、广告主、消费者)是外部根本性驱动力量;竞争者与合作伙伴,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推动是影响广告公司商业模式模式变迁的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内在驱动是企业内部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这些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并不是直线型因果关系,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演进。它表示在社会价值系统演进过程中,通过系统内彼此相关的元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第二,从传统到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迭代决定了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必然发生价值重构。其理想的发展范式是构成营销价值网络的“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或“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模式。在“大广告产业”的范畴内,现阶段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是打造“大平台”或“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而少数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正在设计打造“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整体价值网络系统。“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或“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建立的基础是基于稀缺知识资源的互补,参与者必须建构或者嵌入到特定的营销价值网络系统中,从而获取网络租金。“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本身是与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专业分工相互匹配的一种组织合作和价值生产的治理制度,它主动通过关系构建从而进行价值创造,这种商业模式中的价值模块之间通过嵌入到这种组织形态中形成彼此的利益相关者,它们通过相互耦合实现价值的创造,价值转移、价值分配以及价值消费。第三,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实现了创新。广告公司的价值主张发生了创新性的演进:从为广告主提供整合营销传播迁移到提供更加丰富的营销服务演进。以数据作为核心资源的智能投放等企业的商业模式中服务范畴出现较明显的扩展,他们为具有营销或营销传播需求的小微创新者提供营销服务。此外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广告公司提供的价值内容实现了飞跃:一方面大幅度低营销传播过程的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二,是通过创造体验价值,增加商品的价值总和。此外,价值主张创新带动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价值建构方式以及价值获取也实现了创新,从价值建构角度来看,数据、信息、知识,广告公司中愈来愈成为核心资源,而传统价值链式的组织治理方式向价值网络转变;从价值获取视角来看,广告公司的成本结构向大数据技术转移,并在盈利方式上显现出更加弹性、多元化的特征。第四,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从传统走向数字是一个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不同基因的企业有不同的创新路径。从价值系统的层面来看,价值实现机制的演进,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带来价值链模式的解体和价值网络的建构,这是一个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具有普遍性。从具体的企业组织角度来看,在位企业与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具有显着的差异。新进入者的价值定位是全新的,直接进入数字营销价值系统的核心区域。其商业模式创新是从无到有创新路径:设计—建构—优化。与新进入企业不同,位企业在传统价值系统中的原有价值定位受到新的“技术—价值逻辑”侵蚀后,会有两种选择:固守或创新。采用商业模式创新也与新进入企业不同,在位企业一般选择在原有商业价值主张的基础上,以最小风险成本为目标,渐进性迁移到数字营销价值系统中,采用一种迂回路径:补充—设计一整合—优化。
谢丽团[5](2017)在《农村淘宝服务站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省5县的调查分析》文中指出2014-2017年,连续四年的中央1号文件均明确提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电商是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打造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有重要战略意义。各政府部门也纷纷表示将采取多举措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其中重点提到了要推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是突破农村信息流、物流瓶颈,为农村群众提供电子商务基础服务,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的一个重要节点通道。各地政府和阿里联合打造的农村淘宝服务站是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在中国基层扎根,如何高效运营却是摆在农村电商面前更大的问题。为了让农村淘宝服务为农村电商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本文将挖掘影响农村淘宝服务站绩效的关键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提高农村淘宝服务站绩效的有效途径,让农村电商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淘宝服务站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环境进行梳理。其次,基于TOE理论对农村淘宝服务站绩效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接着,基于农村淘宝服务站的绩效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构建农村淘宝服务站的绩效影响因素实证模型。然后,本文运用stata软件和调查到的数据对农村淘宝服务站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论:第一,人口规模、传统消费观念、村民消费能力、物流基础设施、村小二综合素质等制约了中国农村淘宝服务站的发展。第二,从服务站层面来看,成立年限、经营模式和服务站的规模与农村淘宝服务站的绩效显着正相关;第三,从经营者层面来看,村小二的资金实力和人情往来与农村淘宝服务站的绩效显着正相关,经营者人员素质、代购经验以及对外联系与农村淘宝服务站绩效之间没有显着关系;第四,从环境层面来看,常住人口规模、村民触网意识和交通便利程度与农村淘宝服务站绩效显着的正相关,竞争强度和村民人均收入与农村淘宝服务站的绩效不存在显着关系。本文创新之处:(1)基于TOE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较为适当和完整的农村淘宝服务站绩效影响因素理论框架。(2)目前,尚未有文献研究农村淘宝服务站绩效。从理论上看,具有独创性,丰富了农村电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从现实来讲,为阿里巴巴和政府发展农村电商、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定参考。(3)实地走访调查、线上问卷调查和电话追查多种调查方式结合,并首次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农村淘宝服务站绩效的影响因素。
杨国辉[6](2014)在《质量经营视角下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对组织绩效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今天,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和质量经营作为组织获得成功的两种重要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青睐。但是面对“企业信息化高投资低成效”的状况和“质量经营到底是什么”的议题,企业却充满疑惑,望而却步。在学术领域,以往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质量经营是互补性资源,能够产生协同效应,但是对于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质量经营两者关系、企业信息技术能力、质量经营与组织绩效三者关系影响机理尚未厘清。所以,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怎样从整体视角看待企业信息技术能力?(2)质量经营是什么?质量经营实践框架是什么?(3)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质量经营之间影响关系是怎样的?(4)企业信息技术能力、质量经营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机理是怎样的?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首先总结了大量的以往国内外对企业信息技术能力、质量经营与组织绩效研究的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模型与假设;然后,结合企业管理咨询经验与企业访谈,采用德尔菲法开发初始量表,并对80多家企业进行问卷预测,得出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三维度、质量经营六维度和组织绩效两维度测量量表,最终对450家企业进行正式问卷调查,通过数理统计分析验证假设;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展现企业实际运营中,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质量经营状况以及组织绩效结果。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可以由IT战略、IT资源和IT运营三个维度形成整体视角来衡量企业信息技术能力;(2)质量经营是一种贯穿企业管理始终的经营理念,现代质量经营框架包含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和测量、分析与改进六个维度;(3)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三个维度对质量经营均有正相关影响;(4)质量经营能够完全中介IT运营对组织绩效、IT资源对非财务绩效影响,部分中介IT战略对组织绩效影响。本研究丰富了企业信息技术能力、质量经营内涵及维度的本土研究,探索并开发了企业信息技术能力、质量经营与组织绩效调查量表,厘清了企业信息技术能力、质量经营对组织绩效影响机理,并对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质量经营在企业的具体实践给予指导。
刘嘉[7](2014)在《区域性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公路作为交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落实交通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重要体现。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其服务设施,是人流、物流、车流的载体,直接服务于社会公众并接受其监督与评价,具有很强的社会效应。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要求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更畅通以及更具特色的出行服务,服务区的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愈发显得重要。河南省位于我国公路网的“中心区域”,高速公路高水平运营至关重要。本文围绕高速公路服务区专业化、特色化和标准化经营管理,分别从驶入率预测、服务区社会经济适应性评价、服务区布局及其物流功能拓展选址以及服务区经营管理标准化这四个方面展开系统研究。首先,结合河南省28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状况、交通流特征和消费特征等调研数据,综合考虑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特征、服务区间距、与上下游高速公路出入口距离以及服务区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构建基于遗传算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的服务区车辆驶入率预测模型,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精度;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双重属性,提出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社会经济适应性内涵,进而构建高速公路服务区社会经济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河南省23对服务区经营状况进行适应性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服务区总体经营状况良好,部分服务区存在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现象;依据高速公路服务区合理间距设置原则,对未来河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布局规划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驶入率预测模型及适应性评价结果,依据构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拓展物流节点选址指标,综合利用聚类分析法和熵值法对河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拓展物流节点选址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涉及到的“物”的质量规范、“事”的过程控制和“人”的行为规范,分别构建具有可操作性且细化具体的河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标准化运营管理制度。研究成果为提升“中心区域”高速公路服务水平以及影响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质量,从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索。
宋立林[8](2013)在《汉语“别拿X(不)当Y”构式的动态范畴化研究》文中提出一部东北乡村剧《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焕发了“别拿X(不)当Y”这类构式表达的流行,以新闻标题,书名,文章标题,广告标题等形式为多。按现代汉语语法,该构式承继了“拿”字处置构式、(双重)否定构式和“别”字否定祈使构式等上位语式的信息。很多学者分别使用传统、语义语用、转换生成、认知等方法对它们作了研究,却未见对“别拿X(不)当Y”构式的专题研究。秉承认知语言学(包括构式语法)“1+1>2”的整合观,本文认为“别拿X(不)当Y”构式绝不是三种语式的简单组合,该构式的意义为“说话者劝说听话者消显或凸显X所含的Y的典型概念属性”,该构式具有通过劝谏说理调整范畴化的功能。本文在认知语言学(包含构式语法)框架下,基于范畴化理论,特别是原型理论,以及Hopper and Thompson (1984)提出的语言去范畴化是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断,发现人们因识解差异可不断地发生范畴的调变,因此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存在由“初始范畴化”经历“去范畴化”、“再范畴化”的动态过程。以此,本文提出了概念层面的动态范畴化过程的构想,对汉语“别拿X(不)当Y”构式的解读机制进行研究,并深入挖掘该构式进行概念去范畴化和再范畴化的工作机制:1).构式和语境的压制;2).基于图形背景转换的凸显原则;3).隐转喻认知机制。笔者通过对已收集到的519条语料(包括372条“别拿X当Y”构式及其变体和147条“别拿X不当Y”构式及其变体)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分类分析,以发现在构式特征影响下,解读该构式意义的动态范畴化过程的运行。本文共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选题理据、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收集和结构布局。第二章“文献综述”,由于缺乏前人研究,本章主要回顾和评价与该构式有关的上位构式的前人研究,主要包括处置构式及“拿”字处置构式、(双重)否定构式和“别”字祈使构式,且指出研究不足;接着界定本文研究对象“别拿X(不)当Y”的构式特性。第三章“理论框架”,针对以往研究不足,本文提出概念层面的动态范畴化过程,包括初始范畴化、去范畴化、再范畴化阶段,来阐释“别拿X(不)当Y”构式的解读机制。针对此过程,还挖掘出促成该构式进行概念层面动态范畴化的三个工作机制。第四章“语料分析与讨论”,本文对人民网、中国知网、百度、谷歌、有声媒体语言文本语料库检索进行穷尽搜索,共获得“别拿X(不)当Y”构式及其变体在内的519条语料,自建小型封闭语料库。笔者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语料进行分类分析,发现在构式特征影响下,解读构式意义的动态范畴化过程的不同。语料分析发现:句法上,X和Y成分可由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甚至小句充当,且二者的句法范畴可以不同,这需要构式压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语义上,构式意义要求词项X和Y在语义上能基于百科知识建立概念属性的关联,同时二者的概念属性又不得不具备一定不协调性,以发生动态范畴化;另外根据该构式表达的“语义透明度”,笔者将此构式大体分为三类,分别命名为:透明型,透明-隐晦型和隐晦型,并以案例逐类展示其动态范畴化过程。语用上,该构式体现了标题的简洁新奇性,具有主观性的反向说理(“别拿X当Y”构式)和正向说理(“别拿X不当Y”构式)的语用特征,最后笔者提出要防止该构式被滥用的警示。第五章“结语”,总结全文,归纳本文贡献:1.提出了概念层面的动态范畴化过程用以阐释“别拿X(不)当Y”构式意义的解读机制,并进一步挖掘促成该构式进行动态范畴化的三个工作机制;2.穷尽性搜索该构式及其变体,自建519条小型封闭语料库,并对该构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佐证动态范畴化过程的有效性。最后,该章节还提出了本研究之不足和建议。
龚琼芳[9](2013)在《林译小说在清末民初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纾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后的古文名家,在诗、词、戏曲、小说、笔记等方面均有创获,并擅长丹青,但真正使他蜚声文坛的却是他的翻译小说。林译小说是中国近代小说史和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它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文学窗口,因此风靡一时,但后来却备受批评,甚至湮没无闻。林译小说的传播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林纾及林译小说表现出了强烈的文化传播的愿望,林纾本人也积极参与各种传播活动。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正是希望能采用新的方法,拓展林译小说的研究。本文的“绪论”部分概括了林纾的生平及他的文学活动,介绍了林译小说的基本情况及研究现状,还说明了相关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一章考察了林纾的交往与林译小说的传播。林纾的交往范围很广,涉及合译者及诸多文化名人。本章主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观——精神交往理论。林纾的口译者在选择原着、翻译的准确性及翻译速度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林译小说的传播,这些口译者与林纾的关系也形成一个庞大的传播网络,为林译小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林纾交往的文化名人对林译小说的传播也起到促进作用。第二章主要研究林译小说的传播与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近代出版机构的关系,同时也适度关注了《平报》、《公言报》等其他出版机构及戏剧这种媒介对林译小说传播的影响。林纾1903年正式与商务印书馆产生联系,从1905年起开始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他在商务出版的单行本着译合计140种,此外还有不少译作刊载于商务印书馆创办的《东方杂志》、《小说月报》、《小说世界》等刊物上。商务印书馆先进的印刷设备与完善的发行系统为林译小说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读者基础,提供了强大的流通渠道,使林译小说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林纾的译作绝大部分都在商务出版,商务印书馆对林译小说特别重视,并给予优渥的待遇,还有意将林纾和林译小说打造成品牌,综合利用各种营销手段,频繁地刊登宣传及促销广告,并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第三章首先从社会环境、林纾的思想、林译小说的内容及其传播效果出发,将林译小说以1913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本章综合考虑书名、序跋、评论、正文等因素在前期林译小说的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从“林译小说的序跋与传播效果”、“林译小说的翻译策略与传播效果”、“林译小说的传播与林纾的文学贡献”三方面展开论述。林纾前期的译本绝大多数有序跋,这些文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林纾翻译小说时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林译小说的传播。同时,林纾使用浅近的文言、选择合适的题材、采取恰当的归化和异化手段等翻译策略也对林译小说传播产生了影响。林译小说的广泛传播使林纾成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林纾和林译小说在三个方面对文学做出了贡献:借用古文笔调,提升了小说和小说家的地位;林译小说体现了小说社会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林译小说拓展了读者对外国文学的认识。第四章探讨了后期林译小说传播效果不佳的原因,其直接原因是小说的内容与质量大不如前。林纾一直有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除了林纾本人的思想因素、合译者的因素外,经济因素也导致林纾为追求物质利益而粗制滥造。林纾在五四运动期间与新文化派的纠葛更是导致林译小说被冷落的决定性因素。本章运用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等理论,仔细考察林纾与新文化派论战的始末,发现林纾与章炳麟及其弟子的文派之争正是这场论战的诱因。新文化派决定向林纾发难,以在文坛制造轰动效应,结果派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而新文化派对林纾及林译小说的指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译小说的地位及传播效果。五四时期营造的舆论氛围影响巨大,林译小说的价值几乎被全盘否定,也渐渐少人问津了。本文通过对林译小说前后期传播效果的比较,强调了林纾的文学活动具有启蒙意义,林译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书写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对新文化运动也有深刻影响。
孔震[10](2013)在《北京旗人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旗人文化具有包容性,表现为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在近代,作为北京文化核心的旗人文化曾与北方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化交融互补,在文化多样性中不断发展到新的层面。旗人文化与北京城在300多年间互相作用,一方面造就了北京旗人文化的变迁,另一方面充实了多元一体的北京文化。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中华文明的首要渊薮和首善之区。作为中华古国北半部核心性的都会城市,北京是历史上各民族不同质地文化互相折冲、会融的一处重要焦点。清朝在北京建都近三个世纪,其间,这里成了满洲民族首要的聚居地。为了进取中原,满族统治者曾将东北地区的八旗人口倾巢驱使进关。为巩固大一统的清帝国,京师被辟为满族的大本营,实行了旗民分城居住之策。虽然历经种种变化,八旗在内城的基本居住区划直到亡清之际无大变化。一代代的旗人,将北京作为家乡来爱戴,“京师即故乡”观念在他们中间根深蒂固。历经了十多代人的繁衍生息,他们已然成了北京城里的“土着”。京旗满族有浓重的恋京情结。旗人的文化活动带有很强的传承性。他们的先祖经历过较长的无文字过程,一代又一代用口耳相传的原始的文化承袭方式来接续民族的精神血脉。这在他们的民族生存和传统维系中间,至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家族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具体体现在日常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婚葬习俗、信仰与观念等诸方面。这些自在的文化特质或文化要素构成了旗人文化的基本内核或规定性。北京旗人文化实际上是旗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过连通八方的京城文化舞台,借助京师八旗的人才辈出,将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性的文化不断提升,不断发展。清代是旗人文化大幅度变迁的历史时期。旗人文化与民人文化共生,相互濡染,不断鞣杂。八旗制度把旗人限定在职业军人的人生轨道里,严禁务农、做工和经商。在世代承袭的框架里,下层旗人吃着每况愈下的“铁杆庄稼”,为了逃避烦恼和忧愁,普遍出现了追求艺术情趣的倾向,以找寻心灵慰藉。在这上面,他们肯花大力气,渐渐演变成嗜好艺术的族群。生活的“艺术化”倾向几近脱缰野马,花鸟鱼虫与琴棋书画都可并肩为伍,一方面扩展了旗人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把原本饱含尚武精魂的旗人群体改造成了京城文化集聚体。八旗制度笼罩下的旗人们,群体性的文化艺术倾向已然在日常生活中崭露头角。而玩味语言、“撇京腔”,也成了他们的人生癖好。京味儿文学,是旗人对北京文化贡献良多的再一个方面。八旗作家在研习汉族文人的创作道路上,没有盲目模仿处处照搬,而是创造性地标示出旗人文学的个性风采。北京的传统表演艺术,尤其是京剧和曲艺,也跟旗人的广泛参与关系密切。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统治,也为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迁。旗人们挣脱了八旗制度的捆绑,断绝了当兵吃饷的经济来源,必须改行自食其力。先前颇有艺术修养的某些旗人变先前的艺术爱好为谋生手段,成为专业艺人。不同阶层的旗人从业者,摩肩接踵地进入了文化艺术界。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旗人后裔在转换为满族身份后,执着于高雅艺术和世俗娱乐,不断将旗人文化的内核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高度关注社会需求,引领文化时尚。诸多旗人后裔根据对旗人文化的记忆,为大众娱乐创造更有价值的内容,寻找更广阔的表演舞台,同时帮助现代北京人找寻自己的文化之根。旗人的常态生活习俗,亦给北京文化深度浸染。受早期信奉萨满教的影响,旗人讲礼仪,注礼貌,亲宗族而重血亲,尊重长辈,崇敬先人,友爱亲朋,世代相传的观念也构建了老北京人的基础价值观和信仰。易言之,北京文化中间至今存留的各类优长、缺失,也是可以通过对照满族文化这面镜子来予以深入检视。北京旗人文化在300多年的发展变化过程,逐渐形成了京旗文化圈,充分体现文化变迁中的涵化现象。虽然旗人作为一个政治特权群体已经消亡,但是旗人文化还是通过调整,存活于北京地区。植根于北京文化的北京旗人文化,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更是在推动当今文化产业方面发挥着作用。旗人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存,同时对处于全球化时代中的中国具有多项助益。在全球化的世界,发掘民族文化的精华,才能实现有效国际文化传播,提升国家形象,促进“美丽中国、和谐世界”的目标实现。
二、DC导购·行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C导购·行情(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社会阶层再分配偏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社会阶层与再分配偏向 |
1.1 社会阶层的界定 |
1.2 社会阶层对再分配偏向的影响 |
1.2.1 再分配与再分配偏向 |
1.2.2 社会阶层影响再分配偏向的研究证据 |
2 贫富差距归因的中介作用 |
2.1 再分配偏向的经典假说 |
2.2 社会支配理论:对群际不平等的初探讨 |
2.2.1 集聚的个人歧视 |
2.2.2 机构歧视 |
2.2.3 行为的非对称 |
2.3 社会阶层的不平等维持模型:对阶层间不平等的聚焦 |
2.3.1 基于社会阶层的结构屏障 |
2.3.2 维持不平等的感知过程 |
2.3.3 维持不平等的意识形态过程 |
2.3.4 维持不平等的道德一人际取向过程 |
2.3.5 维持不平等的阶层认同与阶层冲突过程 |
2.3.6 模型小结 |
3 谦卑对高阶层再分配偏向的影响 |
3.1 谦卑的内涵、测量与启动 |
3.1.1 谦卑的内涵 |
3.1.2 谦卑的测量 |
3.1.3 谦卑的启动 |
3.2 谦卑可作为干预策略的研究证据 |
3.2.1 谦卑与贫富差距归因 |
3.2.2 谦卑与再分配偏向 |
3.2.3 谦卑与亲社会倾向 |
第三部分 问题提出与总体研究构想 |
1 文献小结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
第四部分 实证研究 |
1 研究一 社会阶层对再分配偏向的影响 |
1.1 子研究1 社会阶层影响再分配偏向的大样本检测 |
1.1.1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
1.1.2 数据来源 |
1.1.3 被试 |
1.1.4 指标选取 |
1.1.5 统计方法 |
1.1.6 研究结果 |
1.1.7 讨论 |
1.2 子研究2 再分配偏向量表的编制 |
1.2.1 研究目的 |
1.2.2 再分配偏向量表的编制 |
1.2.3 讨论 |
1.3 小结 |
2 研究二 贫富差距归因的中介作用 |
2.1 子研究3 贫富差距归因的中介作用研究 |
2.1.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2.1.2 被试 |
2.1.3 研究工具 |
2.1.4 研究结果 |
2.1.5 讨论 |
2.2 子研究4 社会阶层影响贫富差距归因的实验研究 |
2.2.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2.2.2 被试 |
2.2.3 研究方法 |
2.2.4 实验流程与研究工具 |
2.2.5 研究结果 |
2.2.6 讨论 |
2.3 子研究5 贫富差距归因影响再分配偏向的情景实验 |
2.3.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2.3.2 被试 |
2.3.3 研究方法 |
2.3.4 实验流程与研究工具 |
2.3.5 研究结果 |
2.3.6 讨论 |
2.4 子研究6 贫富差距归因影响再分配偏向的行为经济学实验 |
2.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2.4.2 被试 |
2.4.3 研究方法 |
2.4.4 实验流程与研究工具 |
2.4.5 研究结果 |
2.4.5 讨论 |
2.5 小结 |
3 研究三(子研究7)谦卑对高阶层再分配偏向的干预研究 |
3.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3.2 被试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程序与工具 |
3.5 研究结果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五部分 综合讨论 |
1 社会阶层与再分配偏向的关系 |
2 社会阶层影响再分配偏向的心理机制 |
3 如何提升优势阶层的再分配偏向 |
4 小结 |
4.1 研究意义 |
4.2 本研究的贡献 |
4.3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后记 |
(2)社会化商务视角下在线评论同侪回应冲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在线评论同侪回应冲突概念界定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社会化商务与同侪影响 |
2.1.1 社会化商务的概念 |
2.1.2 社会化商务的特征 |
2.1.3 社会化商务中的同侪影响 |
2.2 在线评论与评论回应 |
2.2.1 在线评论和评论回应概述 |
2.2.2 社会化商务中的评论回应 |
2.2.3 在线评论同侪回应冲突 |
2.3 消费者信息处理与购买意向 |
2.3.1 消费者在线购买决策过程模型 |
2.3.2 消费者信息处理理论 |
2.3.3 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因素 |
2.4 现有文献的主要不足 |
3 在线评论同侪回应冲突概念的结构维度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信息系统领域中扎根理论的应用 |
3.1.2 研究样本选择 |
3.1.3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2 范畴提炼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3 概念维度模型构建与阐释 |
3.3.1 基于双重信任的维度模型构建 |
3.3.2 模型阐释 |
3.4 本章小结 |
4 消费者处理同侪冲突回应信息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4.1.1 冲突回应有用性与采纳意向 |
4.1.2 冲突回应内容质量 |
4.1.3 评论回应者可信任度 |
4.1.4 冲突强度 |
4.1.5 消费者知识的调节作用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设计 |
4.2.2 构面测量与预测试 |
4.3 结果分析 |
4.3.1 操作检验 |
4.3.2 描述性统计 |
4.3.3 测量模型检验 |
4.3.4 结构模型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同侪回应冲突下消费者态度与购买意向一致性分析 |
5.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5.1.1 回应冲突下的消费者态度与购买意向 |
5.1.2 冲突情境的调节作用 |
5.1.3 消费者矛盾性的调节作用 |
5.2 研究方法 |
5.2.1 情境设计 |
5.2.2 构面测量与预测试 |
5.3 结果分析 |
5.3.1 问卷筛选 |
5.3.2 描述性统计 |
5.3.3 测量模型检验 |
5.3.4 结构模型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实践启示 |
6.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第四章2X2实验设计 |
附录C 第五章分阶段情境设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横摆稳定性与执行器失效容错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
1.2.1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
1.2.2 多轮耦合动力学控制方法 |
1.2.3 执行器失效容错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整车建模与仿真 |
2.1 分布式电动汽车整车系统结构 |
2.2 整车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
2.2.1 车身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
2.2.2 车轮运动动力学模型 |
2.2.3 轮胎动力学模型 |
2.2.4 驾驶员模型 |
2.2.5 驱动电机模型 |
2.2.6 车身行驶阻力动力学模型 |
2.3 MATLAB/Simulink与 CarSim联合仿真 |
2.3.1 CarSim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 |
2.3.2 联合仿真平台搭建 |
2.4 整车七自由度模型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横摆稳定性控制策略 |
3.1 车身横摆稳定性控制概述 |
3.2 车辆线性二自由度参考模型 |
3.3 滑模变节构控制基本原理 |
3.3.1 滑模面设计 |
3.3.2 趋近律选择 |
3.3.3 滑模运动函数 |
3.4 横摆力矩控制器设计 |
3.4.1 确定被控参数 |
3.4.2 控制规律的求出 |
3.5 基于轮胎动态载荷的分配方法 |
3.5.1 直接横摆力矩分配设计 |
3.5.2 二次规划求解 |
3.6 车身横摆稳定性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电动汽车执行器失效容错控制 |
4.1 多执行器冗余系统容错控制 |
4.2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失效类型与分析 |
4.3 车辆状态参数估计 |
4.3.1 车辆行驶状态参数估计方法 |
4.3.2 卡尔曼滤波器理论概述 |
4.4 多Agent系统控制理论 |
4.4.1 Agent定义与结构特征 |
4.4.2 多Agent系统理论 |
4.5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失效容错控制方法 |
4.5.1 基于状态参数监测与多Agent系统的容错控制原理 |
4.5.2 基于UKF的车辆参数估计与监测方法 |
4.5.3 基于多Agent系统的失效控制方法 |
4.5.4 参数估计方法验证 |
4.6 失效控制验证与分析 |
4.6.1 直线行驶失效控制 |
4.6.2 弯道行驶失效控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4)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趋向成熟的中国广告业迎来数字时代变革的机遇与挑战 |
1.1.2 理论背景:数字时代的新价值、新管理视角 |
1.2 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和基本结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主要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述评与理论资源 |
2.1 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研究评析 |
2.1.1 多元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的理论内涵 |
2.1.2 静态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的理论模型与构成要素研究 |
2.1.3 商业模式理论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
2.1.4 创新理论与动态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
2.1.5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研究述评 |
2.2 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的价值研究 |
2.2.1 价值的理论内涵 |
2.2.2 一元与多元之争:价值源泉理论 |
2.2.3 价值链到价值网:价值工具论的演变 |
3 价值创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规律 |
3.1 工业社会价值系统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演进 |
3.1.1 单一价值模块的报业广告批发商模式 |
3.1.2 价值链延伸的全面服务广告代理制模式 |
3.1.3 多价值链条并行的整合营销传播集团模式 |
3.2 广告公司的价值定位及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 |
3.2.1 从客观价值到主客观价值并重:广告公司在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价值定位演进 |
3.2.2 价值创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 |
4 从解构到重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 社会价值系统的内在价值逻辑:“技术-价值范式” |
4.1.1 社会价值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
4.1.2 “技术-价值范式”: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逻辑 |
4.2 解构与重构:“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演进规律 |
4.2.1 人类社会价值系统发展的连续与非连续性 |
4.2.2 “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演进过程 |
4.3 “技术-价值范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演进决定性因素 |
4.3.1 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企业组织 |
4.3.2 “技术-价值范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决定性力量 |
4.3.3 企业家:“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历史推动者 |
4.4 从“自我完善”走向“价值重构”:“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4.4.1 从建构到解构:工业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主导的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4.4.2 从解构到重构: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5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以及其创新路径 |
5.1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特征以及价值实现机制 |
5.1.1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基本特征 |
5.1.2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价值实现机制:价值网络 |
5.2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 |
5.2.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
5.2.2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机制 |
5.3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机制 |
5.3.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的竞争优势来源 |
5.3.2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内部竞争机制 |
5.4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5.4.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形成的基础 |
5.4.2 从解构到建构:大平台+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 |
6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一:基本范式的价值重构 |
6.1 研究方案 |
6.1.1 问题、方法与工具 |
6.1.2 案例的选择 |
6.1.3 资料搜集与处理 |
6.2 从传统到数字,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比较分析 |
6.2.1 以价值主张为主要判断依据的商业模式创新标准 |
6.2.2 传统广告商业模式范式 |
6.2.3 基于案例研究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
6.2.4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结论 |
7 数字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二:新进入者与在位者的殊途同归 |
7.1 多案例研究设计 |
7.2 乘势而起:新进入者商业模式创新 |
7.2.1 抓住市场的风口:新进入者在数字环境下的价值主张创新 |
7.2.2 回应数字“技术-价值范式”: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建构的内在逻辑 |
7.2.3 多赢:新进入者价值获取的意图 |
7.3 基因的选择: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 |
7.3.1 基因的不对称动机:在位者的商业模式价值主张创新 |
7.3.2 如何实现大梦想: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价值建构方式 |
7.3.3 多元化的价值获取方式: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价值获取 |
7.3.4 如何突破亚历山大难题:在位者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 |
7.4 结论与探讨一:数字“技术-价值范式”下的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实践驱动因素 |
7.4.1 “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技术与价值需求的选择 |
7.4.2 “大平台+小服务前端”:价值竞争与价值共创的耦合 |
7.4.3 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驱动者:企业家(企业家精神) |
7.5 结论与探讨二:价值视角下新进入者与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结论 |
8.2 广告公司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策略性思考 |
8.2.1 培育内部企业家精神,塑造持续创新文化 |
8.2.2 建设二元性组织,协调创新与效率矛盾 |
8.3 制度创新促进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8.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农村淘宝服务站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省5县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村需求与消费矛盾 |
1.1.2 农村电子商务助力破解"三农问题" |
1.1.3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农村电子商务 |
1.1.4 农村淘宝服务站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内容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1.5 农村淘宝的内涵与演变 |
1.5.1 农村电子商务 |
1.5.2 农村淘宝 |
2 文献综述 |
2.1 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 |
2.1.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2.1.2 农村电子商务交易的平台建设与技术研究 |
2.1.3 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研究 |
2.1.4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研究 |
2.1.5 农产品电子商务溯源研究 |
2.2 企业电子商务绩效的研究现状 |
2.2.1 企业绩效概念界定 |
2.2.2 企业的电子商务绩效评价研究 |
2.2.3 企业电子商务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农村淘宝服务站发展情况 |
3.1 全国农村淘宝服务站发展现状 |
3.1.1 农村淘宝服务站发展概况 |
3.1.2 福建省农村淘宝服务站发展概况 |
3.1.3 湖北省农村淘宝服务站发展概况 |
3.2 农村淘宝服务站发展中面临的环境 |
3.2.1 农村常住人口不足 |
3.2.2 传统消费观念根深蒂固 |
3.2.3 基础设施不完备 |
3.2.4 村小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
3.2.5 村小二收入低 |
3.2.6 农产品上行受限 |
4 农村淘宝服务站绩效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 理论基础:TOE理论 |
4.2 理论模型构建 |
4.3 农村淘宝服务站的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服务站层面 |
4.3.2 经营者层面 |
4.3.3 环境层面 |
5 农村淘宝服务站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取 |
5.2 问卷设计 |
5.3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5.4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 模型的统计性检验 |
5.5.1 相关系数与多重共线性分析 |
5.5.2 异方差分析 |
5.6 回归分析及结果讨论 |
6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强农村互联网知识普及 |
6.2.2 多方联合完善道路、宽带、物流等基础设施 |
6.2.3 注重电子商务人才培育 |
6.2.4 与农业技术推广相结合 |
6.2.5 塑造地方特色品牌 |
6.2.6 简化小额信贷流程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质量经营视角下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对组织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环境 |
1.1.2 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 |
1.1.3 质量经营的发展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综述 |
2.1.1 企业信息化 |
2.1.2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 |
2.2 质量经营文献综述 |
2.2.1 质量经营内涵 |
2.2.2 质量经营的演化 |
2.3 组织绩效文献综述 |
2.4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综述 |
2.5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质量经营关系综述 |
2.6 质量经营与组织绩效关系综述 |
2.7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质量经营与组织绩效关系综述 |
2.8 本章小结 |
3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
3.1 本研究中各研究变量的选取 |
3.1.1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变量的选取 |
3.1.2 本文中质量经营变量的选取 |
3.1.3 本文中组织绩效变量的选取 |
3.2 研究假设提出 |
3.2.1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假设提出 |
3.2.2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质量经营关系假设提出 |
3.2.3 质量经营与组织绩效关系假设提出 |
3.2.4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质量经营与组织绩效关系假设提出 |
3.3 研究模型提出 |
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 问卷初型 |
4.2 问卷预测 |
4.2.1 预测问卷设计 |
4.2.2 预测问卷发放 |
4.3 预测问卷分析 |
4.3.1 基本信息统计 |
4.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3 各维度信度分析及相关分析 |
5 数理统计分析 |
5.1 数据收集及描述性统计 |
5.2 信度分析 |
5.3 效度分析 |
5.3.1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效度分析 |
5.3.2 质量经营效度分析 |
5.3.3 组织绩效效度分析 |
5.4 相关分析 |
5.5 回归分析 |
5.5.1 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检验 |
5.5.2 自变量与中介变量关系检验 |
5.5.3 中介变量与因变量关系检验 |
5.5.4 中介效应分析 |
6 基于A公司的案例研究 |
6.1 研究方法与案例企业选择 |
6.2 案例分析 |
6.2.1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 |
6.2.2 质量经营 |
6.2.3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质量经营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关系 |
6.3 本章案例小结 |
7 研究讨论与结果 |
7.1 研究结果讨论 |
7.1.1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维度构建 |
7.1.2 质量经营内涵梳理与维度构建 |
7.1.3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对组织绩效影响作用 |
7.1.4 质量经营的中介效应 |
7.2 研究结论 |
7.3 研究意义与启示 |
7.3.1 理论贡献 |
7.3.2 实践启示 |
7.4 研究不足 |
7.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7)区域性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区车辆驶入率预测 |
1.2.2 服务区拓展物流功能的选址优化 |
1.2.3 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标准化管理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基本结构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驶入率及经营现状分析 |
2.1 调查方法和内容 |
2.1.1 问卷调查 |
2.1.2 现场查勘 |
2.2 调查结果汇总 |
2.2.1 服务区服务设施使用频率及经营现状调查 |
2.2.2 服务区沿线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及驶入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驶入率预测模型 |
3.1 车辆驶入率基本概念 |
3.2 高速公路服务区车辆驶入率影响因素分析 |
3.3 驶入率预测模型构建 |
3.3.1 传统神经网络的缺陷及解决方案 |
3.3.2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驶入率预测模型 |
3.3.3 小波神经网络拓扑结构确定 |
3.4 预测模型的学习与训练 |
3.4.1 样本数据获取 |
3.4.2 模型求解步骤 |
3.4.3 模型学习与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社会经济适应性评价 |
4.1 适应性的基本概念 |
4.2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社会经济适应性内涵 |
4.2.1 高速公路服务区经济社会适应性内涵 |
4.2.2 高速公路服务区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模式 |
4.3 高速公路服务区社会经济适应性评价 |
4.3.1 基于 DEA 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社会经济适应性评价方法 |
4.3.2 高速公路服务区社会经济适应性评价指标 |
4.3.3 评价数据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性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其拓展物流功能选址 |
5.1 高速公路服务区间距设置原则 |
5.2 不同地域高速公路服务区选址特点 |
5.3 河南省高速公路典型区域服务区选址规划 |
5.4 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功能拓展及其选址 |
5.4.1 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拓展渠道 |
5.4.2 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功能拓展优势 |
5.4.3 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节点层次划分 |
5.4.4 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中心选择优化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标准化运营管理 |
6.1 高速公路服务区标准化管理的基本理论 |
6.1.1 标准化的定义和内涵 |
6.1.2 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标准化的内涵及意义 |
6.2 高速服务区标准化运营制度体系设计 |
6.2.1 标准化运营制度体系的设计原则 |
6.2.2 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标准化内容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汉语“别拿X(不)当Y”构式的动态范畴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Motivation of the Study |
1.2 Defining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and Research Scope |
1.3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
1.4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
2.2 Reviews on Related Constructions of “bie na X (bu)dang Y” |
2.2.1 Previous Studies on Disposal Construction and “na X dang Y” Disposal Construction |
2.2.1.1 Traditional Approaches |
2.2.1.2 Semantic and Pragmatic Approaches |
2.2.1.3 Transformational Approaches |
2.2.1.4 Cognitive Approaches |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Double) Negative Construction |
2.2.2.1 Traditional Approaches |
2.2.2.2 Pragmatic Approaches |
2.2.2.3 Cognitive Approaches |
2.2.3 Previous Studies on Imperative Construction of “bie” |
2.2.4 Brief Summary and Comments |
2.3 “bie na X (bu)dang Y” as a Construction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
3.2 Theoretical Bases |
3.2.1 Categorization Theory |
3.2.2 Decategorization Theory |
3.3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Dynamic Categorization Process |
3.3.1 Conceptual De/Re-categorization and Dynamic Categorization Process |
3.3.2 Working Mechanisms of Dynamic Categorization Process |
3.3.2.1 Coercion as a Trigger for Dynamic Categorization Process |
3.3.2.2 Prominence Principle on Basis of Figure/Ground Reversion |
3.3.2.3 Metaphtonymy |
3.4 Summary |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4.1 Introduction |
4.2 Data Description |
4.3 Data Analysis of “bie na X (bu)dang Y”construction |
4.3.1 The Syntactic Properties of “bie na X (bu)dang Y”Construction |
4.3.1.1 The Syntactic Categories of X and Y |
4.3.1.2 The Syntactic Positions of X and Y |
4.3.1.3 The Existence of Subtype of “bie na X (bu)dang Y +V” |
4.3.2 The Semantic Properties of “ bie na X (bu)dang Y” Construction |
4.3.2.1 The Semantic Constraints of X and Y |
4.3.2.2 Semantic Transparency of “bie na X (bu)dang Y” Construction |
4.3.2.3 Dynamic Categorization Proc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bie na X (bu)dang Y” Construction |
4.3.3 The Pragmatic Properties of “bie na X (bu)dang Y” Construction |
4.3.3.1 Novelty and Economy |
4.3.3.2 Subjectivity |
4.3.3.3 Warn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Vulgarization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in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 |
Appendix 1 |
Appendix 2 |
(9)林译小说在清末民初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林译小说简介 |
二、林译小说研究综述 |
(一) 清末民初阶段 |
(二) 五四运动前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 |
(三) 1980年代至今 |
三、传播学视角下的林译小说研究 |
四、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林纾的交往与林译小说的传播 |
一、林译小说的传播主体 |
二、林纾的交往与林译小说的传播 |
第二章 近现代传媒与林译小说的传播 |
一、商务印书馆的物质基础与林译小说的传播 |
二、商务印书馆的译介西学与林译小说的传播 |
三、商务印书馆的广告营销与林译小说的传播 |
(一) 商务印书馆的品牌塑造与林译小说的传播 |
(二) 商务印书馆的营销策略与林译小说的传播 |
四、多种传播媒介与林译小说的传播 |
(一) 《平报》、《庸言》与林译小说的传播 |
(二) 其他传媒与林译小说的传播 |
(三) 戏剧与林译小说的传播 |
第三章 前期林译小说的传播 |
一、前期林译小说的序跋与传播效果 |
(一) 序跋的情感表达与前期林译小说的传播 |
(二) 序跋的求新求异与前期林译小说的传播 |
(三) 序跋的类比策略与前期林译小说的传播 |
二、前期林译小说的翻译策略与传播效果 |
(一) 文言策略与前期林译小说的传播 |
(二) 文学策略与前期林译小说的传播 |
(三) 文化策略与前期林译小说的传播 |
三、前期林译小说的传播与林纾的文学贡献 |
第四章 后期林译小说的传播 |
一、五四新文化派对后期林译小说传播的影响 |
二、五四新文化派对林纾的误读及林译小说的价值 |
三、林译小说的传播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出版林纾译着年表 |
附录二 《小说月报》刊载林纾译作年表 |
后记 |
(10)北京旗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个人的研究条件 |
第四节 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北京旗人概述 |
第一节 八旗制度与旗人概念 |
第二节 旗人进京形成特权阶层 |
第三节 旗人对近代北京的社区构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第二章 北京旗人的物质生活 |
第一节 旗人的居住 |
第二节 旗人的饮食 |
第三节 旗人的服饰 |
第三章 北京旗人的语言文字 |
第一节 北京旗人通用的语言 |
第二节 旗人语言对北京地区方言的贡献 |
第四章 北京旗人的家庭、婚姻和习俗 |
第一节 旗营中的姓氏与家谱 |
第二节 北京旗人的婚姻 |
第三节 旗人女性 |
第五章 北京旗人的精神生活 |
第一节 旗人的教育 |
第二节 旗人的娱乐 |
第三节 旗人的宗教信仰 |
第四节 旗人的节日习俗 |
第六章 旗人文化的特点 |
第一节 有闲与有钱造就北京旗人文化 |
第二节 旗人文化表现类型 |
第三节 旗人文化塑造北京地区文化 |
第四节 旗人文化对北京文化的贡献 |
第七章 北京旗人文化的涵化及其对当代文化的价值 |
第一节 不断变迁的旗人文化 |
第二节 北京旗人生存状态的没落 |
第三节 北京旗人文化的调整 |
第四节 旗人以满族为主体争取文化新生 |
第五节 旗人文化对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 |
第六节 旗人文化在全球化中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鸣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DC导购·行情(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社会阶层再分配偏向的研究[D]. 白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0)
- [2]社会化商务视角下在线评论同侪回应冲突研究[D]. 王彦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3]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横摆稳定性与执行器失效容错控制[D]. 吕建美.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4]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李斐飞. 武汉大学, 2017(06)
- [5]农村淘宝服务站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省5县的调查分析[D]. 谢丽团.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6]质量经营视角下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对组织绩效影响研究[D]. 杨国辉. 浙江大学, 2014(09)
- [7]区域性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D]. 刘嘉. 长安大学, 2014(12)
- [8]汉语“别拿X(不)当Y”构式的动态范畴化研究[D]. 宋立林.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10)
- [9]林译小说在清末民初的传播研究[D]. 龚琼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10]北京旗人文化研究[D]. 孔震.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