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菁[1]2009年在《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有13多亿人口,其中7亿多在农村,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叁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的教育。新形势下,研究农村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我国农村发展内在规律的本质要求。关于农村教育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农村教育是包含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框架体系,并被认为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城乡二元结构时期的产物。但是,农村教育也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表现特征,农村教育的发展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使人们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而促生了人们对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逐渐替代物质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发展教育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农村教育和经济作为农村社会的两大主要系统,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可以推动农村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也可以促进农村社会功能的增强和结构的优化。因此,农村教育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和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我国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既有外部的(诸如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等),也有内部的(诸如不同结构的家庭对教育的投入等)。通过对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农村教育既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那么,对于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内容,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其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同。目前来说,发达国家更侧重于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发展中国家侧重于农村基础教育的研究;欠发达则侧重于成人教育的研究。通过对我国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性的现状分析和国外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经验的借鉴,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我国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唯一措施。
刘志刚[2]2012年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城市与乡村曾经一度是相互对立、相互隔离而又相互联系的两大经济社会系统。随着生产力水平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城乡分离、对立的关系逐步被打破,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苏南地区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探索,率先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概念,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序幕从此拉开。经过30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表现在经济、社会、制度、环境等各个方面。2010年,我国GDP总量达到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已经从1978年的世界第10位跃居世界第2位。城市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47.5%,达到了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城市化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109元、5919元,同比分别实际增长7.8%、10.9%,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珠叁角”、“长叁角”、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诸城等地区已经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型模式。尽管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成就巨大,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研究不深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教育、科技、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道德伦理建设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等等。特别是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要支撑的财政政策体系还不健全,财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迫切需要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明确财政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发现当前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财政政策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本文的宗旨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学习研究已有成果和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和财政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其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及其完善相关财政支持政策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本文共分8章:第一章导论,主要是对全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框架结构进行概括,对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疏理、归纳,提出了全文创新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入研究的方面。第二章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分析,主要是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概念、内涵、特征以及理论基础进行全面分析,特别是对城市化、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明确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意义。第叁章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造成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为谋划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路径和准确定位财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奠定基础。第四章财政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根据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的职能和作用,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研究财政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系,明确财政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从而确定财政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职能边界和发挥作用的切入点。第五章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解析,主要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财政政策进行具体分析,并利用1990年一2009年财政支持“叁农”投入和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投入的具体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从财政投入与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问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揭示财政政策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财政政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为进一步调整完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提供现实依据。第六章北京市M区财政支持城乡一体发展的案例研究,通过对M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其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笔者对M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状况及其财政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进一步表明了笔者选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财政政策研究作为研究选题的初衷和实践依据,也为本文提供一个现实的研究案例。第七章发达国家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经验借鉴,主要是通过对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进一步明晰了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状况,同时对发达国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所采取的财政政策、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进而提炼出国外财政政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提供参考。第八章完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主要是在前述几章分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趋势,立足于“解决当前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提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以及完善相关财政政策的总体思路、政策选择和保障措施。研究过程中,笔者充分学习借鉴了前人的大量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叁个方面的创新努力,以丰富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的思想宝库:一是从选题上进一步丰富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的范围;二是从内容上进一步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叁农”问题的思想主张,并从资源配置角度对财政政策如何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职能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叁是从学术观点上提出了要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发展要走“注重科学规划、集约利用空间、坚持发展农业、教育文化先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式”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市场和民间组织的力量等思想观点。鉴于学术水平有限,资料收集的有限性,笔者感到本研究尽管力图在学术创新上有所建树,但是仍感到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在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方面还有较大研究空间;二是在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社会道德体系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支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社会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张星星[3]2012年在《我国区域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帮助解决“叁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信息化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各区域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及信息化人才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农村信息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对我国区域间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对区域间农村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程度进行量化研究,并找出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能够帮助政府部门有效解决各个区域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因此,研究区域间农村信息化建设协调度成为最为关键和核心的一环。本文通过文献及数据调研的方式研究了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农村信息化区域协调度模型,在对其协调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区域间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分析研究国内外有关农村信息化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现状,并对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及内容、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其次,以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作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代表,从农村发展现状、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及信息化人才等方面对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两种方法对比分析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差异。第叁,建立我国农村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以锡尔系数为基础,构建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综合差异指数及协调度模型,研究我国区域间农村信息化发展综合差异指数及协调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间农村信息化协调度较低,且东部及西部区域内部各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也存在较大差距。第四,构建可能影响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我国农村信息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模型,找出我国总体及东、西部区域内部农村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我国农村信息化区域发展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分别提出促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以及东、西部区域内部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赵之枫[4]2001年在《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农村人口占主导、农村地域广大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建设研究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时期,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从事单纯个体农业生产的聚落,社会分化带来异质性增强,农村的生产要素面临着分化和重新组合的要求,从分散走向集聚。村庄集聚是村庄空间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村镇规划的忽视,尤其是对于小城镇镇域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几乎仍是空白,造成现有的村庄规划理论严重滞后于规划实践的发展,实践中往往用简单化的空间集聚模式来处理当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新型农村,缺乏对村庄建设融合多学科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导致规划实施乏力。因此,必须对此加以深入、细致的研究,推动乡村转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一研究对于建构更为完善的农村发展理论体系,指导农村建设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力图借鉴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综合研究和分析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的背景、机制、特点,把握村庄结构的变迁。结合多层次规划实践,从新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划理论,并进而研究保证村庄集聚规划实施的制度创新与方法革新,以求得整体最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拓宽研究视角,综合乡村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立足于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全面考察村庄结构转型与集聚的背景与机制,探讨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结构转型的一般趋向。指出村庄结构的变迁是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变迁与重构密不可分的。农村工业、农业以及剩余劳动力的分化与重组孕育了村庄的分化与重组。村庄集聚是农村社会各种资源要素重组和整合的要求,是农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次,研究突破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传统视角的局限,结合规划设计实践,将村庄放入城乡体系中进行整体的研究,从观念和规划模式层面提出以新经济增长方式下的区域整体发展原则指导村庄集聚的新规划理念,努力构建符合产业发展和城乡关系的合理村镇体系结构,从宏观上推动村庄集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结合村庄集聚建设实践,从多层面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村庄建设,提出相关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村庄建设实践和具体管理的运作提供可操作的实质性意见。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推行符合农村建房特点的农村合作建房制度,以及采取适宜乡村特点的建设方法,在新乡村建设中促进聚落建设的自主性、渐进性和适宜性,具体指导村落建设。
宣迅[5]2004年在《城乡统筹论》文中研究表明一、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 本文包括两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包括前叁章,为文献综述和基本理论部分,后五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及解决途径。 从第一部分,即前叁章: 第一章是导论,第一节主要论述整篇文章的研究背景﹑选题原因﹑研究方法﹑思路﹑不足及创新之处。第二节文献综述,对城乡差距,从现代经济学创始人斯密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从劳动的社会分工和农业与工业等其它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了城乡产生差距的必然性。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主要根据他们生活的时代分析了城乡产生差距的原因,并进一步认为,城乡差距将产生工农的对立。国内着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对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工业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作了深入的论述,以了解工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第叁节,我国城乡差距的历史与现实,城乡差距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城乡差距表现在城市居民和农民在收入、教育、医疗、福利等方面享受不同的待遇。城乡二元结构被视为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国没有统筹城乡发展,而是实施了重城轻乡、重工抑农的分割式发展战略,对“农业剩余”或农民的生产成果和农村的生产要素进行过多的强制性剥夺和转移,强化和固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因此,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同于发达国家在自由竞争基础上形成的梯度差距,而是人为的城乡关系的制度安排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农村的经济攫取。始于建国之初的工业化拉开了我国城乡差距的演变的曲折历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但自 80 年代中期改革中心转向城市以来,特别是 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之间不仅差距在扩大,而且相对差距也在快速扩大,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制约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第四节,城乡统筹2的必要性与意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十六届叁中全会又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中的首位。足见统筹城乡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城乡的不协调,它已变为一个全局性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如果城乡发展失衡,不仅影响的是农村经济,而且是包括城市在内的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我国“叁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分割,因此,统筹城乡发展能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国民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党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具有普遍意义,这是城市与乡村由一体到分离,再由分离到融合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所决定。第二章是国外城乡统筹的实践与理论背景,城市与乡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城市从乡村中孕育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城市表现为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两种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观点,从历史演进的角度阐明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马恩认为:城市是基本生产条件的空间集结体、劳动力集中和流动的市场,是特定区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聚集体。近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文化(宗教)中心,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等经济活动还居于从属和次要地位。产业革命使城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厂的大量出现与集中,使城市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市政、金融、商业和交通等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经济地位,而农村则日益处于从属地位。第一节,发达国家城乡关系演变的实践,主要讲述了英国近代城乡关系的变化和产业革命后西方主要国家城乡关系演变的主要特征。第二节,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实践,发展中国家城乡分割的现实是由城市化程度低所致,而城市化程度低意味着工业化的滞后,特别是农村工业化的滞后。这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城乡分离的根本原因。第叁节,西方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西方国家的社会学者根据西方社会城乡演变的历史,提出了叁种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城乡二分法、城乡连续体说和城乡共同体理论。这叁种理论实质上体3现了城乡关系中的城乡对立和城乡结合的观点。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与乡村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将导致城乡的分割。这由许多国家,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实践所验证。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之所以注重城市的发展,而忽视农村的发展,有其理论上的根源。第叁章,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本文对城乡统筹的研究基于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二元结构明显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具有的一个特征。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过度的过程中,一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集中发展工业,并把工业分布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从而造成城市相对发达而农村贫困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经济二元结构的基础上,社会、文化、道德等都存在着二元结构。第一节,二元经济理论的传统与演进,二元经济思想始于斯密。前苏联着名经济学家普瑞拉仁斯基(Preobrazhensky,1
曹优[6]2008年在《浙江省新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的各方面,是一个全面的、协调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时代特点。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发现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清新农村建设中的轻重缓急,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促进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出发,提出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包括实现系统内全面发展和系统间的协调发展两个子目标,并将农村多个方面的系统综合分成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叁个子系统。先用频度统计法和专家意见法建立和优化了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选取了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统计数据进行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先用SPSS16.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到影响系统的关键指标,进行单项指标分析;根据主成分得分,得到各系统的评价值和综合评价值。然后采用变异系数法,建立协调度和协调发展模型,进行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得到浙江省新农村叁个子系统内关键指标的发展情况;叁个系统的发展水平排名和综合发展水平排名;以及系统间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水平排名,根据其排名,分析浙江省农村协调发展状况。最后,本文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新农村叁个系统内部全面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系统间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通过问题分析,提出了促进浙江省农村系统内全面发展和系统间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夏春萍[7]2005年在《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与农村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国而言,其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在中国,城乡经济差距非常明显,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导致内需不足与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为了迅速扭转城乡发展的这种不良局面,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及时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战略。那么,如何在全国有效实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理论界在苦苦思考,实际工作者在艰难探索,为此,以农业大省湖北为例,就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制度创新思路,无疑对湖北、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综合运用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比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农业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与原理,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理,采取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展开系统深入的分析评价,得出相应的政策含义和依据。 论文除导言外,按照内在逻辑顺序共分为9章。导言部分阐明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国内外研究动态,概述了论文的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归纳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一章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对湖北省城乡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若干比较,湖北省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并对湖北省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形成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章是对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客观必然性,然后介绍了城乡经济发展的几个经典理论学说。第叁章在对湖北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四、五、六和七章则分别对湖北省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等内容开展了研究。集中探讨了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内容,并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各个内容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内在关系和如何围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做好各个内容的建设发展工作。第八章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并提出落实的途径是“六化”并举战略。第九章对湖北省的五种类型的县域模式分别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每种模式的统筹发展措施。
叶宏[8]2011年在《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宗旨,立足于当代中国农村实际,围绕“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论文由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六章。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研究意义进行了描述,接着整理和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文化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阐述了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分别对农村文化、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协调发展、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农村文化的特征和功能、农村经济的作用、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的关系,阐述了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指出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性,为本文开展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通过对湖南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具体描述了湖南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指出湖南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客观事实。第叁章是对全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现状进行整体分析。一是研究了全国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情况,全国整体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而这种不协调在广大农村表现得更为明显;二是由对全国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现状的研究,推进到对全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现状的研究,指出农村文化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1)文化网络不全,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强力支撑。(2)智力因素欠佳,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潜在后劲。(3)精神力量薄弱,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内在动力。(4)传统文化衰落,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深厚根基。第四章是对农村文化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制约是根本原因;农村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欠缺是直接原因;农民整体素质低是主要原因;农村传统文化的流失与现代文化的乏力是间接原因。第五章是国外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第一,分别介绍了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的农村建设情况;第二,对以上各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叁,探讨了国外农村建设对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第六章是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首先,提出了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一是以人为本,自力更生原则。二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叁是齐抓共管,重点突破原则。四是立足长远,持之以恒原则。最后,提出了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模式:一是以政府为指导的协调发展对策;二是以社区组织为载体的协调发展对策;叁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协调发展对策。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实践的呼唤、时代的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推进这一伟大的事业,共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胡建华[9]2014年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其中心内容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及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全面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各层次民主制度的建立健全,确保人民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四个民主”的依法实现,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及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广泛权利和自由的依法实现和享有。于此背景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不仅是我国广大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制度形式,也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所面临的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更是法治中国建设进程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在农村基层的实践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及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从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社会现实出发,运用规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多学科交叉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放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野下围绕其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性的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的建设,其路径主要有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政府推进型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居于领导者和主要的推动者地位,法治主要凭借政府所控制的本土政治资源根据政府的目标进行指导设计和建构。社会演进型的主要特点是指法治国家的建设是在与政府相对应的民间社会生活中自然孕育和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是社会法治自然生发形成的结果。①两种路径各有特点,政府推进型认为法治国家秩序建设是一种理性的秩序建构,由于中国法治传统的缺乏,主张通过理想制度的借鉴和政府的强制力推动法治国家秩序的建构,排斥社会传统资源的积极作用。而社会演进型则认为法治国家秩序的构建不是理性建构的秩序而是一种自然生发发展的秩序,其实现的基础须从社会传统中去为法治的制度性变迁和理性建构寻求基础,而不是理想制度的借鉴和政府的强力推动。对此本文认为,上述两种法治国家建设路径各有优劣,应辩证的分析与看待,政府推进型路径强调法治建设是国家必须凭借国家权力进行建设的职责,不重视民间传统社会的作用和中国法治建设的社会传统文化基础,选择这样的路径,难免导致国家法治建设与民间社会自治的冲突和摩擦,增加法治建设的难度和效度。社会演进型则单纯地强调国家法治建设的自发性和自然性,轻视国家和制度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仅依据这条路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必将艰难而漫长。对此,怎么办?本文认为结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应高度重视法治国家建设路径选择的多元化,不宜走单一化的路径。结合中国法治建设的现实基础,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民问传统社会发育和中国国家权力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的优势的发挥,走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互相结合、共同协调发展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建设路径。通过国家法治建设的路径多元化,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民众两方面的积极性,上下联动,在合力形成中共同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由此,在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路径中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进行法理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深刻的现实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从法理分析的视角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概念、价值理念、生发基础及其法治运行的困境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这不仅是回应目前学术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问题持续关注和不断深入研究的一种努力尝试,也是本文得以展开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前提条件。论文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概念进行了探析,并将其与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在全面解构概念的基础上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进行深度的剖析,论文认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基层民主自治性、基层制度性、基层治理模式性及农民活动方式性等方面,这是对农村民主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究的制度价值基础。同时,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社会演进型路径中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有其经济、政治、文化及伦理等方面的生发基础。由于国家现有乡村关系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语义的模糊性导致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化轨道上的运行与发展面临外部、内部困境的制约与束缚。导致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运行困境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其与来自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的法治国家建设路径的理性安排制度的矛盾与冲突,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为;社会对国家的抵制与融合;自治权对行政权的消解与平衡;权利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对自下而上社会演进型路路径中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理分析,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路径中加强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治保障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是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域下基于社会演进型路径与政府主导型路径协同发展基础上实现其对法治国家建设推动功能与作用发挥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国家政府的主导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治保障是个系统工程,须从宏观进路与微观的具体路径两个方面进行建构。从宏观进路层面看,我们认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首先必须建构起由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及环境等动力机制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全面系统的动力机制系统,其次需要明确由以人为本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法治均衡原则、民主参与原则及服务社会原则等因素共同组成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着力完善与农村民主管理法律制度创设有机衔接、融合与高效运行的动态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机制。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微观方略中,我们认为应遵循对制度实施法治保障的一般规律,重点应从立法、执法及司法保障等方面着手,切实解决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化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难点与难题,从而构建起比较全面、系统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完整框架。本文立足于学界有关农村民主管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野下,尝试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社会演进型路径中的法理分析与政府主导型路径中的法治保障等问题进行比较系统性、全面性的分析研究,这不仅是政治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且还是法学、历史学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关注的着力点是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实现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和谐互动关系的构建,笔者力图通过该研究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一定的智识基础。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与创新性,本论文进一步完善与深化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基本理论的研究,拓展了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实施保障的范围研究领域,在重点突出、综合系统、全面协调的中国特色基层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道路进程中,为我国各地推进农村民主管理改革提供了普适性的可资借鉴参考的法治对策的基本思路。诚然,囿于作者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的限制,论文中的有些论点与分析论述尚存在不足,个别地方也没有充分展开,这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梅林[10]2009年在《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和乡村是构成社会的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同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主体。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地区改革、稳定的大局,影响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关系为主线,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宗旨,以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新的科学发展观视角出发,初步构建了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体系。在分析诊断东北地区城乡关系演变历程、现状、空间格局和存在问题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模式选择进行论述,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论文共分五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了本论文研究范畴、研究区域和研究背景,说明了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研究的选题意义,并对国内外城乡关系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阐述。第二章从城市、乡村概念和城乡关系研究中一些概念诠释入手,论述了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对比分析了城乡均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研究了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基本原则和决定条件。第叁章从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历史及现状分析出发,重点论述了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演化过程;利用城乡协调度指标分析了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空间格局;阐述了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失调的形成原因与后果。第四章从国内外城乡关系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入手,分析评价了城乡关系发展主要模式的特点,根据东北地区实际,提出了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实现条件及动力机制等核心问题,并以长春市为典型案例,详细地论述了长春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非均衡网络建设问题。第五章从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政府行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刘文菁.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2].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刘志刚.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
[3]. 我国区域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D]. 张星星. 南京农业大学. 2012
[4]. 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D]. 赵之枫. 清华大学. 2001
[5]. 城乡统筹论[D]. 宣迅. 西南财经大学. 2004
[6]. 浙江省新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 曹优. 浙江工业大学. 2008
[7]. 湖北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研究[D]. 夏春萍.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8]. 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叶宏.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9].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D]. 胡建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10]. 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 梅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村庄规划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法治政府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法治国家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三农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民主管理论文; 时政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