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防蚀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湖县,土壤,人工降雨,刺槐,洋槐,径流,森林。
防蚀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李想[1](2016)在《北京山区树冠和枯落物结构对幼林水文防蚀功能动态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覆盖对降水输入和输出以及坡面土壤侵蚀有重要影响,但前人研究多集中于计算或预测截留量、径流量和侵蚀量等,对上述过程缺少准确细致地刻划,特别是对降雨过程中的幼林垂直结构与其水文和防蚀功能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及相关模型构建模拟等缺少研究。为揭示上述问题,本文选取北京山区的典型树种(4—5年生侧柏、油松、元宝枫和栓皮栎)为研究对象,在五种人工模拟降雨雨强下(5.7—150mmh-,从单株和坡面径流小区(面积4.5×2.0m2和4.5×1.0m2)两个尺度开展了树冠截留、枯落物截留,以及二者的复合截留研究,同时分析了树冠和枯落物覆盖下坡面径流、截留、入渗及土壤侵蚀过程,结果表明:(1)树冠截留和枯落物截留均是动态过程,包括快速湿润、稳定饱和、以及滞后滴雨叁阶段。树冠截留的平均最大截留量Cmax和最小截留量Cmin分别为0.66和0.40 mm,而枯落物的平均Cmax和Cmin分别为2.25和1.45 mm,这意味着降雨结束后分别有近40%和35%的截留降水从树冠和枯落物层滴落至地表。降雨强度对树冠Cmax和Cmm影响不甚明显,但显着影响枯落物Gmax(p<0.05)。而树冠结构包括叶片特征(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叶片数、叶片生物量、最小叶片密度、相邻叶片距离等)及枝干特征(枝干面积、枝干生物量、枝干数、最小枝干密度、枝干长)均对截留过程及Cmax和Cmin有显着影响(p<0.05)。针叶树冠Gmax是阔叶的1.9倍,而阔叶枯落物cmax和Cmin则高于针叶,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5和1.6倍。单独的截留研究表明枯落物Cmax和Cmin分别是幼树树冠的3.4和3.6倍,而复合结构截留试验下枯落物截留能力更强,其Cmax和Gmin分别是树冠的6.4和5.8倍。而树冠和枯落物联合Cmax和Gmin占降雨量的百分比则分别为18.6%和9.5%。(2)研究分别构建了树冠和枯落物截留过程模型,即基于LAI和累计降水量Pc的雨中树冠动态截留模型和雨后滴雨模型PRDGl=1/kIn(D1+I)+cLAId,以及基于枯落物单位面积质量M和累计降水量Pc的雨中枯落物动态截留模型和雨后滴雨模型PRD:Cl=1/kIn(D1+I)+aMb,模型模拟截留效果良好,MRE介于10.7%—23.3%之间。(3)研究发现树冠和枯落物覆盖下可以有效削减地表径流,促进径流入渗。与裸地小区相比,有林小区和枯落物覆盖小区均可以推迟坡面出现积水时间和产流时间5—10分钟,产流速率分别是裸地的73%和85%,入渗速率分别是裸地的1.5和2.3倍,总产流量分别是裸地的82%和63%,总入渗量分别是裸地的1.5和1.6倍。降雨强度显着影响裸地小区、以及有林和枯落物覆盖小区径流过程,当雨强从5.7增至75.6mmh-1时,各小区总径流量增加33—83倍。对有林小区,油松1.0m×1.0m小区因有最大的叶面积指数LAI和覆盖度而总产流量最少。对枯落物覆盖小区,其总产流量Qg可能受控于质量M和雨强RI,叁者之间存在关系Qg=-7.24M+0.77RI(R=0.97)。(4)将CIDR模型基于结构参数从单株推广至坡面尺度后,发现树冠和枯落物覆盖下坡面小区内发生的截留、径流、入渗均是动态过程,动态水量平衡的演化规律可归纳为在5.7和11.7 mm降雨下,入渗过程是各小区内的主导过程;而在49.8和75.6mm降雨下,各小区内的水文过程则是由径流主导;25.2mm降水下则是由前30—45分钟的入渗主导过渡至后15—30分钟的入渗主导。就总水量平衡而言,有林小区总入渗量占降水量的47.0%,而总径流量占比为49.6%,总截留量仅为3.4%;而在枯落物覆盖小区中总径流量则为45.3%,总入渗量44.1%,总截留量为10.6%。(5)研究构建并验证了径流和入渗过程模型。在有林小区,提出了基于LAI和累计降水量Pc的径流过程模型RDP:Qt=(-0.09 LAI+0.55)Pc(0.04LAI+1.13),以小雨入渗过程模型LIP:It=(-0.11LAI+1.04)Pc(0.11LAI+0.74和大雨入渗过程模型HIP:It=(0.44LAI+1.25)PcLRI(0.17LAI-0.02)。类似地,在枯落物小区基于枯落物类型及其质量M,以及累计降水量Pc,构建并验证了径流过程模型:Qt=(-0.39M+0.61)Pc(0.15M+1.08)(栓皮栎),Qt=(-0.43 M+0.64)Pc(0.17M+1.05(油松),以及入渗过程模型IDP:It=(1.44 M2-1.60 M+1.08)PcM(-1.05M+1.34)+0.40(栓皮栎),It=(-0.96 M2+1.94M)pcM(-2.37M+2.72)(油松),模型可较为精确地模拟径流和入渗过程,MRE介于13—27%之间。(6)树冠和枯落物覆盖下的坡面侵蚀产沙过程主要包括产沙速率和含沙量等的快速增加阶段和之后的稳定波动阶段,有林和枯落物小区可以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其产沙速率分别为裸地的63.3%和16.4%,总产沙量分别为裸地的58.8%和16.8%。降雨强度显着影响产沙过程,当雨强从5.7增至75.6 mm h-1时,总产沙量增加近30—77倍,而树冠覆盖度C同样对产沙有一定影响,产沙率SLR与之存在如下关系:SLR=e-0.02C,而总产沙量S则可能受控于覆盖度C和降雨强度RI:S=-0.15 C+0.31 RI.类似地,枯落物质量M增加可减少总产沙量约80%,其与雨强对总产沙量的联合影响可概括为:S=-0.46 M+0.02尺,。综合看来,油松1.0 m×1.0 m有林小区和栓皮栎枯落物覆盖小区防蚀功能最为显着。另外,分别建立并验证了侵蚀过程模型,模型可较为精确地模拟产沙过程,有林地覆盖坡面St=(0.04LAI2-0.21 LAI+0.60)QrLAI016LA1+081),枯落物覆盖坡面:栓皮栎和裸地:St=(-0.18 M+0.18)Qt(-0.34M+0.90),油松:St=(-0.02M+0.05)Qt(b=-0.70M+1.32),模型整体模拟效果较好,MRE介于28%-35%之间。WEPP模型(坡面版)可以较好地模拟坡面径流产沙过程,在模拟径流过程(累计径流量)的基础上,模型对总径流量的预测效果(CE>0.85)要好于侵蚀产沙量(CE>0.50)。上述结论量化归纳了树冠和枯落物结构对其水文和防蚀功能的动态影响过程,通过含有结构参数的动态过程模型可初步实现对上述功能的定向调控,也可为防护林营造过程中的树种选择、空间配置以及结构优化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2](2002)在《第8章 森林的防蚀功能与固沙改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具有茂密的树冠、强大的根系和深厚的枯枝落叶层,所以在防止由于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所造成的土壤侵蚀,以及滑坡和泥石流、固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土壤侵蚀的成因与我国土壤侵蚀状况土壤侵蚀(soil erosion)是指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剥蚀、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狭义的土壤侵蚀仅指"土壤"被外营力分离、破坏和移动。广义的土壤侵蚀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淋溶侵蚀、山洪侵蚀、泥石流侵蚀与土壤塌陷等。侵蚀的对象也并不限于土壤及其母质,还包括土壤下面的土体、岩屑及(本文来源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森林问题卷》期刊2002-09-16)
尚元洲[3](2000)在《多功能防蚀防水材料(TO树脂)在埋地管线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TO树脂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提出了TO树脂全面推广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期刊2000年01期)
子庚,娄志伟,李具来[4](1998)在《森林保土防蚀功能与合理经营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的特大水患,增强了全民对森林保土防蚀功能的认识,到处听到和见到森林限伐和森林禁伐的呼吁和报道,人们急切地把预防山体侵蚀的希望寄托在森林的保护上。按照森林水文学的说法,侵蚀可以分为表面侵蚀和地下侵蚀。地下侵蚀意为由于管流及溶蚀等造成的地下土壤层、砂砾层及一部分岩石的侵蚀;表面侵蚀则指除地下侵蚀以外(本文来源于《林业勘查设计》期刊1998年04期)
张金池,康立新,卢义山,冯福生,孙金林[5](1996)在《苏北海堤主要防护林类型防蚀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苏北海堤主要防护林防蚀能力得出:柳杉林土壤侵蚀量<水杉林<刺槐林<无林区,年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922.2888t/km2·a、1231.2822t/km2·a和2608.4538t/km2·a。无林区发生土壤侵蚀的临界降雨量为5~8mm,有林地则为8~10mm;对照区大于50mm降水引起的土壤侵蚀量占全年土壤侵蚀量的80.5%,有林地占90%左右,表明雨量较大,尤其是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往往引起较为严重的土壤侵蚀。雨量、最大某时段的降雨强度与土壤侵蚀量相关密切,平均雨强次之,与降水间隔期相关极差。另外,在主分量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影响土壤侵蚀量的主要降水特征因子,结合各林分冠层截留量,得出各地段坡面土壤侵蚀量预报模型(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1996年03期)
李梅娟[6](1994)在《金湖县堤防林带树木生长及防蚀功能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湖县堤防林带树木生长及防蚀功能的调查李梅娟(金湖县堤防管理所,金湖211600)1调查地概况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淮河入江水道贯穿腹部。河道全长31.2km,宽4km。两岸堤防总长115km,占地1400hm3。其中,有林地近666.7hm2,树木5...(本文来源于《江苏林业科技》期刊1994年02期)
防蚀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森林具有茂密的树冠、强大的根系和深厚的枯枝落叶层,所以在防止由于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所造成的土壤侵蚀,以及滑坡和泥石流、固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土壤侵蚀的成因与我国土壤侵蚀状况土壤侵蚀(soil erosion)是指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剥蚀、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狭义的土壤侵蚀仅指"土壤"被外营力分离、破坏和移动。广义的土壤侵蚀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淋溶侵蚀、山洪侵蚀、泥石流侵蚀与土壤塌陷等。侵蚀的对象也并不限于土壤及其母质,还包括土壤下面的土体、岩屑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防蚀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李想.北京山区树冠和枯落物结构对幼林水文防蚀功能动态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6
[2]..第8章森林的防蚀功能与固沙改土作用[C].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森林问题卷.2002
[3].尚元洲.多功能防蚀防水材料(TO树脂)在埋地管线上的应用[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0
[4].子庚,娄志伟,李具来.森林保土防蚀功能与合理经营综述[J].林业勘查设计.1998
[5].张金池,康立新,卢义山,冯福生,孙金林.苏北海堤主要防护林类型防蚀功能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
[6].李梅娟.金湖县堤防林带树木生长及防蚀功能的调查[J].江苏林业科技.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