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柯[1]2006年在《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意象》文中研究说明张爱玲是40年代中国文坛重要的女性作家,色彩意象的使用是其小说创作的杰出表现手法之一。这使她在同时代的小说家中风格鲜明,独树一帜。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其小说的色彩使用入手,在设色规律的巧妙运用、色彩类型、人物形象的创造、色彩心理暗示、各色意象的功能分析、作家拥有的绘画天赋、个性特征及良好的文化素养等方面展开较为全面、完整、细致的剖析,力图展示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全貌,表现色彩在作为反映生活、感悟人生、揭示人性的特殊载体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充分证明色彩意象是张爱玲独特而有意味的语言形式之一,从而展示小说家精湛的艺术功力和对人生最透彻的体悟。
王惠珍[2]2010年在《论张爱玲“食人”式翻译特色及其心理成因》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40年代,迅雨(傅雷)以《张爱玲的小说》一文开启了张爱玲研究之旅以来,张爱玲研究就一直朝着两个方面在海内外快速发展:一是生平事迹的资料收集、考证和叙述,二是文本的解读。随着这两方面研究成果的日益丰满详实,张爱玲的翻译得以关注并被不断深入研究。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发表了张爱玲翻译研究的相关文章。虽然文化研究视角下对张爱玲翻译的研究已涉及到对张爱玲翻译与创作的关系和她的翻译风格及成因等问题的探讨,但却过分地强调了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外因对张爱玲翻译的决定性作用,而对于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内因——张爱玲作为译者的主观因素对她的翻译的影响却涉入不足,尤其没有注意到张爱玲的特殊心理背景与张的翻译现象的关系。本论文即在通过对张爱玲的翻译史实,如翻译行为、翻译过程、译本等的分析研究,借用后殖民主义批评话语“食人”论中的“食人”这一术语的内涵,即一种翻译中,以“食人”式的吞食、消化、吸收、转化为特色的思想运作方式来形象地观照张爱玲的翻译特色,总结出她翻译中的越界性创造、颠覆叛逆现象及其表现。在此基础上,借用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学理理念,将关于张爱玲的生平和作品研究的成果渗入张爱玲的翻译研究中去分析张爱玲的心理特点、她翻译中的心理因素和翻译心理反应过程和作用机制,并最终揭示产生张爱玲“食人”式翻译现象的心理动因,即在一系列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决定译者翻译的内因。为建构传记-心理分析式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个案素材,同时也为“张学研究”添砖加瓦。总之,本研究不仅对张爱玲翻译中的“食人”现象及其表现进行了解读,而且进一步对张爱玲翻译过程中的心理作用机制和翻译心理动机进行了探究、解释,揭示了译者生平传记的书写流传对于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的意义,以此引起翻译研究中对译者生平传记的书写流传等的重视,明确传记——心理分析研究在翻译研究中的意义。本研究的终极目标不是企图从具体的个案研究中得出普遍的结论,但有望从张的翻译活动和翻译作品中找出能够建构“传记-心理分析”式文学翻译批评的有益素材,突破以往翻译理论的局限,提出译学研究的盲点,开拓译学研究的新领域。
王一凡[3]2013年在《创造性叛逆》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40年代,迅雨(傅雷)以《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开启了张爱玲研究之旅以来,张爱玲研究就在海内外逐渐展开。然而,在蔚为壮观的“张学”中,对张爱玲翻译领域的研究却较为滞后,尤其是对她的自译研究近些年才刚刚兴起,相对更为单薄与匮乏。已有的研究成果使得张爱玲的自译活动得以受到关注,为其文学自译研究的开拓提供了良好氛围,然而已取得的成果中尚存一些不足与空白之处:对张爱玲自译活动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小说自译却极少关注到散文自译,鲜有提及时也多是论述散文自译的概况而非进一步的细致探讨;对张爱玲的自译总体上偏重于语言层面的认识,少有学者由译介学的角度切入,从更为广阔的视野对其自译尤其是散文自译进行探究。自译较之一般的文学翻译更为明显地体现了译者主动的跨文学与跨文化的意识,因此在译介学的视域下对文学自译活动进行探究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把握与更深刻的认识。本论文以译介学尤其是其中的创造性叛逆这一核心概念为理论框架,从张爱玲的自译中选取较少被关注的散文这一体裁切入,并选择具体文本作为典型个案进行探讨。她的英文散文在创作与自译两个方面的双文学、双文化现象都较为明显,充分体现了自译者对两种散文语言与两种语境文化之游刃有余的运用与把握。在阐述了张爱玲散文自译的价值之后,该文借用译介学的相关理论及西方现代翻译理论,将其渗透在具体自译过程的分析之中,阐释张爱玲散文自译中存在着的翻译现象——英文创作中的隐含翻译与自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从而对张爱玲英文散文自译的特色进行归纳,彰显出她在散文自译中所具备的“外看”与“内审”的双重文化身份构建的张力。本文在进一步分析其散文自译文本之外的因素和影响的基础之上,揭示这一自译活动对当今译学界跨文学与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启示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拓展了目前自译研究的范围,通过对较少涉及的张爱玲英文散文自译的分析,对自译研究中尚未深入的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二,为自译作品的内部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在译介学的视域下,阐述了张爱玲的散文自译在文学与文化层面独有的价值及特色。叁,关注张爱玲英文散文自译过程中的回译这一现象及其中所蕴藏的隐含翻译与自译文本中的创造性叛逆,呈现自译者独特的双重文化视角与自觉的自译者素养,并从中得出对于译学界有益的启示。四,为张爱玲的整体研究尤其是翻译中的自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与现实依据。
吴宏娟[4]2007年在《美在“参差的对照”—比较视野中的海外“张学”》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海外张爱玲研究为对象,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四个层面对海内外“张学”进行考察。首先,在意识形态的对抗中,围绕关于《秧歌》与《赤地之恋》、张爱玲与鲁迅的争论,分析双方各自的立场和批评策略。其次,在文学观念的冲突中,集中于意识与技巧的关系问题,以张爱玲的女性写作为依托,讨论双方在女性意识与女性写作技巧上的各有侧重及由此凸显的文学观念、批评方法与立场的差异。第叁,在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上,以关于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讨论为基础,揭示双方以“五四”文学传统为场域展开的角逐以及在中国文学现代性讨论中的中西话语交锋、各自的困境和最终的融合。最后,对“海外华人批评家”这一群体进行整体观照,以夏志清为代表,分析其不同于大陆学者的入思视角、学术方法和批评立场,并进一步揭示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海外华人学者的双重文化身份、中西徘徊性及边缘学术姿态,说明张爱玲之为“海外”离散与回归的道具及原因。由此,论文试图通过对海内外“张学”话语交锋机制的揭示,探讨海外华人学者的独特意义、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海内外华人学者的交流、碰撞、整合与新的文学研究格局的诞生,以期为学术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批评提供一种思考。
苏盈盈[5]2017年在《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文中研究说明张爱玲及其影响是现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两岸的张爱玲接受过程是这一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爱玲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绕不开的话题,学界对于她的讨论并未随着她的香消玉殒而减弱,反而热议不断。将张爱玲置于特殊历史背景中,通过考察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立场下的张爱玲传播与接受上的差异,以此对比两岸的张爱玲接受状况所面临的不同境遇。整体性地观察张爱玲在大陆与台湾的特殊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不仅对两岸的张爱玲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而且以此透视两岸特定历史背景下文学思潮的生成和演变。研究以时间为主线,将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过程分为叁个阶段进行对比。第一个阶段,1950年代初,张爱玲因外部环境的改变离开上海奔赴香港,在迫于生活压力的情况创作《秧歌》《赤地之恋》。被冠上“反共作家”名号的张爱玲得以凭借《秧歌》进入台湾文坛,她的其它作品在1960年代也相继于台湾出版,并掀起一阵“张爱玲热”。而海峡对岸的大陆学界却因为特殊原因对张爱玲不再提起,这导致张爱玲在大陆文坛沉寂了近叁十年。第二个阶段,1970年代,在台湾现实主义文学崛起的背景下,张爱玲逃避社会责任的作品遭到不同立场的学者的质疑。其中,林柏燕与水晶、夏志清等对张爱玲历史定位的问题进行讨论,唐文标与朱西宁、林以亮等围绕张爱玲及其作品的评价标准展开争论。1980年代,大陆学界逐渐走出意识形态的迷雾,开始重新发掘、审视张爱玲及其作品。与此同时,张爱玲及其作品通过多种渠道被大陆读者熟知,并被写入文学史、专题史中。第叁个阶段,1990年代后,两岸张爱玲研究呈现微观化、趋同化的态势。但趋同中又因文化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细微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两岸文学史对张爱玲的定位与书写方面。通过对比张爱玲在两岸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不同境遇,反观文化环境对作家及文学作品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使张爱玲及其作品在两岸有着不同的定位与读者期待。
苏伟贞[6]2010年在《连环套:论张爱玲的出版美学——以一九九五年后出土着作为主》文中研究指明1995年后,张爱玲作品的出版,构成了出版界的"传奇"。文章以张爱玲的《连环套》出版情况为分析样本,称之为出版"连环套"。带着张派女性作家与学者的"同情之理解",作者探讨《连环套》事件所构成的出版美学如何助力张爱玲出版奇观的形成以及张爱玲创作出版的组构中形成的对话与交流,认为集张爱玲所有记忆的合媒与颉颃之大成的《小团圆》以及《一九八八——?》、《同学少年都不贱》、《郁金香》、《重访边城》等张爱玲逝世后出版作品的组构及互文性,交织形构了张爱玲处理同一素材的反复与折射手法,展现了张爱玲合媒与颉颃的出版美学,形成了传奇式的蒙太奇效果,使张爱玲的旧作出土一次比一次更可观。
仲红艳[7]2008年在《论张爱玲小说对男性丑的揭示》文中研究说明张爱玲早熟早慧,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异数”。本文分析张爱玲小说滋生男性丑的社会文化渊薮,对小说中男性丑的审视,揭示男性丑的策略手段,以及张爱玲书写男性丑的文化意义。从张爱玲的成长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揭示男性丑的精神根源,同时也能洞察她为何将丑作为审美的底子。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大都生活在乱世的绝望与虚无中。张爱玲笔下的男性不再是时代的宠儿。张爱玲消解了男性神话,在她的小说中,男性的地位走向“边缘化”。在张爱玲的小说世界中,涉及到大约60多位性格、年龄、身份、职业各异的男性。在众多男性中,无论是庸碌于都市空间的各态人物,洋场社会的风流阔少,还是旧家族的遗老遗少,大都崇尚金钱、玩弄女性、庸俗卑琐、昏聩无能,他们都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很少有好男人形象。张爱玲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女性体验入手,这些男性形象从一开始就被审视、丑陋书写、甚至被反抗,被诅咒,他们的种种丑的表象被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张爱玲对小说中男性的外貌形体、精神状态、以及潜意识剖析等方面的丑陋书写,表现出她对整个男性世界价值评判的刻意表达和外化凸现。这是一种基于女性主体意识,藐视男性权威、颠覆宗法父权的书写策略。论文的最后一章,探讨了张爱玲书写男性丑的文化意义。先是揭示这些男性丑的描写对封建文化思想的批判意义,反射出外部现实的沉重与黑暗,以此表达出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呼唤,和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并深刻认识到作品中男性丑的美学价值和肯定了张爱玲自成一格的男性塑造在文学主题上的开拓意义。
刘洁[8]2016年在《张爱玲创伤体验和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文坛上,张爱玲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的作品多以女性为写作中心,以描写女性人生命运为主,大都具有苍凉的悲剧意味,同时又饱含作家对于女性的同情和对人生、人性以及对社会的反思,从而成为时代的经典。张爱玲作品语言运用的纯熟,意象选取的精妙,言情的深刻,为她在现代文学史上奠定了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外无论是对张爱玲还是对张爱玲作品的研究均已取得许多成果,但研究者们都较少系统地从张爱玲个人的创伤体验角度入手审视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因此,论文试图从作家张爱玲的个人创伤体验入手,探究张爱玲小说创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生感受的书写、艺术手法的运用与其个人创伤体验的关系。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来源、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重难点做一概述。第二部分以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为分期,概述张爱玲的小说创作。第叁部分着重对张爱玲人生各个时期的创伤体验做一梳理。第四部分通过对张爱玲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类,来探究这些人物塑造与作家创伤体验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主要研究张爱玲在创伤体验下的人生感受书写,进而研究张爱玲小说的书写与其创伤体验之间的关系。第六部分主要论述张爱玲创伤体验与艺术手法的运用。
饶玮[9]2008年在《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艺术精灵》文中研究指明张爱玲,这位被称为“洋场社会的仕女画家”的四十年代中国着名女性作家,她作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发展的奠定者和推进者之一,以其独特的文字笔触和艺术手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如同一朵罂粟花般在四十年代的上海滩怒放。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中国传统旧小说对张爱玲的写作产生的影响,从她的全部小说中探讨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及艺术风格,以此窥测张爱玲小说创作中“新旧文字的揉和,意境的含蓄隽永”的个性特征。于此,我们从张爱玲小说的分期着手,横向分析其作品中“中西合璧的语言风格、亦张亦弛的结构方式、细密真切的心理描写和大雅大俗的情趣意味”,纵观张爱玲整个小说创作的路径,分析其小说风格的渐变过程,从她最初对中国传统旧小说不自觉的“模仿”,在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努力试图摆脱这种影响,于艺术形式上呈现出一种挣脱式的背离,但同时其小说的内蕴则是日益趋近于中国旧小说。晚年的她更欣赏含蓄自然的中国传统小说技法,于是在艺术形式上又呈现出了回归。平凡、日常、客观、冷静,正是这种品察人世的态度使张爱玲有了不同于常人的人生观,使她的作品与意识形态化的新文学主流背道而驰,却又在以后的数十年产生了持久而深入的影响。
刘真[10]2013年在《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文中提出情爱、婚恋、男人、女人占据着张爱玲小说的大部分篇幅,在她的故事里除了女人,就是男人,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发生在那些男男女女的缠绵悱恻中。其小说中那些各具独特色的女性深受研究者青睐,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她小说中那些缠绕在女性身旁的男性角色却很少被研究者所重视,他们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处于劣势,不被人问津,但又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了男人,哪来那些哀哀怨怨的爱情故事。在她丰富的女性世界下其实还隐藏着一个同样丰富的男性世界。以男性角色为切入口,也是对张爱玲文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以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试图去与以往一些研究成果中的观点去辩驳,阐明自己的观点,展示不一样的张爱玲笔下的男性世界。全文将其文本中的男性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在爱与痛边缘挣扎的不彻底的男性,这类男性是张爱玲小说中男性世界里为数不多的有真感情,懂得什么是爱的新时代的都市人。但就是这样的一类人,也被张爱玲在小说中赋予了一种时代传承的使命感,使得他们既爱又不敢爱,传统的枷锁禁锢着他们的灵魂,新文化的洗礼又释放了他们的肉体,就在这种灵魂与肉体的搏斗中,他们困苦地挣扎着,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新旧思想冲突下的苍凉画卷。如果说这一类男性有情意、有良知,那么下面这一类男性,他们完全就是这个时代下的畸形产物,无爱、无耻、无能,披着漂亮的人皮,在人世间行尸走路。他们沉醉在金钱与肉欲的欢愉中不得自拔,他们是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牺牲儿,在他们身上呈现了那个时代一切的丑陋。第叁类男性,是张爱玲文本中出现最多的一类男性,他们生活在历史的尘埃里,没有理想、没有地位、没思想,就如同行尸走路半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是时代遗留下来的一群社会的寄生虫,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他们有的身体残障,有的心理残缺或是变态,他们是新旧时代交替下的“无辜”的人们。第四类男性,是张爱玲文本中出现不多的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在异国他乡归属感的缺失,两种文化的冲击,使得他们呈现出一种恐慌、玩世不恭的心理特征。就是在这种不安定感中,他们漠视生活与爱情,玩弄女人、游戏人生。但也有一种外国人,他们是抱着希望生活,憧憬着美妙的爱情与幸福的生活,可生活往往就是事与愿违,他们的结局总是悲怆的。还有一类就是在张爱玲小说中出现不多的革命、特务、农民形象。就算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下的特殊身份,也被张爱玲赋予了美丽的爱情,无论他们各自怀揣着什么样的理想,但是生活总归是那样,人们总是纠结在一段段的情感中不得自拔。无论哪个时代都有爱情在发生,张爱玲只是在她的小说里讲述了那个特殊时代发生的爱情,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下的男人和女人。
参考文献:
[1].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意象[D]. 刘柯. 苏州大学. 2006
[2]. 论张爱玲“食人”式翻译特色及其心理成因[D]. 王惠珍. 安徽大学. 2010
[3]. 创造性叛逆[D]. 王一凡. 安徽大学. 2013
[4]. 美在“参差的对照”—比较视野中的海外“张学”[D]. 吴宏娟. 暨南大学. 2007
[5]. 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D]. 苏盈盈. 闽南师范大学. 2017
[6]. 连环套:论张爱玲的出版美学——以一九九五年后出土着作为主[J]. 苏伟贞. 社会科学战线. 2010
[7]. 论张爱玲小说对男性丑的揭示[D]. 仲红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8]. 张爱玲创伤体验和小说创作研究[D]. 刘洁. 新疆师范大学. 2016
[9]. 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艺术精灵[D]. 饶玮. 西南大学. 2008
[10].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D]. 刘真. 湖南师范大学. 2013
标签:中国文学论文; 张爱玲论文; 文学论文; 小说论文; 文化论文; 心理创伤论文; 翻译文学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读书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秧歌论文; 散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