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节点水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力模拟,节点水龄,余氯浓度,规律分析
节点水龄论文文献综述
班福忱,吴丹,黑月明[1](2017)在《基于WaterGEMS的节点水龄与余氯变化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供水管网水质评价体系中,节点水龄和余氯浓度是评价供水管网水质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文以某区供水管网为例进行分析,在建立水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Water GEMS建模软件构建水龄分析模型和余氯浓度分析模型,对管网进行水力和水质的动态模拟。通过对管网不同点的水龄和余氯浓度模拟结果变化的分析,总结出了管网节点水龄突变型、周期性、线性递增的变化规律和管网整体余氯浓度呈衰减变化的规律;并归纳出了某一节点水龄与余氯的负相关关系,为评价管网水质情况及管网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城镇供水》期刊2017年06期)
李璞,吕谋,董深,费建刚[2](2014)在《多水源供水管网余氯与节点水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系统地研究多水源供水管网中余氯随节点水龄的变化规律,运用Microsoft Visual C++编程对某大城市局部供水管网进行供水区域划分,并结合MFC开发系统将每个供水区域以界面形式显示出来。运用EPANET 2计算管网节点水龄值和余氯值,并用实测余氯值进行参数率定。以每一个供水水源为起点、其供水区域内的管网末梢为终点,将每个节点余氯值和水龄值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得到拟合方程,这为进一步应用节点水龄评价管网水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水质安全保障及供水系统的调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4年19期)
李璞,李红卫,吕谋,董深[3](2014)在《供水管网节点水龄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EPANET2管网水力水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两种不同形式的管网进行分析,模拟了同一管网中不同位置的节点水龄变化,分析总结供水管网节点水龄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节点水龄与余氯的变化关系,及供水管网中水质安全性评价和水质改善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李璞[4](2013)在《基于节点水龄分析的供水管网水质优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来水厂处理达标后的生活饮用水,经过错综复杂的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在管道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供水水质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甚至一些供水点会发生水质不达标的现象。因此,加强供水管网水质的监测运行管理,研究供水管网水质优化技术,分析、模拟从而进一步改善供水管网水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黄河下游某大城市多水源局部供水管网为研究对象,以供水管网水质为研究目标,建立管网模型模拟分析实例供水管网的水质情况,以节点水龄为水质参数,研究了水龄的计算方法、变化规律,及余氯随节点水龄的变化规律,为应用节点水龄评价管网水质、加强供水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也为水质安全保障及供水系统的调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于供水企业提高供水水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论文研究了节点水龄在供水管网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了解到国内外对节点水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供水管网中节点水龄的特性及其与余氯等水质参数的关系,决定了其作为一个管网水质参数,对于供水管网水质分析及优化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论文随后主要研究了节点水龄的计算方法问题,发现了现有计算方法的不足,在总结既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定义法来计算节点水龄的方法,并利用MFC界面开发系统将计算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其次,在准确计算节点水龄值后,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供水管网节点水龄的变化规律问题。包括不同复杂程度的供水管网系统——简单管网或多水源大型复杂管网系统;同一管网系统中不同位置的节点——临近水源的节点或是管网末梢节点,以及管网系统中的普通节点等。发现不同管网、相同管网中的不同节点表现出的节点水龄变化规律不同,主要有突变性变化、周期性变化、线性变化及与供需水量相关的变化规律。再次,不论是研究节点水龄的计算方法,还是分析不同管网系统不同节点的水龄变化规律,研究中都应用到了论文所依托的管网系统——黄河下游某大城市多水源局部供水管网,因此论文又以余氯、铁离子、浊度为水质参数,分析该实例管网系统的水质现状,发现一些监测点个别时段余氯不达标,铁离子达标但仍需要尽量降低,浊度全部达标但相比与美国标准,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同时建立实例管网系统的水力水质仿真模型,利用EPANET2.0软件对其水质现状及余氯衰减情况进行模拟分析,确定了余氯衰减系数并运用余氯实测值对衰减系数进行了参数率定,为下一步研究余氯随节点水龄的变化规律及以节点水龄作为水质参数来分析供水管网系统水质情况做铺垫。最后,以上述研究内容为基础,论文分析了多水源多泵站供水的现状、优点及其可能遇到的问题,发现现在多数管网趋于多水源多泵站化,但伴随出现的问题就是水源水质不同,水源切换时很可能引起“黄水”问题。同时以黄河下游某大城市多水源局部供水管网为实例管网进行供水区域的划分,研究每个供水区域内,沿着水流方向从水源到管网末梢节点的余氯随节点水龄的具体变化关系,提出了具体函数关系式,发现结果与一些文章中叙述的简单的指数关系并不同,这为以节点水龄作为水质参数来描述供水管网水质变化,评价供水管网水质情况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3-12-01)
李寻,张土乔,翁风永,徐江和[5](2009)在《基于节点水龄的供水管网水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供水管网动态水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EPANET软件对某城镇供水管网的管段流速、节点水龄和余氯浓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同样的水力条件下,供水管网中节点水龄与余氯浓度的变化趋势互补,当管道的水流速度增大时,管网中对应节点的水龄变小、余氯浓度增大;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479—2006)规定的余氯浓度,可以得到供水管网的允许节点水龄和允许节点最大水龄,为管网的安全供水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09年19期)
王永,刘遂庆,信昆仑,王文清[6](2009)在《供水管网水龄的逐节点遍历简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水龄的定义,设计逐节点遍历简化算法计算供水管网节点水龄。此法克服了国内传统通过寻找不同的水源到节点的路径而进行广度优先搜索的算法,以及国外常用的划分管段为若干片段并将水龄作为水质的特例来逐时段模拟的拉格朗日传输算法的不足,建模简单,运算快速,结果准确,从而为管网水质的进一步计算和模拟提供了基础理论模型与算法参考。(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9年20期)
许仕荣,周书葵[7](2003)在《基于节点水龄的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点的优化布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供水管网图形的拓扑矩阵,在管网水力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求出节点水龄,计算节点水龄比例矩阵,提出一种基于节点水龄的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点的优化选址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03年03期)
伍悦滨,赵洪宾,张海龙[8](2002)在《用节点水龄量度给水管网的水质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给水管网的水质模型推导得出了节点水龄的计算公式 ,给出了以节点水龄量度的给水管网水质状况曲线 ,并以此为基础 ,针对某大城市给水管网进行了节点水龄实例计算 ,绘制出整个给水管网等水龄线及节点 2 4h水龄变化曲线图 ,从而得出该城市给水管网基于节点水龄的水质状况。管网节点水龄的计算对从理论上分析给水管网的水质以及对提高给水系统的服务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02年05期)
节点水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系统地研究多水源供水管网中余氯随节点水龄的变化规律,运用Microsoft Visual C++编程对某大城市局部供水管网进行供水区域划分,并结合MFC开发系统将每个供水区域以界面形式显示出来。运用EPANET 2计算管网节点水龄值和余氯值,并用实测余氯值进行参数率定。以每一个供水水源为起点、其供水区域内的管网末梢为终点,将每个节点余氯值和水龄值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得到拟合方程,这为进一步应用节点水龄评价管网水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水质安全保障及供水系统的调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节点水龄论文参考文献
[1].班福忱,吴丹,黑月明.基于WaterGEMS的节点水龄与余氯变化规律分析[J].城镇供水.2017
[2].李璞,吕谋,董深,费建刚.多水源供水管网余氯与节点水龄关系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4
[3].李璞,李红卫,吕谋,董深.供水管网节点水龄变化规律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4
[4].李璞.基于节点水龄分析的供水管网水质优化技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5].李寻,张土乔,翁风永,徐江和.基于节点水龄的供水管网水质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9
[6].王永,刘遂庆,信昆仑,王文清.供水管网水龄的逐节点遍历简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
[7].许仕荣,周书葵.基于节点水龄的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点的优化布置[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
[8].伍悦滨,赵洪宾,张海龙.用节点水龄量度给水管网的水质状况[J].给水排水.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