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曲式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曲式,结构,贝多芬,莫尔,格里,音乐,乔治。
曲式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吴红[1](2019)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57“热情”》的音乐形式与曲式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音乐史当中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起到重要作用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具有时代性的作曲家,在作品特点上他起到了由古典到浪漫时期音乐桥廊的作用。贝多芬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32首奏鸣曲贯穿了他的一生。纵观32首奏鸣曲创作的发展历程,即是从初期利用严谨的古典形式,逐渐以丰富的情感表达,过度到浪漫形式的过程。本文通过在《钢琴奏鸣曲op.57"热情"》出现的独特性音乐要素,分析其结构、形式、特点等,试图了解贝多芬音乐的情感世界。从中看到古典主义音乐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过程。(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12期)
安志成,梁燕[2](2019)在《浅析咏叹调《斗牛士之歌》的曲式结构与演唱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咏叹调《斗牛士之歌》是歌剧《卡门》中的着名唱段,其旋律紧凑、节奏富有活力、人物性格鲜明,深受声乐爱好者的喜爱。咏叹调《斗牛士之歌》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曲目,也是剧中人物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的唯一一首咏叹调。文章对《斗牛士之歌》的曲式结构与演唱特点展开论述。(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李晓婷[3](2019)在《地域分布·曲式结构·曲辞关系——安徽五句体民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地区五句体民歌在地域分布、调式音阶、句幅比例、乐句间逻辑关系、扩充手法、辞曲结合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地域分布依长江和大别山呈带状。曲式结构两个偶句加入总结性乐句、两个偶句之间插入垛句、五句半叁种构成。文辞包含七言和杂言两种文体,以七言为主。曲辞对应关系呈现以下规律:大别山杂言五句体无论歌辞字数多寡,偏向于使用"短长长短长"的乐句结构;七言五句体虽然辞句字数齐整,但是对应的乐句结构却并非一定均等,而是呈现两种并存的方式,一是每句均等的四板二分结构;二是不均等的"短长长短长"结构。不均等结构是由于部分衬字位于板上,扩大了乐句长度,从而形成参差错落的曲式结构。(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姚恒璐[4](2019)在《多种曲式原则并存的“结构对位”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某些音乐作品曲式结构的"多释性"现象出发,以实证的方式,阐明在以往曲式分析中,仅仅以单一分析结论为"唯一定论"的危害,不仅有可能抹杀了结构设计中的想象力,还可能忽略表明现象之下的音乐结构功能的复合现象。文章主要提出了四个观点:1.采用结构逻辑的思维方式观察,由曲式的多重结构原则导致的结构上的对位形态,实际上也是以形式逻辑为准则的建筑式思维;2.材料与调性的特殊协作形成"结构对位";3.七种曲式组合原则,是作为在一部作品中判断并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曲式结构功能的"复合体"现象的主要功用;4.对于呈现方式而言,作品中材料的关联性大都是"隐性"的,对比性却多为表面现象。(本文来源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倩倩[5](2019)在《格里格《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曲式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是格里格于1886-1906年间在特罗尔德豪根度假时创作的,该曲描绘了一对新婚夫妇与参加婚庆的人们,乘坐马拉雪橇或马车在乡间小路上飞驰的情景,是一首充满民间生活情趣的抒情小品。本文以《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为研究对象,从曲式结构入手,深入探析并总结其结构特点。(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13期)
王紫薇[6](2019)在《二重唱《我的叹息将随风飘去》曲式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唱是歌剧中非常有效的表达方法,具有生动的戏剧性和立体化的效果。本文分析了选段歌剧的调性布局和织体结构。通过对《我的叹息将随风飘去》的曲式结构分析,来探讨曲式布局对整部歌剧剧情的发展推动作用及人物情感脉络的表达效果。(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2期)
乔鸿[7](2019)在《贝多芬第23首钢琴奏鸣曲《热情》(op.57)第一乐章曲式结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32首奏鸣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第一乐章又是叁个乐章中的核心。本文将从分析第一乐章曲式结构的角度,对此作品进行浅析。(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18期)
方芳[8](2019)在《传统曲式“结构力”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发展与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音乐创作的发展,作曲家们对音乐的突破口和焦点在不断地探索与创新,音乐创作的类型、风格、结构也愈来愈多样化、复合化及非规范化。在大多传统音乐作品中,主题核心音调与和声的功能性几乎是占有统治地位的两大曲式"结构力"。但是,这样的主导地位随着越来越复杂化的音乐创作发展趋势,逐渐被其他构建音乐的曲式"结构力"所削减与替代。本文主要针对在中国近现代作品中被广泛使用的和声色彩"结构力"、速度或节奏"结构力"及个性化音色"结构力"进行概述。(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10期)
谷涓涓[9](2019)在《贺绿汀钢琴作品《摇篮曲》曲式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贺绿汀作为我国老一辈最着名的音乐人之一,不仅在音乐上致力于真善美以及光明的歌颂,也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倾尽毕生心血。创作了太多家喻户晓的革命歌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遭遇牢狱之苦,仍满怀赤子之心不断创作。《摇篮曲》作为他所创作的六首钢琴曲之一,具有鲜明而独特地民族性,本文从《摇篮曲》的创作背景及风格,剖析其中的曲式结构,来表明《摇篮曲》本身创作取得的巨大成功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05期)
杨永泽,高亚宣[10](2019)在《印象主义音乐在曲式结构上的继承与创新——以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印象主义音乐的曲式结构是非常自由的,作曲家德彪西运用了许多自由结构及模糊性结构,他在作品《24首钢琴前奏曲》中对传统曲式结构进行了继承与创新。文章对24首前奏曲进行举例分析,旨在归纳总结其结构性质,研究并说明其中的规律和特点。(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曲式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咏叹调《斗牛士之歌》是歌剧《卡门》中的着名唱段,其旋律紧凑、节奏富有活力、人物性格鲜明,深受声乐爱好者的喜爱。咏叹调《斗牛士之歌》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曲目,也是剧中人物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的唯一一首咏叹调。文章对《斗牛士之歌》的曲式结构与演唱特点展开论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曲式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吴红.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57“热情”》的音乐形式与曲式结构[J].国际公关.2019
[2].安志成,梁燕.浅析咏叹调《斗牛士之歌》的曲式结构与演唱技巧[J].艺术教育.2019
[3].李晓婷.地域分布·曲式结构·曲辞关系——安徽五句体民歌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姚恒璐.多种曲式原则并存的“结构对位”实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
[5].杨倩倩.格里格《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曲式结构分析[J].艺术评鉴.2019
[6].王紫薇.二重唱《我的叹息将随风飘去》曲式结构分析[J].戏剧之家.2019
[7].乔鸿.贝多芬第23首钢琴奏鸣曲《热情》(op.57)第一乐章曲式结构探究[J].戏剧之家.2019
[8].方芳.传统曲式“结构力”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发展与演变[J].北方音乐.2019
[9].谷涓涓.贺绿汀钢琴作品《摇篮曲》曲式结构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9
[10].杨永泽,高亚宣.印象主义音乐在曲式结构上的继承与创新——以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为例[J].艺术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