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镇江212001)
【摘要】目的:对临床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8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7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8例)和实验组(49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FAM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同时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t=9.52,9.34,8.57,7.16,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临床路径;脑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031-02
Applicationofclinicalpathwayincerebralhemorrhagenursing
【Abstract】ObjectiveTheclinicalcarepathusedincerebralhemorrhagepatientsresultswereanalyzed.MethodsInAugust2013--2016duringJulyinourhospitaltreatmentofpatientswithcerebralhemorrhage97caseswererandomlypidedintothereferencegroup(48cases)andexperimentalgroup(49cases),wereappliedtoroutinecareandclinicalnursingpatheffectswerecompared.ResultsThegroupofpatientswithBarthelindex,FAMscore,SF-36qualityoflifescores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referencegroup,whilethepatient'shospitalstaywassignificantlyshorterthanthereferencegroup,t=9.52,9.34,8.57,7.16,comparingtheresultswitha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clinicalnursingpathonBrainhemorrhagepatientsachievedverygoodresults,itisworthpromoting.
【Keywords】Clinicalpathway;Cerebralhemorrhage;Nursing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并且最为严重的高血压并发症,以发病率高、发展速度快、病情进展迅速且凶险等为主要的临床特点,临床上主要采用小脑减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扩大骨传血肿清除术、钻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室出血脑室引流术等手术进行治疗,由于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因此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本院将临床路径应用于2013年8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8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7例,以上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定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关于该病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51例和46例;年龄最小的患者和年龄最大的患者分别为39岁和82岁,中位年龄(52.8±9.25)岁;通过掷币法将以上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随机分为参照组(48例)和实验组(49例),参照组48例患者和实验组49例患者间的一般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高度相似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的48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给予患者常规用药护理、日常护理等;实验组的49例患者除接受上述护理措施外还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等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判断,组建临床路径讨论小组,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由主治医生、科主任、相关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同时在一张路径表上有序排列诊疗计划、护理程序、功能锻炼等内容,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来对护理方案进行合理的修改[2]。
1.2.2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1)入院第1d:护理人员要通过入院宣教的方式对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病房环境、相关医护人员以及入院须知等,准确评估患者意识状态、饮食、生活自理能力、睡眠等情况、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吸氧方式并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情况给予密切监测;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并对患者家属说明各项检查的原因;给予患者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口腔护理以及会阴护理等。(2)术前护理:给予患者一级护理,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和谐、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等;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详细说明脑出血的相关疾病知识以及手术治疗方法等,并对通过介绍相关疾病治愈的案例来增强患者的信心;做好术前备皮等准备工作以及急救措施。(3)术后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级别,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肢体运动状态,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指导患者掌握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方法,对于有气管插管或有气管切开的患者做好气道管理,对患者进行药物护理,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肢体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并让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多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低盐低脂食物;通过使用气垫床、定时翻身等方式来避免褥疮的发生;如果患者存在吞咽障碍或者是处于昏迷状态,则需要给予鼻饲[3]。(4)出院前:指导并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将药物的使用方法向患者反复说明,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平稳的心态;日常生活中要对高盐、高脂食物进行严格控制;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言语、肢体、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指导;反复叮嘱患者要定期到院进行复诊。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正态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78.92±21.32)分VS(52.23±18.95)分],FAM(Fugl-M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79.95±19.51)分VS(51.28±18.23)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93.21±6.32)分VS(73.33±5.23)分],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10.52±1.32)dVS(17.41±2.27)d],t=9.52,9.34,8.57,7.16,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脑出血患者的病情一般较为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病死率,即使经过有效的治疗也有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例如认知障碍、运动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积极救治患者的同时,还需要采取一系列合理、科学、系统、规范的护理措施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临床护理路径这种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包括主治医生、科主任、相关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等人员对某一种疾病的治疗、护理和康复等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并且被绝大多数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方案,不仅仅包括生理护理,还囊括了入院指导、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的内容,能够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对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月勤,李翠娥,张玉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547-548.
[2]霍云云,刘华,师雪娇,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0):75-76.
[3]韦丽萍,钟焕琴,韩锦英.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哈尔滨医药,2016,06(0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