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庆龄在上海》好戏压轴(论文文献综述)
曾桂林[1](2020)在《梅兰芳与民国时期的慈善义演》文中指出慈善义演是近代都市兴起的一种娱乐文化现象。民国年间,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在其一生光彩照人的舞台艺术生涯中,曾积极参与各类慈善义演活动。究其动因,既有时代与社会的外部因素,也有其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因素。纵观梅兰芳的演艺人生,他在民国时期的慈善义演大致经历了初始期(1912—1919年)、高峰期(1920—1939年)、复归期(1945—1949年)三个阶段。从筹募善款的目的与用途,其慈善义演活动大致可分为爱国救亡、赈灾济贫、助医兴学等三类。梅兰芳的慈善义演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为中国近代慈善义演兴起、发展与衰微全过程的一个缩影,也是透视近代慈善义演发展演变的一个典型样本。
赵丹荣[2](2018)在《清末民初都市戏曲人文生态研究》文中提出“戏曲生态”指戏曲及其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所构成的整体状态。以人对戏曲生态影响程度的深浅来作为分类标准,戏曲生态又可分为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以人文生态为主。本文以“人文生态”为提挈,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清末民初时期都市戏曲的生存环境进行研究,力求还原当时特定的戏曲人文环境,呈现出戏曲在这种人文环境下的生存状态,指出其生存状态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乃至相互疏离的关系。清末民国时期,在戏曲活动与其外部生态环境之间的对话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文人、报人对戏曲活动的参与和对戏曲批评生态的介入,这一介入过程主要体现在文人与伶人交游、互动的活动中,而贯穿文伶交游活动始终的主线便是“捧角”。因着男风的盛行和以魏长生为代表的男旦艺术的崛起,清朝中晚期兴起了狎优之风,此风经由清末民初而发展到民国后,已骎骎然席卷全社会,升级成“捧角”这一全民狂欢的形式,其间演变递进的过程及其动因耐人寻味。随着近代报刊业的兴起与繁荣,数量众多的文人转变为报人,戏曲报刊也成为了文人评伶捧角的主要载体,既是捧角的主阵地,也是捧角团体之间互相竞争的主战场。本文以清末民初为时间节点,着重探讨其前后两个时期文人对于戏曲活动的参与和对戏曲批评生态、交往生态的介入。文人或以戏曲报刊为媒介发表剧评及捧角文章,或运用刊物本身发动捧角团体之间的争斗,其背后所反映出的诸如狎优、捧角、名旦关注、女伶关注等焦点问题,对当时戏曲人文生态的形成与嬗变产生了深远影响。文人的参与推动了民国后京剧的精致化和雅化,亦是促使京剧走向全面繁盛的重要因素。在戏曲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中,以官僚财阀、帮会组织、青楼娼妓、票友票房、满清遗老、女性观众等为主的都市群体对于戏曲的批评、观演、互动等人文生态的参与情况也值得注意。其中,尤以票友票房、满清遗老和女性观众这三种群体最为特殊,他们共同构成了民国后戏曲人文生态的独特景观。本文着重研究他们参与戏曲实践的情况及其与伶人之间包括捧角在内的或明或暗的关系。清末民国时期,尤其是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剧坛气象不凡,名角名段大量涌现,艺术技巧不断提升,流派纷呈、争奇斗艳,传统戏曲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但随着西洋戏剧的传入和本土新编戏、文明戏等新戏的产生,戏剧界呈现出新旧共存的局面。新剧派不眠不休的攻讦以及旧剧派困兽犹斗的反击,使得新旧剧的论争愈演愈烈,论争的焦点在于旧剧社会教化功能体现的程度及新旧剧“写实”与“写意”的特点孰优孰劣。因此,在20世纪的头30年,戏曲界最值得注意的事件便是戏剧改良运动,当时戏曲内部人文生态的冲突演进也集中体现为戏剧的改良。戏剧改良既是贯穿当时戏曲发展的主题,同样也是戏曲生态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多数戏曲报刊在这一改良大潮中保持了清醒和理性,对旧剧衰落的原因以及戏剧改良的原则、措施和目标不懈探索,形成了纷繁庞杂的理论体系。改良措施涉及演员、观众、评剧家、舞台剧场的建筑经营、编剧、曲师、教习师傅等方方面面,涵盖了戏曲活动的所有参与主体。而它们又分别对应着戏曲的观演生态、剧本生态、音乐生态及传承生态。本文对以上几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对当时有关戏剧改良的报刊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以期能够清晰整理并揭示出作为戏曲人文生态内在驱动力的戏剧改良在不同阶段的表现特点和演进脉络,为现时的戏曲振兴提供参考。
谷曙光[3](2015)在《梅兰芳舞台生活的历史还原与细节呈现(续篇)——梅兰芳后期老戏单的解读与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戏单、节目册等乏人关注的冷僻文献史料研究梅兰芳抗战后的舞台生活。兹将梅兰芳后期(抗战后)的舞台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加以概述,同时在每个阶段里挑选若干张既有代表性、典型性,又富研讨价值和意义的老戏单,解读分析,阐幽发微,以期从一个新视角对梅兰芳的舞台生活有鲜活的理解和体认,并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其舞台生涯,考订、呈现其演剧生活中的若干细节。
关心[4](2014)在《民国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1912-1945 ——以学校音乐会活动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音乐会,是近代社会伴随着“西方文明”传入中国的一种音乐表现方式。民国之后,音乐会成为人们从事音乐艺术和休闲娱乐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早期的音乐会主要出现在部分大城市,后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社会生活变迁,才逐步在国内较多城市传播,也成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一项鲜明标志。音乐会的兴起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中西音乐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中国城市文化生活的演进与变化。对于民国时期音乐会发展情况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从音乐文化层面加深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了解,揭示这一新的文化事象在近代生活方式和近代文明建构中的作用,对深刻认识音乐文化与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的关系,发展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近代中国的学校教师与青年学生,多是除旧布新的重要社会力量。也正因如此,20世纪初期,特别是民国之后学校举行的音乐会,成为了西方音乐文化进入中国社会的重要渠道之一。学校中知识分子聚集,他们对于外来文化的反应特点,以及音乐会在中国的演进轨迹,都能在学校音乐会的演变和发展中得到较为集中的反映。从目前学术界对音乐会的研究情况来看,研究成果数量还不多,很少有专文对这一事象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也更缺乏对音乐会历史作出跨区域、综合性的深度关注。正因为对于音乐会活动及其历史面貌,人们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存在着许多研究空白,这为本研究提供了探讨的空间。本文以音乐会在民国社会生活中的发展演变及其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和影响为中心,讨论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问题。在近代以来“西风东渐”的大潮中,中国社会的经济与文化发生深刻的转型,近代城市逐步形成与扩展,新的社会阶层相继出现,加之外国侨民文化生活的示范性影响,西方音乐会形式传入中国的条件已经形成。随着近代学校的兴办,音乐教育得以产生和兴起,使近代音乐发展在中国步入新的阶段。留学生群体对西乐的引进和推广,进一步为音乐会传入中国起了积极的宣传与推动作用。民国时期学校音乐会的兴起产生了多重效应。一方面音乐会作为教学活动不仅改进了教学,提升了学生艺术素养,还以新型音乐活动方式丰富了校园文化,以文明的欣赏方式陶冶了青年情操;另一方面学校音乐会还推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融汇中外艺术,促进各地交流,使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明显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的世俗化、本土化走向,也使其举行的音乐会从形式到内涵都有了新的变化。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过程中,民族音乐得到了新的发展。西方音乐的猛烈冲击使民族音乐面临着严峻的道路选择问题,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在碰撞中借鉴,在抗争中嬗变,在交流中发展,走出了传承传统文化,吸纳外来营养,融汇中西艺术,不断更新发展的道路。社会民众与音乐人对西方音乐艺术的认识,也经历了“新奇—认同—借鉴”的演进过程。近代社会重新建构的社会生活方式,促使新式音乐家群体逐步形成,他们的人生经历、艺术道路及其生存状态,反映了音乐文化在当时社会的发展态势,也折射出与此相关的某些时代特征(如动荡的社会局面、民族反侵略战争等都会作用于音乐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民国音乐人群体由其独特的社会角色,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着特有的作用,他们不懈的艺术追求与艰辛中的奋斗,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音乐会的发展和演变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着一定的关联。近代城市的形成、城市生活的出现、居民消费方式的演变等,使城市民众的文化生活出现了新的需要。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官吏阶层、工商业阶层,以及思想活跃、开放意识强烈的知识阶层,从不同的文化观、价值观、社会心理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音乐会形式的热情,推进了音乐会在城市文化领域中地位、功能与作用的提升。音乐会是近代文明在音乐文化的诉求和发展趋向上,具有自己时代特征和社会需要的产物。人们通过音乐会活动,传播着新的社会文化意识,音乐会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发挥着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与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中,显示出其推进文明与进步的积极作用。
许以冠[5](2013)在《正法·真意 ——李铁夫油画语言研究》文中提出李铁夫是二十世纪初最早到西方学习绘画艺术并取得高深造诣的中国人,是中国油画创作的开启者。研究李铁夫的艺术,其意义在于理清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为当下中国的艺术实践提供参照。本文以李铁夫的油画语言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李铁夫油画语言的内涵和审美意价值,也包括李铁夫艺术思想的形成和画风的发展及其在现代中国美术发展中的作用。文章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李铁夫的研究介绍,对李铁夫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包括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对李铁夫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明确李铁夫生平中的年龄和求学经历、学习机构等信息。确立李铁夫在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中的历史定位,对制约李铁夫艺术影响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这是李铁夫油画语言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对李铁夫的油画语言进行分析。文章框架中的两个基本命题是“正法”与“真意”。在“正法”方面,结合李铁夫在美国时期的创作,从西方艺术造型规律和西方艺术传统的两方面,分析李铁夫油画语言的基础;论述李铁夫探索西方艺术的方法和路径,指出师承关系对李铁夫继承西方艺术传统、吸收画坛新经验所起的作用以及对油画本体语言实践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指出李铁夫留学欧美期间西方艺术环境、学习机构对他的艺术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折中的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真意”方面,主要对李铁夫归国后的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文化和生活方面,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李铁夫艺术产生的影响,促成了艺术思想的转变,引发了画风的发展;通过不同题材和画种的实践,建立了他的油画语言体系。李铁夫把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和表现手法运用到油画的表现当中,从而创造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油画新语言,为中国油画创作开辟了道路。同时,他把中国知识分子情怀与西方艺术的探索相结合,实现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社会价值。本文运用对比分析和图像研究的方法,对李铁夫的作品和艺术思想进行论述,同时,把李铁夫的艺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力图还原李铁夫艺术的历史背景,呈现李铁夫的艺术和生命,从而整体理解李铁夫艺术的思想和风格。文章注重李铁夫的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其生平、学艺经历、作品信息等内容存在的问题进行辩误。
李岩松[6](2012)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近代以来,西乐东渐。在接受西方音乐的同时,中国音乐家也向往着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宣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展示掌握西方音乐艺术的优异成绩,这是我国近代音乐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这个理想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参加历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以下简称联欢节)开始逐步实现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0年代,正值“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开始对峙的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通过“联欢节”开展外交纵横,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而社会主义新中国也通过“联欢节”这个国际化的舞台,走向了世界,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封锁。“联欢节”由“世界民主青年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DemocraticYouth)组织,早期每两年一届,轮流在东欧和北欧诸国举办。联欢节的主要的内容是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包括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表演、展示和竞赛。其中音乐活动是最为主要的部分。我国负责参加“联欢节”活动的领导机构是共青团中央、文化部、外交部、全国青联、全国学联等有关部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音乐史学课题。新中国在1949~1962年间,连续参加了七届联欢节,历时十四年。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由于1957年后我国“左”的错误的不断发展,直至“文革”的影响,致使有关联欢节的研究成为一个禁区,无人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人们已经陌生甚至将它淡忘。从国际上看,上世纪受1989年东欧剧变的影响,国际上也很少有人研究联欢节。至今,国内外关于联欢节的专着尚付阙如。因此,本题研究难度较大,写作这篇论文是具有开拓性的劳动。本人在导师陶亚兵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本文的研究与写作。在广泛搜集并占有大量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联欢节活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揭示并阐述了一系列的创新点。本文阐述了联欢节由来发展及潮起潮落的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厘清了其历史发展及其所呈现的阶段性,并据此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历史分期;对新中国参加联欢节以及后来又退出的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探讨了新中国连续参加七届联欢节的历史全貌,并对其初期参加、走向高潮和高潮回落进行了分阶段的研究与论述,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光辉而难忘的历史。本文着重探讨并阐述了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及发展的推进和影响;以及联欢节所给予的我国音乐艺术对外交流的规律性的启示及其基本经验。联欢节是新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和强有力的推动。每届联欢节举办前的筹备时间为一年,节后巡演时间也是一年,即“两年一届、一届两年”,新中国连续参加七届联欢节,十四年间的七届联欢节的相关工作从未间断,因此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的推动是一个持续不断而有力的过程。这种推动是全面的、具体的、有效的:发现并培养了新中国一代音乐精英;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经典作品,构建了中国特色的音乐体系;以联欢节获奖者为骨干力量,陆续组建了国家级音乐院团;通过联欢节,独具魅力的中国音乐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流传,我国艺术家的足迹遍及东欧、北欧、西亚,为新世纪的中国音乐艺术再度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参加联欢节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拓展和深化中西音乐交流史的研究,对于我国在新时期扩大对外交流的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的音乐艺术文化,增强我国国际竞争的软实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与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戴俊超[7](2010)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加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相关史料,从社团活动的侧面来了解、透视中国近现代音乐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及特点。本论文的指导思想是,把此间的音乐社团发展史,归入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变迁和中西音乐文化冲突、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作一个整体观察。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重在对于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对于建立在史料分析基础之上的必要评价,也是力隶‘以史带论”。本论文除‘绪论”与“结语”部分外,正文凡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为前二章:第一章“步履维艰的说唱音乐班社”、第二章“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与第三章“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主要讨论中国传统班社在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的进展情况。其中,说唱音乐班社根据历史擅变过程分为帮会性质的“三皇会,与“长春会”、行会性质的“光裕社”与“润余社”、改良性质的改进会与研究会、顺应世变的救国会与宣传队等;对于中国戏曲音乐社团也是按照历史发展轨迹来叙述,分为清末皇家剧团、传统科班与戏班、民初戏曲改良组织与以民主化、大众化为基础的剧团等部分来叙述;对于中国传统器乐社团,提出了中国传统器乐社团三分法:1、自娱型,2、风俗型,3、专业演出型,此外,还对此间致力于‘国乐改进”的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进行单独的考察。第二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以西乐东渐为特征的新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第四章‘自西租东的新音乐社团”,第一节按照历史线索将起源于留日学生中的音乐讲习会作为新音乐社团之滥筋,第二节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成立于知识阶层的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第三节对此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情况进行历史透视,第四节叙述西洋管弦乐队在中国创立与发展历史。第五章“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对此间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音乐社团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一节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作为音乐教育社团来考察,认为其主要功绩在于使得专业音乐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系列占有一席之地;第二节以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为叙述对象,考察其音乐活动的特点与历史意义:第三节以大中学校课余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来考察这些社团对于当时促成社会音乐风尚的实际影响:第四节以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为研究对象,考察建国前夕上海音乐教育的基本状况。第三部分为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主要研究在左翼音乐运动、新音乐运动、抗日救亡运动以及军旅音乐活动中的音乐社团的发展情况;第七章“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以隶属于戏剧、文学以及广播电台组织的音乐社团为例,考察此间音乐社团与文化团体的互动与关联;第八章“侨民音乐社团”,主要对外国侨民在中国组建的音乐社团以及中国侨民在外国组织的音乐社团的发展历史进行大致的分析与归理。本论文的结语部分是对全文基本内容的概括,旨在对此间音乐社团的历史、文化特征与流变过程做一全面总结与归纳。
王振华[8](2000)在《《宋庆龄在上海》好戏压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应第五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组委会邀请,上海剧协推荐上海马莉莉文化工作室携大型沪剧《宋庆龄在上海》于1999年11月22日至28日在湖南长沙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 “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系湖南省发起主办的民间戏剧盛会,自本届起提升为一个国家级戏剧展演,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剧
卫公[9](1986)在《冯铿传略》文中研究说明 一在南国的岭东地带,韩江之滨,潮州城下,有座冯公馆。馆主原籍浙江杭州,清末迁来广东潮州城南门云步村,做了小小盐官。因资助一位外地的寒士上京赴闱而惹官诽,弄得门庭冷落,日陷困境。后来那位寒士金榜题名,贵为广东巡按,出巡潮州,拜访冯公馆。于是冯家又由败落而中兴。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十月十日,即公元一九○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冯公馆诞生了一个小女婴,这就是后来闻名中外的"左联"五烈士之一的冯铿。由于她出生日子的特别,大哥据唐代樊晃《南中感怀》
二、《宋庆龄在上海》好戏压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宋庆龄在上海》好戏压轴(论文提纲范文)
(1)梅兰芳与民国时期的慈善义演(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2)清末民初都市戏曲人文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一、近代戏曲史料及论着 |
二、戏曲报刊资料辑录 |
三、戏曲生态研究 |
四、现当代学者对于近代戏曲史和戏曲学人的研究论着 |
五、近代戏曲报人及报刊研究 |
六、相公、私寓、狎优与梨园花谱研究 |
七、伶人、旦角与女伶研究 |
八、“捧角文化”研究 |
九、票友、票房及满清贵族的戏曲活动研究 |
十、新旧剧的论争及改良研究 |
十一、科班及近代戏园剧场的建筑形制研究 |
第一章 清中晚期文人参与下的戏曲人文生态 |
第一节 男风盛行及男旦艺术的崛起 |
第二节 狎优——捧角的雏形 |
一、豪客狎优的方式及心态 |
二、文人仕宦狎优的方式及心态 |
三、私寓的揽客之道 |
四、私寓衰落,狎优向捧角转化 |
第三节 梨园花谱(花榜)——民国伶人专刊的雏形 |
一、从品花到评伶 |
二、花谱的价值和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民初伶人群体的变迁及文人(报人)对戏曲批评生态的介入 |
第一节 生角的没落与旦角(男旦)的再次崛起 |
一、“名角制”的形成与旦角(男旦)的再次崛起 |
二、旦角崛起的原因及其影响 |
第二节 女伶的兴盛 |
一、女伶的崛起之路 |
二、女伶崛起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
第三节 剧评中的捧角生态 |
一、近代报刊产生前后剧评之不同 |
二、戏剧报刊的繁荣与剧评的成熟 |
第四节 文人的捧角活动 |
一、“捧角”的由来和主体 |
二、文人名士的捧角形式 |
第五节 “纸上的捧角” |
一、评剧家与捧角家 |
二、捧角家与伶人 |
三、评剧家(捧角家)改良之策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戏曲批评生态的深刻变革 |
第一节 戏剧报刊的兴盛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专刊、专集与特刊——文人捧角的集中显现 |
一、梅兰芳之特刊 |
二、戏剧报刊中的名伶专号 |
三、报刊对女伶的关注 |
第三节 戏剧报刊背后的捧角团体之争 |
一、冯贾党争 |
二、梅程党争 |
三、文人捧角的目的及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都市人群与戏曲人文生态的形成 |
第一节 军政人士、银行家及商人的捧角活动 |
一、军阀政客 |
二、银行家 |
三、商人 |
第二节 帮会组织及其大佬 |
一、帮会大佬组织堂会戏 |
二、帮会组织与戏园、伶人的关系 |
三、帮会组织控制下的票房 |
第三节 娼妓与伶人的交游 |
一、娼妓观剧、演剧之风的盛行 |
二、娼妓与伶人的交往活动 |
第四节 票房与票友 |
一、清末民初之票房 |
二、票友票戏之方式及特点 |
三、票友下海及其影响 |
第五节 满清遗老 |
一、旗人名伶名票 |
二、旗人剧作家、剧评家 |
三、满清遗老捧角家 |
第六节 女性观众 |
一、女性观众群体的出现、壮大及其原因 |
二、女性观众增多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戏剧改良:民国戏曲内部生态的集中显现 |
第一节 戏剧改良运动 |
一、戏曲社会教化功能的高扬及20世纪初戏剧改良运动的兴起 |
二、新剧与旧剧的论争及旧剧改良运动 |
三、戏剧改良的原则及方法 |
第二节 剧本生态 |
一、新旧剧剧本的困境 |
二、剧本改良之策 |
第三节 音乐生态 |
第四节 传承生态 |
一、科班与戏曲学校 |
二、教习师傅 |
第六章 民国戏园、剧场的观演生态 |
第一节 演员 |
一、数量萎缩 |
二、技艺衰退 |
三、文化水平薄弱 |
四、地位卑贱,饱受歧视 |
五、身价虚高 |
第二节 观众 |
一、京派观众与海派观众 |
二、以观众为中心的创作观和演剧观 |
三、以观众为中心的消极影响及改良措施 |
第三节 近代戏园剧场建筑形制的改良 |
一、戏园(茶园酒馆) |
二、新舞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梅兰芳舞台生活的历史还原与细节呈现(续篇)——梅兰芳后期老戏单的解读与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抗战胜利后重新出山 |
(一)抗战胜利后第一次演京剧 :1946年1月的同业慈善义演 |
(二)1946年轰动一时的剧坛盛事 :梅、程对垒 |
(三)1947年二度与杨宝森合作出演天蟾舞台 |
(四)1948年三度与杨宝森合作出演天蟾舞台 |
(五)琳琅满目的梅剧团演出特刊 |
1.南京大戏院 :抗战胜利后首次商演京剧的特刊 |
2.皇后大戏院商演特刊 |
3.梅、程对垒时中国大戏院印制的商演特刊 |
(六)1948年主演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特刊 |
二、唱响抗战胜利后的义务戏 :急公好义矜贫扶厄 |
(一)1946年6月中国福利基金会国剧义演 |
(二)1946年6月蒋夫人及莫德惠主办东北救济会上海分队平剧义演 |
1.梅、程各带一徒合作《四五花洞》 |
2.大合作《红鬃烈马》 |
(三)1947年1月的几场盛大义务戏 |
1.筹募同人清寒救济金大义演 |
2.11团体联合主办义演 |
(四)1947年9月杜月笙六旬寿辰主办救济水灾平剧义演 |
三、1949年后臻于化境 :老树着花 从心所欲 |
(4)民国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1912-1945 ——以学校音乐会活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五、文献说明 |
第一章 传入与引进——音乐会在中国的出现 |
第一节 西风东渐: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文化 |
一、近代城市孕育新音乐文化萌生 |
二、外侨文化传导西方人生活方式 |
第二节 激情传播:留学生对西乐的引进 |
一、介绍西洋音乐艺术 |
二、推广音乐教学活动 |
三、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
四、探索音乐发展新路 |
第三节 兴教办学:音乐教育的产生与兴起 |
一、近代音乐教育逐步兴起 |
二、教会学校最早开设音乐教育 |
三、游艺活动调节学生课余生活 |
小结 |
第二章 驻足与推开——学校音乐会的多彩效应 |
第一节 育人铸材:音乐会提高办学成效 |
一、学练结合提升学生才艺 |
二、新型艺术丰富校园文化 |
三、文明观赏陶冶青年情操 |
第二节 文化兼容:艺术荟萃推进学校教育 |
一、中西音乐各领风骚 |
二、南北艺术平分秋色 |
三、他山之石借以攻玉 |
第三节 革新教学:教会学校音乐教育在发展 |
一、音乐课遍及教会学校 |
二、世俗化走向提升了教育效果 |
三、“本土化”推动音乐活动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碰撞与融合——音乐会折射出的文化博弈 |
第一节 新奇中的认同:悄然变化的文化生活 |
一、青年学生对西洋艺术的钟爱 |
二、中产阶级对西方音乐的欣赏 |
三、富裕阶层对西方文化的吸纳 |
第二节 抗争中的嬗变:民族音乐的继续发展 |
一、对传统音乐的坚守与反思 |
二、中西艺术的交融与互补 |
三、学习西洋技法改进民族乐器 |
第三节 探索中的推进:融汇中西的道路选择 |
一、吸纳西乐发展音乐艺术 |
二、唱响校歌彰示学校文化 |
三、走出国门传播民族音乐 |
第四章 呐喊与践行——音乐人的艺术追求与人生 |
第一节 “兴我音乐”:音乐教育家的艺术志向 |
一、借鉴中发展的作品音乐会 |
二、赈灾扶困的慈善音乐会 |
三、创建民族乐派的思考与实践 |
第二节 与时代同行:音乐教育家的社会角色 |
一、艺术道路与目标选择 |
二、生活经历与成败得失 |
三、社会地位与功过是非 |
第三节 亦苦亦甜:音乐人的生存状态 |
一、收入水平与酬劳差别 |
二、工作内容与价值体现 |
小结 |
第五章 音乐与社会——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 |
第一节 动因与趋向:城市文化生活的效应 |
一、居民休闲方式的演变 |
二、政府的倡导与管理 |
三、音乐会向更多城市扩展 |
第二节 音乐与风尚:不同阶层的文化追求 |
一、市民眼中的高雅娱乐 |
二、青年学子的精神家园 |
三、新型音乐群体与社会责任 |
第三节 进步与文明:音乐会社会功用的彰显 |
一、制度层面的除旧布新 |
二、生活方式的步步改变 |
三、民族解放的时代强音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史料与史料集 |
二、民国报刊及各类学校校刊 |
三、着作 |
四、译着与外文资料 |
五、文集与传记 |
六、史志及校史资料 |
七、相关论文 |
八、学位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正法·真意 ——李铁夫油画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关于“李铁夫研究” |
第一节 李铁夫研究介绍 |
第二节 问题分析 |
一 李铁夫的年龄问题 |
二 李铁夫的学艺经历 |
三 李铁夫的历史定位 |
第三节 时空的错位——制约李铁夫艺术影响的若干因素 |
第二章 正法——规律与传统 |
第一节 李铁夫对西方造型规律的认识 |
第二节 李铁夫对西方艺术传统的继承 |
一 “追随者”——切斯与萨金特感召 |
二 折中风格的选择 |
第三节 李铁夫美国时期油画作品分析 |
第三章 真意——文化与现实 |
第一节 率真与支离——李铁夫画风的发展 |
第二节 李铁夫油画语言表现力的探索路径 |
一 静物画的实践 |
二 水彩画的启发 |
三 传统文化的研习 |
第三节 李铁夫的油画语言体系 |
第四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的探索 |
一 未能实现的办学计划和创作计划 |
二 现实题材创作《二次革命失败蔡烈士锐霆就义时写实》 |
结语——李铁夫艺术的价值 |
李铁夫年谱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6)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一) 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称谓的提出与演变 |
(二) 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内涵及历史发展的概况 |
(三) 参加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
二、 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
(一) 研究的现状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任务和方法 |
第一章 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由来发展及其历史地位与传统 |
一、 联欢节的由来 |
(一) 联欢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和平运动的产物 |
(二)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发起举办联欢节 |
(三) 世界各国青年热烈响应踊跃参加联欢节 |
(四) 世界进步力量对联欢节的支持 |
(五) 反动势力的阻挠破坏阻挡不住和平的潮流 |
二、 联欢节的历史分期及其潮起潮落的原因 |
(一) 联欢节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
(二) 由一种历史分期引出的分期标准问题的探讨 |
(三) 联欢节的历史分期 |
(四) 联欢节潮起潮落的原因解析 |
三、 联欢节的历史地位及特征与传统 |
(一) 联欢节的历史地位 |
(二) 联欢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
(三) 联欢节的光荣传统 |
第二章 新中国青年代表团连续参加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历史全貌(1949年第二届~1962年第八届) |
一、 精彩的亮相光辉的纪元(1949年8月~1951年8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二届布达佩斯联欢节(1949年8月14日~28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三届东柏林联欢节(1951 年 8 月 5 日~19 日) |
二、 高潮迭起快速发展(1953年8月~1957年8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四届布加勒斯特联欢节(1953 年 8 月 2 日~16 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五届华沙联欢节(1955年7月31日~8月14日) |
(三)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六届莫斯科联欢节(1957 年 7 月 28 日~8 月 11 日) |
三、 风云突变高潮回落(1959 年 7 月~1962 年 8 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七届维也纳联欢节(1959 年 7 月 26 日~8 月 4 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八届赫尔辛基联欢节(1962 年 7 月 28 日~8 月 6 日) |
第三章 联欢节有力推动了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
一、 新中国音乐史上的丰碑 |
(一) 中国是联欢节上的获奖大国 |
(二) 累累硕果铸就历史的丰碑 |
(三) 获奖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二、 联欢节培养造就了新中国一代音乐精英和领军人 |
(一) 为国争光的青年艺术家 |
(二) “十年浩劫”中的守望者 |
(三) 中国音乐再度走上世界舞台的领军人 |
三、 联欢节推动了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建立发展和全国性音乐活动的开展 |
(一) 旧中国的音乐“家底”和联欢节给予的启示 |
(二) 创建国家级专业艺术院团的实践 |
(三) 联欢节推动了全国性音乐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 |
四、 联欢节打造、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经典曲目体系 |
(一) 组织遴选,摸底淘宝,打造精品 |
(二) 精品建设的国际标准 |
(三) 执行标准,认真选拔 |
(四) 联欢节精品节目的鲜明特色 |
五、 联欢节为中国音乐再度走上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一) 打开了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大门 |
(二) 开通了对外音乐交流的渠道 |
(三) 登上了各种世界级音乐艺术大赛的舞台 |
结论 新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联欢节的启示 |
一、 积极开展对外音乐艺术交流是加快音乐事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
二、 “以我为主”、“三个三分之一”是开展对外交流的根本指导方针 |
三、 让中国音乐在对外交流中走向世界必须坚持“四性”原则 |
四、 将对外交流与国内建设相结合才能切实推进中国音乐事业建设与发展 |
五、 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决定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状态和效果 |
六、 加强音乐艺术对外交流可以推进民间外交促成国家对外关系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注释 |
附录1 《中国参加联欢节获奖一览表(1949~1962年)》 |
附录2 《联欢节举办一览表(1947~2010年)》 |
附录3 联欢节相关照片 |
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概述 |
二、研究基础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步履维艰的传统说唱音乐班社 |
一、传统的浸染——三皇会与长春会 |
1、社会转型中的说唱音乐 |
2、三皇会 |
3、长春会 |
二、初浴现代——光裕社 |
1、光裕公所 |
2、光裕社 |
三、顺天应时——训练班、改进会与研究会 |
1、艺人训练班 |
2、改进会与研究会 |
3、改进说唱艺术的“宝全堂” |
四、涅磐新生——救国会与宣传队 |
1、抗战期间说唱艺术的境遇 |
2、说唱艺人救国会 |
第二章 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 |
一、奢华的终结——皇家剧团的收场 |
1、清末宫廷剧团 |
2、晚清民间戏班在宫廷中的演出 |
二、“梨园军营”——传统科班与戏班 |
1、富连成班 |
2、从科班到职业戏班 |
3、民间戏班与“玩友”戏班 |
三、统制与分途——禁戏与戏曲改良组织 |
1、精忠庙 |
2、正乐育化会 |
3、秦腔易俗社 |
四、中西交汇——从戏班到剧团 |
1、戏社与剧社 |
2、梅兰芳剧团的访美演出 |
3、雪声剧团 |
第三章 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 |
一、同好会奏——琴社与雅集社的民族器乐活动 |
1、自娱型器乐班社 |
2、琴社组织 |
3、雅集社 |
二、展现风俗——民俗性器乐组织 |
1、风俗型器乐班社 |
2、锣鼓乐与鼓吹乐班社 |
3、丝竹乐与弦索乐班社 |
三、定格传统——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班社 |
1、传统型音乐班社 |
2、江南丝竹社团 |
3、广东音乐社团 |
四、以西补中——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 |
1、改进型音乐社团 |
2、大同乐会 |
3、国乐改进社 |
第四章 西乐东徂的新音乐社团 |
一、社团滥觞——讲习会与传习所 |
1、音乐讲习会 |
2、音乐传习所 |
二、学贯中西——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 |
1、乐友社 |
2、乐艺社 |
3、音乐艺文社 |
三、俗雅之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 |
1、流行乐队组织 |
2、明月社的前前后后 |
3、上海新兴音乐社 |
四、竞奏新声——西洋管弦乐队的演进 |
1、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 |
2、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管弦乐队 |
3、中华交响乐团 |
第五章 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 |
一、学术归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
1、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社团性质 |
2、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发展历史 |
3、意义——专业音乐教育的“预演” |
二、特种教育——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 |
1、历史背景 |
2、发展过程 |
3、活动特点 |
三、尚乐之风——学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
1、中小学中的课外音乐社团 |
2、普通高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
3、专业艺术院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
四、憧憬未来——音乐教育协进会 |
1、音乐教育的协会组织 |
2、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 |
3、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的相关活动 |
第六章 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 |
一、双重变奏——左翼音乐社团与新音乐运动社团 |
1、历史背景 |
2、左翼音乐社团 |
3、新音乐运动社团 |
二、中国呼声——民众歌咏会与武汉合唱团 |
1、民众歌咏会 |
2、武汉合唱团 |
三、民族脊梁——抗敌演剧队的演变 |
1、救亡演剧队 |
2、抗敌演剧队 |
3、抗敌演剧宣传队 |
四、精神支柱——军旅音乐社团的活动 |
1、军乐队与警乐队 |
2、军乐研究会与陆军军乐学校 |
3、八路军战斗剧社 |
第七章 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 |
一、同源共祖——春柳社的音乐活动 |
二、倡导美育——中华美育会 |
1、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
2、中华美育会 |
3、中华美育会的音乐活动 |
三、艺术革命——南国社的音乐活动 |
1、南国社成立的背景 |
2、南国社的演变 |
3、南国社的音乐活动 |
四、近传远播——广播电台的音乐组织 |
1、广播电台与音乐组织的互动 |
2、桂林广播电台管弦乐队 |
3、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 |
第八章 侨民中的音乐社团 |
一、臣服与“自由”——俄侨与犹太侨民的音乐社团 |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聚居中国的难民潮 |
2、俄侨音乐社团——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 |
3、犹太侨民音乐社团——上海欧洲犹太艺术家协会 |
二、五方杂处——上海租界中的音乐社团 |
1、租界的历史 |
2、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
3、上海租界中的其它音乐社团 |
三、粉饰太平——日本侨民音乐社团 |
1、聚居东北的日本侨民 |
2、日侨在大连的音乐社团 |
3、日侨在长春的音乐社团 |
四、中国情结——海外华侨音乐社团 |
1、海外华侨的发展历史 |
2、东南亚华侨中的中国音乐社团 |
3、北美地区华侨的中国音乐社团 |
余论 |
一、音乐社团的文化源流考察 |
二、音乐社团的文化阶层考察 |
三、音乐社团的文化生命考察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冯铿传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四、《宋庆龄在上海》好戏压轴(论文参考文献)
- [1]梅兰芳与民国时期的慈善义演[J]. 曾桂林. 中国文化研究, 2020(03)
- [2]清末民初都市戏曲人文生态研究[D]. 赵丹荣.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3]梅兰芳舞台生活的历史还原与细节呈现(续篇)——梅兰芳后期老戏单的解读与个案研究[J]. 谷曙光. 四川戏剧, 2015(07)
- [4]民国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1912-1945 ——以学校音乐会活动为中心[D]. 关心. 南开大学, 2014(04)
- [5]正法·真意 ——李铁夫油画语言研究[D]. 许以冠.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7)
- [6]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D]. 李岩松.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4)
- [7]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 戴俊超. 中国音乐学院, 2010(07)
- [8]《宋庆龄在上海》好戏压轴[J]. 王振华. 上海戏剧, 2000(01)
- [9]冯铿传略[J]. 卫公. 新文学史料, 19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