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定价方法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定价方法研究

张莉[1]2006年在《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供应链定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价问题是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关键问题。为了研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水权转让要求的水价理论,针对经典工程水价研究视角局限在工程与经济方面、忽视市场供求主体沟通协调的缺陷,本文在系统科学、博弈论和供应链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多学科交叉的集成分析方法,形成了适用于南水北调东线新运营环境的定价理论体系。用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流转过程中的定价问题开辟了跨流域调水定价研究的新视角,在南水北调水资源大系统定价理论与方法层面具有开拓性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用供应链思想把南水北调的供需各方统一为一个整体,界定了东线的水权交易主体,设计了在南水北调办公室调度控制中心统一协调下的叁层无缝供应链;建立了基于供应链的东线水资源分层定价理论,将南水北调东线水价研究扩展到运营阶段。 在分层定价理论框架下,分析了东线供应链定价的本质、目标、原则。从财务与工程相结合的视角,对水价的成本要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层分析。建立了基于OA的东线供应链作业成本分配模型,设计了东线供应链的作业环节,通过实例测算,与传统成本分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建立了叁层动态博弈定价模型。首先证明了在无约束假设下的合作博弈定价模型中,各级节点所获供应链整体利润高于非合作的Stackelberg动态博弈分散定价时的利润。其次根据各层节点特点,设计了两部制水价、多阶段的最高限价、利润分配因子、无论收货均需付款约束、内外部市场的歧视性价格、价格累进约束、供求变化约束等;最终对扩展模型进行了七种参数下的数值试验,运用遗传算法结合混沌搜索求解数值解,验证了证明结论,分别给出了各节点的定价策略。最后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供应链定价风险的内涵分析,建立了利用水期权、远期合约、互换合约规避价格风险的模型,对供应商及用户的利润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利用金融衍生产品可有效降低东线水资源供应链价格风险。

段华薇[2]2016年在《基于Stackelberg定价博弈的铁路物流中心公铁运输企业利益协同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着成效,但铁路运输优势并未充分发挥;铁路货运改革稳步推进,但铁路货运还存在两端服务质量不高、市场营销能力较弱、定价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入;铁路物流中心建设进入系统发展期,促进铁路物流中心服务功能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成为铁路物流中心进一步建设的核心内容。基于当前我国铁路货运市场供需关系发生的较大变化及铁路货运改革、铁路物流中心建设的现状,加快铁路物流中心建设,构建有效的铁路物流中心多式联运体系,丰富铁路物流中心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是我国铁路运输适应市场供需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铁路改革继续深入的必经之路,也是铁路物流中心自身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构建一体化的多式联运体系、发展铁路物流中心“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需要实现铁路物流中心与公、铁路运输企业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共赢,实现公铁联运系统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各参与企业也获得更大收益。鉴于此,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基于Stackelberg定价博弈模型,针对“铁路物流中心公铁运输企业利益协同”问题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理论探索为实现铁路物流中心与公、铁运输企业的协同发展奠定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从系统论视角对铁路物流中心及其公铁联运系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了铁路物流中心公铁联运系统协同的概念模型,并对铁路物流中心公铁联运系统内部协同的涵义、协同阶段的划分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2.为了对集成公铁联运物流服务进行有效定价,实现公铁联运系统在初级协同阶段——集成物流服务阶段的协同,首先,对需求波动较为稳定的一般公铁联运物流服务的定价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基于加型需求波动分别构建了集中控制下的定价博弈模型、双方主导权相同时的Nash博弈模型及双方分别主导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得到了四种情况下公、铁运输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并分析了主动权对双方合作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双方同时主导时的协议运价大于双方分别主导时的协议运价;当主导权由铁路运输企业向公路运输企业转移时,市场运价提高;集中控制模式下供应链效率最高,公路运输企业主导下供应链效率最低;铁路运输企业掌握主导权可使自身利润增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需求波动较大的新型公铁联运物流服务的定价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基于乘型需求波动分别构建了双方各自主导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得到了乘型需求波动下双方的最优定价策略,并分析了随机波动对双方合作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乘型需求波动下,决策权的分散仍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降低,且铁路物流企业掌握主导权仍可以增加自身利润和供应链总利润;另外,市场需求波动增大,会导致双方利润大幅降低。3.为了协调铁路物流中心参与的公铁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实现公铁联运系统在中级协同阶段——公铁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阶段的协同,首先,对铁路物流中心参与下、存在备选公铁运输企业的公铁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构建了公铁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Stackelberg定价博弈模型,通过对比发现分散决策下供应链存在效率损失,利用基于增量利润和基于系统贡献度的收益共享契约对分散决策下的供应链进行协调,研究表明:两种收益共享机制都能对供应链进行有效协调;在一定条件下,两种机制中收益共享系数具有相似特征;在第二种机制中,公铁运输企业成本优势越大,所获利润越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物流服务供应链定价策略及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构建了集中及分散决策下的定价博弈模型,求得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物流服务供应链最优定价策略以及双方所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并基于收益共享契约对其进行协调,研究表明:考虑企业社会责任及集中决策时,物流服务供应链总利润取得最大值,且双方利润都与其社会责任效用因子止相关,收益共享契约能有效地对物流服务供应链进行协调。4.为了促进铁路物流中心与公铁运输企业结成联盟并保证联盟稳定性,实现公铁联运系统高级协同阶段——战略联盟阶段的协同,对铁路物流中心公铁联运联盟收益计算和分配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铁路物流中心公铁联运联盟的实质,构建不同联盟结构下的定价博弈模型,求解模型得到不同结构联盟的收益值,利用Myerson值法对不同合作结构下的联盟收益进行分配,并进一步考虑资源投入量对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研究表明:参加联盟的企业越多、对客户和铁路物流中心都越有利;联盟收益与参与联盟企业数量有关,与参与联盟企业性质无关;公铁企业运输成本越小,联盟收益及供应链总利润越大;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能够基于Myerson值法对联盟收益进行有效公平的分配。

徐爱[3]2013年在《家电产业绿色供应链定价的博弈模型研究》文中指出从绿色供应链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运营目标出发,结合其具体特点,引入营销理论、供应链理论、博弈论以及契约理论,研究了家电产业绿色供应链的定价问题。提出了有政府介入的废旧家电回收定价方法,创建了废旧家电回收定价的博弈模型和绿色家电批发、零售与废旧家电回收组合定价的博弈模型,同时设计契约对其进行改进。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家电产业绿色供应链的系统构成及其定价的复杂性分析。结合绿色供应链特点及家电产业实际,建立了家电产业绿色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并对叁个主要参与主体—政府、家电企业和消费者进行了分析。与传统家电供应链对比,分析了有政府介入的家电产业绿色供应链定价问题的复杂性,为建立定价的博弈模型奠定基础。(2)家电产业绿色供应链中政府补贴定价的博弈模型。通过构建政府、家电企业两方博弈模型以及政府、家电企业和消费者叁方博弈模型,分别进行均衡分析,论证政府补贴定价的必要性,并给出政府补贴定价的确定原则。(3)批发和零售价格已定条件下废旧家电回收定价的博弈模型。在家电产品批发和零售价格已经确定的条件下,将废旧家电回收价格确定为决策变量,研究家电企业间因废旧家电回收而产生的定价决策问题。综合考虑废旧家电的有效回收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设计了新的需求函数。根据叁种回收模式(制造商负责回收、零售商负责回收和第叁方回收商负责回收)分别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定价的博弈模型,并运用“收益--费用共享契约”对博弈结果进行改进,以提高供应链在回收废旧家电方面的效率。(4)绿色家电批发、零售及废旧家电回收组合定价的博弈模型。从供应链整体角度出发,构建了不同回收模式下组合定价的博弈模型,并分别设计“收益--费用共享契约”对博弈效果进行改进,使与绿色家电生产、销售及回收有关的全部收入及成本在供应链参与主体间进行合理分配,以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5)应用研究。以格力无氟变频空调产品的绿色供应链为实例,对本文建立的定价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本研究将为解决绿色供应链等复杂供应链系统的定价问题提供新思路,有利于充实供应链管理理论以及定价理论和方法,丰富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结合我国家电产业绿色供应链实际建立的定价模型,对家电企业在实践中制订相应的定价策略和供应链定价契约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对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张圣忠[4]2006年在《物流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现有的物流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方向和内容体系上都存在不足,尤其是缺乏科学的基础理论支撑和对中国特定产业背景的关注,未能准确揭示出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足以指导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实践。鉴于此,本文试图构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以填补物流产业组织基础理论研究的空白,并探寻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文章整体划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物流产业组织基础理论研究”,下篇为“物流产业组织策略研究”。 上篇的研究任务是准确揭示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构造物流产业组织的基础理论平台。研究内容以产业经济为主线展开,包括四个部分:(1)对物流及物流产业进行重新界定,为后续理论研究提供基础;(2)在重新界定和分析物流需求的内涵、本质、特征、分类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分别分析经济组织与非经济组织的物流需求经济性,并区分基本物流需求与品质物流需求,分别揭示需求价格弹性的变动规律和需求预测的思路与方法,以构造完善的物流需求理论;(3)在重新界定和分析物流供给的内涵、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分析物流供给的经济性,并区分基本物流服务供给与个性化物流服务供给,分别揭示供给价格弹性的变动规律,以构造完善的物流供给理论;(4)提出物流服务品质的概念,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和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品质加以综合评价,进而构造基于物流服务品质定位的物流供需均衡理论。 下篇的研究任务是探寻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及其内在运行机理。(1)通过对物流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及其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探寻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策略与政策;(2)基于产业发展层面,深入分析物流一体化策略的内涵、理论框架、运作主体及运作机制,构建基于用户品质期望的物流市场细分综合模型,提出基于价值共享的物流服务定价方法与策略,并分别就物流一体化策略、物流服务营销策略及物流服务定价策略,探讨其中的产业组织政策导向与政策选择问题。

范敏[5]2016年在《基于碳减排的农村沼气供应链构建与定价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积极发展农村沼气推动农业碳减排意义重大。农业特别是畜牧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发展农村沼气既可以回收甲烷,又可以提供清洁能源,是农业领域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农村沼气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近年来我国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和国内自愿碳减排(CCER)平台逐渐开发了一些农村沼气碳减排项目,然而目前农村沼气供应链存在结构不完整和主体不协调等问题,导致原料来源不稳定、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和经济效益差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沼气实际的碳减排效果。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将于2017年启动的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农村沼气碳减排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碳交易背景下如何优化农村沼气供应链结构和实现供应链主体协调等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以农村沼气为研究对象,基于闭环供应链理论提出了农村沼气供应链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江西省农业领域和生猪养殖碳排放现状;针对传统农村沼气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碳减排构建了新型农村沼气供应链,梳理了农村规模沼气供应链运行模式;实证分析了农村沼气碳减排项目案例,研究了影响江西省农村沼气碳减排的关键因素;分析了能源价格确定和内生两种条件下,不同回收模式的新型农村规模沼气供应链定价策略,针对碳市场价格随机条件下农村沼气发电供应链各主体的定价博弈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对国内外农村沼气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农村沼气供应链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其具有的区域性、不确定性、增值多维性、节点交叉性等特征,提出了“户用沼气+碳交易市场”和“规模沼气(原料基地+能源生产商+能源销售商+农户)+碳交易市场”两种新型农村沼气供应链结构,从供应链上游原料回收方式、中游工艺路线和下游产品利用方式等方面归纳分析了不同的农村规模沼气供应链模式。第二,依据《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编制了2012年江西省农业领域碳排放清单,测算了江西省2004-2013年生猪养殖碳排放,分析了江西省生猪养殖户用沼气和规模沼气的碳减排潜力。结果显示:2012年江西省农业领域排放温室气体甲烷和氧化亚氮共计3432.7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稻田甲烷排放1519.0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833.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597.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动物粪便管理系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482.6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江西省生猪养殖碳排放从2004年的271.4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上升到2013年的378.8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第叁,对江西省农村沼气碳减排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CDM方法学分别计算分析了江西省吉安户用沼气和汇得能规模沼气两个碳减排案例,基于江西省农村沼气发展现状数据,通过构建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江西省农村沼气碳减排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关键影响因素按程度高低依次为:生猪年末出栏数、技术服务人员数、生猪年末存栏数和政府补贴。第四,研究分析了农村规模沼气供应链能源产品(如电力)价格确定、能源产品(如生物燃气)价格内生两种不同条件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定价策略。针对两种不同条件,根据叁种模式(生产商回收、第叁方回收和混合回收)分别建立分散决策下的农村规模沼气供应链定价博弈模型,并分别设计“收入-费用共享契约”对博弈效果进行改进,以使供应链总体效益达到集中决策的水平。比较分析了以上模型的博弈均衡结果,并分别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证明:无论是价格确定还是内生条件下,采用生产商回收模式都更有利于原料的回收,供应链总体利润也最高;叁种不同回收模式下供应链均可以采用收入-费用共享契约加以改进,提高供应链各节点利润的同时,实现农村沼气供应链总体效益的最大化。第五,分析了碳交易市场特征与价格特点,研究了碳交易市场价格随机条件下农村沼气发电供应链的定价博弈。针对连续选择和离散选择两种条件下养殖企业和能源生产商之间的行为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得出养殖企业成为电力供应商、出售部分原料和出售全部原料给能源生产商叁种行为策略选择的回收定价和碳市场价格条件。综上所述,本文基于碳减排视角探究农村沼气供应链的构建和定价策略,引入碳交易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分析了农村沼气供应链的结构模式、碳减排潜力和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农村沼气供应链的定价博弈,希望能为政府和各利益相关方构建农村沼气供应链、实现碳减排提供参考依据。

李贞[6]2014年在《基于需求波动的供应链仓储资源共享定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分工的明细化,市场竞争已经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成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如何获取和保持供应链竞争优势成为了供应链成员企业所关心的首要问题。近年来,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最重要方法之一的供应链管理逐渐被应用。在供应链中,库存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预防不确定性,节省作业费用,作业交换费用,均衡生产,改善服务。但是库存同时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带来一定的库存成本,例如利息、储藏保管费用、保险费用、价值损失费用等,对企业的生产计划、营销策略、资金利用、服务水平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管理好库存成为了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本文采取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解决我国企业库存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文章试图从整合供应链库存资源的角度出发,根据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库存需求波动特征(如季节波动性),以及成员企业库存需求波动特征存在的时间差,提出了将产品通过租库存储形式向市场前移、共同使用供应链成员企业库存资源的库存管理模式,并对共同使用的库存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定价,将需求波动的峰值交错,以降低各自运营的物流成本,从而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最后文章结合了实际案例对新提出的库存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定价问题进行了测算。另外,在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刘钰琛[7]2007年在《动态定价与库存控制联合决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需求驱动时代的全面到来给企业界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难题:市场的不确定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采购提前期的加长使得产品的定价销售和库存控制变得越来越困难。不论是制造性的企业还是服务性的企业,都很关心如何保证产品的供应满足产品的需求。而企业应用的供应链管理策略或收益管理技术都只考虑了供需平衡问题的一个方面,供应方面或需求方面。随着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加上电子商务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许多制造企业在采取供应链管理措施的同时,也采用收益管理措施来解决不确定环境下的供需平衡问题。因此,我们选择研究供应链中动态定价与库存控制联合决策问题,是一项具有非常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工作。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对动态定价与库存控制联合决策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收集了国内外关于动态定价与库存控制联合决策问题研究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其不完善之处。其次,详细阐述了动态定价和库存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及其特点,分析了动态定价理论和库存控制理论各自在供需平衡问题上的优缺点。同时对动态定价策略与静态定价策略进行比较,说明了动态定价的必要性及经济意义。再次,从效用函数的角度出发,改进了产品的确定型和随机型需求函数,考虑了影响产品需求的六大因素,因此,需求函数将反映产品销售期内各个阶段不确定性特征以及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定价与库存控制联合决策模型,使零售商的利润最大化。这些模型都将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动态规划(控制)模型。应用概率论与随机过程、最优控制与动态规划等分析技术讨论所建立的模型的性质,利用Matlab或者Lingo对模型求解,使得到最优策略易于实施,形成能够辅助企业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算例比较分析模型的解的性质及其参数变化对最优利润的影响程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需求预测带有更新机制的决策模型,使得零售商能够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及时改变销售价格和订货量,最优化其利润。

田志宇[8]2008年在《基于客户价值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定价策略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快速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企业增强整体竞争优势的主要战略内容。供应链协同服务也随之迅速发展,成为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工具。供应链协同服务与传统产品的差异决定了传统的定价方法已经不适用于供应链协同服务的定价。供应链协同服务提供商必须发展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定价策略,才能实现客户满意与服务提供商收益最大化的和谐统一。论文采用了对定价模型的定性分析、对客户价值的定量测算与定价模型应用的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供应链协同服务的定价策略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在于分析了供应链协同服务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客户价值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定价策略,并且引入SC电信供应链协同服务的定价案例进行了应用研究。首先,对服务定价理论进行了分析。在对市场化服务定价理论和传统企业服务定价方法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供应链协同服务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客户价值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定价策略。基于客户价值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定价策略是以收益管理、客户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其关键是对客户价值的测算。所以,紧接着在对收益管理和客户价值理论进行分析之后,对供应链协同服务的价值进行了定性分析。供应链协同服务的价值在于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减少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弱化牛鞭效应、协调供应链中的目标冲突。在对信息共享的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价值测算模型为基础的服务定价模型。最后,引入SC电信供应链协同服务定价的案例对服务定价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应用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基于客户价值的服务定价策略能够实现供应链协同服务客户满意与服务提供商收益最大化和谐统一的结论。其定价模型的建立思路和分析方法对其它服务产品的定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王汝婷[9]2014年在《基于博弈论的闭环供应链协调定价策略分析》文中认为闭环供应链是把逆向供应链补充进我们所知传统意义上的正向供应链继而体现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供应链体系的循环可逆过程。通过终端产成品的沿供应链正向的提交产成品投入使用与沿相反方向的逆流回收循环使用,闭环供应链系统的运营模式就是使得:从资源的获取-到对资源进行加工生产-再到对产成品进行消耗-最后都变成废旧物品,这样的一种经营运作过程,变化成为:从资源的获取-到对资源进行加工生产-再到对产成品进行消耗-最后并不是都变成废旧物品、而是把废旧物品进行分类处理以及回收再利用,这样的一种循环式的闭环供应链模式,通过尽最大努力减少与降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同时也使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尽可能的降到最低,也使得终端产品以及售后服务的成本最低化,以此来达到经济收效和环境资源以及社会收效的最优化。在当下社会中,逐渐成为环境危机的一个主要趋势是不断加剧与恶化的环境急剧污染和资源问题,为此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把注意力投向在废弃品的逆向回收与再利用的过程中。在这一实际和历史演变发展的基础之上,也正式提出了闭环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理论。同时这也受到行政部门、公司企业和大学院校相关理论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与改进。当然,定价决策是闭环供应链管理学术理论之中的其中一个关键角色,这也严重影响着上游产成品的供需情况以及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工作效益。为此近一段时期以来,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分析事宜引发了更多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本篇文章的内容架构是在基于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基础上,讨论第叁方回收物流模式下,通过合理运用博弈的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来最终得到此循环系统下最佳的价格决策。通过实际操作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假设和结论:供应商和零售商、供应商和第叁方供应链回收商,其二者之间分别形成了博弈关系,供应商在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零售商和第叁方供应链回收商对自己决策所作出的反应,这样才有利于保证自身收益的最大目标的满足;相反的,零售商、第叁方供应链回收商也要考虑供应商的生产配额指标,才能够保证自身收益的最大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本文通过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结构对收益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得到相关数据和结论证实了闭环供应链的理论基础。随着人们不断增强的对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入理解感悟,以及环境保护部门和行政机关的双重压力下,供应商更加注重废弃产品的逆向回收处理和再制造。这样做不仅仅使得企业通过利用回收废弃品为企业达到环境评估部门所要求的硬性指标,同时也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的减少成本的投入,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益。曾经有报导提出,实施闭环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能够有效的减少生产过程所需费用的将近40%-65%。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把闭环供应链作为企业开拓发展的新领域新规划。企业将回收费用和生产再制造的费用算作产品的成本费用之中,继而算出公司的批发价格应为多少,从而达到公司企业生产的收益最优化。

汪帆[10]2016年在《铁路货物运输定价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产业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刺激了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日用品等货物运输需求不断增长。伴随国家产业进行的结构性调整,我国对能源物资、建筑原材料等货物需求的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对新兴的高附加值货物需求则日益旺盛。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一直承担着军事物资、绝大部分大宗货物和部分零散货物的运输。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不断的市场化发展,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化进程较为缓慢。虽然铁路政企分开改革和货运改革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利于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的局面,然而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铁路货运的综合竞争力仍处于落后水平,铁路货物运输市场份额逐渐减小,中国铁路总公司仍处在负债运营的境地。因此,积极研究分析铁路货物运输定价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铁路货运定价方法和策略,对于提升铁路货运在我国货物运输市场的竞争力、扩大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份额、增加铁路货运的收入以形成良好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期权理论、现代物流相关理论、铁路货运定价方法理论、我国铁路货运定价体系及定价影响因素进行详细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铁路货物运输的需求、供给情况,分析我国铁路货运定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定价策略,建立并求解基于期权理论的铁路大宗货物协议运输定价优化模型和基于供应链的铁路快捷货运定价优化模型,同时结合模型提出对铁路货运定价相关问题的建议。首先本文介绍运用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期权理论、现代物流理论、供应链相关理论、库存理论进行综述,对几种典型的铁路货运定价方法如成本导向定价法、供求导向定价法等,分析研究各定价方法的理论含义和考虑的因素,对比总结各定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情况。接着本文从四个阶段梳理我国铁路货运定价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详细介绍当前我国铁路货运定价体制和定价体系,简要介绍其他几种运输方式的定价体系,并从国家政策、货物类型、供求关系、竞争因素、运输成本方面进一步分析铁路货运定价影响因素。同时,结合一系列措施分析新形势下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需求情况、供给情况,分析我国铁路货运定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定价策略。然后本文将期权理论引入铁路大宗货物协议运输定价过程中,考虑运输市场价格变化和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建立以铁路运输企业和协议客户收益最大为目标的定价优化模型,通过算例进行研究,并分析模型的局限性。然后本文在进行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从现代物流角度,建立以铁路运输企业、一个收货方、一个供货方组成的供应链系统整体利益最大为目标的铁路快捷货运定价优化模型,通过算例进行研究,并分析模型的局限性。最后本文结合铁路货运定价优化模型,从理清铁路货运成本、提高铁路货运服务水平、加强协作思想方面提出对铁路货运定价相关问题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供应链定价研究[D]. 张莉. 河海大学. 2006

[2]. 基于Stackelberg定价博弈的铁路物流中心公铁运输企业利益协同研究[D]. 段华薇. 西南交通大学. 2016

[3]. 家电产业绿色供应链定价的博弈模型研究[D]. 徐爱. 大连理工大学. 2013

[4]. 物流产业组织理论研究[D]. 张圣忠. 长安大学. 2006

[5]. 基于碳减排的农村沼气供应链构建与定价策略研究[D]. 范敏. 南昌大学. 2016

[6]. 基于需求波动的供应链仓储资源共享定价研究[D]. 李贞. 西南交通大学. 2014

[7]. 动态定价与库存控制联合决策问题研究[D]. 刘钰琛. 上海海事大学. 2007

[8]. 基于客户价值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定价策略研究[D]. 田志宇. 电子科技大学. 2008

[9]. 基于博弈论的闭环供应链协调定价策略分析[D]. 王汝婷. 吉林大学. 2014

[10]. 铁路货物运输定价问题研究[D]. 汪帆. 西南交通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定价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