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论文-韩剑宏,马学玲,刘派,马莉

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论文-韩剑宏,马学玲,刘派,马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稀土氨氮废水,正交试验

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论文文献综述

韩剑宏,马学玲,刘派,马莉[1](2012)在《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稀土氨氮废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稀土氨氮废水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连续运行,重点考察了HRT、DO、C/N比、pH对其运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参数。[结果]C/N比和pH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稀土氨氮废水运行效果的影响不大,而HRT和DO的影响较为明显,各因素对氨氮去除率影响的主次关系:DO>HRT>pH>C/N比。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最佳运行参数:DO=1.0 mg/L,HRT=8 h,C/N=3.5,pH=7。[结论]该研究为工程实际运用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6期)

王建永[2](2007)在《淹没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除磷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硝化除磷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废水中已有的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节约碳源,减少温室气体CO_2的排放量,同时可节省曝气量和减少污泥产量,是一种可持续的清洁废水处理工艺,本课题采用自制的淹没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SMSBR),通过厌氧—好氧及厌氧—沉淀换水—缺氧两个阶段的培养驯化,达到了良好的同时脱氮除磷效果,基于培养驯化成功的活性污泥系统,开展了反硝化除磷系统影响因素的静态烧杯试验,并对反硝化除磷微生物种群、新陈代谢机理和污染物去除动力学模型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反硝化除磷系统存在合理释磷和吸磷时间,与系统碳源浓度、缺氧段硝酸盐浓度以及聚磷菌内PHB、糖原质和聚磷含量有关,试验表明,本系统厌氧时间维持在2h,缺氧时间维持在3h较合理,过长的厌氧时间对有效释磷并无帮助,反而会增加HRT,缺氧时间过长会导致内源释磷。(2)碳源浓度、缺氧段硝酸盐浓度及污泥停留时间(SRT)对反硝化除磷效果影响较大,试验表明,SMSBR系统在进水COD_(cr)250mg/L、缺氧段NO_3~--N55mg/L、SRT维持在20~30d时去除效果较好。(3)系统在最佳运行工况条件下能达到较稳定的去除率,COD、PO_4~(3-)-P和NO_3~--N去除率都在95%以上,比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要节省58%的碳源,但同时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特别是pH值要控制在碱性条件下运行,当监测到污泥活性下降时,可以通过短时曝气恢复污泥活性。(4)稳定运行情况下的PH值周期变化规律与磷变化曲线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利用pH值实现在线自动控制反硝化除磷工艺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5)试验表明,在厌氧—缺氧环境下运行的反硝化除磷菌能以O_2、NO_3~--N、NO_2~--N为电子受体进行吸磷,但好氧吸磷比缺氧吸磷速率要大,平均速率分别为13.12 mgPO_4~(3—)P·g~(-1)SS·h~(-1)和11.72 mg PO_4~(3-)-P·g~(-1)SS·h~(-1),亚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时存在抑制浓度上限,试验表明为25mg/L。(6)微生物周期活性指标测试发现,厌氧段污泥浓度、挥发性成分和内源SOUR比缺氧段大,缺氧结束后污泥含磷量增加到10.35%,表现为超过生理需求的吸磷能力。(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7-12-29)

李辰,黄廷林,何文杰,刘德滨[3](2007)在《复合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复合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进行了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考察了该工艺的除污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去除COD,平均去除率为78%,出水COD<50 mg/L;对NH3-N的去除效果受水温影响较大,在12℃和30℃下的去除率分别为7.8%和94.7%;系统对TP的去除率为50.6%~73.9%,除磷效果不够稳定;膜组件对悬浮物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得多数情况下系统出水SS为零。(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07年19期)

赵方波,于水利,李谦,张洪杰[4](2006)在《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膜面泥饼层的微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膜生物反应器运行中的膜污染问题,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膜在污泥混合液及上清液中所形成泥饼层的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类型泥饼层的微结构存在显着差异且与膜污染速度相关,膜面泥饼层微结构的表征技术可以作为膜污染评价的重要手段。在污泥混合液中形成的膜面泥饼层厚度大但表面粗糙度高,存在一定的孔隙性;而在上清液中形成的膜面泥饼层虽然更薄但相对致密,其渗透性差,导致膜污染速度加快。活性污泥混合液及上清液中,膜截留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的分子质量分布趋势相近,膜面泥饼层微结构的差异主要与被过滤液中微生物絮体的体积和含量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06年09期)

张开海,王琳[5](2005)在《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和回用的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适当在小范围之内污水就地收集、处理和回用,比大面积的污水收集、集中处理和回用更为经济和可行。由于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or, MBR)是膜分离技术(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05年05期)

赵方波,于水利,荆国林,李谦,张洪杰[6](2005)在《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小微生物絮体对膜的污染 ,设计了一种具有沉降室的膜生物反应器 ,膜A与膜B分别淹没在上清液和污泥混合液中以相同的抽吸方式运行 .与预期结果相反 ,膜A比膜B的污染速度还快 .为探讨膜污染机理 ,考察了污泥混合液中不同组分对膜污染的影响 ,利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膜面污染层的特征 .结果发现 ,在污泥混合液与上清液中膜面污染层在微观结构上存在显着差异 ,其方差平均粗糙度Rms分别为 13 2 3nm和 75 2nm .经膜污染机理分析认为 :微生物絮体和大分子有机物会在膜面形成污染层 ,该污染层作为“二次膜”影响膜过滤性能 .上清液中细小的微生物絮体和大分子有机物形成的污染层相对致密 ,会加剧膜污染(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张绍园,闫百瑞[7](2003)在《二段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九保田板式膜,设计了二段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运行结果显示,二段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能够增强高能级生物体蠕虫生长与少产污泥的目的。在污泥负荷为0.35~0.65g[COD]/(g[SS]·d)和容积负荷为2~5g[COD]/(L·d)的条件下,反应器出水COD和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8.67mg/L和0.24mg/L,污泥产率为0.1kg[SS]/kg[COD]。(本文来源于《工业用水与废水》期刊2003年06期)

迟军,王宝贞,荆国林[8](2003)在《应用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磷污水》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废水的回收利用率 ,考察了应用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磷污水的工艺流程及效果 .在生物除磷流程中 ,设置厌氧段 ,除磷率可达 63 %以上 ,与不设厌氧段相比 ,提高了 3 2 % ;在生物除磷的同时进行化学除磷 ,将Al2(SO4 ) 3加入反应器中 ,保持污泥活性 ,平均除磷率可达 82 % .结果表明 ,该反应器可以有效地去除含磷污染物 ,应用中设置厌氧段 ,同时进行化学除磷 ,可进一步提高该反应器的除磷效果 .(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黄显怀,刘绍根,黄明[9](2003)在《淹没式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淹没式水解 -好氧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 (SAGB)技术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LAS)质量浓度高达10 0mg/L的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进行处理 ,水解SAGB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 4 0h ,好氧SAGB池水力停留时间为 6 0h .研究结果表明 :水解段污泥龄较长的微生物对LAS的起泡组分有较强的降解作用 ,将LAS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中间产物 ,使废水的BOD/COD值由 0 2 5提高到约 0 4 5 ,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有利于后续好氧处理 .工程运行表明 :合成洗涤剂废水 ρ(CODCr) =30 1~ 4 5 3mg/L ,ρ(LAS) =12 9~ 16 4mg/L ,ρ(PO43 -) (以P计 ) =2 3~ 4 2mg/L ,采用物化预处理—水解SAGB—好氧SAGB工艺处理后 ,出水水质达到ρ(CODCr) =5 0~ 81mg/L ,ρ(LAS) =2~ 4mg/L ,ρ(PO43 -) (以P计 ) =0 1~ 0 3mg/L ,废水最终达标排放(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李军,夏定国,赵琦,聂梅生[10](2001)在《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进展并分析、阐述了其优缺点 ,提出了新型的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SHM BR)以及用于污水处理和回用的工艺 ,从水处理工艺学、流体力学、水微生物学方面论述了其所具有的特点 ,说明了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高效、低耗、资源化的污水生物反应器 ,指出了今后需研究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期刊2001年04期)

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反硝化除磷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废水中已有的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节约碳源,减少温室气体CO_2的排放量,同时可节省曝气量和减少污泥产量,是一种可持续的清洁废水处理工艺,本课题采用自制的淹没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SMSBR),通过厌氧—好氧及厌氧—沉淀换水—缺氧两个阶段的培养驯化,达到了良好的同时脱氮除磷效果,基于培养驯化成功的活性污泥系统,开展了反硝化除磷系统影响因素的静态烧杯试验,并对反硝化除磷微生物种群、新陈代谢机理和污染物去除动力学模型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反硝化除磷系统存在合理释磷和吸磷时间,与系统碳源浓度、缺氧段硝酸盐浓度以及聚磷菌内PHB、糖原质和聚磷含量有关,试验表明,本系统厌氧时间维持在2h,缺氧时间维持在3h较合理,过长的厌氧时间对有效释磷并无帮助,反而会增加HRT,缺氧时间过长会导致内源释磷。(2)碳源浓度、缺氧段硝酸盐浓度及污泥停留时间(SRT)对反硝化除磷效果影响较大,试验表明,SMSBR系统在进水COD_(cr)250mg/L、缺氧段NO_3~--N55mg/L、SRT维持在20~30d时去除效果较好。(3)系统在最佳运行工况条件下能达到较稳定的去除率,COD、PO_4~(3-)-P和NO_3~--N去除率都在95%以上,比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要节省58%的碳源,但同时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特别是pH值要控制在碱性条件下运行,当监测到污泥活性下降时,可以通过短时曝气恢复污泥活性。(4)稳定运行情况下的PH值周期变化规律与磷变化曲线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利用pH值实现在线自动控制反硝化除磷工艺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5)试验表明,在厌氧—缺氧环境下运行的反硝化除磷菌能以O_2、NO_3~--N、NO_2~--N为电子受体进行吸磷,但好氧吸磷比缺氧吸磷速率要大,平均速率分别为13.12 mgPO_4~(3—)P·g~(-1)SS·h~(-1)和11.72 mg PO_4~(3-)-P·g~(-1)SS·h~(-1),亚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时存在抑制浓度上限,试验表明为25mg/L。(6)微生物周期活性指标测试发现,厌氧段污泥浓度、挥发性成分和内源SOUR比缺氧段大,缺氧结束后污泥含磷量增加到10.35%,表现为超过生理需求的吸磷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论文参考文献

[1].韩剑宏,马学玲,刘派,马莉.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稀土氨氮废水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

[2].王建永.淹没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除磷特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7

[3].李辰,黄廷林,何文杰,刘德滨.复合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

[4].赵方波,于水利,李谦,张洪杰.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膜面泥饼层的微结构特征[J].中国给水排水.2006

[5].张开海,王琳.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和回用的中试研究[J].给水排水.2005

[6].赵方波,于水利,荆国林,李谦,张洪杰.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机理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5

[7].张绍园,闫百瑞.二段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3

[8].迟军,王宝贞,荆国林.应用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磷污水[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

[9].黄显怀,刘绍根,黄明.淹没式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

[10].李军,夏定国,赵琦,聂梅生.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技术[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

标签:;  ;  ;  

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论文-韩剑宏,马学玲,刘派,马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