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疲劳寿命损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疲劳,汽轮机,汽轮,机组,寿命,转子,应力。
疲劳寿命损耗论文文献综述
王晨,燕群,陈海波,秦强[1](2019)在《内损耗因子对铝合金壁板高频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计算高超声速飞行器铝合金壁板高频声振响应,分析了在不同内损耗因子情况下壁板均方根应力和危险点响应集中因子。进而采用频域疲劳寿命方法,结合零阶矩应力谱法计算了壁板的高频疲劳寿命,研究了在不同内损耗因子情况下铝合金壁板高频疲劳寿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内损耗因子的增大,壁板的均方响应逐渐减小,但响应集中因子逐渐增大,最终导致壁板疲劳寿命出现先变长后缩短的变化趋势;随着内损耗因子的增大,高频段应力响应对疲劳寿命的贡献量明显增大。(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程森[2](2018)在《凸缘联轴器扭振动力学特性及疲劳寿命损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故障时危险截面附近低压缸-发电机联轴器的动力学特性及疲劳寿命损耗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对非线性接触的接触理论、接触类型和求解算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阐述了有限元法对叁维实体模型离散化的原理和过程;建立了螺栓连接结构结合面单元的有限元理论模型;通过使用SolidWorks建立叁维模型;以及有限元软件workbench对低压缸-发电机联轴器建立了非线性接触对,定义设置螺柱圆周面与对轮、盘车大齿轮之间的接触类型为frictional,摩擦系数设为0.15;两对轮与盘车大齿轮之间的接触类型为frictional,摩擦系数为0.15;螺栓与对轮面之间的接触类型为bonded;螺母与对轮面之间的接触类型为bonded;所有接触对共计122对,通过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对联轴器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出联轴器传递扭矩与螺栓中部螺杆位置,汽侧接触面螺孔周围靠近联轴器外缘区域,螺栓表面盘车大齿轮与两对轮接触面所在处应力值的关系,通过拟合提取关系曲线,并且在此基础上,使用叁参数幂函数模型建立s-n曲线,结合雨流法和Massion-coffin公式与miner理论,对联轴器危险部位累积疲劳寿命损耗进行了计算。(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8-03-01)
崔亚辉,张俊杰,顾煜炯,金铁铮,孙鹏[3](2016)在《600MW机组次同步振荡下轴系扭振校核及疲劳寿命损耗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超临界600 MW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低振幅次同步振荡(SSO)问题,本文采用Riccati传递矩阵法建立了该机组的集中质量模型,求解了轴系的扭振固有频率,并与轴系的实测扭振固有频率进行了对比,证明了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可用于机组扭振分析。同时,应用本文模型,根据该机组轴系的扭振振型求解了轴系的扭振应力相对值,确定了SSO下轴系的危险截面;建立了次同步振荡下机头转速差与最危险截面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可对该机组发生低振幅SSO时的扭振安全性和疲劳寿命损耗进行评估。(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16年07期)
金铁铮,顾煜炯[4](2016)在《次同步振荡下轴系扭振疲劳寿命损耗在线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时分析次同步振荡状态下轴系的扭振疲劳寿命损耗,准确评估轴系的安全性,本文分析了轴系扭振应力与机端扭角之间的关系,针对模态扭角提取过程中相位偏差、边界效应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零相位带通滤波-"移动窗"-模态迭加的方法计算扭振危险截面的应力历程,进而对轴系的扭振疲劳寿命损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分析精度的同时,也可保证分析的实时性,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在线监测、分析和系统保护。(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16年06期)
陈晓云,李汪繁,梁俊宇,蒋俊,王秀瑾[5](2014)在《两相短路故障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疲劳寿命损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发电机出口端两相短路故障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安全性,以某600 MW机组轴系为实例,计算得到了电磁扰动力矩下各轴颈处的机械扭矩。以较为危险的6号轴颈为考核截面,得到了该处的扭应力响应,并基于S-N曲线估算方法、雨流计数法及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获得了两相短路故障发生的不同时间历程下,该处的扭振疲劳寿命损耗。结果表明:发电机出口端两相短路时,部分轴颈处机械扭矩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低压转子与发电机转子间的轴颈;故障在短时间内对于轴系扭振疲劳寿命的损耗影响较大,之后趋于平缓,应在尽量在短的时间内进行故障切除。(本文来源于《电力科学与工程》期刊2014年03期)
贺斌[6](2013)在《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寿命损耗监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火电机组的频繁启停和变负荷运行,加速了汽轮机转子等关键部位金属的低周疲劳损耗,严重危害了机组的正常运行。因此对转子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汽轮机转子的低周疲劳损耗情况,对保障机组安全、经济地运行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本文针对转子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求解问题,对解析法、有限元法及有限差分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的数学模型,不但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而且计算速度快,能够充分满足监测系统的需要。通过利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系统开发了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损耗监测系统。通过仿真试验,发现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强、稳定性好、精确性高、操作方便、显示直观等优点,对机组安全经济地运行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ALGOR有限元软件对机组冷态启动过程中,转子温度场和热应力场进行瞬态热分析,确定系统的监测部位。2、针对机组不同启停方式,采用有限差分法对监测部位截面上危险点的温度和热应力变化情况进行计算,并根据转子线性累积损伤法则得出转子的低周疲劳损耗。通过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软件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学模型的计算精度。3、根据虚拟仪器技术利用LabVIEW开发平台对监测系统的各功能模块进行编制,重点开发数据采集模块、信号分析模块、数据计算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客户端模块。4、利用监测系统对某电厂300MW机组进行冷态启动仿真试验,重点分析监测截面上特征点的温度、热应力及低周疲劳损耗的变化情况,验证监测系统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3-04-01)
盛磊[7](2012)在《基于LabVIEW对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寿命损耗监测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机组参与调峰要经常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因此监测机组的运行状态,及时掌握转子的寿命损耗情况,对提高机组的运行维护水平、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和设备的寿命管理等有积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评估转子热应力及低周疲劳寿命损耗的经验方法,建立了转子低周疲劳寿命损耗监测数学模型。基于虚拟仪器技术思想开发了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寿命损耗监测系统,其具有显示直观、使用简便、运行稳定及维护方便等特点,可以为汽轮机设备的运行和转子寿命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本文具体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ALGOR有限元分析软件对300MW机组冷态启动时转子的温度场及应力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转子温度及应力的变化特点,确定了调节级、中压第一级及高压第一级作为系统监测位置。(2)采用解析法建立监测系统数学模型,即根据蒸汽温度的变化特点归纳转子温度及应力的递推公式,使用材料多轴连续损伤公式计算转子的低周疲劳寿命损耗。(3)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编制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寿命损耗监测系统,系统可以采集机组运行数据并对转子的低周疲劳寿命损耗进行计算,以此评估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4)采用本系统对300MW机组冷态启动时转子温度及应力进行仿真计算,重点分析了机组启动温升率对转子热应力及低周疲劳寿命损耗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2-04-01)
杨雪,王西田,孙慧平[8](2011)在《自动重合闸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疲劳寿命损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某电厂600 MW汽轮发电机组在不同运行方式和不同故障情况下,在电厂输电线路起始端发生单相永久性故障、自动重合闸不成功时会引起比较明显的扭振疲劳寿命损耗问题,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CAD/EMTDC中的多步运行模块实现自动多次重复仿真,对大量案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重合闸时刻和重合闸不成功后故障线路跳闸时刻对机组轴系扭振疲劳寿命损耗的影响是非线性的;故障地点对单相重合闸引起的最大扭振疲劳寿命损耗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发电设备》期刊2011年04期)
袁鹏飞,盛德仁,陈坚红,李蔚,任浩仁[9](2004)在《汽轮机转子热疲劳寿命损耗监测面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300MW汽机转子内外表面温差、应力和应变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通过不同的启动方式分析,确定汽轮机高、中压转子应力危险监测面。在有限元模型建立和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处理方面提出新的想法,为实现汽轮机转子热疲劳损耗和机组寿命管理奠定了理论分析基础,对机组调峰运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电站系统工程》期刊2004年02期)
夏云春[10](2001)在《300 MW汽轮发电机组热应力及疲劳寿命损耗仿真系统软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国产300 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在启停过程中的热应力和疲劳寿命仿真系统软件的分析,对300 MW汽轮发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运行过程转子的热应力和疲劳寿命的损耗作了详细研究,为其参与电网调峰运行提供理论参考,对该机组调峰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01年06期)
疲劳寿命损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针对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故障时危险截面附近低压缸-发电机联轴器的动力学特性及疲劳寿命损耗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对非线性接触的接触理论、接触类型和求解算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阐述了有限元法对叁维实体模型离散化的原理和过程;建立了螺栓连接结构结合面单元的有限元理论模型;通过使用SolidWorks建立叁维模型;以及有限元软件workbench对低压缸-发电机联轴器建立了非线性接触对,定义设置螺柱圆周面与对轮、盘车大齿轮之间的接触类型为frictional,摩擦系数设为0.15;两对轮与盘车大齿轮之间的接触类型为frictional,摩擦系数为0.15;螺栓与对轮面之间的接触类型为bonded;螺母与对轮面之间的接触类型为bonded;所有接触对共计122对,通过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对联轴器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出联轴器传递扭矩与螺栓中部螺杆位置,汽侧接触面螺孔周围靠近联轴器外缘区域,螺栓表面盘车大齿轮与两对轮接触面所在处应力值的关系,通过拟合提取关系曲线,并且在此基础上,使用叁参数幂函数模型建立s-n曲线,结合雨流法和Massion-coffin公式与miner理论,对联轴器危险部位累积疲劳寿命损耗进行了计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疲劳寿命损耗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晨,燕群,陈海波,秦强.内损耗因子对铝合金壁板高频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9
[2].程森.凸缘联轴器扭振动力学特性及疲劳寿命损耗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3].崔亚辉,张俊杰,顾煜炯,金铁铮,孙鹏.600MW机组次同步振荡下轴系扭振校核及疲劳寿命损耗计算[J].热力发电.2016
[4].金铁铮,顾煜炯.次同步振荡下轴系扭振疲劳寿命损耗在线分析方法[J].热力发电.2016
[5].陈晓云,李汪繁,梁俊宇,蒋俊,王秀瑾.两相短路故障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疲劳寿命损耗分析[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4
[6].贺斌.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寿命损耗监测系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
[7].盛磊.基于LabVIEW对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寿命损耗监测系统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
[8].杨雪,王西田,孙慧平.自动重合闸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疲劳寿命损耗的影响[J].发电设备.2011
[9].袁鹏飞,盛德仁,陈坚红,李蔚,任浩仁.汽轮机转子热疲劳寿命损耗监测面的有限元分析[J].电站系统工程.2004
[10].夏云春.300MW汽轮发电机组热应力及疲劳寿命损耗仿真系统软件的研究[J].中国电力.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