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黑带食蚜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黑带,生长发育,复眼,温度,太行山,燕山,积温。
黑带食蚜蝇论文文献综述
张君明,王兵,虞国跃[1](2019)在《斜斑鼓额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各虫期形态描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食蚜蝇作为蚜虫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其捕食蚜虫的虫态是幼虫期。针对目前研究以描述食蚜蝇成虫的形态特征进行种类鉴定为主,而对卵及幼虫的描述却很少的现状,采集野外2种常见的食蚜蝇——斜斑鼓额食蚜蝇(Scaeva pyrastri)和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a),对其卵、幼虫、蛹及成虫4个虫态进行描述,并提供彩色照片,这对于其早期鉴定极为重要。(本文来源于《蔬菜》期刊2019年12期)
程予奇,谭琳,伍绍龙,朱叁荣,李佳颖[2](2019)在《温度和光周期对黑带食蚜蝇蛹及食蚜蝇姬蜂羽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黑带食蚜蝇规模化饲养、运输和延长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人工饲养的方法,研究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对黑带食蚜蝇蛹和食蚜蝇姬蜂发育历期及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黑带食蚜蝇蛹发育的关键因子,在湿度和光周期恒定条件下,15~30℃时,黑带食蚜蝇蛹的历期随温度的升高缩短,平均历期从11.35d缩短至5.06d;在30℃时羽化率最高,为82.5%;在光周期L∶D=12h∶12h,温度20~25℃条件下,食蚜蝇姬蜂羽化率高达85%。(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白茜茜,潘昭,任国栋[3](2018)在《燕山-太行山区黑带食蚜蝇(双翅目:食蚜蝇科)谱系地理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燕山-太行山区黑带食蚜蝇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及其谱系地理格局,对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等地样本的线粒体DNA-COI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成功得到36条黑带食蚜蝇COI基因序列,其片段长度为658 bp,平均A+T含量(69.9%)明显高于C+G含量(30.1%),没有插入和缺失现象。对这些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雾灵山种群具有较高的种群遗传多样性。AMOVA分析表明,黑带食蚜蝇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各种群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相关性不显着(P=0.639),不符合地理隔离模型的推断。使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河北承德雾灵山种群中的单倍型Hap3独立为一支;对各种群的分歧时间进行估计,发现其分歧时间大约在0.02~0.94 Ma,处于更新世,部分种群间未发生分化。据此推测,燕山-太行山区黑带食蚜蝇的分化可能是由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导致的,且雾灵山应为该地区黑带食蚜蝇在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重要避难所之一。(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胡进锋,林伟,陈志厚,徐茜,林勇[4](2017)在《取食不同寄主烟蚜对黑带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烟蚜饲喂黑带食蚜蝇的幼虫,观察其生长发育与繁殖规律。结果表明:黑带食蚜蝇以饲喂取食烟草烟蚜的幼虫和蛹历期最短,分别为8.91和8.31 d,其他的幼虫历期为9.10~11.60 d,蛹的历期为8.83~9.52 d。此外,以饲喂取食烟草烟蚜的成虫期最长,达47.18 d,单雌产卵量最多,为404.82粒;以饲喂取食菊花烟蚜的成虫寿命最短,为33.14 d,单雌产卵量最少,为274.08粒。饲喂取食烟草烟蚜的黑带食蚜蝇成虫获得率最高,达67.00%,其余依次为小白菜、桃树、菊花,其黑带食蚜蝇的成虫获得率分别为60.25%、53.00%、48.50%。由此可知,寄主植物可以通过烟蚜进一步影响黑带食蚜蝇,因此,在饲养黑带食蚜蝇时,应选择合适的寄主植物。(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梁慧[5](2016)在《黑带食蚜蝇和大灰食蚜蝇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食蚜蝇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无缝组(Aschiza)、食蚜蝇科(Syrphidae)。食蚜蝇分布范围广泛,世界上除了南极州、太平洋的一些岛屿没有本地食蚜蝇种记载外,其余地区均有关于食蚜蝇的报道。微卫星DNA具有多态性高、基因组中含量丰富和符合孟德尔共显性等优势,自从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生物学家关注的热点。微卫星标记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技术的成熟也使我们获得微卫星标记的成功率越来越高。本文利用高效的磁珠富集法筛选黑带食蚜蝇和大灰食蚜蝇的微卫星,开发微卫星引物。实验中,首先提取黑带食蚜蝇和大灰食蚜蝇基因组DNA进行酶切,人工合成的接头与酶切片段连接,之后用5’端生物素标记的探针与之杂交。利用磁珠表面的链亲和素与探针上绑定的生物素片段相结合,然后通过系列洗脱方法除去非特异性片段,得到的目标片段PCR进行扩增后,采用基因克隆方法,将产物与载体连接并转化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从而得到黑带食蚜蝇和大灰食蚜蝇的微卫星富集文库。通过软件对开发出的微卫星进行引物设计,筛选出特异性强的引物进行多态性分析。黑带食蚜蝇筛选到了13个微卫星位点对48个体进行多态性分析,分型结果显示有一个位点结果无法判读,舍弃。其余的12个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总数为109,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9,位点的等位基因数3到16个不等。12个微卫星位点的观测杂合度在0.11到1.00的范围内,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5。期望杂合度在0.28到0.91之间,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9。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09到0.88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7。只有H213的PIC小于0.25,表现为低度多态性。其中六个位点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这些位点的偏离可能是无效等位基因的存在。大灰食蚜蝇筛选到了10个微卫星位点对48个体进行多态性分析,分型结果显示有一个位点为单态性位点,舍弃。9个微卫星位点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等位基因的总数为56,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6.27,其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3到10个。同时,9个位点的观测杂合度在0.27-1.00之间,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7。期望杂合度在0.30-0.83之间,平均观期望杂合度为0.59。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27-0.87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3。其中二个位点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黑带食蚜蝇的12个微卫星位点和大灰食蚜蝇筛选出的9个微卫星位点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因此这些位点适用于进行黑带食蚜蝇和大灰食蚜蝇后续群体遗传学相关研究。微卫星引物在近缘物种中具有通用性,我们利用黑带食蚜蝇微卫星引物和大灰食蚜蝇微卫星引物进行交叉扩增,H28、H108、DH222、DH258引物具有较高的多态性。这些位点为近缘物种种群遗传结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微卫星标记。(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6-05-01)
张胜杰[6](2015)在《黑带食蚜蝇的复眼结构及其调光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组织切片法等技术观察研究了常见天敌昆虫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成虫复眼的形态、小眼结构和不同光暗条件对小眼结构的影响,以明确其光视觉的结构基础和调控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复眼外部形态:(1)黑带食蚜蝇复眼位于头部两侧,正面观呈半圆形,占据除额颜外大部分头部。雄虫两复眼在头顶相接,侧面观呈肾形,单个复眼约有7 180个小眼。雌虫两眼相离,侧面观呈椭圆形,每个复眼约有7 230个小眼。(2)黑带食蚜蝇复眼中心区域小眼面较大,边缘小眼面较小。但各个区域小眼面均呈规则的六边形,排列极为整齐、紧密。(3)黑带食蚜蝇雄虫复眼的小眼面平均大小大于雌虫,并拥有视锐带。2.复眼的内部结构:(1)每个小眼由角膜及伪晶锥组成的屈光器、6个外周小网膜细胞和2个纵向排列的中央小网膜细胞及其特化形成的不对称的离散型视杆、2个主色素细胞和12个附属色素细胞围绕和基膜等组成。(2)角膜由多个片层结构组成,最大厚度约为16μm,整体呈内侧较平直而外侧突出的凸透镜形态,曲率半径约为20μm。伪晶锥呈不规则的倒锥形,纵轴长度约为30μm,最大横切面积为20μm。4个森氏细胞位于晶锥末端,并有视网膜细胞的感杆帽插入森氏细胞底部,连接屈光器和视网膜细胞。(3)视网膜细胞远心端R1~6和R7七个细胞的感杆组成不对称的离散型视杆;至中下段R7消失,R8及其感杆出现,R8处于R7下呈纵向排列状。外周小网膜细胞R1~6和中央小网膜细胞R8的感杆沿小眼纵轴呈不规律地扭曲。相邻小眼的视网膜细胞间有联结现象。(4)2个主色素细胞包裹晶锥,色素颜色呈黄色;12个附属色素细胞可分为叁种不同类型,分别沿小眼纵轴包裹小眼,色素颜色呈红色。3.不同光适应条件下的调节:随光暗条件的改变,小眼内的附属色素细胞色素和基细胞细胞核沿小眼纵轴移动。光适应时,附属色素细胞色素颗粒沿小眼纵向均匀分布;基细胞细胞核位于基膜上方。黑暗适应时,附属色素细胞色素颗粒向视网膜细胞远心端压缩;基细胞细胞核向远心端移动,到达视杆中段。本研究首次观察描述了黑带食蚜蝇成虫复眼外部形态和小眼内部结构及其对不同环境光适应的调节形式,并发现相邻小眼细胞间视网膜细胞的联结和基细胞可能参与光调节的现象。试验结果初步揭示了黑带食蚜蝇复眼功能的结构基础,为解释其复杂的飞行行为及视觉行为的关系提供了基础,并为这种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2)
范文红[7](2015)在《不同蚜虫种类对黑带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用不同蚜虫饲养黑带食蚜蝇和用同种蚜虫饲养不同密度的食蚜蝇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饲养食蚜蝇时,用甘蓝蚜喂养优势比较明显,无论是成活率、化蛹率都要高于用另2种蚜虫喂养。尽量供给足够的蚜虫,黑带食蚜蝇幼虫的成活率仍随饲养密度的增加而降低,5头/皿的成活率为80%,10头/皿的成活率为70%,15头/皿的成活率为53.3%。化蛹率也是随着饲养头数的增加而降低,5头/皿的为100%,10头/皿的为85.7%,15头/皿的为75%。(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张胜杰,范凡,李娜,杨小凡,魏国树[8](2015)在《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 De Geer的复眼结构及其调光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研究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 De Geer成虫复眼形态、小眼结构和不同光暗条件对小眼结构的影响,以明确其光视觉的结构基础和调光机制。【方法】利用组织切片法和扫描电镜等技术。【结果】1.复眼位于头部两侧,正面观呈半球形,占据除额颜外大部分头部。雄虫与雌虫单个复眼分别有约7 180个、7 230个小眼。各小眼面呈整齐排列的规则六边形。2.小眼由角膜及伪晶锥组成的屈光器、不同水平面分布的8个小网膜细胞及其特化形成的离散型视杆、屏蔽色素细胞和基膜等组成。小眼自远端至近端由主色素细胞和12个附属色素细胞围绕。3.随光暗条件的改变小眼内的附属色素细胞色素和基细胞细胞核沿小眼纵轴移动。光适应时,附属色素细胞色素颗粒沿小眼纵轴均匀分布,基细胞细胞核位于基膜上方。暗适应时,附属色素细胞色素颗粒向伪晶锥近端压缩,基细胞细胞核亦向远端移动,到达视杆中段。【结论】黑带食蚜蝇复眼精密的小眼排列形式和内部结构均显示了其强大的生理功能;屏蔽色素颗粒的移动是其复眼适应外界光环境变化的重要机制。本试验为进一步探究黑带食蚜蝇视觉结构和光调节机制,以及与其飞行行为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张卓,胡建楠,王晓昕,周婵,刘广纯[9](2015)在《基于线粒体COⅠ~COⅡ序列的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遗传多样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COⅠ的通用引物,采用PCR法对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线粒体DNA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及比对;4个不同地区的种群分析结果表明:1共获得1041个bp的DNA序列,A、T、G、C的比例分别为40.2%、30.1%、13.1%、16.6%,表现出明显的A+T偏倚性;2经过与GENEBANK已知序列比对,该片断位于线粒体的COⅠ~tRNALEU~COⅡ区域;3共检测到8处(N=20)碱基变异,已经产生了遗传差异,形成1个共有单倍型、7个特有单倍型;4NETWORK分析表明,已经产生明显的遗传分化.(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董坤,董艳,罗佑珍[10](2004)在《温度对黑带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恒温条件下用烟蚜饲养黑带食蚜蝇 ,得到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用直线回归法求得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同时记录不同温度下各发育阶段的死亡情况及蛹重 ,分析了温度对黑带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黑带食蚜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黑带食蚜蝇规模化饲养、运输和延长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人工饲养的方法,研究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对黑带食蚜蝇蛹和食蚜蝇姬蜂发育历期及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黑带食蚜蝇蛹发育的关键因子,在湿度和光周期恒定条件下,15~30℃时,黑带食蚜蝇蛹的历期随温度的升高缩短,平均历期从11.35d缩短至5.06d;在30℃时羽化率最高,为82.5%;在光周期L∶D=12h∶12h,温度20~25℃条件下,食蚜蝇姬蜂羽化率高达8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黑带食蚜蝇论文参考文献
[1].张君明,王兵,虞国跃.斜斑鼓额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各虫期形态描述[J].蔬菜.2019
[2].程予奇,谭琳,伍绍龙,朱叁荣,李佳颖.温度和光周期对黑带食蚜蝇蛹及食蚜蝇姬蜂羽化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9
[3].白茜茜,潘昭,任国栋.燕山-太行山区黑带食蚜蝇(双翅目:食蚜蝇科)谱系地理学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8
[4].胡进锋,林伟,陈志厚,徐茜,林勇.取食不同寄主烟蚜对黑带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7
[5].梁慧.黑带食蚜蝇和大灰食蚜蝇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6
[6].张胜杰.黑带食蚜蝇的复眼结构及其调光机制[D].河北农业大学.2015
[7].范文红.不同蚜虫种类对黑带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J].云南农业科技.2015
[8].张胜杰,范凡,李娜,杨小凡,魏国树.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balteatusDeGeer的复眼结构及其调光机制[J].应用昆虫学报.2015
[9].张卓,胡建楠,王晓昕,周婵,刘广纯.基于线粒体COⅠ~COⅡ序列的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balteatus)遗传多样性初探[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10].董坤,董艳,罗佑珍.温度对黑带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