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点面接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刚度,应力,模型,相互作用,理论,分形,机械。
点面接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润琼,朱立达,朱春霞[1](2018)在《基于域扩展因子和微凸体相互作用的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面接触刚度直接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整机动态特性,为了建立更为准确的接触刚度模型,以分形几何理论为基础,利用单一微凸体承受局部载荷时的弹性变形特性,并基于域扩展因子引入微接触截面积分布函数,推导了考虑表面微凸体相互作用影响的结合面接触刚度分形模型。为了验证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叁维非接触式测量,获得了试验试样的表面轮廓数据,并根据结构函数法,计算了各个试样的表面分形参数,进而将理论接触刚度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法向接触刚度的增长速率与粗糙面表面临界接触面积有关,临界接触面积决定了结合面内的弹性变形占比。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后,所提出模型的预测曲线更加符合试验中法向载荷与接触刚度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9期)
高志强[2](2018)在《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及阻尼的理论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结合面的刚度约占整机刚度的60%以上,阻尼达到整机的90%以上(具体影响程度随整机的结合面数量、性质及接触状态不同而不同)。然而,目前机械系统整机分析设计缺少完整的结合面接触刚度及阻尼参数,极大制约了设计分析水平的提高。早期多采用实验方法获得结合面参数,但由于实验工作量大、实验条件限制、数据不完整等,不能满足工程分析设计需求。近10多年来,人们尝试从理论上直接计算出结合面参数,然而,现有的研究忽略了两粗糙表面接触时微凸体侧向接触、微凸体相互作用以及结合面各向异性的影响,并且极少对结合面动态接触刚度及阻尼进行研究,因而获得更接近实际工况的动态结合面接触刚度及阻尼参数,依然是尚未根本解决的、公开的世界性科学难题。本文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机械加工表面微观形貌和微观接触机理入手,对在法向和切向静动态力作用下的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及阻尼理论模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创新性研究。(1)提出并建立了考虑微凸体侧接触的结合面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模型,并定量揭示了不同法向面压、振动频率以及幅值对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增大法向面压可提高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改变结合面变形量位移量幅值不能大幅地改变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不能通过调节振动频率改变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的大小,但可通过减小振动频率实现法向切向接触阻尼的增大。(2)提出并建立了同时考虑微凸体侧接触及相互作用的结合面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模型,并分析了微凸体相互作用对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的影响。定量揭示了接触表面弹性模量、材料硬度及表面微凸体高度方差对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的影响。研究表明:结合面等效弹性模量较低时可获得较大的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和较高的切向接触阻尼。结合面硬度越高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和切向接触阻尼越大。可通过减小接触表面方差提高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和切向接触阻尼。(3)针对机械加工表面形貌存在各向异性的情况,结合微凸体侧接触及相互作用,提出并建立了各向异性结合面的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模型,并对比了各向同性结合面和各向异性结合面对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的影响。研究表明:接触表面的匹配度对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具有较大影响,改善结合面接触匹配度可提高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结合面越趋于各向异性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越小;结合面越趋于各向同性,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越小而法向接触阻尼越大。(4)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本文提出的模型及其他模型,证明了微凸体侧接触、相互作用以及各向异性对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的作用,获得了更接近实验结果的理论模型,进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魏磊,李茜,张闪闪[3](2018)在《某长江公路大桥节段模型塔柱——钢横梁结合面接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某长江公路大桥节段模型塔柱-钢横梁间建立接触单元,模拟混凝土塔柱与钢横梁承压板结合面间的接触关系。从正应力和剪应力两方面分析1.7倍设计荷载作用下塔柱与钢横梁承压板是否紧密接触。分析表明:1.7倍设计荷载下塔柱与钢横梁承压板结合面始终处于受压状态,混凝土塔柱与钢横梁始终不分离;摩擦力完全承担了结合面剪力的传递,结合面始终保持紧密接触,不发生分离。(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8年03期)
汪纯锋,王立华,任鹏,王鹏程[4](2017)在《机械结合面接触模型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LI-3型表面形貌测量仪对磨削加工的铸铁试件进行了叁维形貌测量,基于实测表面数据逆向建模得到叁维有限元模型,并导入ANSYS软件中建立该粗糙表面的接触模型。通过对不同采样长度下的机械结合面接触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了其接触面积、最大变形量和接触压力随载荷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采样长度越小,越能体现表面形貌精细结构,微凸体分布更加均匀。相同粗糙度、不同采样长度下表面接触特性的探索对于从微观方向解释宏观现象,揭示结合面作用机理的本质,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新技术新工艺》期刊2017年02期)
田小龙,王雯,傅卫平,高志强,娄雷亭[5](2017)在《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的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预测两粗糙表面的接触刚度,围绕考虑微凸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法向结合面接触问题展开研究。基于圣维南原理和勒夫方程,建立微凸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局部变形量与局部接触载荷、两表面间压强、材料属性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将其代入KE弹塑性接触模型中,建立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的KE接触刚度模型,并提出数值迭代方法进行求解;之后,分析在不同塑性指数下微凸体相互作用对接触载荷、面积、刚度间关系产生的影响规律,并给出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的KE及ZMC模型接触刚度对比。研究表明:微凸体相互作用对于两表面间平均距离与接触载荷的关系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使得真实接触面积与接触刚度与原未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的KE模型有明显差异,且随着塑性指数的增大,差异随之变小。最后,通过试验对考虑与未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的KE及ZMC模型接触刚度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试验对比分析表明:建立的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的KE接触刚度模型更加贴近试验结果。(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17期)
吴阳,张学良,温淑花,陈永会,兰国生[6](2015)在《机床固定结合面接触热导叁维分形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面的热变形是影响机床精度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对接触热导的研究可以从理论上探究影响热变形的深层原因,基于对固定结合面单点接触模型的研究,并在考虑了弹塑性变形机制的情况下,建立了固定结合面接触热导分形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分形维数、分形粗糙度尺度参数等材料性能参数对固定结合面接触热导的影响关系。(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朱林波,刘志刚,蒋翔俊,杨国庆,洪军[7](2014)在《考虑界面端应力奇异性的螺栓连接支承面接触压力计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螺栓连接支承面接触问题简化为集中载荷和力矩耦合作用的有限刚度平头压模接触问题,利用BOGY特征值方程,分析双材料界面端应力奇异性发生的几何条件;依据GLADWELL接触力学理论,构建集中载荷和力矩耦合作用下平头压模接触压力计算模型,利用此模型分析螺栓预紧力、装配间隙和被连接件材料对螺栓连接支承面接触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规定预紧力范围、装配等级和常用被连接件材料下,螺栓连接支承面不会发生退让接触,而界面端部出现明显的应力奇异性,其中预紧力变化对界面端应力奇异性强度影响不明显,但装配间隙和被连接件材料的变化对界面端应力奇异性强度影响显着;当被连接件材料弹性模量大于螺栓材料时,支承面内侧应力奇异性强度大于外侧,反之内侧应力奇异性强度明显小于外侧。此外,以平头压模为算例,采用有限元法验证了构建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23期)
张青雷,陈堰芳,赵佰余[8](2014)在《燃气轮机拉杆转子的轮盘结合面接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更加准确的燃气轮机拉杆转子的有限元模型,对拉杆转子轮盘结合面接触的力学模型进行研究。采用弹簧单元来模拟轮盘结合面的接触,基于结合面改进接触模型,获取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预紧力关系拟合曲线:随着结合面法向载荷的增大,其接触刚度也在逐渐变大,但是法向载荷超过一定值后,继续增大,接触刚度的增长趋势放缓。根据拟合曲线,得到设计预紧力下对应的接触刚度值,建立了考虑轮盘接触效应的某型燃气轮机拉杆转子有限元模型。结合传统有限元模型,比较临界转速计算结果:两种模型的前2阶临界转速基本相当,相对误差都小于1%;两者的第3阶临界转速相对误差相对较大,为1.66%;改进的有限元模型更真实的反映了某型燃气轮机拉杆转子的轮盘接触状态。(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屈重年,郭韶华,马世榜,黄荣杰[9](2014)在《机床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面接触问题对数控机床动态特性影响非常大,是决定机床系统总刚度和总阻尼的主要因素.本文总结了机床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研究中常用的叁种模型,即赫兹接触模型、G-W统计接触模型和分形接触模型,并根据叁维W-M函数,利用Matlab仿真模拟了表面的叁维粗糙形貌,分析了分形参数G和D的含义.(本文来源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殷阁媛,厉彦忠,郑江[10](2014)在《改进的圆柱面接触热阻模型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惯性约束核聚变冷冻靶系统中,硅冷却臂与封装套的装配面会产生显着的接触热阻。为了预测该热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用于柱面接触且有胶粘剂填充装配间隙的接触热阻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了通过材料接触部分和接触间隙的传热。用柱面裸接触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较光滑的接触面和导热系数较大的胶粘剂可有效降低接触热阻,而装配应力及胶在固体上的接触角对接触热阻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低温工程》期刊2014年03期)
点面接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机械结合面的刚度约占整机刚度的60%以上,阻尼达到整机的90%以上(具体影响程度随整机的结合面数量、性质及接触状态不同而不同)。然而,目前机械系统整机分析设计缺少完整的结合面接触刚度及阻尼参数,极大制约了设计分析水平的提高。早期多采用实验方法获得结合面参数,但由于实验工作量大、实验条件限制、数据不完整等,不能满足工程分析设计需求。近10多年来,人们尝试从理论上直接计算出结合面参数,然而,现有的研究忽略了两粗糙表面接触时微凸体侧向接触、微凸体相互作用以及结合面各向异性的影响,并且极少对结合面动态接触刚度及阻尼进行研究,因而获得更接近实际工况的动态结合面接触刚度及阻尼参数,依然是尚未根本解决的、公开的世界性科学难题。本文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机械加工表面微观形貌和微观接触机理入手,对在法向和切向静动态力作用下的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及阻尼理论模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创新性研究。(1)提出并建立了考虑微凸体侧接触的结合面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模型,并定量揭示了不同法向面压、振动频率以及幅值对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增大法向面压可提高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改变结合面变形量位移量幅值不能大幅地改变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不能通过调节振动频率改变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的大小,但可通过减小振动频率实现法向切向接触阻尼的增大。(2)提出并建立了同时考虑微凸体侧接触及相互作用的结合面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模型,并分析了微凸体相互作用对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的影响。定量揭示了接触表面弹性模量、材料硬度及表面微凸体高度方差对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的影响。研究表明:结合面等效弹性模量较低时可获得较大的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和较高的切向接触阻尼。结合面硬度越高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和切向接触阻尼越大。可通过减小接触表面方差提高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和切向接触阻尼。(3)针对机械加工表面形貌存在各向异性的情况,结合微凸体侧接触及相互作用,提出并建立了各向异性结合面的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模型,并对比了各向同性结合面和各向异性结合面对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的影响。研究表明:接触表面的匹配度对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具有较大影响,改善结合面接触匹配度可提高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结合面越趋于各向异性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越小;结合面越趋于各向同性,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越小而法向接触阻尼越大。(4)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本文提出的模型及其他模型,证明了微凸体侧接触、相互作用以及各向异性对结合面法向切向接触刚度及阻尼的作用,获得了更接近实验结果的理论模型,进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点面接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王润琼,朱立达,朱春霞.基于域扩展因子和微凸体相互作用的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8
[2].高志强.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及阻尼的理论模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3].魏磊,李茜,张闪闪.某长江公路大桥节段模型塔柱——钢横梁结合面接触分析[J].江西建材.2018
[4].汪纯锋,王立华,任鹏,王鹏程.机械结合面接触模型有限元分析[J].新技术新工艺.2017
[5].田小龙,王雯,傅卫平,高志强,娄雷亭.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的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2017
[6].吴阳,张学良,温淑花,陈永会,兰国生.机床固定结合面接触热导叁维分形模型[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5
[7].朱林波,刘志刚,蒋翔俊,杨国庆,洪军.考虑界面端应力奇异性的螺栓连接支承面接触压力计算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2014
[8].张青雷,陈堰芳,赵佰余.燃气轮机拉杆转子的轮盘结合面接触模型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4
[9].屈重年,郭韶华,马世榜,黄荣杰.机床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研究概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
[10].殷阁媛,厉彦忠,郑江.改进的圆柱面接触热阻模型及其应用[J].低温工程.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