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器论文_马小琴,马芳霞,王欣,路梅,张玉占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定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固定器,下肢,性骨折,桡骨,座舱,胫骨,躯干。

固定器论文文献综述

马小琴,马芳霞,王欣,路梅,张玉占[1](2019)在《血液透析患者肢体固定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解决长期门诊血液透析(Hemo dialysis HD)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肢体固定问题。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长期行HD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在HD过程中采用笔者研制的专用肢体固定器进行穿刺侧肢体固定,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胶布固定穿刺针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穿刺针脱落或针头移位的发生率及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满意度。结果在3 779次血液透析过程中,观察组发生穿刺针脱落0次,穿刺针移位10次;对照组发生穿刺针脱落38次,穿刺针移位63次;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肢体固定器可有效固定患者手臂,降低穿刺针脱落或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黄生斌,马秀娟[2](2019)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对骨折愈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中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对不良反应以及骨折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医治的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30例,乙组30例。乙组钢板内固定治疗,甲组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总结骨折愈合情况、不良反应。结果:甲组骨折愈合总优良率高于乙组,差异显着,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着,P<0.05。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在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中,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的不良反应少,且骨折愈合良好。(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辛春晓[3](2019)在《针对性护理运用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器治疗方案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取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70例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器手段治疗,根据对患者护理配合内容为准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有35例,对应为常规护理措施、针对性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接受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包括焦虑(SDS)、抑郁(SAS)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外固定器手段治疗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配合针对性的科学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构建和谐护患环境,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1期)

张伟业,万春友,张涛,王明杰,刘钊[4](2019)在《外固定器轴向载荷分担比测试在Taylor空间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固定器轴向载荷分担比测试在Taylor空间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60例,按照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力学测试组和常规方法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行TSF外固定手术治疗。力学测试组患者于术后12周X线片显示骨折端有连续性骨痂连接时,开始行外固定器轴向载荷分担比测试,每2周测试1次。当外固定器轴向载荷分担比为5%~10%时,每日在非完全负重下松开TSF的6根连接杆上的各个关节,患者扶拐活动30 min给骨折断端加压,然后在完全负重下紧固TSF各关节。当外固定器轴向载荷分担比<5%时,松开TSF各关节,在每日锻炼30 min的基础上适度增加锻炼时间,锻炼后不再紧固TSF各关节,即模拟拆架。模拟拆架2周后,外固定器轴向载荷分担比仍<5%、X线片示骨折端无移位,且患者局部无疼痛、热、肿等表现时,拆除TSF。常规方法组患者术后按照常规方法,根据骨折愈合时间、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医师经验评价骨折愈合程度,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时拆除TSF。记录2组患者的TSF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3个月,中位数8个月。力学测试组患肢轴向载荷分担比降至5%~10%的时间为(19.57±1.95)周、降至5%以下的时间为(23.07±2.26)周,TSF固定时间短于常规方法组[(24.67±1.42)周,(33.47±2.63)周; t=15.851,P=0.000]。2组患者骨折均愈合,力学测试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常规方法组[(20.90±2.48)周,(31.2±2.79)周; t=14.869,P=0.000]。力学测试组术后发生针道感染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愈合时间分别为30周、32周),常规方法组术后并发针道感染3例、骨折延迟愈合4例(愈合时间分别为37周、37周、40周、41周),针道感染者均经换药等处理后针道愈合;均未发生外固定架松动、断裂及骨折移位、再骨折等并发症;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2,P=0.317)。结论:采用TSF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根据外固定器轴向载荷分担比的测试结果逐步拆除外固定架,可缩短TSF固定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医正骨》期刊2019年10期)

赵松年[5](2019)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作探讨。方法此次研究中选择双盲法将纳入对象(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98例)均分组为:选择AO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98.0%比对照组81.6%高,P <0.05。结论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以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的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9期)

张芬芬,朱丽娜,张亚青,刘凯,郝翠平[6](2019)在《人工气道患者俯卧位通气固定器的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一款人工气道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固定器。通过自制简便、实用的俯卧位通气的固定器,有利于人工气道患者俯卧位通气时气道的管理,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意外脱管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42期)

张孝强,王伟,赵展[7](2019)在《头颈躯干快速固定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一种头颈躯干一体化快速固定器,解决战斗机座舱内失能或危重伤员的快速固定防护问题,以防止救援脱困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继发性损伤。方法:结合救援人员在战斗机座舱外对失能飞行员实施快速固定的勤务分析,根据快速固定器需满足的基本功能与设计要求,进行虚拟设计和样机试制,整个装置包括背板、胸部固定带、腿部固定带和颈托4个部分。参考GJB 900A—2012《装备安全性工作通用要求》及GJB 450A—2004《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对设计的固定器进行强度验证,并进行伤员固定与起吊实验。结果:设计的头颈躯干快速固定器符合承载受力的要求,且固定与起吊效果良好。结论:该固定器携带方便、操作合理、固定可靠,可满足伤员起吊离机时的固定防护需求。(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19年10期)

杨顺,陈柯屹,程亚博,向往,张静[8](2020)在《腕关节镜辅助钛内固定器治疗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诊治传统复杂桡骨远端骨折中,未及时得到修复及临床漏诊并不少见,成为术后腕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重要的原因。腕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更加精准的判断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损伤情况,而且镜下施行手术能保护血供,还可以一并修复关节内韧带、软骨损伤以及对腕骨脱位、骨折进行有效固定。目的:回顾性分析关节镜辅助下采用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手腕科共收治了19例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使用AO分型,其中B2型1例,B3型2例,C1型5例,C2型7例,C3型4例。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修复腕骨间韧带、叁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并进行腕骨骨折固定等治疗。术后1年分别对比健侧与患侧的腕关节活动度、握力、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采用Mayo腕关节评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与结论:①术后19例患者均获随访,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为5-12个月,平均7个月;②术后1年,患侧腕关节活动度、握力、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同健侧相比,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 0.05);③根据Mayo腕关节评分评估疗效,优9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0%;④提示关节镜辅助下采用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能精准恢复关节稳定性,对骨折合并软骨损伤及关节内韧带同时修复,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3期)

李鑫,冷向阳,罗宗键,苑井宽[9](2019)在《外固定器预防Pilon骨折后骨筋膜室综合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高能量闭合性Pilon骨折早期采用外固定器对于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城市正骨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单侧高能量闭合性Pilon骨折的病人60例,伤后时间均为6 h以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跟骨牵引,观察组采用外固定器固定,观察2组治疗后24 h、3 d、7 d的疼痛v AS评分及伤肢肿胀进展情况;对比2组III度肿胀发生率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急诊切开减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 h、3 d、7 d疼痛v AS评分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肿胀程度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急诊切开减张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ilon骨折后早期行外固定器可以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几率,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宏玉[10](2019)在《多功能便携式颈椎外固定器的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一种可用于海战伤救治、野外伤员救治以及颈椎外伤或多发伤患者转运的与救护担架一体化的颈椎外固定器。方法采用韧性高,可压缩性好、防水的人工合成纤维作为颈椎外固定器固定气囊的主要材料,其上设置有充气阀门以及与担架相适配的魔术贴,未激活时为压缩状态不影响担架迭放,激活时通过打开充气装置给固定器充气,使得其快速膨胀为一具有良好固定性的颈椎固定器,便于将患者颈椎良好固定。结果该颈椎外固定器具备便携性、可折迭、操作简单、与担架一体化等特点,可满足海战伤、野外伤等情形下的颈椎外伤、多发伤的伤员在转运至医院的过程中,颈椎得到良好的固定,避免在转运过程中由于颈椎固定不良造成的结论多功能便携式颈椎外固定器具备颈椎稳定性好,与担架一体化、方便携带、可折迭、操作简单、充气式等特点,适用于战时、平时等需要对颈椎外伤或多发伤伤员进行转运等情况,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固定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在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中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对不良反应以及骨折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医治的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30例,乙组30例。乙组钢板内固定治疗,甲组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总结骨折愈合情况、不良反应。结果:甲组骨折愈合总优良率高于乙组,差异显着,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着,P<0.05。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在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中,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的不良反应少,且骨折愈合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定器论文参考文献

[1].马小琴,马芳霞,王欣,路梅,张玉占.血液透析患者肢体固定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9

[2].黄生斌,马秀娟.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对骨折愈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9

[3].辛春晓.针对性护理运用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效果[J].智慧健康.2019

[4].张伟业,万春友,张涛,王明杰,刘钊.外固定器轴向载荷分担比测试在Taylor空间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9

[5].赵松年.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

[6].张芬芬,朱丽娜,张亚青,刘凯,郝翠平.人工气道患者俯卧位通气固定器的设计及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7].张孝强,王伟,赵展.头颈躯干快速固定器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19

[8].杨顺,陈柯屹,程亚博,向往,张静.腕关节镜辅助钛内固定器治疗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9].李鑫,冷向阳,罗宗键,苑井宽.外固定器预防Pilon骨折后骨筋膜室综合征[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10].周宏玉.多功能便携式颈椎外固定器的设计及应用[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论文知识图

振动台设定的白噪声信号Fig.4-1White...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结构卸载电流跟踪响应仿真曲线反应器中的同步糖化发酵动力学Figure...高灵敏度接收机评估测试平台模拟飞行器压电智能框架结构振动主...

标签:;  ;  ;  ;  ;  ;  ;  

固定器论文_马小琴,马芳霞,王欣,路梅,张玉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