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离心复合环境论文_夏江宁,逯志国,宋汉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振动离心复合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境,离心力,滤波器,动力学,自适应,模型,荷载。

振动离心复合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夏江宁,逯志国,宋汉文[1](2015)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试验下的结构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动离心复合环境试验时,被试结构不但承受径向振动应力和离心力,还会在科氏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振动应力。在切向与径向动特性耦合情况下,被试结构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会出现较明显的切向响应,进而形成两个正交方向高度相关的振动环境,暴露结构的潜在隐患。理论推导了被试结构的切向响应解析解,分析动特性耦合程度对径向与切向响应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计算获得了角速度和结构动特性对结构响应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2015年06期)

李春枝,牛宝良,黎启胜[2](2015)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结构响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振动离心试验系统复合功能下的振动台体、吊篮连接装置、离心机机臂端头及机臂中部的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及传递规律。方法根据复合振动激振系统在不同工况下,测量离心机机臂、连接装置等部位的加速度响应,以振动台体为基准,计算被测部位相对于台体的振动加速度传递比。结果在振动离心复合功能运行时,振动响应沿台体、吊篮连接装置、机臂端头到机臂中部逐级衰减,机臂中部处振动响应最小,响应传递比呈衰减规律;振动复合试验中机臂沿径向传递比为2.3%、沿切向传递比为2.6%;在正弦拍波试验中,机臂沿垂向传递比为2.3%,沿切向传递比为3.1%,传递比随拍波频率增大而变化;地震波试验中机臂沿垂向传递比为9.4%,切向传递比为2.9%。结论通过试验分析得到振动离心复合下离心机结构连接装置、机臂等位置的振动响应和传递规律,结果可为大型复杂离心机结构设计及模型修改等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5年05期)

陈红永,冯加权,李上明,吴连军[3](2015)在《剪切模型箱在离心振动复合环境下的动力学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剪切模型箱在复合环境下的动力学响应规律。方法针对迭层式剪切模型箱的结构特点,建立考虑层间滑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离心机在工作状态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模拟,结合设计指标,对剪切模型箱进行离心振动复合环境下的响应分析。结果得到了剪切模型箱的激励力谱,以及模型箱在不同过载及振动环境状态下的固有特性。结论离心工作环境下,模型箱固有频率变低。离心载荷是影响模型箱强度设计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5年05期)

宫晓春,朱曦全,胡彦平[4](2013)在《离心振动复合环境试验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离心振动复合环境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离心机和振动台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机理,采用多刚体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基于Hamilton原理得到系统的Lagrange方程建立了振动台系统多刚体动力学方程,最后建立了离心振动复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系统方程动力学响应分析的求解方法。(本文来源于《强度与环境》期刊2013年03期)

徐文强[5](2005)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自适应逆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的控制方法,对于预测航空、航天设备在单一环境试验中无法估计的潜在故障,提高产品的使用可靠性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离心环境下振动台系统的参数难以确定,且随着离心机旋转角速度的改变而变化,采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和设计方法难以实现控制。本文对离心环境下振动台系统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 首先,利用LMS滤波器建立振动台系统的自适应模型,实现了对振动台台面加速度响应的跟踪。为了获得更好的跟踪性能,文中讨论抽头权系数个数对自适应模型的影响,并在输入信号统计特性不充分时引入了抖动建模方法。 其次,借助复制的自适应模型,采用离线建模方法建立了振动台系统的自适应逆模型,并分析了输入信号延时数对自适应逆建模的影响,从而实现了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的自适应逆控制系统。通过正弦激励和线性扫频激励下的自适应逆控制仿真表明,系统输出能够很好地跟踪延时后的系统输入。 最后,针对离心环境下振动台系统中存在的扰动,作者提出了叁种自适应扰动消除方法。当使用第叁种方法时,系统在方波激励下的均方误差得以减小。(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5-05-15)

汤敏[6](2005)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中随机振动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动—离心复合环境的研究是基于结构或模型可靠度的要求而提出的,是研究结构破坏机理、验证模型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将振动台安装于离心机之上的复合实验系统可以比较真实地模拟出这种复合环境,但同时高线加速度环境中的强烈扰动会给振动台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使其振动响应无法满足实验要求。因此,如何对复合环境中的振动台实施控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尝试采用自适应逆控制方法实现离心机振动台复合实验系统的随机振动控制。作者首先对随机振动的统计特性、分析方法和控制实验作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自适应逆控制方法的基本思路,介绍了有关模型辨识和逆控制器的概念。接下来,针对控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讨论了使用抖动信号建立系统模型、选取BP神经网络建立系统逆模型以及消噪系统设计的问题。其中,还就神经网络训练样本的形成作了必要说明。 最后,借助于振动台的离散五刚体模型,将振动台的台面加速度作为控制目标,进行了复合实验系统在随机输入作用下的控制仿真。仿真按逆控制器的不同设计了两种控制系统:LMS自适应滤波器控制系统和BP网络逆控制系统。数据结果表明,两种系统都能够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只是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5-05-15)

宋妍[7](2004)在《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航天设备多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工作。限于试验设备的制约,通常都采用分时独立的单项环境试验。试验的结果难于预测产品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潜在的故障。振动-离心复合环境试验受到了日益的重视。 安装在离心机机臂上的振动台在离心力作用下各部分偏离了平衡位置,影响了振动台的正常工作。对振动台进行控制,以克服离心力的影响是试验实现的关键。由于振动台系统具有时变性;且参数在大范围内变化,采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和设计方法难于实现控制。 本文研究了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应用计算智能方法实现对振动台的控制。作者首先借助于振动台的五刚体模型,利用振动台的离散化状态方程,并结合遗传算法,以振动台台面的加速度作为控制目标,实现了离心环境中振动台在正弦激励下的控制。作者进一步提出利用前馈BP神经网络模拟振动台系统的动力特性,避免振动台的建模。并以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实现对振动台的控制,算例表明,两种方法都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离心力环境中振动台的动力学建模,采用了机臂为刚体的假设,这可能对振动台系统的运动特征作出不精确的结论。针对该问题,作者还探讨了考虑离心机臂变形情况下,振动台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 本论文工作,为最终实现在随机激励下自适应逆控制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4-05-01)

刘勇[8](2004)在《逆系统方法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动—离心复合环境试验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预测系统在单一试验环境中所不能估计的潜在故障,有利于提高其在工程应用上的使用可靠性,因而有着广泛的工程应用。在应用中,为了实现预期的复合环境,或是为了消除某些外在的干扰,这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振动离心复合环境的控制问题。 本文对多自由度体系运控制论中的逆系统理论,将荷载识别的逆问题归结为建立原系统的的逆系统,在逆系统中求输出的正问题,最终达到荷载识别的目的。 其次,本文还利用逆系统方法对该线性—耦合系统进行控制,求出了其逆系统,并和原系统一起构成伪线性系统,对其实现了解耦,达到预期控制目的。 此外,本文建立了振动台的五刚体模型的运动方程,分别以位移、速度、加速度作为控制目标,求出了相应的逆系统,将这一时变、耦合系统进行了解耦和线性化。数值算例证实了逆系统方法可以将该系统的目标量有效的控制在工程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 最后,本文对逆系统方法更深一步的研究作了初步的探讨。其一是将其应用到非线性随机振动。其二是将其和智能控制结合起来,用经过充分训练的神经网络近似代替原系统的逆模型,克服了原方法求逆困难的缺点,进一步的完善了逆系统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4-05-01)

董龙雷,闫桂荣,杜彦亭[9](2000)在《信息融合技术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离心机上安装电液振动台这一振动-离心复合环境实验系统,应用高斯最小拘束原理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系统存在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因素,确定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参数,研究强噪声背景下信号的提取及融合技术,提出在不同时间尺度进行控制与决策融合的思想。(本文来源于《“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00-08-01)

田昌会,雷虎民,屈马林,王永仓,李荣林[10](2000)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科里奥利力的计算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并作了相应的计算。指出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科里奥利力并非可以忽略 ,振动离心复合环境实际上是振动、离心、科里奥利力叁者的复合 ,在进行实验设备设计时应考虑其影响。(本文来源于《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3期)

振动离心复合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振动离心试验系统复合功能下的振动台体、吊篮连接装置、离心机机臂端头及机臂中部的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及传递规律。方法根据复合振动激振系统在不同工况下,测量离心机机臂、连接装置等部位的加速度响应,以振动台体为基准,计算被测部位相对于台体的振动加速度传递比。结果在振动离心复合功能运行时,振动响应沿台体、吊篮连接装置、机臂端头到机臂中部逐级衰减,机臂中部处振动响应最小,响应传递比呈衰减规律;振动复合试验中机臂沿径向传递比为2.3%、沿切向传递比为2.6%;在正弦拍波试验中,机臂沿垂向传递比为2.3%,沿切向传递比为3.1%,传递比随拍波频率增大而变化;地震波试验中机臂沿垂向传递比为9.4%,切向传递比为2.9%。结论通过试验分析得到振动离心复合下离心机结构连接装置、机臂等位置的振动响应和传递规律,结果可为大型复杂离心机结构设计及模型修改等提供数据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动离心复合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夏江宁,逯志国,宋汉文.振动离心复合环境试验下的结构响应分析[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5

[2].李春枝,牛宝良,黎启胜.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结构响应试验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5

[3].陈红永,冯加权,李上明,吴连军.剪切模型箱在离心振动复合环境下的动力学响应分析[J].装备环境工程.2015

[4].宫晓春,朱曦全,胡彦平.离心振动复合环境试验系统的动力学建模[J].强度与环境.2013

[5].徐文强.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自适应逆控制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5

[6].汤敏.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中随机振动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5

[7].宋妍.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控制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

[8].刘勇.逆系统方法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

[9].董龙雷,闫桂荣,杜彦亭.信息融合技术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控制中的应用[C].“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2000

[10].田昌会,雷虎民,屈马林,王永仓,李荣林.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科里奥利力的计算及分析[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论文知识图

不含运动耦合的离心场中双自由度弹簧...科里奥利力与频率的关系曲线振动台速度与频率的关系曲线振动台工作特性曲线离心机振动台安装示意图振动一离心复合试验设备综上所述,由...

标签:;  ;  ;  ;  ;  ;  ;  

振动离心复合环境论文_夏江宁,逯志国,宋汉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