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M1基因多态、氧化应激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相关性研究

GSTM1基因多态、氧化应激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相关性研究

王溯[1]2003年在《GSTM1基因多态、氧化应激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是许多国家恶性肿瘤的主要死亡原因。虽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肺部一种良性病变,但在临床其常与肺癌并存,而且致肺功能低下,而影响肺癌患者的手术选择。本课题采用病例-对照宏观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技术,包括:PCR、ELISA、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等探讨了GSTM1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危险因素(吸烟)、氧化应激对COPD和肺癌发病的作用及病因学意义,为阐明COPD和肺癌发生的分子病因学机制、指导高危人群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所有数据与指标经x~2检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包括交互作用方式、强度和交互作用效应模型估计、趋势性检验、交互作用系数Y、ORe、ORg、OReg及95%可信区间值估计等方法分析与处理。研究结果如下: 1、验证、评价肺癌与COPD主要环境和遗传危险因素,发现:吸烟与COPD史对COPD和肺癌发病均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其OReg值达分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论文5别为4.990和4.589,符合超相乘模型。吸烟与肺癌家族史对肺癌的发生有交互作用,OReg值为4.042,为超相乘的作用方式。 2、GSTM缺失型与吸烟对肺癌发病存在交互作用,与吸烟量呈低剂量LEG效应,即:在吸烟量小的阶段致癌的交互作用最强,由于酶促反应、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吸烟量的加大,其致癌的交互作用减弱。 3、GSTMI缺失型与COPD的发生,肺癌的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均无密切相关性。 4、COPD和 LC组的 8一 含量分别为 154.26土43.58 pg/inl和112.47士25.31 pg/th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78上13.47p含<1(P<0*1),各组之间差异显着。表明COPD和肺癌患者的氧化损伤程度远远大于非COPD和非肺癌人群。 5、与对照组相比,COPD患者8-isoprostane的含量明显增高,其OR值达2.460,即患COPD的危险性增加了2.460倍(Pd.009),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LC组的OR值仅为1.322(P=0.374),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氧化应激与COPD的发生关系密切,与肺癌的发生关系不密切。 6、检测GSTMI基因缺失率和8-isoprostane的含量,COPD和LC组均高于对照组。提示GSTMI基因的缺失有促进氧化应激的损伤的作用,GSTM基因完整具有保护机体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结论:GSTMI基因多态性是肺癌发生的重要易感基因,并与吸烟有明显的交互作用:氧化应激可能是*0*D主要致病原因之一;*盯MI基因的完整对氧化应激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综合上述,本研究对于阐明COPD和肺癌发生的分子病因学机制、指导高危人群防治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潘洪明[2]2013年在《汉族人群RAGE基因和APE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揭示肺癌发生的遗传基础,近年来开展了大量关于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工作,包括肺癌易感基因多态性的单位点分析到全基因组扫描分析。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在多种族人群中得到验证的肺癌易感基因或基因突变,究其原因可能是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基因-基因间的交互作用,而基因之间交互作用在复杂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已逐步被人们认识。为了进一步揭示肺癌发生的遗传基础,本文以RAGE和APE1两个候选基因为研究对象,探索两个基因的5个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联,以及两个基因间的交互作用与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汉族人群中819例肺癌患者和803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样本,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LDR技术对1622个样本RAGE基因和APE1基因的5个常见SNP (rs1800625、rs1800624、rs2070600、rs1760944和rs1130409)进行基因分型。实验数据采用R软件和多元简约法(MDR)分析,统计效能采用PS软件完成,连续型变量的两组间的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分类型变量的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拟合优度的方法校验Hardy-Weinberg平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在加性、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式下对RAGE基因和APE1基因5个SNP评估肺癌易感性风险值,计算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评估各基因型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统计学意义设定为P<0.05。单倍型频率及其风险预测采用Haplotype.stats程序完成,具体haplo.em程序用于计算单倍型频率,haplo.cc和haplo.glm程序基于一般线性模型计算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肺癌组和对照组间的基因单倍型频率的差异通过校正P值计算,校正统计量是基于随机排列性状和协变量并计算单倍型的分值。haplo.stats程序包含haplo.em、haplo.cc和haplo.glm。基因-基因间交互作用通过MDR软件分析。经研究发现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在年龄、性别及家族肿瘤史分布的差异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家族肿瘤史的分布上是均衡可比,吸烟者、饮酒者及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史的比例在肺癌组中显着增高(P<0.0005)。对病例组和对照组间进行SNP单位点分析、单倍型分析及RAGE基因和APE1基因间交互作用分析。在加性、隐性和显性遗传模式下,分别对5个常见SNP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肺癌易感性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经检验,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所有研究位点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RAGE基因的rs1800625(Pgenotype<0.0005;Pallele<0.0005)、rs2070600(Pgenotype=0.005;Pallele=0.004)和APE1基因rs1130409(Pgenotype=0.009;Pallele=0.004)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显着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能效,分别为94.2%,81.6%和81.3%。在不同的遗传模型下,rs1800625和rs1130409与肺癌的易感性显着相关,尤其在隐性模型下,独立于混杂因素,对于rs2070600,仅在加性和隐性模型下具有统计学意义;对RAGE基因和APE1基因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T-T-G (RAGE基因按照rs1800625-rs1800624-rs2070600顺序,Psim=0.315)和G-G(APE1基因按照rs1760944-rs1130409顺序,Psim=0.084)是最常见的单倍型,其单倍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RAGE基因单倍型C-A-A的频率在肺癌组中显着增高,在未校正混杂因素条件下,该单倍型的肺癌风险值为2.1(95%可信区间:1.52~2.91),校正混杂因素后的风险值为2.15(95%可信区间:1.55-2.97)。APE1基因的单倍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元简约法(MDR)分析RAGE基因-APE1基因间交互作用,对5个研究位点进行交互作用分析每个最优模型均检测校验精度和交叉验证一致性,并通过置换检验对显着水平进行检测。经检验得到的最佳模型为rs2070600*rs1130409,这个模型有最大的检验精度65.63%和最大的交叉验证一致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6)。本研究以1622例汉族人群为样本,对RAGE和APE1两个候选基因的5个常见SNP与肺癌易感性进行关联性研究,首次探索RAGE基因和APE1基因的交互作用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我们首次发现了RAGE基因和APE1基因间的交互作用具有明显的高肺癌发病风险,该结论在本文对两个候选基因多态性的单位点研究和单倍型研究中也得到了验证。

王爱华[3]2012年在《SERPINE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是一种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发展,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渐增加的趋势。是威胁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在所有疾病的死亡原因中高居第四位。到目前为止,吸烟仍然被认为是COPD发病的最危险因素,因此,深入探讨COPD的易感性对为更好地治疗该疾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现已证明,α1-抗胰蛋白酶(AAT)缺乏易发生COPD,但吸烟者中只有10~15%发生COPD,而其中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仅占COPD的1~2%。进一步研究证实,非吸烟者也可以发生慢性气流受限。这些研究提示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在COPD发生及决定其严重程度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与COPD的发病机制有关。通过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发现有许多基因与COP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有研究报道,SERPINE2(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分支E,微管连接蛋白,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抑制剂1,2号成员)基因多态性与COPD发生有相关关系。SERPINE2位于染色体2q33-35,DeMeo等动物实验证实,SERPINE2是COPD的很有意义的易感基因。Zhu等进一步选自卑尔根和挪威的973例COPD患者与956例正常对照研究证实,SERPINE2与COPD有相关性。而Chappell等对来自6个欧洲研究1,018例COPD患者和911例对照进行前瞻性研究,得出SERPINE2与COPD无相关性。为了进一步探讨SERPINE2与COPD有无相关性,我们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我国人群SERPINE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COPD的相关性关系。研究目的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SERPINE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的相关性,COPD发病的易感基因,研究包括SERPINE2基因rs840088G/A. rs1438831A/G位点及rs3795879G/A位点。研究方法1.受试者筛选:本研究通过山东大学理论委员会的批准同意,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筛选409例临床诊断明确的COPD患者和没有任何呼吸系统疾病的411例健康查体的正常对照人群,平均年龄分别是65.1岁和67.3岁。COPD组男性251例,女158例,其中有219例有吸烟史;正常对照组男性266例,女145例,其中有223例有吸烟史。2.COPD组与对照组样本收集:收集COPD患者及正常对照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DNA的浓度,所有的DNA标本在-20℃冻存。所收集的COPD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7年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均排除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部肿块、肺间质纤维化、胸部手术等呼吸系统病史及心脏病等其他疾病,经过详细的病史调查和体格检查,并进行胸部X检查和肺功能测定。3.基因型、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统计:利用适宜的基因分型方法在COPD组与对照组所有个体中对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并采用了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方法对SERPINE2基因rs840088G/A.rs1438831A/G.rs3795879G/A位点进行分型。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确定个体基因型,统计出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4.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度检验:根据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计算多态位点在COPD组和对照组中的预期基因型频率,利用卡方检验比较观察到的基因型频率与预期基因型频率间的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确定所选取的COPD组与对照组样本是否具有群体代表性。5.DNA测序:选取叁个多态位点各种不同基因型个体的DNA样本,分别用相应引物进行PCR扩增,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效果后,按照凝胶纯化试剂盒说明书纯化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定量DNA后测序。6.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检测:利用卡方检验比较各多态位点在COPD组与对照组间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若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该多态位点与COPD具有相关性,反之则无相关性。结果1.SERPINE2基因rs840088G/A多态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13.9%、51.6%和34.5%,在对照组中分别为16.3%、49.6%和34.1%,,A和G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0.397和0.603,在对照组分别为0.412和0.588,该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P值分别为0.630,0.5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SERPINE2基因rs1438831A/G,多态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2.9%、34.7%和62.4%,在对照组中分别为4.9%、30.6%和64.5%,,A和G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0.203和0.797,在对照组分别为0.202和0.798,该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P值分别为0.208,0.9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SERPINE2基因rs3795879A/G,多态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75.6%、22.7%和1.7%,在对照组中分别为72.5%、24.6%和2.9%,A和G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0.869和0.131,在对照组分别为0.848和0.152,该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P值分别为0.398,0.2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ERPINE2基因SNPs rs840088G/A. rs1438831A/G and rs3795879G/A位点多态与山东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相关性。意义SERPINE2基因可能不是山东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易感基因,需要更深入研究其他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易感的关系。

杨东斌[4]2013年在《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肺损伤的影响及穿心莲内酯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的保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急性肺损伤的影响目的:探讨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162例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139例,女性23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4.86±13.51)岁。其中交通事故伤85例,高空坠落伤30例,跌倒伤28例,暴力伤8例,其他11例。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74例)和非吸烟组(88例)。于入院后第5天依据急性肺损伤诊断标准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患有急性肺损伤,比较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急性肺损伤发病率。于入院后第0、5天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功能。肺容量指标:呼吸频率(Breathing frequency,BF)、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肺通气量指标:用力呼气一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ost minute ventilation,MMV);小气道指标:最高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于入院后第0、5天采集肺泡灌洗液,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肺泡灌洗液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结果:1.吸烟组中有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伴发急性肺损伤,发病率达到35.14%,而非吸烟组中仅有16例伴发急性肺损伤,发病率为18.1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2.入院后第0天,吸烟组的BF, VC、 FEV1、 FVC、 MMV、 PEF均低于非吸烟组,其中,两组的MMV、PEF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5天与入院后第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呈下降趋势,吸烟组的下降趋势较非吸烟组更为明显。3.入院后第0天,吸烟组的TNF-α. IL-8、MDA水平均高于非吸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的SOD活性低于非吸烟组。入院后第5天与入院后第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TNF-α. IL-8、 MDA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吸烟组的上升趋势较非吸烟组更为明显;两组患者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吸烟组的下降趋势较非吸烟组更为明显。入院后第5天,两组的4个指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与非吸烟组相比较,吸烟组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基础肺功能和SOD活性较低,fNF-α. IL-8和MDA水平较高;伤后肺功能和SOD活性降低以及TNF-α、IL-8和MDA水平升高更为明显,急性肺损伤发病率更高,可能与吸烟和颅脑损伤协同促进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相关。第二部分:穿心莲内酯在被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目的:本部分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小鼠肺部急性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所用实验动物为3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8周龄),体重为18-20g。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烟草烟雾暴露组(CS)、用溶质DMSO处理的烟草烟雾暴露组(CS+DMSO)和穿心莲内酯处理的烟草烟雾暴露组(CS+A)。穿心莲内酯是在烟草烟雾暴露前1h通过腹腔内注射途径给予,剂量为1mg/kg体重。将模型组小鼠置于被动吸烟箱中,每天被动吸烟9支,连续4天。对照组小鼠置于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只是不接受被动吸烟处理。小鼠于实验第5天经腹腔注射过量戊巴比妥钠处死。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并作肺部组织学分析。对BALF中细胞进行计数,并经Wright-Giemsa染色进行细胞分类记数。ELSIA法分析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 MIP-2),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LPS诱导CXC趋化因子(LPS-induced CXC chemokine, LIX),干扰素γ (interferon-γ,IFN-γ)的水平。并对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活性进行测定。体外研究中,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作为细胞模型。用DNA片段化法分析穿心莲内酯对烟草烟雾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法分析穿心莲内酯对烟草烟雾介导的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HE染色显示,被动吸烟组小鼠肺部毛细血管充血,肺泡出血;肺泡壁稍增厚;肺泡腔内充满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等炎症细胞,以及大量渗出液。DMSO处理对吸烟诱导的肺部急性炎症反应没有明显影响。而穿心莲内酯处理组小鼠肺泡炎症轻,肺泡腔中炎症细胞及渗出液较少。穿心莲内酯能够抑制吸烟诱导的肺部炎症反应还表现为:穿心莲内酯能够显着抑制吸烟诱导的小鼠BALF中总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数目的增加,减少吸烟介导的小鼠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的分泌,以及降低吸烟诱发的肺部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体外结果显示,烟草烟雾处理能够促进A549细胞的凋亡,而穿心莲内酯能够显着抑制烟草烟雾诱导的A549细胞的凋亡。结论:穿心莲内酯能够抑制吸烟诱导的小鼠肺部的急性损伤;能够保护烟雾烟草介导的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的凋亡。第叁部分:穿心莲内酯在被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作用机制目的:深入揭示穿心莲内酯影响吸烟诱导肺损伤的相关分子机制,重点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通路对该药物发挥保护作用的贡献。方法:在体外研究中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作为细胞模型。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研究烟草烟雾和穿心莲内酯对A549细胞中HO-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本研究所用实验动物为3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8周龄),体重为18-20g。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烟雾暴露组(CS)、穿心莲内酯处理组(A)和穿心莲内酯+ZnPP组(A+Z)。穿心莲内酯是在烟雾暴露前1h通过腹腔内注射途径给予,剂量为1mg/kg体重。ZnPP为一种很强的HO抑制剂,本文应用其阻断HO-1通路。ZnPP在穿心莲内酯注射之前1h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予,剂量为10pμmol/kg体重。对照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将模型组小鼠置于被动吸烟箱中,每天被动吸烟9支,连续4天。对照组小鼠置于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只是不接受被动吸烟处理。小鼠于实验第5天经腹腔注射过量戊巴比妥钠处死。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并作肺部组织学分析。PCR和Westernblot用来检测小鼠肺组织中HO-1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并对肺组织HO-1酶活性进行测定。对BALF中细胞进行计数,并经Wright-Giemsa染色进行细胞分类记数。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BALF总蛋白浓度。ELSIA法分析BALF中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MIP-2)的水平。对肺组织和BALF中的MDA水平进行测定。并对BALF中LDH的活性以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活性进行测定。Western blot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 STAT3)通路活化的影响。结果:烟草烟雾处理和穿心莲内酯预处理显着增加HO-1mRNA和蛋白表达。而且这种诱导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这提示HO-1在烟草烟雾诱导细胞损伤过程中可能具有保护作用。HE染色显示,被动吸烟组小鼠肺部毛细血管充血,肺泡出血;肺泡壁稍增厚;肺泡腔内充满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等炎症细胞,以及大量渗出液。DMSO处理对吸烟诱导的肺部急性炎症反应没有明显影响。而穿心莲内酯处理组小鼠肺泡炎症轻,肺泡腔中炎症细胞及渗出液较少,表明穿心莲内酯能够抑制吸烟诱导的肺部炎症反应。而用ZnPP阻断HO-1通路后,穿心莲内酯的保护作用被逆转。这说明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肺部炎症的抑制作用依赖于HO-1通路活化。另外,穿心莲内酯能够抑制吸烟诱导的肺部炎症反应还表现为:穿心莲内酯能够显着抑制吸烟诱导的小鼠BALF中总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数目的增加,减少吸烟介导的的小鼠BALF总蛋白浓度,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的分泌,减少吸烟诱导的肺组织和BALF中的MDA水平。以及降低吸烟诱发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BALF中LDH的活性。而穿心莲内酯介导的这些保护吸烟诱导肺部炎症反应的作用均随着ZnPP抑制HO-1信号通路而被逆转,提示HO-1在穿心莲内酯对被动吸烟诱导的肺氧化应激、炎症及损伤的保护效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穿心莲内酯处理显着提高吸烟小鼠肺组织中STAT3磷酸化水平,而对总STAT3蛋白影响不明显,这表明穿心莲内酯可促进肺组织STAT3通路活化。穿心莲内酯对STAT3通路的活化作用能够被ZnPP抑制,这提示STAT3可能位于HO-1通路下游。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诱导肺组织HO-1表达及活性增加。HO-1表达上调介导穿心莲内酯对被动吸烟诱导肺氧化应激、炎症及损伤的保护效应。HO-1在被动吸烟诱导肺损伤中的抗炎、抗氧化活性与激活STAT3通路有关。

佚名[5]2002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第31卷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表明(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A阿霉素  细胞图像分析优选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  马建华 陈道达 郑清平等 (2 ) :183静电相互作用微米粒的构筑  李 沙 张小滨 王向涛等 (6 ) :6 37癌 ,肝细胞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 c- myc蛋白在肝癌细胞

参考文献:

[1]. GSTM1基因多态、氧化应激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相关性研究[D]. 王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3

[2]. 汉族人群RAGE基因和APE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 潘洪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13

[3]. SERPINE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 王爱华. 山东大学. 2012

[4]. 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肺损伤的影响及穿心莲内酯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的保护机制研究[D]. 杨东斌. 郑州大学. 2013

[5].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第31卷主题词索引[J]. 佚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标签:;  ;  ;  ;  ;  ;  ;  ;  

GSTM1基因多态、氧化应激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