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差反射率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反射率,多普勒,因子,波段,偏振,天气,偏差。
差反射率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刘燕斐,黄兴友,马雷[1](2019)在《一种C波段雷达反射率因子衰减订正方法——径向拟合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C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强度的衰减订正提出一种新方法——径向拟合法,将衰减更小的南京站S波段天气雷达观测数据插值为与C波段雷达相同的空间分辨率,依次径向拟合两雷达回波强度差,保证衰减量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将拟合结果用于径向拟合衰减订正算法。先用小波分析法和变距离最小二乘法对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再对比分析Z_H-K_(DP)法和径向拟合法订正前后回波强度-距离廓线图及偏振参量K_(DP)-Z_H散点图。结果表明:2种方法订正后的回波强度均有所增加,Z_H-K_(DP)法受雨滴谱、雷达标定等因素的影响,在近距离处订正量偏小,远距离处订正量偏大;径向拟合法订正后的回波强度与S波段实测数据一致性较高,不受经验系数、降雨类型的影响,计算简单,能够显着提高雷达回波强度的数据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9年05期)
胡汉峰,陈大任,楚志刚,王晓科[2](2018)在《双偏振天气雷达旋转关节对差分反射率因子测量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旋转关节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偏振天气雷达双通道信号的一致性,由于现实生产工艺中旋转关节在结构上的不对称,造成双偏振天气雷达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的系统偏差随方位角和俯仰角发生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利用雷达数据进行定量估测降水及相态识别的精度。文章利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C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机内信号源的连续波输出对该雷达的方位旋转关节和俯仰旋转关节造成的Z_(dr)测量误差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旋转关节对双偏振天气雷达Z_(dr)的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综合VCP扫描模式及RHI扫描模式的结果得出旋转关节造成的影响较为稳定,为进一步利用雷达数据进行旋转关节误差订正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马雷[3](2018)在《双偏振雷达反射率因子数据质量控制及在拼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雷达是目前唯一可能准确描述对流尺度降水现象的观测系统,充分利用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提取、利用有意义的气象信息,对于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有着重要的价值,也是进行临近预报的最主要参考资料来源。但是,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探测过程中资料不可避免的受到波束阻挡、电磁波衰减和地物杂波的干扰,导致雷达数据出现质量问题,影响雷达数据的定量使用。因此研究雷达资料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就有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如何进行相关回波的识别和订正,提高雷达的数据质量,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本文主要是进行波束阻挡的识别和订正、地物杂波的识别和剔除以及电磁波衰减订正叁个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根据雷达观测数据的空间相关性,提出了不依赖于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的波束阻挡识别和订正算法,可以方便地用于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的阻挡识别和订正。对于部分阻挡或小范围完全阻挡造成的回波数据不准确情况,先进行阻挡识别,再进行线性插值处理,实现对阻挡数据的订正。选择NUIST-CDP雷达叁次不同类型降水数据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的算法,可以有效地对阻挡数据进行订正,提高了雷达数据质量。(2)针对雷达资料中出现的地物杂波,分别采用基于雷达回波纹理特征算法、标准地物模板算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识别地物,并以加入偏振参量的地物识别算法为标准,评价上述叁种算法。结果表明:地物模板算法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较大,FCM聚类法容易将晴空回波误识别为地物回波,导致部分晴空回波缺失,回波纹理特征法计算方便,误差小,最适合业务使用。(3)针对NUIST-CDP雷达衰减订正提出一种新方法-径向拟合法,结合C和S波段雷达系统探测优势,将衰减更小的S波段雷达观测数据插值成和NUIST-CDP相同空间分辨率的数据,用于衰减订正,并和ZH-KDP法订正结果对比分析。先用小波分析法对雷达φDP资料滤波处理,再采用变距离最小二乘法重新估算KDP;对比订正前后的径向回波强度随距离变化的廓线,同时对偏振参数KDP~ZH的散点分布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订正后的回波强度值均有增加,ZH-KDP法在近距离处订正量偏小,远距离处订正量偏大,受到经验系数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径向拟合法订正结果和S波段实测回波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受反射率和衰减率关系、雨滴谱变化等的影响,效果较好,能够显着提高雷达数据质量。(4)选取广东省清远、韶关、阳江和广州四个站点的S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组网拼图。对雷达反射率因子数据质量控制基础上,在3km高度组网拼图,分析了台风“妮妲”登陆广州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区域拼图。分析表明:多站点雷达数据组网拼图能够发挥多雷达的探测优势,克服了单部雷达最大探测距离的限制,为分析大-中尺度天气系统提供高分辨率的数据信息。(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6-01)
周嘉健,肖辉,潘雯菁,王振会[4](2018)在《基于雷达反射率因子的降水性层状云中雨滴谱参数的反演方法与检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基于雷达反射率因子观测数据的层状云降水粒子谱参数反演算法进行研究。(1)给出层状云降水粒子谱参数的反演理论和反演算法流程;(2)选取吉林省伊通县的一次降水层状云过程进行反演试验和验证分析,利用雷达反射率因子观测数据反演得到雨滴平均直径和数浓度参数,并用放置在伊通县气象局观测场中的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的实测数据与近地层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通过反演算法计算得到的滴谱与实测滴谱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且反演的雨滴平均直径和数浓度在量级和数值上的大小与实测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说明该反演方法用于从现有天气雷达回波强度数据中挖掘出降水性层状云的微物理参数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建云,张持岸,葛元,朱君鉴[5](2018)在《1522号台风外围佛山强龙卷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东是我国一个龙卷多发地区,近年来该地区发生的龙卷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开展对龙卷的监测和预警,2015年佛山市建设了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2015年10月4日下午广东省佛山市发生了一次龙卷天气过程,当龙卷涡旋移近佛山市X波段双偏振雷达时,该雷达探测到了超级单体风暴钩状回波内的龙卷涡旋。龙卷涡旋位于钩状回波的末端,龙卷涡旋的反射率因子呈现为一强反射率因子区,该强反射率因子区的中间反射率强度相对较弱;与该强反射率因子对应的位置,平均径向速度有明显的涡旋特征;在龙卷涡旋的位置,双偏振雷达的差分反射率ZDR有一明显的低值区,零滞后相关系数CC也有一明显的低值区。分析认为,这是龙卷卷起的杂物碎片形成的龙卷碎片特征。(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黄兴友,张磊,芦荀,李盈盈,印佳楠[6](2018)在《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反射率因子的衰减订正及对降雨估测精度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反射率因子易受衰减的影响,为了提高降雨的准确性,需要对雷达反射率因子进行衰减订正。K_(DP)是能够用于衰减订正的一个有效因子,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法对Ф_(DP)数据进行预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数据拟合得到相对准确的K_(DP)。为了验证衰减订正的效果,利用S波段雷达反射率因子作为参考,对比分析了衰减订正前后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衰减订正后的Z_H更接近于S波段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在进行降雨估测时,不同方案估测降雨的差异较大,当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与S波段雷达均采用Z-R关系估测降雨时,S波段雷达的效果更好。当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采用衰减订正后的R(Z_H,K_(DP))法估测降雨时,效果优于S波段雷达的R(Z)方案。当降雨强度>10 mm·h~(-1)时,雷达估测的雨量普遍低于地面雨量计的雨量,经过雨量计校准后,可以进一步提高降雨估测精度。(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韩静,楚志刚,王振会,徐芬,李南[7](2017)在《苏南叁部地基雷达反射率因子一致性和偏差订正个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可以进行较大范围降水的定量估测,但相邻站雷达之间的资料可能存在不一致性而影响组网应用效果。将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上携带的降水雷达PR(Precipitation Radar)作为统一的参照,针对2010年5-8月份长江中下游降水天气期间PR与苏南叁部(南京、常州、南通)雷达的7次匹配事件的资料进行一致性分析,并利用经质量控制后得到的比较适宜于对比分析的数据集建立订正关系,进行偏差订正,分析订正效果,并详细比较其中两次事件订正前后地基雷达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南京雷达反射率因子强度比常州雷达低3.5 d B左右,常州比南通低0.9 d B左右,3 km高度的回波强度拼图存在明显不连续;(2)将TRM M PR作为参照,利用预处理后的雷达观测数据样本,计算得出南京、常州、南通各地基雷达与PR的差值,并进行偏差订正后,南京与常州、常州与南通之间的反射率因子差值减小成为0.3和0.2,拼图效果也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7年06期)
秦建峰,谢晓宇,涂明,陈声超,蔡宏[8](2017)在《基于SYSCAL方法的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在线标定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CINRAD天气雷达采用了一种基于SYSCAL的反射率因子在线标定技术,能够在雷达运行中动态检测和校正发射和接收通道的性能变化导致的反射率因子测量偏差,且标定具有良好的性能和时效。通过理论推演详细解析了CINRAD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在线标定的原理,介绍了其在CINRAD/SA天气雷达中的技术实现方式和相应的标定方法及由来。以武汉CINRAD/SA天气雷达的一次在线标定为例对标定实效进行检验和分析,指出了CINRAD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在线标定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掌握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在线标定原理和技术,对于正确实施标定,保证回波质量和提高雷达故障诊断分析能力,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2017年06期)
黄旋旋,朱科锋,赵坤[9](2017)在《利用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改进复杂地形下的台风降水估测精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发展了一种利用雷达垂直反射率因子廓线改进复杂地形下台风降雨的雷达定量估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全局与区域最优拟合的垂直反射率因子廓线(VPR)获取近地面的最优反射率,并获取最优的动态Z-R关系。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复杂地形下的垂直降雨结构特征以及地形增雨增幅影响,因此有效弥补了雷达在复杂地形下VPR监测不完整问题。利用浙江地区叁个典型登陆台风对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反演的VPR能够较好地反映洋面、平原与山区的低层反射率因子结构差异,符合实际降水系统低层结构特征。相比传统的定量降水估计方法.改进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地形区域的强降水低估问题,其估测的小时降水与地面检验的雨量站观测相关系数达到0.85~0.94,降水累积估测误差减少约50%。(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7年10期)
李洋,张晋广,袁健,房彬,陈宇[10](2017)在《雨滴谱仪和天气雷达观测的反射率因子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Parsivel雨滴谱仪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对2012年沈阳地区一次短时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观测,对雨滴谱仪观测资料计算的反射率因子ZP进行分档统计,并与雷达RHI扫描资料计算的反射率因子Z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2012年沈阳地区此次暴雨过程,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存在低估现象,雨滴谱仪计算的各档反射率因子ZP均大于雷达观测的反射率因子Z;应用雷达单点和3点平均值进行统计,雷达观测的反射率因子分别平均偏低约8.30 dBz和8.64 dBz;观测仪器取样范围、资料时空匹配及谱宽变化是造成雨滴谱仪和天气雷达观测的反射率因子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差反射率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旋转关节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偏振天气雷达双通道信号的一致性,由于现实生产工艺中旋转关节在结构上的不对称,造成双偏振天气雷达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的系统偏差随方位角和俯仰角发生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利用雷达数据进行定量估测降水及相态识别的精度。文章利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C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机内信号源的连续波输出对该雷达的方位旋转关节和俯仰旋转关节造成的Z_(dr)测量误差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旋转关节对双偏振天气雷达Z_(dr)的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综合VCP扫描模式及RHI扫描模式的结果得出旋转关节造成的影响较为稳定,为进一步利用雷达数据进行旋转关节误差订正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差反射率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刘燕斐,黄兴友,马雷.一种C波段雷达反射率因子衰减订正方法——径向拟合法[J].中国科技论文.2019
[2].胡汉峰,陈大任,楚志刚,王晓科.双偏振天气雷达旋转关节对差分反射率因子测量结果的影响[J].气象科技.2018
[3].马雷.双偏振雷达反射率因子数据质量控制及在拼图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4].周嘉健,肖辉,潘雯菁,王振会.基于雷达反射率因子的降水性层状云中雨滴谱参数的反演方法与检验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8
[5].张建云,张持岸,葛元,朱君鉴.1522号台风外围佛山强龙卷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特征[J].气象科技.2018
[6].黄兴友,张磊,芦荀,李盈盈,印佳楠.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反射率因子的衰减订正及对降雨估测精度的改进[J].气象科学.2018
[7].韩静,楚志刚,王振会,徐芬,李南.苏南叁部地基雷达反射率因子一致性和偏差订正个例研究[J].高原气象.2017
[8].秦建峰,谢晓宇,涂明,陈声超,蔡宏.基于SYSCAL方法的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在线标定技术[J].气象科技.2017
[9].黄旋旋,朱科锋,赵坤.利用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改进复杂地形下的台风降水估测精度[J].气象.2017
[10].李洋,张晋广,袁健,房彬,陈宇.雨滴谱仪和天气雷达观测的反射率因子对比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