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高新三岔镇初级中学641400
摘要: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课被逐渐应用在学科教学中,它是一种相对创新的教学模式。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微课,使其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微课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它的运用有利于教学内容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微课积极地运用其中。
一、微课的含义和特征
1.微课的含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事业也面临着重要的改革,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为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使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而微课也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微课最开始诞生于美国,主要是将将要学习的知识用简短的时间概括,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他们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微课是近几年才开始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将学习内容制作成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方式的运用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合理利用时间。
2.微课的特征。微课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它的课程时间一般是在八到十分钟,将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精练的概括,时间不长,为教师和学生都节省了时间。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内容可以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有利于在学习中个性的发展。同时微课的运用也使初中语文课堂更具灵活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建学习情境,同时使其学习内容不仅局限在课堂中,也可以接触到课堂之外的知识,促进其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创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微课构建学习情境。课堂教学情境的呈现对学生有最直观的影响,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更快速地带入到学习情境中。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同时抓住初中阶段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运用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场景,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与此相关的内容,然后针对学习的具体内容为学生提出问题。在思考中学生会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散自身的思维,深入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2.利用微课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微课的运用可以使初中语文课堂中讲授的内容变得简洁精练、通俗易懂,并且有效突出文章主旨。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影响,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明晰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对于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有明确认识,及时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向教师请教,提高自身的实际学习效果。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深化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微课的运用不仅仅为课堂学习增添了许多乐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改善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3.利用微课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内容。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会认识到每一课都有重难点内容,在解决问题时,单纯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也容易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和厌倦心理,最终造成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不高,学生对重难点内容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把握。微课这种相对创新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讲授重难点问题时可以利用微课的便利将其制成一个简短的小视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和分析,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4.积极构建新型学习方式。微课不仅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实现教师教学形式的转变。如教师可以将微课创建成一种网络学习模式,将课外学习内容引入其中,加强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网络的普及使微信、QQ、微博等交流方式广泛运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积极发挥其作用,实现自身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在QQ群中上传一些和苏州园林相关的图片或者是视频,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去寻找与此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然后再对知识点进行细致分析,促进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之,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是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力的提升,深化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将他们带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应将微课充分运用其中,使其自身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参考文献
[1]赵从书浅析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让语文课堂“微”出效果[J].中学课程资源,2018,(12):4-5。
[2]向毅明浅析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2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