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人本管理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励(论文文献综述)
刘昱爽[1](2021)在《中职教师工作积极性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和龙市L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文中认为
羊莎[2](2021)在《基于人本管理的成都市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认为
周华[3](2020)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人本化管理研究——以郑州市X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核心,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民办高职院校而言,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承担者,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身发展竞争力和内驱力的关键因素。面对激烈的竞争,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举步维艰,苟且延续,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对教师的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本意识,致使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一触即发。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实施教师人本化管理刻不容缓,以郑州市X职业学院为例,探析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人本管理中的焦点问题及解决对策,改善民办高职院校对教师人本化管理的实施,完善管理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付丽芬[4](2020)在《校本管理视角下农村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云南省昆明市Q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5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对农村基层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了对农村基层教育的财政投入、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的投入。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学校建立一套全面的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体系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本文以校本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教师管理的一般理论下以及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支撑下,以云南省昆明市Q中学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为例,深刻剖析在农村中学现行的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下,农村中学教育教学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制度建设的理念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系统以及运行系统四方面进行分析探究,结合教师与学校、学校制度间良性关系的构建找出解决途径。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研究国内外校本管理理论及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在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农村中学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建设的困境、形成原因,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探索解决农村中学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建设中问题的对策。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以及对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以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创新的学理基础为主线,为下一部分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以云南省昆明市Q中学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建设在理念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系统和运行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以Q中学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在理念层面、规则层面、组织层面以及运行层面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找出Q中学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建设困境的对策,通过理论指导来健全、优化学校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提高学校效能。
孔姗[5](2020)在《宿城区S初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完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建设不仅对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而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同时师德建设也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根本路径。基于师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党和国家对师德建设给予高度关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着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格。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师德建设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师德建设亟待加强。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研究宿城区S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试图探讨提升S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和方法。论文从师德建设观念、师德建设中的领导方式、师德建设的人文环境、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等四个方面对S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宿城区S初中师德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校长和教师对师德建设认识不全面,校领导和教师的师德认识存在滞后性;二是师德建设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职业压力过大等。这些问题与师德教育理念偏差,未能用习近平总书记师德思想武装头脑;师德建设机制不健全;师德建设中人文环境的消极影响有所关联。针对宿城区S初中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从社会层面上,建设“尊师爱师”的师德建设环境,提升教师相关待遇,完善师德建设机制;从学校层面上,提升校领导师德价值认知,更新理念,与时俱进,转变学校的领导方式,坚持民主管理,以师为本,加强对教师的情感关怀,校领导在师德建设中以身作则;从教师层面,提升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加强自身职业认同,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积极参与教师师德建设。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肖张伟[6](2020)在《NC高校师资队伍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创建,发展迅猛。受到高等教育供给不平衡和改革开放的影响,弊端也日益凸显。民办高校规模的快速壮大,并未伴随师资队伍的同步协调发展,甚至在师资队伍问题上还存在着多种“不适”。优化师资队伍一直是党和国家所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教学质量之源,关于教师队伍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有专门表述: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在社会中营造一种尊师重教的氛围。而民办高校因为他的特殊性,师资队伍形势更为严峻。所以,为实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发展,本次研究对如何拥有一支稳定型、理论型、高素养、高技能,并能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现实状况,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根据教育部评估中心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南》中,师资队伍的相关标准和指标。以NC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NC高校师资队伍的数量、师资结构、教学水平、教师的科研能力等现状进行分析,以NC高校师资队伍目前的现状为切入点,找出师资队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根据调查发现,NC高校师资队伍存在人员数量不稳定、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能力不强、教育教学水平低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梳理,发现主要存在管理理念陈旧、管理制度不完善、师资建设投入不够等因素。通过数据分析与相关的实地调研,基于人本管理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具体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在政府、高校与教师自身这三个层面提出优化NC高校师资队伍的对策:提高民办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高校教师自我管理、强化高校对师资队伍建设引领与推动,以此来推动NC高校教师队伍的优化。
李凤营[7](2020)在《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重要动力。地方高校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研绩点制管理模式因其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能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受到地方高校的普遍认可,在地方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因过分量化导致了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功利化、违背科研规律等现象的产生。这就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来适应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根基上,本文对所涉及的地方高校、高校科研、高校科研质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结构、功能等,提出了以五大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工具,建立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上述管理理念,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创新思路,分析了科研绩点的内涵与特点、科研绩点与科研工作量的关系等内容。为了掌握获得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的现实情况,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管理改革的可能方向。首先以B大学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了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宗旨、实施过程、保障措施,并结合B大学部分院系的调研,利用科研成果数据对比了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了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后的成效,发现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B大学的科研质量,整体上说是科研质量管理的可行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基于这一定位,本文通过编制、发放、回收问卷等程序,按照从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探寻B大学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违背科研规律、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环境不理想、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为改进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向。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绩点银行制管理模式以解决地方高校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应地对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模式的生成、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理论模型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论述后,具体对操作层面内容进行探讨。包括科研绩点认定方法的有效改进、建立科研绩点银行的运行机制、科研绩点银行环境的保障三个方面内容。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共同建立了科研绩点银行制科研管理模式。
孙宇[8](2019)在《集团化幼儿园教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W市H幼儿教育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稳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学前教育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解决学前适龄儿童基数不断增长,普惠性教育资源短缺,优质学位严重不足,专业师资匮乏等一系列问题,集团化办学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起来,在不同程度满足了社会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在集团化幼儿园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幼儿园管理中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在管理中占首要地位的教师管理,已成为集团化幼儿园发展的瓶颈。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发展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是幼儿园组织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集团化办学的迅猛发展,集团化幼儿园的模式得到迅速推广,幼儿教师的有效管理不仅关系着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幼儿的成长。本研究以W市H幼儿教育集团为例进行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集团办学中幼儿园教师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对该园教师在聘用管理、教育活动管理、培训管理、考核评价管理、激励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发现W市H幼儿教育集团教师管理存在教师聘用没有着眼于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活动质量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培训种类繁多,但收效甚微;教师考评目的偏功利性,考评结果反馈功能缺失;过度依赖量化考核管理,教师物质激励不足等问题。集团幼儿园组织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集团幼儿园管理者素质需要提升;集团幼儿园教师管理制度不完善;集团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等,是影响W市H幼儿教育集团教师管理质量的原因。为此,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园的优势,带动区域学前教育发展;(2)集团幼儿园全员参与管理,健全管理机制促进各分园特色发展;(3)集团幼儿园管理者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管理素质;(4)集团幼儿园完善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水平;(5)集团幼儿教师自身应不懈努力,加强自我管理。
信小莉[9](2019)在《教师体验视域中乡村小学校长的教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农村地区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乡村小学建设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逐渐关注的一个话题。由于乡村小学校长的管理关乎学校的发展,特别是对教师的管理影响乡村教师工作的稳定性,使乡村小学校长的教师管理尤为引人重视。鉴于乡村小学独特的环境,遵循“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倾听教师的被管理体验,客观、真实地展现乡村小学校长教师管理的全貌,可以助力乡村小学校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有效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本管理理论”为认识基础,对甘肃省J县L镇乡村小学教师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田野调查,选取10位乡村小学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采用类属分析和情景分析的方法,描述乡村小学校长教师管理的状况,获得乡村小学校长的“教师管理理论”。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乡村小学校长的教师管理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负责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承担教师安全与健康事务、分配教师工作与职务以及评价教师教学与绩效。2.乡村小学校长教师管理的理念、原则、方式,呈现为(1)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和“以人为末”共存、平等与不平等俱在、民主管理理念尚缺;(2)管理原则,公平的存在与缺失、效益优先、民主的显露与遮蔽;(3)管理方式,民主式管理不足、专权式管理凸显、放任式管理存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运用管理理论从理念和行动两个层面对乡村小学校长提出管理建议。一方面,乡村小学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乡村小学校长也需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措施,并争取上级在经费及培训方面的外部支持,不断提高其教师管理的水平。
张雷[10](2018)在《乡镇中学教师人本管理研究 ——以S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管理的核心是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的教师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保证。乡镇中学教师管理由于受校外环境和校内管理者理念等因素的影响,管理过程中的人本理念缺乏,教师管理整体质量有待提高。本课题运用问卷调查法,从学校管理者人本管理理念、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管理者与教师情感沟通、教师工作过程中的自主管理、校园文化管理六个维度,对S县15所乡镇中学教师进行随机抽样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8份。调查结果统计,目前S县乡镇中学对教师的管理存在着: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忽视了管理规律;民主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工作缺少主动性;管理者对教师欠缺人文关怀;管理者对教师激励效果不明显;精神文化建设欠缺等现象。本课题通过访谈法,对S县15所乡镇中学的学校管理者,随机选择15位展开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对15位管理者的访谈统计,了解到S县乡镇中学对教师的管理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教师的管理过程缺乏人性化,其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社会环境、学校内部和管理主体。最后针对乡镇中学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要建立多层级培训模式,提高管理者管理素养;二是要建立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增强学校民主管理力度;三是要完善多元评价机制,保障教师专业成长;四是要关心员工,体现人文关怀;五是要丰富激励措施,全面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六是要多层次考虑,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二、浅谈人本管理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人本管理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励(论文提纲范文)
(3)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人本化管理研究——以郑州市X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一)教师的人本管理是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迫切要求 |
(二)教师人本管理是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三)教师人本管理的实施是提升民办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
(四)教师人本管理研究具有良好基础 |
二、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管理人本管理意识淡薄,人本管理实质还是“官本” |
1. 管理者缺乏人本管理理念 |
2. 教师管理模式落后 |
(二)教师管理缺乏人文关怀 |
1. 教师基本物质条件差 |
2. 教师自身成长发展条件差 |
(三)教师人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
1. 培训制度不健全 |
2. 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 |
3. 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 |
(四)教师管理的民主参与不足 |
1. 管理者缺乏民主参与的观念 |
2. 教师参与决策程度较低 |
三、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人本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
(一)加强教师人本管理观念,提升管理者的人本管理意识 |
1. 管理者要树立人本理念 |
2. 改变传统的教师管理模式 |
(二)转变管理思想,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
1. 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满足教师基本需求 |
2. 以师为本,凸显人本色彩 |
3.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
(三)建立健全教师人本管理机制 |
1. 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 |
2. 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 |
3. 建立完善的教师考核、考评体系 |
(四)提升教师民主参与管理 |
1. 强化教师民主参与理念 |
2. 健全教师民主参与的运行机制 |
3. 拓展教师民主参与空间 |
(4)校本管理视角下农村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云南省昆明市Q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建设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创新的学理基础 |
一、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创新的理论脉络 |
(一)教师管理的一般理论 |
(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
二、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分析框架 |
(一)理念系统的维度 |
(二)规则系统的维度 |
(三)组织系统的维度 |
(四)运行系统的维度 |
第三章 云南省昆明市Q中学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一、Q中学概况与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Q中学概况 |
(二)Q中学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历史沿革 |
二、Q中学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建设现状及问题 |
(一)人本化管理理念缺乏 |
(二)规则制定依据关系尚未理顺 |
(三)组织间沟通与协助不利 |
(四)运行缺乏保障体系 |
第四章 云南省昆明市Q中学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理念重塑与更新的意识缺乏 |
二、依法治校的能力不足 |
三、组织架构与管理理念不相适应 |
四、学校管理生态系统尚未建立 |
第五章 云南省昆明市Q中学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建设困境的对策 |
一、将人本理念落实在校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建设的始终 |
二、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完善教师权益制度建设 |
三、学校管理组织间要提高管理与协调能力 |
(一)提高组织的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能力 |
(二)提高组织的过程管理能力 |
(三)加强组织与组织间协调运作能力 |
四、重视教师的个人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自觉 |
(二)教师个人与团体发展的知识共享生成、能力协同提升 |
(三)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共同体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宿城区S初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完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师德建设内容的研究 |
(二)关于师德制度建设的研究 |
(三)关于师德建设现状的研究 |
(四)关于师德建设提升路径的研究 |
(五)关于师德建设的反思 |
四、核心概念 |
(一)道德 |
(二)职业道德 |
(三)教师职业道德 |
五、理论基础 |
(一)陶行知的知行合一观点 |
(二)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 |
(三)教师人本管理理论 |
六、研究设计 |
(一)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宿城区S初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点的选择及描述 |
(三)调研的实施 |
(四)调查方法 |
二、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现状的调查样本分析 |
(一)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基本情况 |
(二)访谈的基本情况 |
三、S初中师德建设现状的调研结果分析 |
(一)师德建设观念的现状 |
(二)师德建设中领导方式的现状 |
(三)师德建设人文环境的现状 |
(四)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现状 |
第三章 S初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S初中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S初中校领导和教师对师德认识相对滞后 |
(二)师德建设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
(三)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 |
二、S初中师德建设问题的成因 |
(一)师德建设理念的偏差 |
(二)师德建设机制不健全 |
(三)师德建设中人文环境的消极影响 |
第四章 S初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对策 |
一、提升校领导的师德认同是师德建设的决定因素 |
(一)提高校领导师德认知 |
(二)校长要坚持“以教师为本”,民主管理 |
(三)校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师德楷模 |
二、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因素 |
(一)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 |
(二)关爱教师,给教师减负 |
三、完善师德建设机制是核心内容 |
(一)师德教育内容贴合实际 |
(二)完善师德评价机制 |
(三)加强教师师德监管,防患未然 |
(四)打造“尊师爱师”的师德建设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教师职业道德现状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4 宿城区S初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6)NC高校师资队伍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民办高校 |
二、师资队伍结构 |
三、师资队伍优化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第二章 NC高校师资队伍现状 |
第一节 NC高校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
一、NC高校师资队伍发展概况 |
二、NC高校优化师资队伍主要做法 |
第二节 NC高校师资队伍的成效 |
一、NC高校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 |
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
第三章 NC高校师资队伍存在问题 |
第一节 NC高校实地调研基本情况 |
一、教师版问卷调查设计思路 |
二、学生版评教表设计思路 |
三、访谈提纲设计思路 |
第二节 师资力量不足 |
一、教师数量不稳定 |
二、人员流失严重 |
第三节 师资结构不合理 |
一、年龄结构不科学 |
二、整体学历水平偏低 |
三、“双师型”教师紧缺 |
四、低职称占比偏高 |
五、学缘结构相对单一 |
第四节 教师专业能力不强 |
一、教学水平偏低 |
二、科研能力明显不足 |
第四章 NC高校师资队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管理理念陈旧 |
一、忽视教师外在保障 |
二、学校管理强制性高,缺乏民主性 |
三、教师成长空间有限,降低了教师积极性 |
第二节 管理制度不完善 |
一、人事聘用上准入门槛过低 |
二、培养管理制度缺乏 |
三、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缺乏 |
四、管理制度重惩罚,忽略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
第三节 师资建设投入不够 |
一、经费保障不足 |
二、教学投入偏少 |
三、教师薪资福利待遇低 |
第五章 优化NC高校师资队伍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提高NC高校教师职业吸引力 |
一、地方政府引导并支持民办教育,保障民办学校教师权益 |
二、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
三、推进地方政府服务优化,加大财政支持 |
第二节 强化NC高校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引领和推动 |
一、严控准入门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
四、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提高民办高校教师价值感 |
五、立足人才培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
六、建立和完善配套管理制度 |
第三节 提升民办高校教师自我管理 |
一、立德树人,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 |
二、“不忘初心”,转变自身对民办高校的传统认识 |
三、积极向上,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科研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NC高校师资队伍问卷调查 |
附录B 学生评教量表 |
附录C 访谈提纲 |
致谢 |
(7)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质量亟待提升 |
(二)地方高校科研绩点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和完善 |
(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双重体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高校科研 |
(三)高校科研质量 |
(四)高校科研质量管理 |
(五)科研绩点制 |
(六)科研绩点银行制 |
五、创新之处 |
(一)探索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 |
(二)改进了“科研绩点”的计算方法 |
(三)建立“绩点银行制”的科研质量管理模式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内涵与意义研究 |
三、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四、关于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
五、关于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文献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一)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内容及特征研究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三)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一、五大发展理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概况及进展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基本体系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 |
(二)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 |
(三)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一)B大学简介 |
(二)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 |
(三)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效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目标设计 |
(一)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二)关于B大学对学术型教师的目标设计 |
(三)关于B大学对教学单位的目标设计 |
(四)关于B大学科研绩点的量化评价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氛围营造 |
(一)精神层面加强统一思想 |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
五、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保障 |
(一)激励措施 |
(二)督促举措 |
(三)保障制度 |
第四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调查问卷发放 |
(三)调查问卷回收分析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重数量轻质量问题 |
(二)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 |
(三)存在违背科研规律的现象 |
(四)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 |
(五)科研环境不理想 |
(六)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 |
(七)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对科研质量的评价导向不科学 |
(二)科研发展定位中功利化追求导向明显 |
(三)高校三大职能之间未能协调发展 |
(四)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落实不到位 |
(五)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
(一)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的灰色关联分析 |
(二)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 |
一、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理念 |
二、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背景 |
(一)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背景 |
(二)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过程 |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基本目标与存在优势 |
(一)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主要目标 |
(二)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优势分析 |
四、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过程设计 |
(一)科研绩点银行运行机制设计 |
(二)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功能设计 |
第六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实施策略 |
一、明确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类型 |
(一)显性科研绩点与隐性科研绩点 |
(二)个人科研绩点与集体科研绩点 |
(三)岗位科研绩点与自由科研绩点 |
(四)普通科研绩点与奖励科研绩点 |
(五)元科研绩点 |
二、建立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认定规则 |
(一)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原则 |
(二)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程序 |
(三)科研工作业绩点的质量等级确定 |
(四)科研工作业绩点的总量计算方法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 |
(一)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委员会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三)科研绩点银行综合业务中心 |
(四)科研绩点银行网络管理中心 |
四、实施科研绩点银行的运作管理 |
(一)科研绩点银行帐户管理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业务类型 |
(三)科研绩点银行操作流程 |
五、支持科研绩点银行的环境保障 |
(一)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业务环境要求 |
(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管理环境支持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信息化环境支持 |
六、地方高校科研绩点制银行模式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灰色关联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科研工作业绩点制银行章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集团化幼儿园教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W市H幼儿教育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需求层次理论 |
2.2 人本管理理论 |
2.3 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 |
2.4 自主学习理论 |
第三章 W市H幼儿教育集团教师管理现状 |
3.1 调查问卷设计 |
3.2 W市H幼儿教育集团现状 |
3.3 W市H幼儿教育集团教师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
第四章 W市H幼儿教育集团教师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2 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9)教师体验视域中乡村小学校长的教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小学建设被重新提出 |
1.1.2 乡村教师工作稳定性问题突出 |
1.1.3 乡村教师的合理需求未得到足够重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乡村小学校长的研究 |
1.3.2 关于教师管理的研究 |
1.3.3 关于教师体验的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乡村小学校长 |
1.4.2 教师管理 |
1.4.3 教师体验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 |
2.1 理论基础 |
2.1.1 有效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
2.1.2 人本管理理论 |
2.2 研究设计与过程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问题 |
2.2.3 研究方法 |
2.2.4 研究对象 |
2.3 研究者角色的反思 |
2.3.1 推广度问题 |
2.3.2 效度问题 |
2.3.3 研究伦理问题 |
第3章 身兼数职的乡村小学校长 |
3.1 负责教师教学发展工作 |
3.1.1 开展教研活动 |
3.1.2 组织教师培训 |
3.1.3 组织公开课 |
3.2 承担教师安全与健康事务 |
3.2.1 负责教师安全 |
3.2.2 保障教师健康 |
3.3 分配教师工作与职务 |
3.3.1 配置档案管理人员 |
3.3.2 分配教师不同职务 |
3.3.3 安排校园活动负责人员 |
3.3.4 配置各学科教师 |
3.4 评价教师教学与绩效 |
3.4.1 评价常规教育教学 |
3.4.2 考核教师绩效 |
第4章 乡村小学校长教师管理这样做 |
4.1 教师体验之教师管理理念 |
4.1.1“以人为本”和“以人为末”共存 |
4.1.2 平等与不平等俱在 |
4.1.3 民主理念尚缺 |
4.2 教师体验之教师管理原则 |
4.2.1 公平的存在与缺失 |
4.2.2 效益优先 |
4.2.3 民主的显露与遮蔽 |
4.3 教师体验之教师管理方式 |
4.3.1 民主式管理不足 |
4.3.2 专权式管理凸显 |
4.3.3 放任式管理存在 |
第5章 乡村小学校长的教师管理建议 |
5.1 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
5.2 践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措施 |
5.2.1 实行制度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 |
5.2.2 采用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
5.2.3 实施民主参与式管理 |
5.3 争取上级领导的外部支持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乡镇中学教师人本管理研究 ——以S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评价 |
三、概念界定 |
(一)乡镇中学 |
(二)教师管理 |
(三)人本管理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研究观点创新 |
第一章 乡镇中学教师人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人本管理理论 |
二、全面质量管理 |
第二章 S县乡镇中学教师人本管理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二、调查实施及统计 |
(一)信效度检验 |
(二)问卷调查及统计 |
(三)访谈及记录 |
三、调查结论 |
(一)S县乡镇中学管理者人本管理理念认知调查结论.. |
(二)S县乡镇中学教师人本管理调查结论 |
第三章 S县乡镇中学教师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一、S县乡镇中学教师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管理者的人本管理理念不强,管理素养有待提高.. |
(二)学校民主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参与管理率低 |
(三)教师自我发展难以实现,学校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
(四)管理者缺乏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对教师人文关怀不足 |
(五)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度不高,教师主动工作情绪有影响 |
(六)校园文化单一,教师精神文化建设被忽视 |
二、S县乡镇中学实施教师人本管理的影响因素 |
(一)社会环境因素 |
(二)学校内部因素 |
(三)管理主体因素 |
第四章 乡镇中学教师人本管理的策略及建议 |
一、提高管理者管理素养,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
二、建立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增强学校民主管理力度 |
三、完善多元评价机制,保障教师专业成长 |
四、关心员工,体现人文关怀 |
五、丰富激励措施,全面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 |
六、多层次考虑,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四、浅谈人本管理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励(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教师工作积极性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和龙市L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D]. 刘昱爽. 延边大学, 2021
- [2]基于人本管理的成都市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 羊莎.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3]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人本化管理研究——以郑州市X职业学院为例[J]. 周华.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6)
- [4]校本管理视角下农村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云南省昆明市Q中学为例[D]. 付丽芬.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5]宿城区S初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完善策略研究[D]. 孔姗.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NC高校师资队伍优化研究[D]. 肖张伟.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7]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凤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集团化幼儿园教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W市H幼儿教育集团为例[D]. 孙宇. 延边大学, 2019(03)
- [9]教师体验视域中乡村小学校长的教师管理研究[D]. 信小莉.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10]乡镇中学教师人本管理研究 ——以S县为例[D]. 张雷.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