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取食种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种子大小,单宁含量,结实大小年,分散贮藏
取食种子论文文献综述
罗永红,闫兴富,周立彪,苗迎权,张金峰[1](2018)在《种子特征和结实量对啮齿动物取食和扩散种子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了解啮齿动物在不同种子丰富度条件下对不同大小和单宁含量种子的觅食行为策略及其与植物种群更新的关系,在宁夏六盘山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研究了不同大小和单宁含量[0%Tannin(T)、2%T、8%T和15%T]的人工种子在模拟结实小年和结实大年对啮齿动物取食和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啮齿动物消耗种子速度在结实小年更快,结实大年的种子消耗速度相对缓慢.种子就地取食率(ISPR)在不同结实年份间无显着差异,扩散后取食率(PRAD)在结实小年显着高于结实大年,但前者的扩散后贮藏率(HRAD)显着低于后者;种子扩散后的取食距离(PDAD)和贮藏距离(HDAD)在结实小年均显着大于结实大年.在结实小年,大种子的PDAD和HDAD均大于小种子,前者在不同大小种子间均差异显着,而后者仅在2%T和15%T的不同大小种子间差异显着;在结实大年,除0%T外的其他单宁含量种子的PDAD和HDAD在不同大小种子间均差异显着.ISPR在中等单宁含量种子最大,高单宁含量种子最小; PRAD分别在结实小年的高单宁含量种子和结实大年的无单宁种子最大;不论在结实大年还是结实小年,HRAD均在高单宁含量种子最大,中等单宁含量种子最小.这说明结实大年可延缓啮齿动物对种子的消耗速率,提高种子的HRAD,但种子扩散距离减小;啮齿动物在结实大年和小年均表现出对大种子的扩散偏好,且大种子被扩散的距离更远;啮齿动物在不同结实年份均偏好于就地取食中等单宁含量种子,而扩散高单宁含量种子.(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杨帆,巴一,石鑫,高妍夏,谢岩[2](2017)在《鸟类取食活动对桑树种子传播和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种子(果实)作为桑树(Morus L.)的有性繁殖体,其传播和萌发关系到桑属植物种群延续以及动态更新,而食果鸟类在桑树种子的传播和萌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与桑树种群之间形成的生态互利关系值得探讨。在调查实生桑植株的生长、结实,种子传播、萌发和幼苗存活等特性的基础上,对鸟类取食桑椹、传播桑种子的行为进行观察。结果如下:桑树植株间的形态、果实大小和单果种子数量等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表明桑树个体间的种子繁殖和传播能力存在差异;自然环境中桑树的果实基本散落在树冠范围内(直径<5 m),随着散落距离的增加,地表果实数量和种子萌发数量减少,但种子萌发率增加(2.6%~7.9%),而种子成苗率和次年存活率均没有差异(分别为18.8%和2.7%);鸟类对桑种子的传播距离远远大于桑树自身散落的距离,含有桑种子的鸟类粪便64%着落在适宜种子萌发和种群定居的水源区;鸟类未消化并通过粪便排泄桑种子的萌发率与去除果肉(皮)的桑种子萌发率没有显着差异(萌发率均>75.0%),但显着高于未经处理桑种子的萌发率(46.7%)。上述结果提示,桑树果实为食果鸟类提供了食物,鸟类取食活动不仅扩大了桑树种子的传播距离,而且促进了种子的萌发,这也是食果鸟类与桑树种群互利共生的证据之一。(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欧瑞东,闫兴富,马惠娟,姜英娜[3](2017)在《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辽东栎和山桃种子的取食和搬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种子大小和种皮特征的啮齿动物的取食和搬运行为是影响种子扩散后的命运和植物种群更新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研究了在六盘山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的辽东栎和山桃种子的取食和搬运行为及其对种子命运的影响。结果表明:1)辽东栎种子在投放后被啮齿动物取食和搬运的速率较快,种子留存率在投放21d后快速降至0,而山桃种子直至试验结束仍有少量留存于投放点。2)辽东栎小种子被啮齿动物就地取食率最高(39.5%),显着高于其他3种类型种子(p<0.01);辽东栎大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取食率最高(33.5%),辽东栎小种子次之(21.0%),前者显着高于后者和不同大小的山桃种子(p<0.05);山桃小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贮藏率最高(47.0%),显着高于不同大小的辽东栎种子(p<0.05)。3)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取食和贮藏距离均为山桃大种子最大(分别为4.1m和3.6m),且均表现为山桃大种子>辽东栎大种子>山桃小种子>辽东栎小种子。(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7年09期)
周会平,谢江,徐睿,岩香甩,陈国云[4](2017)在《橡胶树种子中水分和氰苷含量变化对两种实验鼠取食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橡胶树种子中毒性氰苷类物质(HCN)的存在和含量变化对橡胶树种子捕食者取食行为的影响,将新鲜橡胶树种子置于室内自然放置不同天数,获得不同水分和氰苷含量的实验种子,并将其饲喂给野外半自然围栏场中的两种鼠类捕食者,观测其取食行为和格局。结果表明,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对放置时间少于30 d、水分和氰苷含量较高的种子主要进行分散贮藏(几乎100%);对放置30 d以上、水分和氰苷含量低的种子是以分散贮藏为主(33%~100%),同时也会进行部分搬运后取食和巢内贮藏;但相关性分析表明,黄胸鼠对橡胶树种子的取食数量与放置天数或与水分及氰苷含量之间并无显着相关关系。红刺鼠(R.surifer)对放置少于30 d水分和氰苷含量较高的种子更多是采取即时取食的方式,显然未受氰苷存在的影响;而对放置30 d以上、水分和氰苷含量低的种子则主要是进行贮藏,可能是因为这样的种子更利于保存。综上所述,黄胸鼠和红刺鼠对橡胶树种子的取食行为仍是受其各自取食习性主导的,氰化物的存在和含量变化并未对其产生显着影响。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型啮齿类对橡胶树种子的捕食格局和传播能力,为橡胶林管理和森林保护提供某些依据。(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技》期刊2017年03期)
康海斌,王得祥,常明捷,康冰,胡有宁[5](2017)在《啮齿动物对不同林木种子的搬运和取食微生境选择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植物种子依靠不同的方式实现扩散,啮齿动物对林木种子搬运后在取食点微生境和贮藏方式的选择存在偏好,研究其贮藏行为与微生境的关系是探究幼苗建成的关键。在秦岭中段火地塘林区,采用标签标记法,以锐齿槲栎、华山松和油松种子为材料,探究了小型啮齿动物对松栎混交林建群种种子扩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松种子原地取食率显着高于锐齿槲栎和华山松种子,且啮齿动物更倾向于搬运后取食(60%)和埋藏(4.33%)华山松种子,搬运后取食距离也为华山松最大(2.49 m);锐齿槲栎小种子被搬运后埋藏的距离最大(4.92 m)。2)除华山松种子外,其他类型种子被搬运后单个取食的比例均在85%以上;油松种子不存在埋藏点,而其他类型种子90%以上均以单个形式被埋藏。3)大部分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选择在裸地丢弃;锐齿槲栎大种子(87.5%)、小种子(78.57%)和华山松种子(53.33%)较大比例被啮齿动物埋藏在灌丛下方,埋藏在裸地的种子较少。4)大部分种子在灌丛下方被取食,仅华山松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到洞穴取食;除油松种子被大量原地取食外,其他类型种子被搬运到取食点的种子比例基本呈现由微生境植被复杂到简单(灌丛—草丛—灌丛边缘—裸地)而逐渐减小的趋势。种子的营养价值及取食和搬运过程中啮齿动物付出的成本是影响种子命运的关键性因子,且啮齿动物对种子埋藏和取食地点的微生境存在较明显的选择性。(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22期)
苗迎权[6](2016)在《基于种子特征的六盘山区啮齿动物对种子的取食和扩散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种子是啮齿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啮齿动物在取食种子的同时也会将种子分散或集中贮藏起来,渡过将来的食物短缺期。啮齿动物在贮藏种子时一般会将其埋藏于地表浅层,这更有助于种子的萌发。如果被埋藏的一些种子不能被重新找回,即使是很少一部分能够萌发并最终建成幼苗。在这一过程中,植物从相对较少的存活种子中获得的收益远大于大量种子被动物取食而付出的代价。啮齿动物对植物种子的贮藏行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们必须对被捕食风险和能量收益进行权衡,以获得最大的净收益。同一森林中同时存在多种可食性种子,这些种子往往在种子特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啮齿动物的取食和贮藏种子的策略,可对植物生存和繁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不同种子特征对啮齿动物取食和搬运种子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同时也可为植树造林选择树种提供参考。本研究于分别于2014年的秋季和2015年的春季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泾源县泾河源镇大倒沟,首先采用直线铗夜法对当地的啮齿动物的种类和多度进行调查。再以保护区内自然分布的落叶阔叶林顶极树种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sea)的种子和以花生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人工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塑料标签标记法,研究了以种子特征(种子大小、单宁含量和萌发情况)为主,以及丰富度、覆盖处理、贮藏密度、贮藏深度对啮齿动物取食和搬运种子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在六盘山区30年生以上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下,共捕获啮齿动物5种,辽东栎灌丛林下捕获6种。华北落叶松下以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和小家鼠(Mus musculus)为主;辽东栎灌丛下以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大林姬鼠(A.peninsulae)为主。不同生境间啮齿动物种类与多度有较大差异,研究地区主要啮齿动物为大林姬鼠(A.peninsulae)、黑线姬鼠(A.agrarius)、小家鼠(Mus musculus)、社鼠(Rattus niviventer)、东方田鼠(Microtus fords)、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鼹形田鼠(Ellobius talpinus)、和麝鼹(Scaptochirus moschatus),其中以大林姬鼠(A.peninsulae)(39.3%)和黑线姬鼠(A.agrarius)(26.2%)为优势鼠种。2)种子丰富度对种子搬运后的取食率和贮藏率均具有显着影响(P<0.05),种子被啮齿动物消耗速率在结实大年显着慢于结实小年(P<0.05)。在结实大年种子被搬运后取食和贮藏的距离(分别为3.0 m和4.9 m)显着大于结实小年(分别为2.9 m和4.6 m)(P<0.05)。覆盖处理对啮齿动物就地取食率无显着影响,但可显着影响种子的搬运后取食率和贮藏率(P<0.05),也能减慢种子被消耗的速率(F=18.976,df=2,P=0.000)。3)种子大小、单宁含量对种子搬运后的取食率和贮藏率均具有显着影响(P<0.05),且种子大小、单宁含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种子搬运后取食率具有显着影响(P<0.05),大种子被搬运后的取食和贮藏的距离(分别为4.7 m和3.4 m)都显着大于小种子(分别为2.3 m和2.4 m)(P<0.05),啮齿动物喜欢搬运中等大小的种子(1.40±0.82cm),中等大小的种子被扩散的距离比大种子和小种子更远;种子单宁含量对种子扩散距离的影响不显着。4)大种子和小种子的频率对种子被搬运后的取食率和贮藏率均具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种子频率的增加,大种子和小种子扩散距离的大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大种子在其频率为0.4时被搬运后取食和贮藏的距离最大(分别为20.6 m和18.3 m),小种子在其频率为0.6时被搬运后取食和贮藏的距离最大(分别为13.1 m和12.0 m)。5)种子萌发状态对啮齿动物就地取食率、搬运后取食率和贮藏率均无显着影响,萌发的大种子和小种子被切根的比例分别为91.4%和86.8%。6)种子贮藏点密度对啮齿动物发现贮藏种子的比例有显着影响(F=7.753,df=5,P<0.01),啮齿动物发现贮藏种子的比例随着种子贮藏点密度增加而升高,当增大到6.25枚/m2(90.7%)后将不再增加;啮齿动物对种子的二次贮藏率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提高,但种子扩散距离的大小是先增加后降低,在贮藏点密度为6.25枚/m2时,扩散距离最大(8.4 m)。7)随着贮藏深度的增加种子被发现的比例逐渐降低,呈显着地负相关(r=-0.152,P=0.042),当贮藏深度为5 cm,啮齿动物发现埋藏种子的比例最低(14.4%),显着低于其他深度种子的发现率(P<0.05)。(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期刊2016-05-01)
何凯[7](2016)在《若尔盖高寒草甸牦牛取食对种子萌发及放牧模式对甲虫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放牧生态系统中,草食动物在取食植物的枝叶的同时还取食植物种子,其消化过程可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同时,草食动物取食的植物生物量并未完全消化,而是以粪便的形式返回自然界。若尔盖高寒草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牦牛及其排泄物(牛粪)数量巨大。牛粪的分解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本研究以若尔盖高寒草甸放牧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牦牛粪便中植物种子的大小、萌发率、萌发时滞、萌发指数以及平均萌发时间来探讨牦牛的取食消化对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并通过野外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放牧模式(禁牧、冬牧、夏牧、全年放牧)下牛粪分解者功能群(粪甲虫)的群落结构。主要结果如下:1.牛粪中种子的种类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六月至九月分别有两种、六种、六种和五种。不同植物种子数量随时间先增加后减少,其中矮藨草,木里薹草、四川嵩草和珠芽蓼种子经处理后种子重量变小,草地早熟禾、高原毛茛和圆穗蓼种子经处理后种子重量增加。2.牦牛的消化作用抑制了杂草类植物珠芽蓼、高原毛茛、圆穗蓼种子的萌发,提高了禾本科植物早熟禾种子的萌发,表现为使其萌发时滞缩短,萌发速度变慢,平均萌发时间缩短,莎草科的矮藨草和木里薹草种子由于其自身的深度休眠而不受影响。3.全年放牧与夏牧模式下的甲虫数量显着高于禁牧和冬牧;禁牧和冬牧的甲虫多样性指数高于全年放牧和夏牧,但丰富度指数确低于全年放牧和夏牧;单种放牧模式季节动态下的甲虫数量与物种数均随取样时间先增加后减少;单次取样下,全年放牧和夏牧的甲虫数量也高于禁牧和冬牧。以上结果表明,牦牛的取食消化能够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不同的放牧模式也能够影响粪甲虫的群落和结构。这些结果预示着放牧牦牛可以通过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而影响植物群落结构。(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6-05-01)
尹雪[8](2016)在《动物取食行为对东北红豆杉种子传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是第叁纪孑遗植物,国家级1级重点保护植物、东北唯一的极小种群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本文通过野外观测、调查、捕捉和室内笼养试验,从种群的基本更新情况、鸟类取食行为以及啮齿类取食行为叁方面展开调查,研究了动物取食行为对东北红豆杉种子传播的影响,揭示了动物与东北红豆杉种群之间的互利关系。本文的研究对发现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濒危的原因,和找到有效保护与恢复天然种群的办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现存的东北红豆杉种群结构不合理,幼苗和成熟的个体较多,但幼树数量很少,母树周围幼苗、幼树更新情况较差,竞争激烈,不易于幼苗生长,这样的种群结构不利于东北红豆杉种群的发展。动物对东北红豆杉种子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以鸟类和啮齿类动物最为显着。通过在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对鸟类和啮齿类动物进行野外观察和室内喂养实验,发现了鸟类与啮齿类动物对东北红豆杉种子存在取食行为,并分析了这种取食行为对种子传播的影响。鸟类活动与坡向、坡位有关,与海拔、冠幅无关,在阳坡和阴坡上部活动频繁;取食鸟类有3种,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和白腹鸫(T. pallidus)取食方式为整颗吞下假种皮和种子,消化假种皮后,种子完好随粪便排出从而得以传播;普通鸭(Sitta europaea)取食方式是啄食种子,种子被破坏,不利于种子的传播。3种鸟类的取食方式与喙长和嘴裂宽有关,与鸟类质量无关。未经取食的东北红豆杉自然掉落在树冠下,假种皮腐烂或被昆虫取食,种子在母树下正常萌发,但存活率很低。啮齿类活动与海拔、冠幅、郁闭度无关;取食东北红豆杉的啮齿类有4种,花鼠(Tamias sibiricus)的取食方式为地面取食和上树取食,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 Sundevall)、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取食方式为地面取食,4种啮齿类均为东北红豆杉种子的捕食者。取食后残留的种子掉落在母树周围被土壤中昆虫、微生物二次取食,丧失活性。(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苗迎权,闫兴富,杜茜,周云锋,孙毅[9](2016)在《啮齿动物对模拟昆虫侵染种子的取食和扩散》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粘土和花生粉为主原料制作人工种子,添加不同含量的蚕沙(5%、10%、20%、40%,分别记为SE5、SE10、SE20、SE40)模拟不同程度被昆虫取食损坏的种子,研究啮齿动物对昆虫取食损坏种子的取食和搬运行为策略。结果表明:1种子投放2 d后,纯粘土(NC)种子的留存率最高(92.9%),其次为蚕沙含量较低(SE5)的种子(47.1%),不含蚕沙种子(SE0)的留存率最低(36.1%);种子投放4 d后,NC种子和SE40种子留存率仍分别高达76.4%和60.8%;NC种子在投放10 d和17 d后仍分别有6.8%和5.6%留存,但其他类型种子留存率均为0。2NC种子被啮齿动物的就地取食率最高(63.2%),SE40种子次之(59.2%),且随种子蚕沙含量的减少呈波动性降低趋势;种子被搬运后的取食率以SE20种子最高(45.0%),SE0种子略低(33.7%),NC种子仅有4.1%;SE0和SE5种子被动物搬运后的贮藏率分别高达34.1%和22.9%,NC、SE20和SE40种子均低于1.5%;3SE0种子被动物搬运后取食和贮藏的平均距离最大(5.9 m),且随蚕沙含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NC种子被动物搬运后取食和贮藏的距离均最小(分别为1.2 m和0.1 m)。(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6年01期)
闫兴富,方苏,石淳,仇智虎,周云锋[10](2014)在《模拟动物取食子叶对辽东栎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和玻璃温室盆播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程度子叶切除处理(切除1/4、1/2和3/4子叶,以不切除子叶为对照)对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工气候箱培养条件下,子叶切除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率均高于对照,其中切除1/4子叶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显着;子叶切除处理加快了种子萌发进程,即萌发速率系数减小,各处理及其与对照间差异不显着;萌发指数在切除1/4子叶处理显着大于对照,其他切除处理与对照间无显着差异;子叶切除处理对活力指数无显着影响。在玻璃温室盆播条件下,尽管不同程度子叶切除处理种子的萌发率无显着提高,但子叶切除后,种子的萌发进程加快,萌发指数增大;活力指数在切除1/4子叶处理略高于对照,而切除1/2和3/4子叶处理均大幅减小。切除子叶处理的幼苗株高、基径、主根长、侧根数、最大侧根长、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和总干质量等生长参数均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株高在各处理及其与对照间均差异显着,其他生长参数在2个重度子叶切除处理(切除1/2和3/4子叶)均显着小于对照;幼苗根冠比受子叶切除处理的影响较小,各处理及与对照间均差异不显着;切除子叶处理增大了幼苗的比叶面积、比枝长和比根长,其中比叶面积在切除1/2子叶处理显着大于对照,比枝长在各切除处理均显着大于对照,切除1/2子叶和切除3/4子叶处理幼苗的比根长显着大于切除1/4子叶处理和对照幼苗。(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取食种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种子(果实)作为桑树(Morus L.)的有性繁殖体,其传播和萌发关系到桑属植物种群延续以及动态更新,而食果鸟类在桑树种子的传播和萌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与桑树种群之间形成的生态互利关系值得探讨。在调查实生桑植株的生长、结实,种子传播、萌发和幼苗存活等特性的基础上,对鸟类取食桑椹、传播桑种子的行为进行观察。结果如下:桑树植株间的形态、果实大小和单果种子数量等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表明桑树个体间的种子繁殖和传播能力存在差异;自然环境中桑树的果实基本散落在树冠范围内(直径<5 m),随着散落距离的增加,地表果实数量和种子萌发数量减少,但种子萌发率增加(2.6%~7.9%),而种子成苗率和次年存活率均没有差异(分别为18.8%和2.7%);鸟类对桑种子的传播距离远远大于桑树自身散落的距离,含有桑种子的鸟类粪便64%着落在适宜种子萌发和种群定居的水源区;鸟类未消化并通过粪便排泄桑种子的萌发率与去除果肉(皮)的桑种子萌发率没有显着差异(萌发率均>75.0%),但显着高于未经处理桑种子的萌发率(46.7%)。上述结果提示,桑树果实为食果鸟类提供了食物,鸟类取食活动不仅扩大了桑树种子的传播距离,而且促进了种子的萌发,这也是食果鸟类与桑树种群互利共生的证据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取食种子论文参考文献
[1].罗永红,闫兴富,周立彪,苗迎权,张金峰.种子特征和结实量对啮齿动物取食和扩散种子行为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
[2].杨帆,巴一,石鑫,高妍夏,谢岩.鸟类取食活动对桑树种子传播和萌发的影响[J].蚕业科学.2017
[3].欧瑞东,闫兴富,马惠娟,姜英娜.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辽东栎和山桃种子的取食和搬运[J].种子.2017
[4].周会平,谢江,徐睿,岩香甩,陈国云.橡胶树种子中水分和氰苷含量变化对两种实验鼠取食行为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技.2017
[5].康海斌,王得祥,常明捷,康冰,胡有宁.啮齿动物对不同林木种子的搬运和取食微生境选择机制[J].生态学报.2017
[6].苗迎权.基于种子特征的六盘山区啮齿动物对种子的取食和扩散行为[D].北方民族大学.2016
[7].何凯.若尔盖高寒草甸牦牛取食对种子萌发及放牧模式对甲虫多样性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6
[8].尹雪.动物取食行为对东北红豆杉种子传播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6
[9].苗迎权,闫兴富,杜茜,周云锋,孙毅.啮齿动物对模拟昆虫侵染种子的取食和扩散[J].福建林业科技.2016
[10].闫兴富,方苏,石淳,仇智虎,周云锋.模拟动物取食子叶对辽东栎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