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岩[1]2011年在《社会保障与公平、效率相关性的理论分析》文中提出自英国1601年颁布《济贫法》起,社会保障制度已经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作为衡量文明社会的核心标志,社会保障成为现代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几百年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在理论上面临的争论可谓绵延不绝、此起彼伏,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双重价值理念,缺失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成为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必然也无法回避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博弈。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源于人们对公平的诉求,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建制理念。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客观要求,在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促进效率成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天然属性。所以,公平与效率是始终贯穿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的两大基本原则。然而,如何在实践中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双重功效,成为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文章从理论上分析社会保障与公平、效率的相关性,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以公平、效率为核心,梳理了社会保障思想的演变轨迹,并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经济学家对社会保障公平与效率的取舍及其深层的原因。古典自由主义以斯密“无形的手”的理论为基石,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具有万能作用,强调市场是第一性的,所以,为了效率可以牺牲公平,反对国家对社会的干预和调节,体现在社会保障方面,强调个人和家庭的作用。国家干预主义主张通过政府干预弥补自由市场机制的缺陷,重视社会公正和公众的社会福利权利,此时社会保障仅仅被当作一种收入再分配以及实现收入均等化的工具而存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诞生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保障理论,新古典综合派更是将社会保障作为宏观经济的一项“内在稳定器”。由此,社会保障所具有的经济功能逐渐被经济学家所重视。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滞涨”问题的出现,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开始关注效率问题,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针对国家干预主义失灵和西方福利国家危机,以经济效率原则为出发点,提出削弱社会保障支出的政策建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国家新自由主义自由化、私有化的改革引发了新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危机,在这种背景下试图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取得平衡的“第叁条道路”理论出现,从而为各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开辟了全新的视角。第二,重点介绍了社会保障与公平的相关性。本章在评析当代西方社会公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公平是一个由起点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四个环节构成的循环过程,并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社会保障与公平的依存关系。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具有公平性。主要表现为:公平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理念。社会保障的建立源于人们对公平的渴求,这也是社会保障制度最初的建制理念;同时,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要体现公平性,通过非歧视性原则促进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促进公平的功能。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通过补偿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起点公平,并通过再分配功能促进结果公平。第叁,着重分析了社会保障实现静态效率的制度安排,并对社会保障静态效率功能的发挥进行了评价。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思想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不需要政府对经济过多的干预,政府的理想角色是“守夜人”。但是,这种理想状态的存在是以一定假设条件为前提的,这些假设包括: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外部性、信息充分和有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因此,国家从效率角度对市场进行干预是必要的,社会保障就是其中手段之一。文章尝试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安排阐释它如何促进了静态效率水平的提高,即从静态效率角度出发论证实施社会保障的合意性。然而,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社会保障在促进静态效率的同时也会产生非效率,这主要是由道德风险、管理机构膨胀与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引起的。由于政府是社会保障的实施者,所以社会保障实践过程中的非效率可以认为是政府失灵的一种表现。第四,重点分析了社会保障对动态经济效率——经济增长的影响。社会保障首先是作为一种维护社会公平的制度产生的,制度设计的原意并不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但在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实施社会保障可以改变单个家庭面临的预算约束线,从而必然影响经济主体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正是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中间变量来实现的,社会保障通过改变家庭的储蓄行为、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生育决策,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然而,虽然社会保障影响经济增长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但究竟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多大,一直是学术界比较有争议的问题。第五,重点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以及公平效率视角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学术界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讨论不可避免地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对公平与效率的取舍。各国在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上的理念差别直接决定了社会保障模式选择上的差异。注重公平的瑞典,实行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崇尚效率的新加坡,实行中央公积金制的社会保障制度;推崇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德国,实行社会保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社会保障模式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认识大体经历了平均主义、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演变过程。相应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念也经历了平均主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与效率,更加注重公平的发展阶段。这个过程不仅体现了我国对社会保障认识的不断深入,也表明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未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公平与效率视角下,可以从价值观念、制度实施等八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公平与效率功能。更进一步地说,在我国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惠及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社会主义基本要求的制度体现。较之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真正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它更加注重公平,同时,为了使“馅饼”不断做大,使人民享受越来越多的福利,它是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发展社会公平的,或者说,公平和效率并重。
刘惠林[2]2003年在《失业保险的市场失灵与效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失业保险作为一国社会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它帮助个人抵御在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失业风险,消除人们收入的不确定性,从而改善人们的福利状况。 尽管失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市场失灵,但是其自身也存在着市场失灵,难以由市场来提供。自1905年法国率先建立全世界第一个失业保险制度以来,各国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基本上都是由国家来运营,纯私营的失业保险基本上不存在。本文的第一章通过运用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试图论证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原因,失业属于一种不可保的风险,因此失业保险无法通过私人保险市场获得有效提供。 然而,从社会稳定和收入分配的角度来讲,社会确实需要失业保险,以作为向那些失业人员提供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渠道。提供失业保险的责任最终只能由政府来承担。本文的第二章对西方国家的公共失业保险的制度模式、覆盖范围、资金来源、资格条件、给付标准以及给付期限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营概况。通过对瑞典的补贴性自愿失业保险和美国的强制性失业保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失业保障制度在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即使在同一种模式中,基于国情的差异,不同国家在保障目标、组织方式上都会有所不同。但不管采取哪一种模式或组织方式,“道德风险”并没有因政府经办、强制性投保而得到彻底消除,因此几乎所有建立失业保险的国家均需对其失业保险基金提供或多或少的财政补贴。尽管西方各国的失业保险近年来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个别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的“经济效率”也有所提高,但由于失业保险自身固有的缺陷和不足,公共的失业保险同样注定是低效的,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 第叁章主要论述西方国家失业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失业保障制度起步晚,覆盖面窄,筹资渠道少,失业给付水平偏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尤其是当前经济体制转轨和国有企业改革,使我国失业率快速上升,因此,健全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迫在眉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吸收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逐步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规范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开辟失业保险资金的筹集渠道、提高失业保险的给付水平,并注意把失业补贴与再就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一个以再就业培训为主导、兼顾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失业保险体制。
钱振伟[3]2010年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文中认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跃升。“分蛋糕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最主要社会矛盾之一。为此早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叁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的宏伟蓝图。但是我国人口多、基础差、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等基本国情依然没有改变。这就导致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与政府的社会保障资源供给不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快与制度执行能力不强,城乡居民渴望参与社会保障政策制定的政治诉求与社会保障公共选择的偏好显示机制缺失等矛盾。总的来看,要实现十七大和十七届叁中全会提出的宏伟蓝图,就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填补制度缺失,使城乡居民都覆盖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内;二是提高管理服务体系的制度执行能力,使建立的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深入,特别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的推进,当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建设已经落后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原有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弊端愈加显露出来: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承载力不足,制度运行机制不顺和效率不高,政出多门和多头管理,“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缺乏部门联动机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财权和事责的不匹配;社会保障法律不健全、社会保障监管虚化;劳动监察保障机制薄弱,执法不到位;各县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职能被割裂分散,经办管理流程欠规范和统一,管理信息系统不统一;对乡镇社会保障所实行“以块为主,以条为辅”的管理体制,导致经办人员“在岗不在编”。随着保障对象范围的快速扩大,基层社会保障部门超负荷运转,“没有枪没有炮,只有冲锋号”的困境将进一步凸显,其经办能力已经不能适应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快速推进的需要了。可见,当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成为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水桶效应”中的短板,严重制约社会保障制度效率的发挥,是社会保障城乡统筹成败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提出“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的命题。本文共九章,主要内容分别如下:第0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的界定等。第一章: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理论基础: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为了能更好地指导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实践,使得理论和对策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笔者首先从我国社会保障实践等角度回答了本文的经济理论基础为什么要采取“新公共管理”视角的命题,然后以“效益论”(Utilitarianism)(与“契约论”Contractualism相对应)为基础,论述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效率理论,并用罗尔斯的正义论哲学思想,把公平和正义理念纳入到社会保障的制度效率分析中,试图修正“社会保障的新公共管理”的效益论。同时提出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社会保障产权、社会保障交易费用、社会保障治理等概念和理论视角。具体如下: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的资源配置理论,如社会保障资源配置内涵、社会保障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接着对社会保障进行了产权分析,提出社会保障交易费用概念、社会保障产权与制度效率的关系;分析了社会保障公共选择偏好显示机制和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紧接着分析社会保障治理的内涵、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治理和社会保障治理的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并把“政府购买服务”纳入社会保障治理分析框架,分析商业保险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提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和“小政府,大社保”的社会保障治理目标。第二章:构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效率分析框架。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的视角下,分别阐述了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社会保障产权、社会保障交易费用、社会保障公共选择与制度效率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效率的决定因素和社会保障制度管理体制对制度效率的影响。把盖瑞.J.米勒教授的管理困境理论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再造纳入到社会保障管理的机制涉及分析中,构建一个“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效率分析框架”。第叁章: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制度变迁。本章纵向分析了我国明清两朝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历史变迁和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并试图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失败的历史教训,为我国当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城乡统筹提供启迪和借鉴。具体如下:(1)清朝商人参与社会保障事业,特别是慈善事业。社会保障机构商业化运营,使得机构规模较小、运作灵活、运营成本低,效率相对较高。这给我们启示:一是,政府要引导社会资源向社会保障事业倾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探索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形成“小政府,大社保”的社会保障治理目标。另外,康熙年间创立的大臣监集制度以加强对常平仓运营的监管,这启示我们要建立中央垂直管理的独立于社会保障部门的社保基金监管机构,对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行形成有效监督。同时要继续发扬“达则兼济天下”等儒家传统思想,积极引导民间资源参与到社会保障事业来;(2)从民国时期社会保障史看,这段时期不仅是社会保障思想转变时期(明确了国家的社会保障责任),而且是社会保障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一个分水岭,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民国时期的政局不稳、政令不畅、腐败丛生、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和缺乏监管,导致社会保障资源配置混乱和制度难以执行;(3)通过回顾新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变迁之路,笔者深深感到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转变:从“社会控制”走向“社会公平和正义”,从“管理”走向“服务”的历史性飞跃。这是思想认识上质的飞跃。同时,我们也需正视当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问题,如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和缺乏部门联动机制等。管理体制不顺是导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第四章: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在对部分州(市)县的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调研及对城乡居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主要从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两个方面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当前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社会保障管理法制建设滞后、运行机制不顺、政出多门,缺乏部门联动机制、社会保障公共选择显示偏好机制缺失、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治理机制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不尽合理,事务管理划分不清等。第五章:国际社会保障管理经验的借鉴与启示。提出了社会保障管理模式分类标准,借鉴了国际社会保障管理经验。德国经验是:600多家医疗保险公司参与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体系,这对我国政府购买社会保障服务经办服务,实现流程再造有积极启示作用;英国经验是: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监督社会保障事务,国家还建立完全独立于社会保障部之外的监督机构,对社保基金使用及安全运营形成有效监督;美国经验是:社会保障法律体系齐全,社会保障机构设置的依据是法律;日本经验是:社会保障改革非常注重社会保障制度环境的改革,而不局限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改革。根据社会保障项目的成熟程度,分别立法,最终形成一个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由国家财政统一管理使用养老保险资金,以保证管理和运营高效和安全。大藏省负责对养老、医疗保险金的担保运用和编制预算,具体营运由分布在全国的1000多家保险公司负责;韩国经验是,强调和支持家庭保障的作用,建立“家庭保护福利”模式。建立社会保障的褒扬与惩罚机制。建立就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积极失业保障体系等。第六章: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绩效评价分析。社会保障的制度效率是由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对其资源配置效率决定的,并通过社会保障管理绩效体现出来。所以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社会保障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分析:首先,“集成”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计量经济学技术,建立了“嵌入PCA模型和指数变换的DEA绩效评价模型”,并利用我国大陆地区31省市(区)POOL数据,对社会保障管理绩效进行宏观评价分析;其次,在对云南楚雄州南华县、昆明市的嵩明县、寻甸县、大理州宾川县等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各项保障制度的Binary logistic模型,分析如何改善社会保障微观主体(需求者)的“满意度”及相关因素,以期提升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管理绩效评价。第七章: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城乡统筹的难点及约束条件。本章从“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承载力”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财政责任”两个视角,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难点和约束条件。创造性提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承载力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叁个维度:一是,社会保障微观主体的承载力;二是,社会保障客体的承载力;叁是,社会保障外部环境承载力。并根据指标体系,从农村居民“缴费能力”低与城镇养老保险参保门槛高、城乡居民的“就业方式”与“收入来源”差异、经办能力、养老保险关系和基本社会保险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等指标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城乡统筹的难点及约束条件;同时指出,社会保障治理主要体现在各级政府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上。澄清了中央与地方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误解,得出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已形成“地方请客,中央埋单”的格局,地方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对中央财政补助的依赖将进一步加深,县级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不合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的财权和事权未能相对统一等约束条件。第八章:建立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政策思路及建议。本章提出了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以适度集中、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以政府为主以市场为辅的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等原则;提出了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以政府管理为主,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进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和农村金融机构等参与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省管县的经办机构管理模式;最后提出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框架和政策建议。从理论和研究方法两个维度看,本文可能有六处创新:第一,本文在回答为什么采用“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在汲取它有益思想的基础上,将产权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移植到社会保障政策的领域中,并结合公共选择理论、集体行动、治理、管理困境等理论,以管理绩效评价技术为支撑,试图构建起一个以经济学、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制度效率分析框架”(资源配置理论-产权理论及交易费用-公共选择理论-治理-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变迁)。并从这个理论分析框架去审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城乡统筹,研究带有一定的基础性和原创性。同时,也把“制度分析”引入社会保障的“新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丰富了新公共管理的分析工具——新公共管理的制度分析方法。第二,提出了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社会保障产权、社会保障交易费用、社会保障治理等概念和理论新视角。笔者受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斯特罗姆应用制度分析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分析公共经济管理行为的启迪,把资源配置理论、产权理论、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理论、Gary.Miller的科层的管理困境理论引入社会保障研究,提出了社会保障产权、社会保障交易费用、社会保障治理等概念和理论视角。同时把“政府购买服务”纳入社会保障治理分析中,并提出了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和“小政府,大社保”的治理目标,如描画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图,见图8—1和图8—2;应用翔实的调查案例去例证资源配置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移植到社会保障领域研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力求用事实说话,用实例引发我们对新理论视角的思考。第叁,把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承载力”概念移植到社会保障研究领域,较为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承载力”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承载力指标体系去审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城乡统筹的难点和约束条件,为社会保障管理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第四,集成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技术。不仅证明了DMU的输入或输出变量经过指数变换后不会改变DEA线性空间特征的相对性的定理,而且还建立了“嵌入PCA模型和指数变换的DEA绩效评价模型”,并利用我国大陆31省市(区)POOL数据,评价了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的管理绩效。第五,在对大量城乡居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农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各项保障制度的Binary logistic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与社会保障微观主体(需求者)“满意度”相关的因素,通过改善这些因素以提高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管理绩效的评价,促进社会保障管理绩效的提升。第六,受Merton(1969)的有关模型的启发,笔者推导出“基本社会保险基金是否应该投资股市分析模型”,对基本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股市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再根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养老资产损失情况,反思社会保障完全市场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并认为基本社会保险基金进入股市应该摸着石头过河,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评估“入市”后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基本养老保险中的统筹基金应以国债型投资为主,减少银行存款比例;个人账户基金应加速市场化进程,允许适当比例的基金进入股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应尽快充实和拓展投资渠道:加速研究和制定基本社会保险基金进入股市的严格监管机制;建立由中央垂直管理并独立于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社保基金监管机构。另外本文还有一些写作特色:①力求用事实说话。受到华盛顿经济系教授Y.巴泽尔的《产权的经济分析》一书“用例子说话”的书写风格的影响,笔者也尝试应用翔实的调查实例去例证资源配置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移植到社会保障领域研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用实例引发我们对新理论视角的思考,如以“四川省德阳市政府向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购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服务”和“江苏省江阴市新农合模式”为实例来佐证通过政府购买社会保障服务,引导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实现“小政府,大社保”治理目标的可行性。同时通过总结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好的基层经验,并以实例分析的方式提出政策建议;②学科交叉性强。融合了社会保障、管理科学与工程、制度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的知识;③以史为鉴。论述了明清以后(含这两朝)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历史变迁,对建立和健全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提供有益借鉴;④以调研为基础。先后通过云南、福建、重庆等地10余次调研,取得大量材料数据支撑论文写作,并把基层部门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研究,比如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再造概念来源于德阳市新农保的实践和江阴市新农合模式。
管欣[4]2017年在《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层面的各个领域中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劳动力构成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富活力的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加剧了社会关系的变革,而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作为社会关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在机制和运行规律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自由化、市场化和契约化的特征。这些新特点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劳动关系新问题,诸如忽视社会公平、忽略或侵害劳动者权益保护、劳动关系不和谐、劳动争议和劳动冲突等事件频发。2010年以来,“强资本弱劳力”的失衡劳资关系导致的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加剧的劳资冲突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些都影响到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亟需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政府规制,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博弈理论为分析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劳资政博弈提供了理论依据,政策执行互适理论为提升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政府规制水平提供了思路。在政府对民营企业劳动关系进行政策规制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关注民营企业和劳动者对政府行为和政策调整的接受程度,要充分考虑民营企业和劳动者的意见。本文聚焦于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政府规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政府规制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进行阐释:在进行国内外文献综述和述评基础上,基于管理学的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理论、现代企业和交易费用等理论,进行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理论基础阐释;从政府规制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本位思想和动因出发,分析政府规制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现实基础。结果表明:我国在规制劳动关系领域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立法体系是否完善、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运用的具体规制政策和措施是否合理、是否合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2)总结并提炼出我国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通过政府规制主体特殊性、内容特殊性和被规制主体特殊性的调研,结合文献研读的资料分析,呈现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的现状:法律规范性问题、服务意识和执法理念不到位问题、法律运行问题和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政府行为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影响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等问题。(3)民营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静态博弈分析。从“经济人”和“理性人”的前提假设出发,分析民营企业和劳动者为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双方之间存在的静态博弈。同时,由于双方身份地位的差异、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政府规制介入程度的不同等因素,双方的博弈不仅包括着完全信息状态下的静态博弈,也包括政府规制介入下不完全信息状态的静态博弈。静态博弈分析表明:企业行为的选择会受到来自员工行为和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企业良性行为选择的概率影响着劳动关系的发展。(4)建立基于政府规制下的民营企业劳资演化博弈模型。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中,由于受到市场环境复杂性、信息不完全性、人的思维局限性等因素的限制,民营企业与劳动者这两个博弈主体都是拥有有限理性的主体,双方间的博弈存在着动态学习的演化过程。政府规制在民营企业和劳动者的演化博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建立了政府规制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劳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民营企业劳资双方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过程,结果表明:政府规制行为对双方行为的演化有着明显的影响,仅对其中一方行为进行规制不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5)建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劳动关系发展现状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这一研究工作对于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的评估以及政府规制优化路径的选择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使政府规制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水平得到科学、有效的提升,促进民营企业、劳动者和政府规制叁者之间对政策执行的互适性。(6)构建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政府规制互适模型。在分析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政府规制水平的提升路径中,坚持“劳资和谐共赢”的利益共享原则、罗尔斯“最大最小原则”、“重视劳动者资产专用性”和“劳动关系稳定与协调劳动关系相统一”的原则,以管理学中的政策执行互适性理论为主线,构建了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政府规制互适模型,并从叁个层面提出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政府规制水平的提升路径:政府层面:提升各级政府的法律介入;提升各级政府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介入;民营企业层面:依法治企;完善企业规制的相关制度建设;劳动者层面: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提高劳动者的资产专用性。
沈熙[5]2011年在《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就业服务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干预的重要手段。失业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共同难题,各国政府都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积极促进就业。政府设立机构垄断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模式已不合时宜,政府提供、多元生产的合作型公共就业服务提供模式成为发展趋势。上世纪70年代末开办的劳动服务公司是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雏形,目前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体系。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压力、全面的经济结构体制转型、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量新增劳动力进入市场,种种原因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矛盾呈现复杂状态,社会就业服务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所提高,政府垄断提供模式也面临严峻考验。目前学术界对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但总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制度设计方面的经验还欠丰富,有必要对地方城市的改革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综合运用政府市场关系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准市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结合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变迁和劳动力市场的新形势,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相关实践经验,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提供的现状和创新性做法展开研究。文章认为,我国应该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引入多元提供体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非营利叁种机制的优势,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有效整合社会各类就业服务资源,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提供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制度安排进行改革和调整。文章首先对政府市场关系理论及叁种劳动就业观进行考察。劳动就业领域存在着市场和政府两种配置机制,但这两种机制都会失灵,同时在适当条件下,一方也会为另一方的运作提供某种改进,“不完善的可选事物间的选择”可能是对现代社会政府市场关系的很好概括。公共就业服务的演进与政府市场关系变迁密切相关,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背景和现实经济社会条件存在很大差异,但公共就业服务提供都在从政府垄断向非政府垄断、从一元提供逐步向多元合作提供过渡。然后,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形势分析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体制。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总体形势是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而结构性矛盾凸显以及自然失业率升高对公共就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就业服务必须从克服信息不对称、提高求职者就业能力、就业岗位开发等方面弥补劳动力市场失灵,必须从消极的失业补贴转向以提高求职者就业能力为核心的积极性行动计划,由政府直接提供就业服务的模式显然不足,政府、市场、非营利等多元主体需要建立起和谐的合作关系。紧接着就转入对现有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各地经验做法可以发现,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在我国大致有四种实现类型:财政补贴型、政府购买型、发放票券型、社区就业服务型。财政补贴型是我国目前吸引非公共机构参与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初级形式,也是最普遍的形式,但并不是典型的多元合作体制。政府购买型是公共就业服务的契约化提供模式,但实际中运行并不充分,政府购买也带有明显的政府垄断模式的痕迹。发放培训券在很多地方都在实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发展前景还不甚明朗。社区就业服务在全国各地(如上海、成都、合肥、宁波等)都在进行探索,地方积累的经验为发展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提供体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总体而言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提供在制度上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通过改革和调整继续完善。文章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提供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德国等,从建立多元合作提供体制的前提条件和具体制度设计方面总结了几条有益的经验。最后,针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中存在的服务效率不高、财政投入不足、服务手段和管理理念滞后等问题,对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提供体制提出政策建议:(1)进一步明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2)调整传统公共就业服务的财政补贴模式为“以事定支”的支出模式;(3)政府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营造发展空间;(4)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制度;(5)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继续创新社区就业服务;(6)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形势,服务灵活就业。
雍灵[6]2006年在《经济法视野中的公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平观念古老而又持久,是人们普遍认可的崇高价值,但由于公平观的不同,建立在公平观上的法律以及其所保障的公平或追求的道路也大相径庭。经济法对于公平正义自有其独特的追求,否则它与其他法律部门没有分别,也就没有必要成为一个法的部门。本文从实质公平的思想理路出发来回答“经济法是什么”,力图使经济法作为国家协调宏观经济的主要法律手段而在利益的分配协调中贯彻公平原则,使人们所得与应得、所付与应付相称,实现利益的公平分配,从而保障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进和社会稳定。 传统民商法的公平是以个人主义为指导,以抽象的人格平等为假设条件的,强调机会均等、一视同仁。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人们相互之间的能力、财富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别,如果法律对这些先天性不平等的现象视而不见,依然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就会使不平等变得天经地义,甚至加剧这种不平等。经济法则不同,它将实质公平引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在认同分配差异所具有的经济意义上的合理性的同时,更兼顾社会意义上的合理性,体现经济法独特的人文关怀。它强调在经济生活中,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必须对全社会的经济发展而不仅仅是对某个个别化的特定利益承担义务,着眼于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正义规制,保障政府规制市场领域的行为符合正义,促使社会经济有序运行和发展,以达到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善。经济法是经济社会化条件下的实质公平,是一种追求最大多数社会成员之福祉的、社会主义的公平观,其核心内容是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本位以经济法的实质公平为主线,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主题,以消除不合理的差距、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落脚点,结合历史与现实,对经济法的公平理论和基本范畴进行了比较研究与阐释。本文分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公平理念及其历史发展,并对作为法律价值的公平进行了发掘。第二部分从经济法产生的基础,审视和阐释了经济法公平的建构基石是社会公共利益。第叁部分至第五部分论证了经济法公平的总体内容和核心内容。第六部分重新审视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第七部分探讨了与经济法公平实现密切相关的贫困问题。
石培琴[7]2014年在《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六大尤其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来,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央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以及公共财政、民生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立:2009年左右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呈缩小趋势,西部地区发展更快;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增多,标准不断提高、个人负担不断降低,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全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和养老保障网。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断拉大等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但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问题越来越凸显,优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足和不均衡越来越突出;区域内、省际内不均等比较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基本公共服务结构差异等问题显现。这些都表明,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上。在推进中是继续坚持以前渐近式的扩大投入、增加项目、提高标准思路,还是要进行调整?需要深入研究。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寻找答案。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不断缩小。公共服务主要源自于正外部性,一类是让大家生活得更好,比如接受教育、享受公共文化、免于贫困(社会救助、保障住房等)、免于疾病等;一类是与劳动力流动相关,能够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比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公共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公共服务”,特指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提供、需要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基本”是指与人们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紧密相关、还受国家财政供给能力约束的公共服务。社会扣除理论、公平正义观等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公平正义论等西方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我国包容性发展中的财政选择、民生财政、区域平衡发展等理论,都为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在具体供给中,要处理好两个基本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政府、市场、社会各得其所、共同发挥作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级政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提供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包括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行分税制、建立公共财政、实施转移支付等。实践层面,首先回顾了国外的做法与经验。选取典型国家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成后,从上个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起,到近期欧债危机后欧盟各国快速推进的福利改革都表明,改革完善已成为主流。主要经验有:公共服务提供不是一个模式,而是各国不同、量身定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修正、不断改进的逐步完善过程,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方式要与发展阶段相匹配等;改革未有尽头,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各国都“在路上”,并且会一直“在路上”。主要教训有:跃进式、追赶式、渐近式福利,都会遇到财政汲取能力的天花板,只要超过了财政收入,就会遭遇福利困境或福利陷阱;由于制度惯性,福利困境会滞后一段时间才显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显现,任何国家都会遭受福利改革之困,新兴国家可能引起社会动荡,老牌福利国家会遭遇利益集团的阻挠。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建国至今,大致经历了叁个时期:“事项少、广覆盖、区域均等、城乡分割、个人负担较低”的低水平均衡时期(1949—1977年),“覆盖面不断缩小、区域差距不断加大、城乡差距不断加大、群体差距不断加大、个人负担不断加重”的逐步失衡时期(1978—-2002年),“广覆盖、趋于均衡、个人负担降低”逐步迈向新的均衡时期(2003年—至今)。从理论和实践分析看,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生于经济社会发展,尝试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分析框架。由于公共服务需求单边增长、公共服务供给受财政能力约束有上限,故公共服务供给在经历瓦格纳增长后,必然会在财政能力约束下出现瓦格纳调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一般会经历较低且相对稳定、持续增长、水平合理且相对稳定等叁个阶段。进入瓦格纳调整即相对稳定阶段后,公共服务供给就要从扩大投入、数量扩张到提高质量和提升效率转变,从满足需求到引导管理预期的转变。按照供求框架的分析,当前我国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难点在财政收入增长空间变窄、公共服务支出压力增大,由此判断我国正在向第叁个阶段转变:即将进入巩固完善时期,要更加关注机会均等、更加关注质量效率、更加关注预期引导,主要目标是:全面覆盖,公平均等,负担均衡,要把握四个基本原则:公平正义,一体化;基本适度,可持续;政府主导,多元化;事权清晰,均等化,要在数量标准的基础上,关注质量标准及可及性标准。
付伯颖[8]2007年在《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业是连接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机会的重要桥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不可回避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而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更是困扰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最大难题之一。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来解决就业问题是不现实的,政府对扩大就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0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通过,表明促进就业已成为政府的法定职责。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具有更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劳动力供求失衡、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为背景,以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给、财政政策对劳动力需求以及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为主线,研究在中国特殊经济环境下,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给、财政政策对劳动力需求、以及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探讨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在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统一劳动力市场中的功能作用,试图提出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财政政策思路。本文由七章内容组成。第1章导论部分阐述了在中国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归纳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第2章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与就业的关系。阐明了就业的基本理论,包括就业与失业基本概念、充分就业内涵的界定以及就业的本质;分析了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明晰了财政影响就业的基本原理;最后,对西方主要经济学流派的就业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第3章财政政策与劳动力供给。首先,简要分析了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征以及影响劳动力供给决策的因素;其次,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财政支出、税收等财政政策手段对劳动力供给数量与质量的影响;再次,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比较分析了欧美等国家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变动情况以及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最后,在中外学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OLS方法,分析了中国现行税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第4章财政政策与劳动力需求。首先,简要分析了劳动力需求的特征以及影响劳动力需求行为的微观和宏观因素;其次,从微观角度在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上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财政支出、商品税和所得税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在实证层面上,对中国开征燃油税可能对劳动力需求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考察,并探讨了环境税对就业的影响。第5章财政政策与劳动力市场。首先简要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以及影响劳动力市场均衡与非均衡的因素;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重点从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角度分析了税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及税收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因素;最后,从财政视角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统一劳动力市场的财政制度安排。第6章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总体考察。首先简要阐述了财政政策效应的类型,分析了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主要表现;然后,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政府投资和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就业效应;最后分析了税收政策的就业效应,重点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就业带来的不同影响。第7章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选择。首先,对中国目前就业形势进行了总体判断,分析了中国就业状况的基本特征,并对中国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其次,提出了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取向,明确了在积极就业政策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以及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的内容。再次,对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促进就业财政政策进行了客观剖析,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社会保障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及存在问题。最后,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的路径选择,包括稳健财政政策框架下促进就业的基本取向、优化劳动力供给的财政政策选择、扩大劳动力需求的财政政策选择,以及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财政政策选择。本文在借鉴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对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力求在分析框架、分析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在分析框架的设计上,本文以财政政策与影响就业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以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劳动力供求失衡、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为背景,以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给、财政政策对劳动力需求以及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为主线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财政政策选择路径。在研究方法上,一是注重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对财政政策与劳动力供给、财政政策与劳动力需求以及财政政策与劳动力市场进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研究资料,进行实证分析与定量分析,以求得出更科学合理的论据。二是从多学科视角进行分析。就业问题的涉及范围极广,在以财政与就业关系为主线的论述过程中,为了进一步阐明影响就业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从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对财政政策影响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力求对问题的剖析更加准确。叁是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求的不同影响,归纳总结其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在研究内容上,系统阐述了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给、财政政策对劳动力需求以及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方式,并通过实证分析或考察提出了具有一定建设性的观点。通过对财政政策与劳动力供给关系的研究,本文认为,中国作为人口基数较大、人均收入水平偏低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征税对劳动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远远大于替代效应。因此,任何旨在增税或减税的税制改革对劳动力供给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是,税收对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未来税制改革中应充分考虑税收政策对人力资本投资可能产生的激励或抑制效应,运用税收手段,优化劳动力素质,从而缓解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的矛盾。通过对财政政策与劳动需求关系的研究,本文认为,劳动需求的变化不仅取决于财政政策对微观劳动需求的影响,更取决于财政政策对宏观劳动需求的影响。从微观角度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的高低是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关键,因此,任何影响劳动力成本的财政政策变化都可能会对就业产生影响;从宏观角度看,较高的宏观税负水平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对不同产业结构、不同所有制结构、以及不同企业组织规模结构的影响来改变劳动力总需求。此外,通过实证考察开征燃油税对就业可能会带来的冲击,探讨了环境税收与就业的关系。通过对财政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研究,本文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使中国劳动力市场体现为市场分割的基本特征,而城乡之间在公共产品提供、税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上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因此,从长远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消除城乡分割,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总体趋势。财政应该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上,无论从财政支出、税收制度还是在社会保障等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上,都应遵循公平原则,使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同等的待遇。针对我国财政政策取向由积极转向稳健的特点,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在稳健财政政策框架下,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和重点,逐步从应急性的、以解决短期问题为主的、较为单一的目标,转向以健全经济内在增长长效机制为主,兼顾解决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的政策方面,以着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性、战略性、体制性难题。从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看,政府应在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解决这些纯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利用目前生产资料及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有利时机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一方面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利于未来就业问题的解决。
林毓铭[9]2004年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评估》文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产生于马尔萨斯1789年出版的《人口学原理》,至今可持续发展理论已广泛运用于资源、人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平衡系统,以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形成了国民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的指导核心。我国政府在部署2004年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新时期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运用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是由于社会保障已成为调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目的,本文的写作是探索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是理论界应该重点讨论的问题。出于篇幅与水平所限,本文难于立意高远,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与系统的研究,而着重于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评估方法。一些问题牵涉面过于复杂,其分析也只能浅尝辄止。本文较多地注意了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价值观与人文本质的研究,试图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框架。本文共分九章,各章概述如下:第一章理性抉择: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基本论纲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紧密地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社会保障制度是融人口、经济与社会为一体的综合制度,本章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认为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社会保障资源可长期有效供给、社会公正与人民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可持续的政策保障、制度设计、政府支持与经济发展是关键因素,制度创新是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应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的制订与动机的选择是理性的,要注重过程、成果与绩效的研究,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才能构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第二章正视现实:现阶段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与体制障碍社会保障可发持续发展需要外部环境的优化与内部机制的梳理。本章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尚存在失业扩张、经济二元化、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扩大等因素制约,社会保障实施过程也存在宏微观目标的偏离、多重选择、利益驱动、制度磨擦、结构失衡等问题,政府主导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而养老、医疗、失业等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问题却困扰着政府及社会各个侧面,隐含着社会保障的财政危机。关键在于实施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的优化与结构调整,改善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机制,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平台。第叁章励精图治: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现代化,从古至今,社会保障思想与小康社会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提到了新一届领导层的议事日程,从这一角度出发,两者均离不开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指导。本章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是社会保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本章对社会保障可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联作了深刻的分析,在满足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层次上对社会保障的概念作了新的注解,并就两者的关键要素—-消除与扩大中间阶层的重要意义与措施进行了探究。第四章正本清源:社会保障可发展的政策保障系统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矩阵,是要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劳动政策、企业分配政策、福利政策、农村政策、就业政策、人口政策等多个角度探析这些政策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与影响。从政策学的角度看,本章的政策矩阵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这些政策要求综合配套的组织体系,多管齐下、多元推进,才能使社会保障向着资金有保障、组织有落实、管理有措施、人民有实惠的科学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第五章模拟推断: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估如何评价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什么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十分困惑的问题。本章首先从统计理论的视角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类,描述了社会保障过程中种种社会复杂现象,对于从理性上认识社会保障内涵有重要的作用。本章社会保障指标体系是建立在描述性、实效性基础之上的,侧重于过程、成果与绩效叁因素,以西方国家制度设计评分系统为参考,本章沿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与民意测验法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模拟评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评估方法受制于不同的评价思想、不同的专家权重、不同的价值标准、不同的个性化需求的影响,所得到的评估结果可能不尽一致,但这都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理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六章多支柱架构: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制度涉及到资源的代际分配问题,是一个最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其核心目标是消除老年贫困。本章试就通过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确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框架。就基本养老保险而言,选择合适的养老基金筹集模式是该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章论述了部分积累式养老金制度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提出了加速个人账户“实账化”的措施。企业年金制度也是近年来养老保险改革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与基本养老保险的互补性越来越明显,本章从多个视角比较与阐述了企业年金制度的定位问题。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也是提高养老生活质量必要手段,发展个人储蓄寿险品种,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融合发展,应该成为养老保险改革重要的一环。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财政的可持续,一方面要提供即时的财政基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有强大的基金积累与基金增值机制。第七章多方位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险制度伴随着经济社会体制的变迁,单纯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可能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建立多支柱的医疗保险体系。医疗保险制度作为最难操作的社会保险制度,围绕医疗保险的综合改革,本章强调了叁项制度改革与药品集中采购的重要意义。本章同时提出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这是确保医疗保险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医疗费用非正常增长是世界各国最难以调控的核心问题,通过比较分析,本章提出了调控医疗费用非正常增长的办法。从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保持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防止政策漏洞、主动措施与被动措施需要交替使用。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与养老保险类似,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也需要认真加以考虑与积极应对。公共医疗保险应急机制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话题,影响到医疗保险的资源配置与调整,同样也要列入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范畴。第八章转轨并制:可持续发展的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机制分析实现最大程度的就业是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节约社会保障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与消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分析“叁条保障线”向“两条保障线”转轨的改革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与影响,改革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环境、就业心态与就业机制进行分析,强调政府在增加就业中的主体作用,提出促进就业增长多项政策措施均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失业与就业历来就是政府十分关心的重要命题,失业保险制度设计合理、就业战略选择主体到位,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第九章多管齐下:降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成本与管理成本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繁多且错综复杂,从经济目标考虑,充分就业理所当然地可以减轻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负荷,通过财税体制改革、生产要素分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分配体制改革、转移支付政策降低贫富差距均是重要的措施。从参保者内部机能看,观念变革、价值取向、人生理念也会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章主张建立以公平为基础、效率为主导的社会保障导向机制,是基于发挥有限的社会保障资源的最大效能这一角度出发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合理也可以创造出一定的制度效益,而效益本身便是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资源支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
申利侠[10]2010年在《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与内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业是每位劳动者生存的经济基础和基本保障,也是其融入社会、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条件。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就业促进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是一个艰巨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问题。面临“人多地少”、“人多资源少”的困境,如何在“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既有体系下,寻求更加有实践意义的就业促进机制?如何在市场、政府双重机制发挥作用但又均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寻找一种弥补性的力量?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单位制”社会不断转化和解体,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共同体、资源聚集地和活动场所,被认为具有弥补政府缺陷的天然优势,在居民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那么,社区在就业促进上有何独特作用?这种作用是如何产生和实现的?本文以社会政策的分析视角,对市场、政府双重机制作用下的就业促进工作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考察,发现社区利用低成本、高效率、全民参与、资源充分利用等多种优势,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对就业促进来说,在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调节劳动力资源配置、政府通过强制性手段保护劳动者就业的同时,社区作为劳动者的聚集地,可以通过发挥社区特有的人文地理优势,优化和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将政府运作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有效集合起来,畅通落实就业促进政策的通道,通过社区伦理形成的压力机制、社区文化促成的教育机制、社区生活带来的服务机制等,促进劳动者实现就业;通过形成岗位信息推荐、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等综合性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劳动者之间的互助共济氛围等,实现对劳动者的帮助性就业。这样,市场、政府、社区叁位一体,相互作用、互相支持,推动劳动者根据不同能力和特点,通过市场的竞争性、政府的保护性、社区的帮助性实现不同层次的就业,从而进一步完善就业促进的运作机制。以论证社区在就业促进方面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为核心,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我国就业促进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内外对社区就业促进的研究综述、总结了现有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提出了论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界定了文中运用的主要概念,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逻辑框架、研究方法做了概括性介绍。以重新审视社区在就业促进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切入点,提出了政府、市场、社区叁元并立共同促进就业的逻辑必然性。第二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理论探讨。从经典的就业理论出发,按照更强调市场调节,还是更注重政府干预两个角度,对传统就业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发现在西方经济发展及经济学理论演变的大背景下,就业理论始终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之上,就业促进的思路和策略在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自由放任”和以政府调控为主的“政策干预”之间摇摆。随着经济发展多元化和社会需求多样化,它们在解决现代社会遇到的就业问题方面缺陷越来越明显,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迭加处,需要新的理论、思路和策略支持就业促进更高效地开展,由此提出了一个新的就业促进理论框架,即研究社区对就业促进的作用和意义。第叁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实践基础探讨。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促进的发展历程,指出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政府完全干预的方式确保充分就业,严重妨碍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十分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引入市场就业机制,以供需平衡为调节手段,“双向选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出现了失业人数不断攀升、弱势群体不断累积等非常现实的就业问题。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发展环境看,在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市场就业机制发育不完善、政府体制尚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国家,政府干预和市场干预的就业促进均有着天然的局限,不能彻底解决复杂、严俊的就业问题,要求我们寻找更加合乎现实的就业促进新举措。从而,社区帮助性就业促进机制应运而生。第四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确立的必要性。从分析社区的含义及社区作用出发,总结了我国社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指出我国已经具备依靠社区力量干预就业的基础。然后,基于对托达罗二元经济模型的扩展,通过一个高度简化的叁部门模型,讨论了当中国面临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发展、控制贫困等多个发展目标时,传统的基于政府和市场就业促进的干预机制,必须以某些发展维度的牺牲为代价,从而证明当缺乏社区干预时,就业促进目标之间的“非互容性”会导致社会一方面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将受到负面影响,从而确立了促进就业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提出社区的政治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服务功能、监督智力功能、归属和认同功能,在就业促进方面均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第五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作用机理。分别用叁组模型论述了社区就业促进的叁种实现途径,即社区压力与工作伦理、人力资本的社区培育以及社区生活服务优化,从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供给和需求相匹配叁个环节,系统完整地分析了社区发展所包含的就业促进因素。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基础单位,所形成的文化和环境氛围,通过影响在社区中生活的微观个人的学习态度、就业观念、就业条件等,对就业促进工作产生着巨大影响。社区干预机制与政府、市场不同的独特作用就在于它的作用机理,社区利益与居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它没有政府那样的官僚体系、也不象市场那样功利,它以生活方式为主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劳动者就业,并通过对每个个体影响的集合产生群体放大效应,带来全社会就业促进效率的整体提高。第六章,社区干预的目标定位和行为选择。通过分析就业促进的社区干预内涵,将社区干预的目标定位在帮助性就业,提出社区在改善就业的环境氛围、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提供安置型就业岗位、影响政府就业决策和政策执行、培育和提升社区人力资本、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优化社区劳动者时间配置、促进劳动者创业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然后,提出了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主要策略,并指出社区干预实际上是多策略的综合运用,然后对社区干预的路径和行为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社区干预的效果将其分为社区干预和社区内干预。第七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案例分析。由于我国社区发育尚不成熟,完全成功的社区干预案例还不存在。本章通过分析上海市一个典型社区就业促进的状况,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失业的状况、社区就业促进的工作举措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和内在机理,提出在完善社区就业促进机制,应当从社区干预和社区内干预两个层面同时考虑,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同时,强化开展社区内以活动和项目为主体的就业促进工作。第八章,论文结论和研究展望。对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成果进行了提炼,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 社会保障与公平、效率相关性的理论分析[D]. 郑岩. 辽宁大学. 2011
[2]. 失业保险的市场失灵与效率分析[D]. 刘惠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3]. 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D]. 钱振伟.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4]. 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研究[D]. 管欣. 兰州大学. 2017
[5]. 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研究[D]. 沈熙. 南京大学. 2011
[6]. 经济法视野中的公平[D]. 雍灵. 西南政法大学. 2006
[7]. 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 石培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
[8].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D]. 付伯颖.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9].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评估[D]. 林毓铭. 武汉大学. 2004
[10]. 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与内在机理研究[D]. 申利侠. 复旦大学. 2010
标签:保险论文; 投资论文; 劳动关系论文; 市场失灵理论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社会保障支出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保障资金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市场管理论文; 社会保险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