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秀全在美女包围中走向灭亡(论文文献综述)
曾昕[1](2019)在《中国大陆初中历史教材关于“农民起义”叙述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初中历史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或者教学大纲编写的,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媒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教科书也在不断调整和变革。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都尝试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不偏不倚的叙述,但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不同版本教科书在对历史事件上的选取或同一历史事件的叙述存在差异。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课题选取1956年版初中历史教科书,21世纪初人教版、北师大版、川教版和岳麓版这四个版本的实验历史教科书以及最新的统编版历史教科书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版本教科书对农民起义叙述上的差别,可以发现不同版本教科书的编纂特色,方便中学历史教师整合教材资源。同时通过比对可以发现,新出的统编版教科书更加注重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在内容选取和编排上更适合学生学习。对不同版本教科书中农民起义书写变化进行研究,为我们今后对于历史问题研究和中学教材编写提供参考和指导。
魏文华[2](2016)在《在美女包围中走向灭亡 洪秀全 英雄还是暴君?》文中认为太平天国从兴起到衰亡,其速度之快和时间的短促,是历史上罕见的。这场狂飙式的运动,潮起潮落,又同妇女地位在运动中的升沉息息相关。关于妇女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恩格斯有句名言:"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列宁更进一步指出:"从一切解放运动的经验来看,革命的成败取决于妇女参加解放运动的程度。"以此对照太平天国"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的过程,与妇女地位在运动中突升骤沉特别是洪秀全对妇女运
沈红亮[3](2015)在《瓦解与重构—镇江近代前期社会转型研究(1840-1911)》文中认为如何理解中国近现代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的启动力量和运行原理是什么?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本文试图以镇江这个商埠城市为例,从微观角度剖析传统中国社会从帝国结构向分权结构转型的前期过程。近代史上,镇江是一个各种政治元素齐备的典型城市。有八旗军队驻防,代表着传统的征服者群体;有外国租界,代表着刚侵入的西方势力;传统农业在社会经济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繁荣的运河城市,较早成为通商口岸,有日益壮大的城市上流阶层,有新式军队驻扎,也有极度贫困的失业大军。还有,镇江几乎完整地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在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中遭受严重兵灾,打开国门后出现了规模可观的外国人群体,清末新政中的重大举措,反清革命中声势浩大的斗争——镇江几乎是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缩微版。同时,镇江相对独立地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转型周期。通过内部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完成了一场温和的革命。镇江的革命过程和结束方式也几乎是辛亥年中国革命的缩微版。本文以镇江的地方资料为主,复原近代前期镇江社会转型的过程,探寻传统政治架构在近代前期日趋瓦解和重构的机制。近代前夜,帝国结构下一元化权力框架是一种十分稳定的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脆弱奇妙地结合在一起。鸦片战争中的镇江战役,呈现出一个一触即溃的脆弱社会和牢不可破的政治制度组合。偶然的外力冲击,让我们看到一个传统农业社会中,在超强暴力整合下的碎片化的国家——这是传统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极端的一元化的权力,为了便于控制和管理,便具有了对农业活动的偏爱,并具有了强烈的意识形态洁癖。战争中,处处都可见对非农业因素的打压和对新事物的仇视。鸦片战争时期的镇江社会百态,是本文提供的一个历史参照物。在对比之中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时期的镇江社会,是一个十分纯粹的一元化权力结构。太平天国时期的镇江社会,展示了传统社会中朝代更替的模式。两个相互对峙的武装集团致力于建立相同性质的政权,并给民众带来地狱般的灾难。双方共享着同一种制度结构。大量史实证明,他们是同质的。他们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民众,也以相同的方式运作战争机器。稳定的帝国结构是以消灭非农业社会因素和消灭一切个性为代价的,它的另一个副产品是社会停滞不前。这个产生于农业社会的粗陋统治模式,具有自我修复的机制,以削足适履的方式把一切传统的帝制结构下无力整合的社会资源无情地消灭掉。全社会在付出高昂的代价之后回到一个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历史因此呈现出周期性的朝代更替——这是传统中国社会另一个重要特征。双方争夺结果孰胜孰败,取决于双方政权的运作效率的高低。如同历史上历次王朝更替一样,无论太平天国战争的胜败结果如何,都改变不了中国社会的权力结构和中国社会的性质。太平天国时期的镇江社会场景,是传统中国社会解决社会危机的收官之作。在对比之下,我们可以衡量出,辛亥年清王朝灭亡时,镇江社会偏离了中国传统的历史轨迹有多远。镇江租界设立之后,外来势力犹如一个楔子打入镇江社会,改变了传统社会的博弈结果。一元化社会中畸强畸弱的博弈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伴随着官府控制社会的能力削弱,民众逐渐获得较多的经济自由权利。个体自由的日积月累、异质人群的长期存在、华洋杂处的社会现状,使得社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博弈结果逐渐向有利于生产性群体发展。由于经济自由的增加,内外贸易都走向繁荣,社会的整体性也显着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社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了。借用涂尔干的概念来说,镇江社会开始从机械团结的模式向有机团结的模式转变。社会经济因之快速繁荣,近代社会的各种观念也因之发育。官府对意识形态的管控逐渐力不从心。民众的国家认同、种族认同、群体认同开始偏离官府的束缚。官府也不得不面对民众的认同危机。外国势力的介入,轻微地调整了中国社会的博弈格局,最终积累成为对一元化体制的严峻挑战。然而,社会转型是一个系统化的社会工程。由于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特质、民众观念等等都需要有相应的转变,转型进程显得困难重重。在清末应对危机进行改革之际,镇江社会同样处于危机之中。持续几十年的经济繁荣,产生了垄断的经济结构,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危机推动了改革,而改革使得旧的权力架构进一步松动。几项改革措施的后果,都是在挖旧体制的墙角:新式教育推广使新的社会思潮更易传播;编练新军使得镇江旗人更加边缘化;各种经济、政治机构设立,使得城市上流阶层拥有了发挥政治影响的平台。总之,改革既削弱了朝廷的力量,暴露了旧体制的弊端,又加剧了社会危机,并激起全社会起而改变现状的激情。努力垄断权力却又无力解决社会问题的征服者群体,成为镇江社会的众矢之的。意识形态如同脱缰野马,围绕着主流种族、主流群体的利益迅速塑造成型。以人民为本位、以民权为目标、以反满为核心内容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被广泛地接受。随着危机的加深,镇江府境及周边地区,逐渐呈现出一个失控的状态。府城及周围的丹阳、句容、金坛等县农村,民众反反复复地以暴力方式向官府的权威挑战,而官府的应对却越来越乏力。镇江府城的驻军系统也分崩离析。最后,以最具实力的新军为核心,形成了新的权力中心,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迫使旧的统治群体交出权力。在多元社会环境下的镇江,形成了一个在谈判基础上建立的新政权。新政权所遵循的组建原则也起到了激励效果,使得镇军在收复南京战役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此后更大的范围内组建新政权时,镇军将领在一个较为传统的、较为一元化的权力环境中屡屡受挫。
景莹[4](2014)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神话书写》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文学中的神话书写是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产生的,它既不是对传统神话题材的延续,也不是对西方神话题材的简单模仿,而是民族觉醒过程中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自我认同和对进步的西方文学思想吸收的必然结果,是文学继承与更新的主动选择。作为现代文学独特的文学写作类型,神话书写所体现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倾向具有独特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梳理了神话书写产生的文化语境。它是在烂熟的封建文化走向没落的文化转型期和现代知识分子启蒙吁求下,在民间文学的崛起与西方神话学和神话文学复苏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现代学者和作家对中国神话资料的整理、对神话中民族精神的发掘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实性的神话观对现代文学中的神话书写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章,总结了神话书写与现代文学启蒙思想的关系。神话是以故事形式流传下来的世界观,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原始表象,民族品格的优劣都能在其中找到根源。以鲁迅和郭沫若为代表的现代作家,将神话作为寻求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品格的文化之母,从中寻找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而曾虚白则从神话中挖掘国民劣根性予以批判。第三章,神话书写的英雄重构摒弃了传统文学对英雄神勇、侠义的道德化理解,注重对英雄形象的现代品格建构。现代文学通过对普罗米修斯和耶稣形象的集中描写,弘扬了现代英雄必备的纯正的道德品质和顽强反抗的意志品质,他们的形象成为现代文学英雄重构的范例,引导了现代文学的英雄形象塑造。同时也指出,现代文学英雄形象塑造在经历了启蒙理性的洗礼后并没有完全摆脱旧文学中英雄救世主的传统观念。第四章,神话书写中的原乡情结是一个既具有世界性意义也极具地方色彩的话题。沈从文以重构神话的方式作为对抗都市人性堕落和现代社会重建的精神旨归,东北作家群通过神话书写表达了国土沦陷后的故土家园的守望意识,他们以神话探讨的原乡情结具有根本性的文化意义。第五章,在对神话书写主题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总结了神话书写的文学史意义。神话书写中神话仪式的描写和运用拓宽了现代文学的叙事空间,神话意象的隐喻推进了现代文学的诗化品格,大量神话原型丰富和深化了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倾向。
顾伯冲[5](2013)在《帝国死结:中国式农民起义》文中研究指明"农者,天下之大本也。"我们的祖先用新石器敲开了文明之门,人类从非历史走向了历史。一部中国古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的发展史,封建帝国的大厦就坐落在这个文明成果之上。农民生活在封建帝国的年代里,是在安居乐业,还是啸聚倡乱,直接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影响着每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命质量,也影响着农业文明的发展。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一个敏感性语言,"起义"一词承载着中国人的复杂情感。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不断,从根子上讲,是由封建专制的特性所决定的,因而它始终是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
丁文厚[6](2013)在《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艺术世界》文中研究指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是着名作家姚雪垠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李自成》不仅充分地体现着姚雪垠的小说艺术功底和艺术匠心,而且还折射出他的历史观、文学观以及政治观和哲学观。洋洋洒洒三百多万字的鸿篇巨制-《李自成》简直是姚雪垠的艺术世界,其中突出的艺术成就包括: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叙事艺术、悲剧艺术、结构艺术和语言艺术。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一些最主要人物如:李自成、崇祯、张献忠、高桂英,以便说明作家在这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所犯下的败笔。关于李自成形象,本文通过分析后指出李自成形象之所以被视为成功的典范是因为作家、文学评论家、读者都持有相同的政治观和文学观去创作、研究、欣赏这部小说。李自成形象之所以被视为作家的败笔,是因为作家和评论家、读者持有截然相反的文学观去创作、研究、欣赏这一文学形象。最后,本文得出的结论为:之所以造成这种文学现象,是因为这部小说的创作时间过长,42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时代的变化在这部小说里面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使前两卷的李自成形象和后两卷的李自成形象难以衔接。关于崇祯形象,本文通过分析他的复杂且自相矛盾的性格特征,充分地肯定作家成功地塑造出一个性格复杂多样、血肉丰满的帝王形象。在崇祯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历代帝王的共性,也可以看出属于他自己的特性。关于张献忠形象,本文通过分析他作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认为作家成功地塑造出-个复杂多变的性格特征、血肉丰满的古代农民起义领袖。在张献忠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所有优点和缺点、革命性与落后性。本文通过分析高桂英形象后,认为,她不仅是作家眼中理想的女性形象,而且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巾帼英雄形象。在她身上,我们几乎看不出任何毛病,美归美,不过读后都有“高夫人太高”的感觉。本文认为这部小说最突出的叙事艺术就是作家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一直追求“史诗”和“百科全书”式的叙事模式,所以集中分析阐明它为何而被称为史诗性作品或者明末清初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此外,也通过分析小说开头艺术、潼关南原大战前夕的背景描写、洪承畴松山战败被俘后降清的心理描写,以便说明叙事艺术的其它成就。对于悲剧艺术来说,无论从悲剧的哪个角度来看,《李自成》都可以称为一个悲剧杰作。《李自成》的悲剧是非常丰富多样的,但是都源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矛盾冲突。本文以李自成的悲剧为个案分析,以便说明悲剧精神上的阳刚之美,以崇祯的悲剧为个案分析予以说明悲剧性格,以卢象升的悲剧为个案分析,以便说明一个忠臣孝子的悲剧,以慧梅的悲剧为个案分析,予以说明封建时代女性的悲剧。对于小说结构艺术来说,这部小说最突出的结构艺术特色是气魄恢弘且完整的小说结构。本文通过分析作为外在结构的“单元组合”和作为内在结构的“主副线”,予以说明其优劣。对于语言艺术来说,这部小说最突出的语言艺术是清新流畅、提炼雕琢、生动形象以及富有音乐节奏美。本文以张献忠和刘宗敏的言语为个案分析,以便说明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积极作用。另外也把牛金星赠送给李自成的对联和山海关澄海楼题壁诗、词为个案分析,以便说明作家在运用特殊语言的合理性及其所起的积极作用。总之,姚雪垠历经42年艺术劳动,创造出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李自成》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从总体来看,它为中国当代历史小说以及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很好的范例是不争的事实。姚雪垠为开拓一个文学新领域所立下的筚路褴褛之功永不可灭!
朱继东[7](2013)在《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文中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国成为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的大国。但是,新时期的党情、国情、世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在新时期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不仅“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错误思潮在中国大行其道,历史虚无主义等在国内曾销声匿迹的有害言论也借机沉渣泛起,再加上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凸显,使我们面对的挑战、考验和冲击前所未有,而意识形态是首当其冲。这一切都对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在已经完成的对2000多名领导干部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不少领导干部存在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轻视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问题。出于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与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双重需要,本文立足于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采用历史和逻辑发展的双重脉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和整理,阐述了意识形态能力的萌芽、发展,力图真实展示意识形态能力的丰富内涵以及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本文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意识形态能力概念、发展脉络、基本内涵、现实考验、建设路径等进行了一些理论结合实际的有益探索,第一次尝试阐发了意识形态能力的概念,并提出一些创新性观点。本文认为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和破解现实难题等建立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和价值自信,通过建立、巩固和弘扬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感召、激励、引领作用,团结、动员、指引国民齐心协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或者对立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而奋斗的能力。在阐明意识形态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加强意识形态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概念从列宁时期萌芽到毛泽东时代发展,再到新时期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广大领导干部的期待,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在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的同时,也有着苏共亡党、卡扎菲、查韦斯等国内外的不少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并面临着不少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可以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等十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迎来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的春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和人类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具体运用和丰富发展,是执政能力的核心,是破解当前很多难题的关键所在。只有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真正得到重视,“中国梦”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刘庆丰[8](2013)在《论资本逻辑对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塑造及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西方社会,特别是在物质生产领域,资本逻辑占据统治地位。“逻辑”意味着“必然”,“资本逻辑”代表着这样一种由资本所主导的内在“必然”:以追求最大化利润为中心,哪里有利润,资本就去哪里;怎样有利润,资本就怎样存在;何时有利润,资本就何时出发。可见,追求利润最大化,似乎成了资本乃至资本主义社会顽强存在的一种逻辑,一种无法抗拒的客观力量,一种神圣的主导权力。从宏观层面看,它强力而迅猛地“按照自己的面貌”改变着世界,影响着世界上一切存在,从而使得现代化的各种“场景”得以生成、呈现和全球扩展。从微观层面看,资本逻辑不仅改变着自然——物理世界,还偷偷潜入并深刻嵌入到人的大脑,改变着人们的意识——价值世界。特别是在人的价值世界,资本恰像一位才艺高超的雕塑师,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文化遗产,作为最为满意的原材料,把由其创生的威猛而独特的生产方式,作为锐利的雕刻刀,把利润最大化作为指导原则和最高意志,幽灵般地嵌入到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大领域,在悄无声息中,逐步形塑了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整体面貌和内在灵魂。而这一价值体系形成后,它又裹夹在资本全球扩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壮大着自己的身躯和地盘,不停地把自身所具有的世俗品性和扩张本性,弥散至全球大部分地域和领域,从而同化或弱化着民族国家固有的价值体系。如此一来,它便在利己的同时,又帮了资本的忙:它打着“普世价值”、“普遍价值”的幌子,为资本及其运动逻辑的大肆扩展清除思想障碍。尽管在西方现代价值体系形成发展进程中,处处体现了资本逻辑的“主观强制”,但资本逻辑雕塑价值体系绝不是任意的、毫无章法可循的。相反,它会遵从特定的技巧和方法,沿着特定客观理路行进。这些方法和理路,构成了西方现代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成规律。尽管这一规律具有资本属性和时代特性,但它也内含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生成的一般机制。祛除覆盖在这一机制身上的意识形态色彩后,它便可为建设“我们的价值观”提供借鉴。进一步说,相对成熟的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形成规律,必然为正处于摸索阶段的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一把“解剖的钥匙”。具体来看,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启示我们:其一,驾驭物质生产主导权是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进而,进一步凝练和培育我们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进行“词句考古”,还至少需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继续巩固和壮大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牢牢把握物质生产主导权。二是深入具体物质生产领域,从这些最直接、最感性、最丰富的显示世界中,来抽象提取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简练形式,来强化核心价值的大众认同;其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是政党自觉与群众自发的双重过程。进而,为进一步增强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实际成效,需要在执政党坚强领导下,积极关切大众文化中的价值精华,大力彰显社会大众在价值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其三,资本逻辑具有“无限制攫取”的冲动。进而,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总体性制度框架,生成制约这一冲动的制度规范和道德约束。
郭茂全[9](2011)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西部散文是中国西部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中国当代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西部散文不仅表征着中国西部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气质,还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建设,在民族精神的重铸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代表作家有李若冰、杨闻宇、贾平凹、周涛、马丽华、刘亮程、张昆华、凌渡、史小溪、刘志成、邢秀玲、冯艺、潘琦、庞俭克、郭文斌、马步升、梅卓、吴景娅、冯秋子、和谷、王蓬等。与中部、东部的散文相比,新时期西部散文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与丰富的文化意蕴,本论文将对此进行系统而详尽的探讨。论文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第一章为引论,第二章至第八章为本论,最后为结论。论文第一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首先确定新时期西部散文的内涵与外延,然后重点评述在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散文史、中国现代西部文学史的论着中对西部散文的评价,归纳、总结现有的西部散文研究成果,探寻西部散文研究可能拓展的一些向度。第二章为西部散文的发展历程。西部散文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建国后至第四次文代会前为第一个时期,是当代西部散文发展的前期。第四次文代会后至当下为第二个时期,即西部散文的新时期。前期西部散文的思想表现与艺术探索影响了新时期的西部散文创作。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时期西部散文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审美特征。第三、四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即精神高原的坚守、生命意识的张扬、苦难意识的表达与边缘意识的书写。在政治热情消退与物质欲望膨胀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各种精神危机,西部散文坚持和弘扬着散文的精神品性,守望和重铸着人类的精神高原。西部散文在理解生命、对话生命、与传达生命中自觉张扬着生命意识,表现出对人类自身生命与自然万物生命的深切关怀。西部严酷的自然生态与艰苦的生存环境以及苦难的历史记忆促成了西部散文的苦难意识,道德净化、宗教悲悯与审美表现成为作家超越苦难的方式。西部处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缘地带,具有独特的边缘文化特征,西部作家以边缘的身份和策略来对抗他者的歧视、阐明自身的价值、寻求对话与理解。第五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与城市体验。在乡村与城市的二元格局中,乡土与城市成为西部散文表现的重要内容。西部散文展现了作家乡土记忆的形成,呈现着西部丰富的乡土文化景观,阐明了西部乡土精神的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西部散文表现了人与城市的多元关联。西部散文寻找城市发展的历史,反思城市生活的困境,表达城市建设的理想,是作家对城与人关系思考的诗性呈现。第六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地域文化。中国西部因其地理、历史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对西部散文的表现对象、表现方式以及艺术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部作家有自觉的地域文化意识,他们倚重地域文化又寻求着超越,并主动调适着不同文化冲突造成的心理矛盾。改革开放后,赴国外参观考察与工作学习的经历不断拓展、刷新了西部作家的审美体验,西部域外散文呈现了作家独特的域外体验,西部作家在跨文化交际的视野中思考着民族发展的未来,寻找人类精神的共通性。第七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与性别意识。西部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地区,民族散文家是西部散文创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在追述民族历史、呈现民族文化、探寻民族心理、思考民族发展中表现出了自觉的族群观念,并在话语方式、抒情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西部女性散文家是“温柔”西部的体验者与表达者,其散文展现了西部女性的成长历程、情爱理想、身体意识、历史境遇以及现实生存中的各种困境,在建构情感世界时表现出自觉的性别意识。第八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与历史想象。西部是中国生态危机最严重的地区,西部散文家有着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在各种生态文化资源的影响下,西部散文家呈现生态危机,表现生态理想,体现出守望绿色大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怀。西部悠久的历史为散文家提供了丰厚的话语资源,他们阅读着历史文献,拜谒着历史遗迹,想象着历史人物的爱憎悲欢,以散文的形式反思历史、对话历史、表达历史,体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貌。在结论部分,论文总结、归纳新时期西部散文发展历程、精神特质及其文化意蕴,进一步阐明西部散文在当代人文精神建设方面的重要价值,展望西部散文的创作趋势,探讨西部散文的研究动向。
徐文明[10](2010)在《论华语电影中的清代历史表述、想象与意义生产》文中研究说明在华语电影发展历史中,华语电影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清代题材影片。这些影片讲述了发生在清代的历史、故事,也在其中传递了关于历史的想象与意义生产。本论文以华语电影中的清代历史表述、想象与意义生产为论题,以电影史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视角,运用较多的历史史料,并采用类型研究、文本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及观众研究、接受美学等方法,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审视了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的多元风貌。论文总体上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梳理了历史语境中的华语电影清代题材电影创作流变,将华语电影中清代影片创作分成求索期(1920—1949)、三地发展期(1949—1980)、融合发展期(1980—2010)三个阶段,探讨了各自阶段内的发展演变轨迹,指出清代题材电影随着时代演进而不断发展的事实。论文第二章选择了语境式个案研究的视角,以大陆“十七年”时期的代表性电影《武训传》与《宋景诗》等影片为例,详细分析了在大陆“十七年”时期,大陆电影历史表述的政治倾向与电影中清代历史表述面临的困境。强调了在这些影片的生产中,因特定的政治指向而导致影片影像清代历史表述中的“阶级斗争”意义生产的着力凸现。彰显了特定历史时期内,大陆电影清代历史表述被纳入主流意识形态生产的话语表述体系之中,并服务于当时阶级斗争主题的尴尬处境。论文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中如何彰显“创伤记忆”,并在其中凸现诸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气节、政治合法性等社会意义的策略与倾向。本章分析中,使用了一些比较研究的方法,并较多使用了相关史料,展现了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如何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实现沟通,充分利用大众的社会文化心理,通过凸现灾难意象、双重他者、死亡、不屈的女性、民间小人物与英雄主义,在调动广大电影观众对清代历史的“创伤记忆”的同时,借此传递积极的社会文化意义。本章中还以1980年创作的影片《辛亥双十》为例,着重分析了台湾电影如何借助清代历史表述中的“创伤记忆”及1911年武昌起义历程的表述,将清代历史表述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实现对接,并经由对清末革命起义胜利的彰显,凸现台湾所承继的中华民国的“政治合法性”的历史话语表述策略。论文第四章以较丰富的史料和文本分析,采用类型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论述、分析了在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中,创作者如何从正史与野史(特别是野史)中获得创作素材,并采用类型化的包装与叙事技巧,将华语电影的清代历史故事以一种不乏想象化的与商业性的通俗化运作方式,融入广大海内外华人的大众娱乐版图,使其展现出比较明显的商业性与通俗性,在对历史的想象与表述中凸现出其商业诉求。论文第五章则主要从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和观众的关系入手,剖析了华语电影历史表述所受到的多重因素影响,从电影的接受与传播角度强调了广大华人电影观众对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的影响。展现了华语电影经由清代历史表述参与广大华人观众民族认同观念构建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洪秀全在美女包围中走向灭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洪秀全在美女包围中走向灭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陆初中历史教材关于“农民起义”叙述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期刊 |
(二)学位论文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性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草案》与1956年版教材关于“农民起义”的阐述 |
第一节 《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 |
第二节 教学大纲对“农民起义”的学习要求 |
第三节 (1956年版)教材对“农民起义”的阐述 |
一、秦末农民战争 |
二、绿林赤眉起义 |
三、黄巾起义 |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农民起义 |
五、隋末农民起义 |
六、黄巢起义 |
七、宋江、方腊起义 |
八、元末农民起义 |
九、明末农民起义 |
十、鸦片战争以前农民军的抗清斗争 |
十一、太平天国运动 |
十二、捻军和少数民族起义 |
第二章 《实验稿课标》与21世纪初教材对“农民起义”的阐述 |
第一节 《实验稿课标》制定背景与基本理念 |
第二节 《实验稿课标》对“农民起义”的学习要求 |
一、内容标准 |
二、具体层次要求 |
第三节 四种版本教材对“农民起义”的阐述 |
一、人教版教科书关于“农民起义”的阐述 |
二、川教版教科书关于“农民起义”的阐述 |
三、北师大版教科书关于“农民起义”的阐述 |
四、岳麓版教科书关于“农民起义”的阐述 |
第三章 新课标和统编版教材对“农民起义”的阐述 |
第一节 《新课程标准》制定背景与基本理念 |
第二节 《新版课程标准》对“农民起义”的学习要求 |
一、内容标准 |
二、具体层次要求 |
第三节 统编版教材对“农民起义”的阐述 |
一、秦末农民起义 |
二、绿林赤眉起义 |
三、黄巾起义 |
四、隋末农民起义 |
五、黄巢起义 |
六、元末农民起义 |
七、明末农民起义 |
八、太平天国运动 |
第四章 以“太平天国”为例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 |
第一节 课文系统的对比分析 |
一、课文题目的对比分析 |
二、课文正文的对比分析 |
三、文字的数量和各部分所占比例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课文主要辅助系统的对比分析 |
一、课文导入的对比分析 |
二、课文中图片的对比分析 |
三、习题作业的对比分析 |
第五章 历史教材中农民起义书写变化的原因及反思 |
第一节 历史教材中农民起义书写变化的原因 |
一、受当时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
二、受不同的历史观影响 |
三、受教育指导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历史教材中农民起义书写变化的反思 |
一、要树立和坚定正确的历史观 |
二、尊重历史演变真实,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
三、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几点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瓦解与重构—镇江近代前期社会转型研究(1840-1911)(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研究现状与研究的意义 |
引子:近代前夜镇江民众生存状态 |
第一章 中世纪的遗产——一个强权统治下的破裂社会 |
第一节 镇江战役的过程 |
第二节 统治集团内部合作状况 |
第三节 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社会秩序的脆弱状态 |
第五节 镇江战役的结局评估 |
第六节 本章的观察视角:传统中国社会之性质 |
第二章 生死搏斗——太平天国时期镇江社会生态 |
第一节 新主人的到来 |
第二节 战争期间城市居民的生活 |
第三节 持续的血腥争夺 |
第四节 刀锋下的生存逻辑 |
第五节 战火即将熄灭 |
第六节 旧主人的守卫 |
第七节 本章的观察视角:传统体制自我恢复之模式 |
第三章 第三种力量——租界设立对镇江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租界的设立 |
第二节 租界对传统权力体系的调整 |
第三节 开埠后的社会新格局 |
第四节 社会转型的障碍 |
第五节 本章的观察视角:国家认同和种族认同意识在形成中 |
第四章 新社会的胚胎——改革时代的权力结构与利益结构 |
第一节 镇江新式教育及其主要特点 |
第二节 编练新军与旗人边缘化 |
第三节 鼓励工商业的措施与绅商精英势力壮大 |
第四节 皇族的象征在陨落中 |
第五节 本章的观察视角:社会进步和社会公平的意识在形成中 |
第五章 旧体制的末路——专制环境下的社会困境 |
第一节 王朝末期的政治特征 |
第二节 赋税制度是一大公害:制造贫困与不公 |
第三节 官场是一大公害:可以摧毁市场 |
第四节 垄断是一大公害:恶化市场环境 |
第五节 本章的观察视角:下层民众的阶级觉悟和权利意识在形成中 |
第六章 象征性的暴力——一场被谈判代替了的革命 |
第一节 风暴来临 |
第二节 镇江府境及其周围区域瓦解状态 |
第三节 镇江府城驻军系统的瓦解状态 |
第四节 各种力量向新中心集结 |
第五节 新的地方政权诞生 |
第六节 本章的观察视角:西方势力在社会冲突中的缓冲作用 |
第七章 政权重构——新意识形态下的实力拚图 |
第一节 新政权的组建原则 |
第二节 革命中的意外血腥 |
第三节 新政权势力向江北延伸 |
第四节 海军起义使新政权更加强固 |
第五节 夺取南京助产新的中央政权 |
第六节 本章的观察视角:传统政治的强大惯性 |
本文的基本结论 |
参考文献 |
(4)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神话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神话与现代文学的关系 |
(一) 神话作为现代文学重要的创作题材 |
(二) 神话书写的界定 |
二、现代文学神话书写研究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
(一) 关于作品思想内容的研究 |
(二) 作为修辞方法的神话研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神话书写的文化生成语境 |
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整理 |
一、“浮出历史地表”的民间文学 |
二、神话:在历史中分裂 |
三、神话精神的民族品格 |
第二节 欧洲神话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
一、希腊神话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
二、《圣经》神话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
第三节 文化转型期的现代作家神话意识 |
一、面向现实的神话观 |
二、现代作家的神话创作观 |
第二章 神话书写与现代文学的启蒙思想 |
第一节 鲁迅:在神话中追寻民族生命力 |
一、鲁迅神话书写的历史意义 |
二、《补天》:民族创造精神的彰显 |
三、《奔月》、《理水》:民族拼搏精神的发扬 |
四、《铸剑》:吾与汝偕亡的正义、反抗精神的弘扬 |
第二节 郭沫若:在神话中呼唤民族创造力 |
一、创造新生的“五四”精神 |
二、创造“女神”的热情歌颂 |
第三节 曾虚白:在神话中揭出国民劣根性 |
第三章 神话书写与现代文学的英雄重构 |
第一节 道德纯正的文化英雄 |
一、以“圣”解“神”的“人之子” |
二、忍辱负重的孤独者 |
第二节 顽强斗争的反抗英雄 |
一、盗火的反抗英雄:普罗米修斯 |
二、走向十字架的革命者:耶稣 |
三、不屈抗争的孤胆英雄:夸父与参孙 |
第三节 民族解放的英雄想象 |
第四章 神话书写与现代文学的原乡情结 |
第一节 沈从文:原始文化意象的召唤 |
一、凝滞不前的神话时间 |
二、天然朴质的神话空间 |
三、拙朴无华的神话人物 |
第二节 端木蕻良和骆宾基:游离与回归 |
一、端木蕻良的回归意识 |
二、乡愁之思:东北就是我的家 |
第五章 神话书写与现代文学的审美意义 |
第一节 神话仪式对现代文学叙事空间的拓展 |
一、作为情节:仪式内涵的多重性 |
二、作为结构:神话仪式的开放性 |
第二节 神话意象对现代文学诗化品格的提升 |
一、神话意象的隐喻性 |
二、艺术审美的生命体验 |
第三节 神话原型对现代文学浪漫主义倾向的推进 |
一、冲破理性的浪漫追求 |
二、反抗与失落的悲剧意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现代文学神话书写的相关作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艺术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李自成》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
1. 综观《李自成》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
2. 李自成形象 |
2.1. 李自成形象为何被视为成功典范 |
2.2. 李自成形象为何被视为败笔 |
2.3. 重新评价李自成形象 |
小结 |
3. 张献忠形象 |
3.1.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3.2. 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
4. 崇祯形象 |
4.1. 作家的抗争精神 |
4.2. 性格鲜明的封建集权统治者形象 |
5. 完美无缺的巾帼英雄形象——高桂英形象 |
5.1. 智识奸计 |
5.2. 兵分两路 |
5.3. 雄心勃勃 |
5.4. 恻隐之心 |
5.5. 泪别西安 |
5.6. 联明抗清 |
5.7. 壮烈牺牲 |
小结 |
第二章 《李自成》的叙事艺术 |
1. 史诗的召唤 |
2. 追求百科全书式的叙事 |
3. 小说开头艺术 |
4. 心理描写艺术:以洪承畴被俘后心理变化为个案分析 |
5. 背景描写 |
5.1. 北京戒严 |
5.2. 潼关大战前夕 |
第二章 小结 |
第三章 《李自成》的悲剧艺术 |
1. 纵观悲剧艺术 |
2. 悲剧的根源 |
3. 悲剧人物 |
3.1. 崇祯的性格悲剧 |
3.2. 孝子忠臣的悲剧:卢象升的悲剧 |
3.3. 悲剧精神:以李自成的悲剧精神为个案分析 |
3.4. 封建时代女性悲剧:慧梅的悲剧 |
小结 |
第四章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艺术 |
1. “单元组合”结构形式 |
2. 宏伟且细致入微的小说结构 |
3. 语言艺术 |
3.1. 人物语言个性化(一):以张献忠的言语为个案分析 |
3.2. 人物语言个性化(二):以刘宗敏的言语为个案分析 |
3.3. 对联的运用:以牛金星赠送李自成的对联为个案分析 |
3.4. 诗词的运用:以山海关宁海城澄海楼题壁诗词为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呼唤 |
一、 加强意识形态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二、 国内外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三、 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的起源、波折和演变 |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和提出 |
二、 “意识形态”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波折 |
三、 “意识形态”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
一、 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及其在《莱茵报》的革命斗争 |
二、 完成向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马克思 |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闪光思想和里程碑意义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
一、 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
二、 从创办《新莱茵报》到总结法国革命的经验教训 |
三、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 |
第二章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和内涵 |
第一节 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一、 恩格斯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二、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并成功实践 |
三、 从列宁到斯大林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探索 |
第二节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推向历史新高度 |
一、 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和最早提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 毛泽东关于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的思想 |
三、 毛泽东强调意识形态的鲜明阶级性、相对独立性和极端重要性 |
第三节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内涵变化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遭受巨大冲击 |
二、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和发展 |
三、 意识形态能力的内涵和变化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期面临三大考验 |
第一节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全球化思潮的演变过程 |
二、 全球化的特点和本质 |
三、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二节 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本质 |
三、 市场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三节 网络化的巨大冲击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
二、 微博兴起背景下的网络传播特点 |
三、 网络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四章 国外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苏共亡党的意识形态教训及时代警示 |
一、 领导层的背叛是最关键、最主要的原因 |
二、 国内外多种错误思潮泛滥危害巨大 |
三、 新闻舆论的失控甚至反动加速亡党进程 |
第二节 自我背叛导致卡扎菲走向灭亡的根源和警示 |
一、 卡扎菲完全倒向西方国家的巨大转变的深层原因 |
二、 卡扎菲对理想信念的自我背叛后果严重 |
三、 卡扎菲走向自我毁灭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
第三节 查韦斯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做法和启示 |
一、 将毛泽东思想作为“21 世纪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
二、 带领民众学习马列着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三、 查韦斯敢于反对美国霸权向全世界普及了社会主义思想 |
第五章 从十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
第一节 坚定信仰、加强学习构建价值自信 |
一、 以领导干部道德为抓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 |
二、 以纠正错误倾向为抓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 |
三、 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抓手,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建设价值自信的能力 |
第二节 拒腐防变、调查研究团结共创伟业 |
一、 以清除不合格党员为抓手,加强纯洁性建设,增强主动拒腐防变的能力 |
二、 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
三、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抓手,加强统一战线建设,增强团结共创伟业的能力 |
第三节 坚持原则、尊重民意抵制渗透演变 |
一、 以真实性原则为抓手,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掌控舆论阵地的能力 |
二、 以通达社情民意为抓手,加强六大能力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
三、 以坚持共同富裕为抓手,加强市场经济研究,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 |
四、 以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为抓手,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增强反和平演变的能力 |
结论 在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尝试用理论指导现实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8)论资本逻辑对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塑造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资本逻辑与理解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新维度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解决方案 |
(三)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问题及方法 |
(一) 研究的问题领域 |
(二) 分析工具与方法 |
三、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一) 国外学界对“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与理解 |
(二) 国内学界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思考与批判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理论概貌 |
一、研究范畴的初步界定 |
(一) 与本选题紧密相关的“现象 |
(二) 价值观与价值、认识的关联 |
(三) 价值体系与西方现代价值体系 |
二、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内涵 |
(一) 文本依据 |
(二) 内容构成 |
(三) 逻辑结构 |
(四) 相关范畴 |
三、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文化渊源 |
(一) 西方社会的文化传统 |
(二) 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三) 资本利益是“继承与发展”的物质动因 |
第二章 资本逻辑塑造西方现代价值体系何以可能 |
一、哲学意义上的“资本”与“资本逻辑” |
(一) 资本的哲学意涵 |
(二) 资本逻辑的规定 |
二、资本生成了对“普遍价值”的需求 |
(一) 物质生产对意识理念的深度依赖 |
(二) 资本逻辑对“普遍价值”的强烈渴求 |
三、资本捕获了“按自己面貌创造世界”的能力 |
(一) 资本获取了主导世界的权力 |
(二) 资本按自身逻辑雕塑价值理念的必然性 |
四、资本掌握了凝练“普遍价值”的工具 |
(一) 理性算计品质与“普遍价值”的表达 |
(二) 抽象思维泛化与“普遍价值”的凝练 |
第三章 资本逻辑塑造西方现代价值体系总体进程 |
一、资本时代生产地位的凸显与“价值体系”的形成 |
(一) 物质生产地位的凸显与泛化 |
(二) 生产泛化为西方现代价值体系形成提供契机 |
二、封建社会分配的非正义性与“价值体系”的形成 |
(一) 血统与身份是封建社会分配主导原则 |
(二) 分配非正义与公平、自由诸理念形成 |
三、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发达与“价值体系”的形成 |
(一) “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一单个人的生存条件” |
(二) 交换实践孕育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诸理念 |
四、资本主义消费地位的张扬与“价值体系”的形成 |
(一) 消费在社会中占据了突出地位 |
(二) 消费至上对“价值体系”的维护与巩固 |
五、西方现代价值体系形成的一般机制 |
(一) 借由商品生产把中世纪意识形态驱逐出历史舞台 |
(二) 借由总体化制度把经济价值观上升为社会价值观 |
(三) 借由科技力量把阶级意识形态扩展为全民价值观 |
(四) 借由日常生活把物质关系凝固为稳定的价值意识 |
第四章 西方现代价值体系对当代中国的深刻影响 |
一、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生命力 |
(一)“走向没落”论 |
(二) “历史终点”论 |
(三) 对相关论断的简析 |
二、西方现代价值体系对当代中国的深刻影响 |
(一) 现代化的吸引力与“价值体系”的“中国市场” |
(二) 知识分子与“价值体系”的“中国市场” |
(三) “价值体系”影响当代中国的几种表现 |
三、促进西方现代价值体系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
(一) 拒斥无原则的“价值普遍主义” |
(二) “价值体系”与中国文化互融的可能与契机 |
第五章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借鉴视野 |
一、借鉴西方现代价值体系形成规律的必然性 |
(一) 资本逻辑存在于我国特定领域 |
(二) 社会价值意识表达形式的普遍性 |
二、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生成机制的多重启示 |
(一) 驾驭物质生产主导权是建设社会核心价值的关键 |
(二) 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与生成制约资本逻辑的力量 |
(三) 建设社会核心价值是政党自觉与群众自发的双重过程 |
三、建设我国社会核心价值几个宏观问题的初步探讨 |
(一) 把握生产新特征与核心价值培育 |
(二) 找准中介载体与核心价值传播 |
(三) 哲学方法论教育核心价值内化 |
结语 全球化进程社会核心价值建设的理论自觉 |
一、资本全球化与社会价值观新变化 |
(一) 资本逻辑几乎布展至全球各角落 |
(二) 资本全球化引致人的主体性变迁 |
(三) 人的主体性变迁与社会价值观新变化 |
二、世界各国掀起社会核心价值建设高潮 |
(一) 民族精神关系到国家生成和存亡 |
(二) 世界各国建设核心价值的理论自觉 |
(三) 民族国家建设核心价值的主导方式 |
三、文化自信与我国社会核心价值建设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与文化自信的进一步生成 |
(二) 化“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为“核心价值” |
(三) 促进经济发展与核心价值建设的有机互溶 |
主要参考文献 |
A、着作类 |
B、论文类 |
C、英文类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西部散文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西部散文发展的回溯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发展概述 |
第三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一) |
第一节 精神高原的坚守 |
第二节 生命意识的张扬 |
第四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二) |
第一节 苦难意识的表达 |
第二节 边缘意识的书写 |
第五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与城市体验 |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中的城市体验 |
第六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地域文化 |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西部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域外地域文化 |
第七章 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与性别意识 |
第一节 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 |
第二节 西部散文的性别意识 |
第八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与历史想象 |
第一节 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二节 西部散文的历史想象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论华语电影中的清代历史表述、想象与意义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缘起与研究立场 |
一、华语电影中的清代题材电影创作: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
二、文献与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视野与定位 |
(二)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一章 历史语境中的华语电影清代题材创作流变 |
第一节 求索:1920-1949 年的清代题材生产 |
第二节 三地发展期:1949-1980 年的清代题材电影生产 |
第三节 融合发展期:1980-2010 年的清代题材生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陆“十七年”期间在影像历史清代表述中的斗争意识与“阶级斗争”意义生产 |
第一节 大陆“十七年”期间对历史表述的总体政治倾向与清代题材面临的困境 |
一、大陆“十七年”期间对历史表述的总体政治倾向 |
(一) 强化阶级意识与斗争观念,歌颂与反对的立场非常明确 |
(二)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强调人民性 |
二、政治语境、中国性与“十七年”时期《武训传》的尴尬 |
(一) 《武训传》的历史表述 |
(二) 政治语境、中国性与《武训传》遭遇的尴尬 |
第二节 政治与阶级的身体:《宋景诗》中的身体叙述与意识形态操作 |
一、新中国电影“身体意识形态”编码机制与《宋景诗》的“身体”语境呈现 |
二、《宋景诗》:身体的意识形态化与意识形态化的身体编码 |
(一) 出场:宋景诗与慈禧的不同处理及其意识形态传达 |
(二) 身体动作姿态与影片的革命叙事 |
(三) 身体凸显与难题置换:身体呈现与《宋景诗》的英雄主题策略缝合 |
三、作为历史题材影片的《宋景诗》:身体历史叙事的主流意识形态表达 |
第三节 《林则徐》与《甲午风云》的历史策略表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创伤:不同的历史记忆书写导致意义生产的多元化 |
第一节 灾难意象与历史创伤记忆 |
一、灾难(受难)意象 |
二、女祸:创伤记忆与创伤记忆的对象化所指 |
第二节 观影疗伤与国族意义生产:从“双重他者”到自体反思 |
一、“双重他者”、记忆与民族创伤书写 |
(一) 作为“外在他者”——中华民族创伤施加者的外国人形象 |
(二) 作为“内在他者”——非我汉族族群的满清族群形象 |
二、观影疗伤与意义生产 |
三、历史反思与国族意义生产 |
第三节 小人物、民间性、爱国情怀与英雄形象塑造 |
一、小人物、民间性与死亡的意义彰显 |
二、家国意识、爱国情怀与英雄主义的彰显 |
第四节 创伤记忆与港台清代题材影片历史表述中的“政治合法性”生产 |
一、港台电影与主流政治话语 |
二、《辛亥双十》等清代题材影片的历史表述与政治身份书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表述与大众娱乐的通俗化商业想象 |
第一节 创作取材的故事性与题材处理的通俗化 |
一、野史、演义、传奇与取材通俗文艺的商业诉求 |
二、通俗小说、热门戏曲、戏剧文本的移植与商业化想象改造 |
第二节 清代题材电影叙述:动作奇观、类型模式与类型化商业改造策略 |
一、类型化的人物设置模式与策略性的商业化想象编码 |
二、强化动作性与奇观效应的类型视觉奇观营造 |
三、喜剧与喜剧化处理的商业诉求 |
第三节 视觉、奇观与女体的视觉愉悦 |
一、禁宫奇观:宫廷中的女性身体想象与消费 |
二、民间女性、消费与女明星的身体运作 |
(一) 香艳化与被消费的性感 |
(二) 服装与女明星的异装展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语电影的清代历史表述与观众认同 |
第一节 历史、表述与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的多重当下性 |
一、历史与表述 |
二、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的多重当下性 |
(一) 电影剧情本身的当下指向 |
(二) 借古喻今的文化象征寓意构建与当下接受 |
第二节 华语电影观众对清代历史叙述的影响与华人观众群体的文化认同 |
一、华语电影观众及其对清代叙述的影响 |
二、华语电影观众群体与清代历史表述之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在读博期间参与(主持)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洪秀全在美女包围中走向灭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陆初中历史教材关于“农民起义”叙述内容的比较研究[D]. 曾昕.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2]在美女包围中走向灭亡 洪秀全 英雄还是暴君?[J]. 魏文华. 时代人物, 2016(03)
- [3]瓦解与重构—镇江近代前期社会转型研究(1840-1911)[D]. 沈红亮. 南京大学, 2015(03)
- [4]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神话书写[D]. 景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7)
- [5]帝国死结:中国式农民起义[J]. 顾伯冲. 中国作家, 2013(22)
- [6]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艺术世界[D]. 丁文厚.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7]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D]. 朱继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8]论资本逻辑对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塑造及启示[D]. 刘庆丰. 武汉大学, 2013(07)
- [9]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 郭茂全. 兰州大学, 2011(09)
- [10]论华语电影中的清代历史表述、想象与意义生产[D]. 徐文明. 上海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