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黑河上游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降水,黑河流域,相似性搜索,丰枯遭遇性
黑河上游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易泽,卫晓婧,宋小燕[1](2019)在《1990-2012年黑河中上游地区降水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黑河中上游地区水文、气象站的降水观测数据,采用相似性搜索方法挖掘相似降水年内分配过程及其地理分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区域降水的丰枯遭遇性。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的年内分配过程可分为12种类型,降水的地理分区与祁连山山脉走向基本相同,相同类型的降水过程具有相似的降水成因。黑河干流水系各降水分区发生丰枯同步现象的频率在39.1%~78.3%之间,不利于黑河分水计划完成的降水发生频率较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3期)
伊有昌,董想平,杜占美,袁克全,曹守林[2](2015)在《祁连山黑河上游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初步总结了黑河上游地区铁矿分布特征,按其地理分布、成矿时代、含矿建造及成矿地质特征,可划分为走廊南山铁矿带(北带)和托勒山铁矿带(南带)两个成矿带,含矿岩系为泥钙质硅质板岩,层位延伸较稳定,具有一定的层控性,矿石具明显层纹状、条带状构造,其铁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水沉积变质型。通过对矿床成因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总结出了该地区成矿找矿模式,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本文来源于《矿产勘查》期刊2015年04期)
王婷[3](2015)在《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近25年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作为生态风险评价的一个分支,是在区域尺度上描述和评估环境污染、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因素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大小的过程。黑河流域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然而受人类活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流域出现严重的生态问题。本文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生态风险有机结合来分析该生态系统内遭受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受到生态危害程度的大小,最终为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本研究在GIS、RS技术支持下,以人类活动为风险源,选取耕地、林地、草地、居民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地和水域等六类景观类型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作为风险受体,根据景观格局和景观生态损失指数确定流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数,以此建立景观生态风险指数作为生态终点度量的指标,来反映不同景观类型所代表的生态系统受到人为干扰程度,评价流域的生态风险变化动态。主要结论有:(1)土地类型时间变化方面,1986—2000年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总的趋势是林地、草地、水域减少和耕地、未利用地和城乡、居民、工矿用地增加,这种土地类型变化过程导致了该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2000—2011年土地利用变化总的趋势是林地、草地、耕地、和城乡、居民、工矿用地增加,水域和未利用地减少,使得该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得到部分改善。土地类型空间变化方面,上游地区天然植被林地,草地面积不断减少,虽然有所恢复,但是耕地面积,城乡、居民、工矿面积不断扩大,说明生态有进一步恶化的态势。中游地区绿洲农业有较大发展,但同时由于西部大开发及本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作用,使得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水域减少速率变缓,说明生态风险略有减轻,生态环境环境略有好转。(2)从斑块水平分析可得出:自1986年以来,耕地斑块数目及面积都以增长为主要趋势;林地在第一阶段面积有所减小,在第二阶段又呈现恢复状态,但由于毁林开荒严重导致其面积最终呈减少状态;草地斑块面积变化与林地变化具相似性,但其变化原因主要是放牧;未利用地斑块面积先增加然后减少;水域斑块面积不断减小,这与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斑块面积变化成反比。从斑块类型水平分析:耕地斑块优势度呈现先增长下降趋势,其斑块优势度始终在整个流域内所占比例较小,无明显优势;林地最大斑块优势度一直处于较稳定数值。草地斑块优势度变化比较复杂,先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后又大幅回落,但其斑块优势度的主导地位在流域内不可动摇。城镇、居民工矿用地斑块优势度失踪呈现增长趋势,这与城市化导致的用地扩张密不可分。未利用地最大斑块指数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其斑块优势度逐渐消失。(3)从生态风险空间特征分析,高风险等级区主要分布在居民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地和耕地等景观中,低风险等级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景观中。居民及工矿用地是纯人为景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因此其生态风险最高;耕地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强烈的景观,其景观特征的变化完全受人类控制,因此其生态风险较高;未利用地的植被覆盖极低,岩石裸露,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受到人类活动干扰之后容易被破坏,因此其生态风险较高。从生态风险时间特征分析,生态风险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其中1986—2000年生态风险值增加较大,说明生态环境恶化较快;2000年—2011年生态风险值降低,生态环境有所好转。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在最近25年间景观拼块类型间的相互转化程度十分强烈。这主要是由于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在80年代后大肆开垦耕地过程中造成林地,草地的破坏,导致整个黑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发生了恶化。二十世纪后该区域响应政策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有了较好的改善,特别是下游地区改善最为明显,上游区域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破坏容易恢复难使得该区域的生态好转具有滞后性。从生态风险县域尺度分析。甘州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连县、临泽县,肃州区、嘉峪关市、高台县的生态风险变化值为高后低,生态环境变化为先恶化,后来有所好转。山丹县和民乐县的生态风险值变化不断增加,说明生态风险不断恶化。天骏县和刚察县生态风险值一直比较低,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最后,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提出不同的生态风险管理对策。本研究对于黑河流域中上游区域生态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刘金巍,靳甜甜,刘国华,李宗善,杨荣金[4](2014)在《黑河中上游地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黑河中上游地区2000年到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从上游、中游以及整个区域的角度综合评价了该区域的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60%以上为未利用地,2000—2010年,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大量增加,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2耕地增加以荒漠和草地转入为主;林地转入表现为草地和荒漠造林,转出主要为林地荒漠化;草地转出主要去向为造林和荒漠化,而增加主要来源于冰雪覆盖地和荒漠;未利用地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的退化。3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较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000—2010年,上游土地利用程度有所降低,中游大部分地区呈上升趋势。4由于上游山区林地面积的增加,植被覆盖下土壤的水源涵养量显着增加,土壤贮水量增加了0.764×108t。5土壤保持量由1.860×108t增加到1.899×108t,主要原因为草地转化为林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黑河流域应控制上游地区人工林面积,减少林地蒸腾量,以增加下游可用水量;适当控制中游地区耕地面积的扩张趋势,保证湿地、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用水量,维持流域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的稳定,进而持续发挥生态系统土壤保持等功能。(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4年23期)
赵铭石,勾晓华,周非飞,颉耀文,苏军德[5](2011)在《黑河中上游地区NDVI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黑河中上游地区19822006年GIMMS/NDVI数据与九个气象站逐月气象数据分析了25年来该地区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并对NDVI与温度、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年来研究区植被覆盖上升趋势明显,其中上升最明显的区域是上游干流周边草地与中游张掖绿洲一带,两区域年均NDVI与年份相关系数均达到0.5以上;NDVI的年际变化尺度上更加依赖于温度的变化,其增长趋势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暖;研究区各地春季、夏季NDVI增长比较显着,秋季趋势不明显;不同季节NDVI对温度、降水的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党素珍,王中根,刘昌明[6](2011)在《黑河上游地区基流分割及其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流是枯水期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径流组成部分,对于干旱内流河流域水文模拟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1979年-2008年莺落峡水文站的实测流量资料,采用数字滤波法中的单参数数字滤波法和递归数字滤波法对内陆河流域黑河上游的流量过程进行了基流分割研究。探讨了黑河上游年基流量和基流指数BFI的年内与年际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水平年基流指数BFI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黑河上游基流量年内变化为先增后减,峰值出现在8月份,基流指数则是先减后增,6月份最小。受气温升高和融雪径流影响,黑河上游基流量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而基流指数呈减少趋势。在不同水平年,枯水年份的平均基流指数BFI为0.577,平水年为0.551,丰水年为0.521。(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1年12期)
张耀宗,张勃,刘艳艳,张多勇[7](2011)在《黑河中上游地区最高、最低气温非对称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法、复值Morlet小波及Mann-kendall突变检测等方法,对黑河中上游地区1960—2009年最高、最低气温非对称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年和四季的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明显增温趋势,最低气温空间上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方向依次递增,最高气温在流域东部和西南部为强增温区.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的突变点为1994年,最低气温变化的突变点为1989年.黑河中上游地区最高气温年变化具有明显的14a振荡周期,而最低气温主振荡周期为12a.(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杜自强,王建,李建龙,杨峰,杨齐[8](2010)在《黑河中上游典型地区草地植被退化遥感动态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黑河中上游草地植被的典型区域,利用卫星遥感、GIS以及GPS定位测量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和采样测定,构造基于地面实测数据的草地植被退化指数,建立草地植被退化的遥感监测模型,并利用研究期2003年TM影像GPS定位点所对应的灰度数据,对1986年TM影像进行辐射特征标准化处理,监测草地植被退化的时空变化规律,旨在探讨通过TM影像数据结合野外样方数据,简单而快速评价草地植被退化的定量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草地样方实测数据,分析草地植被退化地面评价指标与遥感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草地植被退化的遥感评价模型,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监测和评价区域尺度的草地植被退化。研究区1986年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的面积分别为499.86、772.67和916.74km2,2003年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的面积分别为322.23、815.20和1015.84km2。从草地植被的变化幅度、变化趋势和变化强度方面对比分析1986年和2003年的草地植被退化情况表明草地植被退化过程是一种慢速的渐变过程,重度退化、中度退化的比例较高而且呈增长趋势,总体态势仍旧呈现退化加剧、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变化格局。草场退化呈现由草原草场向荒漠化草原草场再向荒漠化草场演替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刘艳艳,张勃,张耀宗,康淑媛[9](2009)在《1960年至2005年河西干旱区的日照时数变化时空特征分析——以黑河中上游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复值Morlet小波分析及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法,并借助地统计软件ArcGIS(9.X)对黑河中上游1960年~2005年日照时数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近50年来年均日照时数呈现增加趋势,β值为18.57;春、夏、秋、冬四季日照时数均为上升趋势,β值分别为7.13、7.72、3.18和6.96;②年、季节的日照时数变化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对于年均日照时数而言,酒泉、金塔、鼎新一线为日照时数升降的分界线,以北为主要的上升趋势区,升幅大于8.0h/年;以南则主要表现为下降趋势,降幅在(1.9~31.5)h/年;③日照时数年变化具有12年左右的主振荡周期和5年左右的次振荡周期,年代际特征明显。日照时数在1975年开始由显着增加趋势变为不明显的减少趋势;④年、夏冬两季日照时数的变化主要是大气中云量变化引起的,而春秋两季日照时数变化的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09年09期)
刘义花,汪青春,马占良,刘晓琳,阎英[10](2009)在《利用多条树轮重建黑河上游地区540年径流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黑河上游不同地区的多条树轮年表及该区域降水量、气温和径流量的统计分析,探讨了黑河上游地区树木年轮与径流量的对应关系,重建了黑河上游地区自1450年以来径流量的变化,并进行了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径流量的枯水年份稍高。统计得到13个丰水段,累计年份273年,约占总年数的50.6%,相应的枯水段12个,累计年份267年,约占总年数的49.4%,并发现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径流量的中、短周期(45、39、34、3、2a)变化明显。(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09年03期)
黑河上游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初步总结了黑河上游地区铁矿分布特征,按其地理分布、成矿时代、含矿建造及成矿地质特征,可划分为走廊南山铁矿带(北带)和托勒山铁矿带(南带)两个成矿带,含矿岩系为泥钙质硅质板岩,层位延伸较稳定,具有一定的层控性,矿石具明显层纹状、条带状构造,其铁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水沉积变质型。通过对矿床成因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总结出了该地区成矿找矿模式,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黑河上游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易泽,卫晓婧,宋小燕.1990-2012年黑河中上游地区降水特征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2].伊有昌,董想平,杜占美,袁克全,曹守林.祁连山黑河上游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J].矿产勘查.2015
[3].王婷.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近25年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动态评价[D].西北师范大学.2015
[4].刘金巍,靳甜甜,刘国华,李宗善,杨荣金.黑河中上游地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水土保持服务功能[J].生态学报.2014
[5].赵铭石,勾晓华,周非飞,颉耀文,苏军德.黑河中上游地区NDVI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6].党素珍,王中根,刘昌明.黑河上游地区基流分割及其变化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11
[7].张耀宗,张勃,刘艳艳,张多勇.黑河中上游地区最高、最低气温非对称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8].杜自强,王建,李建龙,杨峰,杨齐.黑河中上游典型地区草地植被退化遥感动态监测[J].农业工程学报.2010
[9].刘艳艳,张勃,张耀宗,康淑媛.1960年至2005年河西干旱区的日照时数变化时空特征分析——以黑河中上游地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9
[10].刘义花,汪青春,马占良,刘晓琳,阎英.利用多条树轮重建黑河上游地区540年径流量[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