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温汤浸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温汤浸种
温汤浸种论文文献综述
董友磊[1](2016)在《蔬菜温汤浸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核心技术(1)使用冷水和热水对制温水,温度到达55℃即可,通常冬季采用两份开水对一份冷水。(2)将种子装入尼龙网袋并封好袋口,做好标签,然后放入热水中反复浸泡,使种子受热均匀。(3)将种子置于55℃温水中浸泡15~20分钟,然后再置于30℃温水中浸泡5小时,南瓜种子需12小时。(4)针对西瓜、苦瓜等种子催芽时(本文来源于《农家致富》期刊2016年24期)
李菁博[2](2014)在《温汤浸种技术在中国推广和改进的历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温汤浸种作为一项简便、实用的种子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防治多种种传病害,曾在欧、美多国广泛推广。20世纪初此项技术被引入中国,并不断改进、优化,使之更适合我国国情,对防治种传病害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朱凤美等学者为温汤浸种技术的推广和改进做出突出贡献,而"叁开一凉"法成功地用于棉籽防病、催芽处理则是温汤浸种技术推广和改进成熟的标志,是新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理论联系实际,走群众路线的成功典范。(本文来源于《古今农业》期刊2014年04期)
陈昱君,王勇,刘云芝,杨建忠,向飞军[3](2013)在《温汤浸种对Alternaria panax whetz所致种腐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汤浸种是一种物理的消毒方法,即借助一定温度在恒温或变温的条件下,杀死潜伏或沾附在种子内外的病菌。通过对不同温度梯度下不同时间处理与叁七出苗率关系的研究,明确适当的高温处理对叁七的发芽无不良影响。在30~40℃,浸种时间在25 min以内,其出苗率均在91%以上。采取人工接种病原后进行温汤处理表明,除30℃/5~10 min的处理防效较差外,各处理防效均在75%以上。综合出苗率、对种腐控制效果及安全生产等多因素考虑,建议生产上进行温汤浸种时,水温控制在35~40℃,浸种时间15~20 min为宜。(本文来源于《文山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宋慧,应泉盛,王迎儿,姚杰,贺文强[4](2010)在《温汤浸种与嗑种对瓠瓜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温汤温度与时间,以及浸种后嗑种子的方法处理瓠瓜种子,结果表明:55~60℃温汤浸种20min,30℃温汤浸种19h,瓠瓜种子发芽率高,发芽整齐,适用基因型范围广。嗑种处理对提高供试瓠瓜材料的发芽能力没有显着作用。70~75℃高温烫种后浸种时间不宜超过19h。(本文来源于《中国种业》期刊2010年S1期)
刘玲,王殿纯,王广华,李显日[5](2010)在《辣椒温汤浸种法催芽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温汤浸种法操作简单,在辣椒催芽中较为常见。将种子用布包好,置于55℃水中,搅动15min,再用室温的水浸泡6~8h,然后置于28~30℃人工气候箱内催芽,出芽快的品种2昼夜即可出芽50%以上,出(本文来源于《上海蔬菜》期刊2010年03期)
孙玉河,李怀智,霍振荣,庞金安[6](2010)在《温汤浸种对华北型黄瓜种子休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型黄瓜杂交一代津春5号与黄瓜津优1号种子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休眠现象,而温汤浸种能明显提高其发芽能力,具有打破休眠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纪念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建所二十五周年论文摘要集(2001—2010)》期刊2010-05-22)
张鲁刚,张静[7](2006)在《几种芸薹属作物的温汤浸种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秦白2号、秦白3号白菜,秦甘70甘蓝,陕油8号、陕油10号和甘杂1号油菜品种为试材,进行了温汤浸种时间和晾干试验,结果表明:白菜、甘蓝、油菜不同作物对温汤的耐受力不同,白菜比较耐温汤,而油菜不耐温汤;同一作物,不同品种耐温汤也有差异,白菜中秦白2号较秦白3号耐温汤,油菜中陕油8号和陕油10号较甘杂1号耐温汤。对白菜和甘蓝品种来说,温汤浸种的最佳时间应是5~10min,超过10min其发芽率明显降低。对油菜品种来说,温汤浸种的最佳时间应是5min。因此认为,对于种皮较薄的十字花科作物等不提倡温汤浸种,而取代以药剂处理比较好。(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06年10期)
常智善,张芬琴,王治江,魏生龙[8](2006)在《药剂拌种与温汤浸种对胡萝卜斑枯病防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60℃温汤浸种10 min和0.3%叁唑酮药剂拌种,可使胡萝卜斑枯病发病率比对照分别降低30.6%和46.0%;胡萝卜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0.2 kg/m2和0.4 kg/m2。(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06年02期)
孙玉河,李怀智,霍振荣,庞金安[9](2002)在《温汤浸种对华北型黄瓜种子休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型黄瓜杂交一代津春5号与黄瓜津优1号种子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休眠现象,而温汤浸种能明显提高其发芽能力,具有打破休眠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02年03期)
杨希哲,付图强[10](1993)在《对温汤浸种孵化法的实施标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通过对原种秋星,苏_3×秋_3,781的温汤浸种孵化试验,初步认为:温汤浸种孵化法不仅能应用于多化性品种,而且对现行二化性品种也同样有效。秋星在汤温为125~127°F时,浸汤时间4~8秒。苏_3×秋_3在汤温为127~129°F时,浸汤4~6秒。781在汤温为125~129°F时,浸汤4~5秒,其总孵化率和实用孵化率都显着高于其它处理,达到实用化水平。(本文来源于《蚕学通讯》期刊1993年03期)
温汤浸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温汤浸种作为一项简便、实用的种子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防治多种种传病害,曾在欧、美多国广泛推广。20世纪初此项技术被引入中国,并不断改进、优化,使之更适合我国国情,对防治种传病害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朱凤美等学者为温汤浸种技术的推广和改进做出突出贡献,而"叁开一凉"法成功地用于棉籽防病、催芽处理则是温汤浸种技术推广和改进成熟的标志,是新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理论联系实际,走群众路线的成功典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汤浸种论文参考文献
[1].董友磊.蔬菜温汤浸种方法[J].农家致富.2016
[2].李菁博.温汤浸种技术在中国推广和改进的历史分析[J].古今农业.2014
[3].陈昱君,王勇,刘云芝,杨建忠,向飞军.温汤浸种对Alternariapanaxwhetz所致种腐控制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3
[4].宋慧,应泉盛,王迎儿,姚杰,贺文强.温汤浸种与嗑种对瓠瓜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0
[5].刘玲,王殿纯,王广华,李显日.辣椒温汤浸种法催芽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蔬菜.2010
[6].孙玉河,李怀智,霍振荣,庞金安.温汤浸种对华北型黄瓜种子休眠的影响[C].纪念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建所二十五周年论文摘要集(2001—2010).2010
[7].张鲁刚,张静.几种芸薹属作物的温汤浸种试验[J].长江蔬菜.2006
[8].常智善,张芬琴,王治江,魏生龙.药剂拌种与温汤浸种对胡萝卜斑枯病防效研究[J].植物保护.2006
[9].孙玉河,李怀智,霍振荣,庞金安.温汤浸种对华北型黄瓜种子休眠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02
[10].杨希哲,付图强.对温汤浸种孵化法的实施标准探讨[J].蚕学通讯.1993
标签:温汤浸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