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完善执政体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华超[1](2021)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世界政党政治340余年的历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170余年的历史,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强弱都是政党生存与发展乃至执政长久与否的关键驱动。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世界上一些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表明,无论是通过和平选举手段上台执政的政党,还是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的政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都会因执政理念僵化、执政基础萎缩、执政方式落后等造成执政能力的退化。政党的执政能力退化不仅会引发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危机,甚至会带来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需要以史为鉴,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政党执政兴衰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只有始终围绕党的建设主线,不断提升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化解和抵御执政风险与挑战,有效应对“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避免犯颠覆性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源自于历史,是人民的选择,但这绝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当前,党执政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风险”说明,党的执政安全问题仍然突出。党能否破解政党执政兴衰存亡的“历史周期率”难题,跳出政党执政的“塔西佗陷阱”、社会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等,仍然需要接受时代地拷问和检验。因此,在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和维护党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和重中之重。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百年大党,从创建到执政,其执政理念、执政方式都在因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和改进完善。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也随之日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是结合党执政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考验,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持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同时,基于党对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要求全党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积极推进党的执政转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既具有政党的一般属性和功能,又具有其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党的执政转型,党的执政转型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考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一是必须清楚政党与执政党、党的领导与执政、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充分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二是必须要围绕执政能力的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之中,创新执政理念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灵魂,意在重点解决为谁执政的问题;厚植执政基础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基,旨在明确靠谁执政的问题;完善执政方式是党执政能力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主要回答怎样执政的问题。三是必须要十分清楚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是其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总体而言,首先从理论层面理清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等,对弄清党为什么能够长期执政、靠什么进行长期执政,以及如何在未来继续长期执好政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执政,若从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局部执政活动算起,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从大革命失败到新中国成立,是党的局部执政时期。在这22年的局部执政实践当中,党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经验和党的建设经验,为党执政培养和储备了一批难得的执政人才,为党执政作了充分准备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党22年局部执政实践当中,由于长期以农村为基础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它部分地塑造了党在意识形态和执政信念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对党执政后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召开,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快速得到恢复发展、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党的执政地位日益稳固,党的执政取得显着历史性成效。党的八大系统总结了执政7年以来的经验与不足,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但是,随后由于党内“左”的指导思想日益发展和对党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的严重误判,以致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于是,通过频繁开展群众政治运动、消灭党内外的“阶级敌人”,也就成为了当时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方式。特别是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在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党和国家权力被过分集中,党作为执政党的权力逐渐发生异化,政党国家化倾向日趋明显,并最终演变为以党代政。后又经两年徘徊时期,在异化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思维支配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被严重削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和损失。究其根源在于,一是由于此前党长期处于农村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之中,党在全面执掌国家政权以后,仍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对敌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方式进行治国理政。二是作为执政党,出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与执政地位的需要,党希望能够简单通过继续保持自身的革命性质、品质和精神,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来彻底完成社会革命任务。但作为执政党,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既是缺少执政经验的表现,也是执政能力有所不足的表现。其最终带来的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有序发展,而是“左”的错误思想在党内外的滋长蔓延。其直接表现即是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被过分强化和不适当运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标志着党的执政和执政能力建设进入了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党在改革开放前经历的重大执政挫折,使党坚定了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通过关于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拨乱反正,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路线。同时,它也使党充分认识到,只有牢牢抓住党的建设主线,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勇于自我革命、人民衷心拥护、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改革开放以来,党鉴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因民主与法制被践踏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以及国外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结合当时国内外不断变幻的执政环境与形势,党希望能够通过不断推进深化改革、创新执政理念、完善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来正确处理和规范党与政府的关系,并逐步推进党由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思维和方式治国理政的党,向注重实现“四个自我”,崇尚法治和制度之治,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党转型。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党便开始着力恢复和重建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并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其目标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树立强有力的国家法律与制度权威,并用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法制体系规范权力运行,压缩权力的寻租空间,真正确保权为民用和实现依法、科学、民主执政,同时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制度化、法制化。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的执政环境、执政考验,新时代对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在已有丰富执政经验和充分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出发,适时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这不仅是党在新时代对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积极回应,更是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执政转型的最好体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结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立足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积极创新党的执政理念、厚植的党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继续深入推进党的执政党转型。新时代,党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其最终旨归在于要彻底杜绝“左”的泛政治化运动对党和国家制度与法律法规的任意践踏,更加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和制度体系,注重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进而实现制度治党、制度治国与制度治权的“制度之治”。与此同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党科学、依法、民主执政,就是要彻底改变以往几乎完全由党和政府包揽主导一切,过多依靠党和政府政策与科层官僚化部门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和行政命令进行治国理政的方式。旨在突出强调党作为执政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网络化治理主体的横向协同与纵向垂直联动。因此,新时代党作为执政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团结各方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满足多元诉求、维护各方利益,更加主动采取通过共同协商、拓宽参与渠道、倾听人民声音、科学制定政策、强化执行监督等,以此来不断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通过考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得失可以发现,一个政党能否实现长期执政、有效执政,关键在于这个政党能否因时代变化而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进而合理有效地推进自身的适应性变革。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由于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特殊角色担当,在充分汲取党以往执政经验和教训,以及国外一些政党特别是苏联共产党因执政能力退化而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新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是推进执政转型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真谛。二是要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其中,完善党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三是要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新时代党要始终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要始终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和坚持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同时,还要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人”就是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锻造党的执政人才队伍,就是要始终坚持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不断健全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完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科学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以便形成良性循环的选才用才氛围和政治生态,让真正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最后,要始终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发挥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只有这样,党才能不断提高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把握两个大局,进而才能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汪如磊[2](2016)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历史、现实的理论和对策研究。论文研究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升执政绩效,优化执政体制、机制,增强党的政治社会化能力,在民众中树立、维护和巩固良好的执政形象问题。论文紧扣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这一主题,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思路,总结经验、梳理理论、提出对策。论文从基本理论解析入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开展研究。论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导论主要阐释了执政形象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研究的难点、创新、限度。第一章是理论解析部分。本章是论文的逻辑起点。围绕“是什么、为什么”的思维逻辑,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阐述。1.政党执政是党的执政形象的逻辑前提。分析现代政治条件下政党执政的内在逻辑及其规定性,认为,在社会-国家-政党分析框架下,政党执政具有内在规定性,赢得社会支持,实现有效治理,推动社会进步,解决执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问题,既是政党执政的逻辑,也是政党执政形象的逻辑前提。2.党的执政形象原理分析。对“形象”、“政党形象”、“政党执政形象”、“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内涵、外延及其影响要素进行学理剖析。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掌握、运用国家政权,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政治、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的进程中,党的自身建设,党的执政实践、执政绩效,党的执政体制、执政机制等在民众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关于党的整体性的评价和认识,是党重要的执政资源和软实力,是民众对党内化于心的一种情感反应,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外在表现。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在执政条件下的外在表现和具体化、现实化。论文从执政形象主体、执政形象构成内容、执政形象发展、执政形象效应范围及相关重要范畴等五个维度对党的执政形象的外延进行总结;从理论上归纳概括了影响党的执政形象的四个主要要素,即,党的自身建设、党的执政绩效、党的执政体制、执政机制和党的政治社会化。第二章是历史探析部分。本章分三个大的时期对党的执政形象进行历史考察、梳理。建国前的局部执政时期是党执政形象的初创时期;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党执政形象曲折发展、异化时期,主要考察从革命理念向执政理念的艰难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国家制度建设遭到严重破坏、政党支配国家和社会的形象;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形象的修复、重塑,主要考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探求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努力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形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形象。第三章是问题剖析部分。本章把视野放在当代中国,通过对新形势下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党的自身建设、党的执政绩效、党的执政体制、执政机制、党的政治社会化状况的分析,探讨党的执政形象面临的现实挑战。第四章是对策研析部分。围绕党的执政形象的要素内涵,探讨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形象问题。论文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党的形象主体建设;二是加强执政绩效建设;三是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四是尊重传播规律,形塑良好形象。结语主要是对全文进行总结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高金华[3](2015)在《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对其执政实践活动的理性把握,是党关于执政活动及其执政规律所持的总体认识和科学总结,是执政实践的根本指导原则。执政理论不同于执政方略、执政理念,而是用以指导执政党执政实践具体活动的总方针,是执政党科学确立执政理念、正确选择执政方式、充分利用执政资源以及改善执政环境的总的指导原则。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因此,党制定的路线方针、制度策略势必会影响到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发展进步。这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以及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面对而又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历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史地位变化、由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的转变。从毛泽东到胡锦涛,进行了长期探索并力图解决执政这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具体的执政实践中形成的执政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进行探索。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再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后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从注重政治斗争,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展到注重经济建设,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在不断总结执政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执政理论的深入发展。历史证明,党的执政理论的创新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实现党的执政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我们党才能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方法,才能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习近平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等。有鉴于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迫切需要新的执政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因此,科学提炼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实践和执政理论,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王海军[4](2013)在《论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系统建构——基于党的执政体制的分析》文中提出从某种程度上讲,党的整体执政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党执政的体制和机制,而这些体制和机制实际上正是我国政治体制中最核心的问题。通过建立与完善科学的执政体制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中国共产党当前和今后发展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从执政体制视角下研究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问题,对于丰富党的执政理论及推动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常黎峰[5](2013)在《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民主执政的根本要求——以改进优化党的执政体制为视角》文中指出民主执政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执政党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追求在执政活动中的应有体现。在当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的执政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国家学说与我国国情实际相结合、构建新型人民国家政权的伟大创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毋庸置疑的强大优势和生命力,它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民主执政的根本制度平台。着眼执政体制的改进优化,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进一步彰显和释放其制度潜能,对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落实民主执政具有特殊重大的意义。
姜代兵[6](2012)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创新研究》文中认为2004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全会中首次使用执政体制概念之后,学术界对党的执政体制研究如雨后春笋。从最初探讨执政体制概念、特性、历史演变溯源理论研究,逐步将研究视角转入执政体制创新、相关环境和主要实现路径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党的执政体制创新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加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创新研究是党的执政理论尤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执政体制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持续的改革与创新。因此,深入研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推进党的执政体制的科学化,无疑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尤为重要的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极其重要问题。本文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导论部分,论述本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基本内涵、特征;第一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历史轨迹,分析了各个时期的特点;第二章,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问题、制约因素及空间拓展;第三章,探索新时期党的执政体制创新的原则与路径。
申富强[7](2012)在《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尝试着从执政理念、执政体制、执政方略、执政基础、执政风险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局部执政实践和在全国执政后历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执政实践,认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旧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握了当时中国社会运动的规律,寻找到了“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进而实现了中国革命胜利并领导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又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新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执政主题,在历经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全面执政实践中,再次把握了当代中国社会运动的规律,走上了一条“与时俱进,用发展服务人民,科学对待政权”的特色执政道路,指引中共实现了长期执政,取得了辉煌的执政成就。这条道路,笔者将其称之为:“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同时并认为,这条道路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创新,而且还是中国共产党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主要论述了本文选题的缘由和开展研究的意义以及当前的相关研究现状。认为时代需要研究这个课题。它的提出使中国特色道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理论整体,并使得总结和论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正确把握中国社会运动规律而从革命走向执政的历史更全面、更科学、更贴切,更符合逻辑,更具有说服力。研究这一课题,不仅能全面科学地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而且能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更好地把握执政规律,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孕育与诞生。本章从回顾国民党丧失大陆执政地位的原因着手,然后从执政理念、执政体制、执政方略、执政基础、执政风险五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局部执政、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及其在解放战争时期领导创建新中国前夜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认为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孕育和萌芽阶段,不仅为新中国成立后全面执掌国家政权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而且实现了其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革命道路到执政道路的转变,影响了其建国后的执政实践。第三章:开局与转折。本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由正确到失误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实现了执政道路的转折的执政实践。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更加认识到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执政愿望是美好的,在成功实施社会主义改造方略后,由于中国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执政的认识还不全面,导致了后来在执政实践中忽左忽右,以至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执政失误。这一时期,其执政体制虽受到了严重破坏,但其执政基础依然牢靠,对执政风险的措施依然有力,并积累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总体上还是取得了较大执政成绩,并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执政道路的成功转折,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合格的执政党。第四章:演进与拓展。本章主要探讨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不断演进和成功拓展的执政实践。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排除了左和右的干扰,牢牢把握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执政主题,恢复和完善了执政体制,成功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执政方略,开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落实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三步走”宏伟蓝图,并取得了辉煌的执政成就,执政基础继续扩大和巩固,对执政风险的预防措施进一步完善,为其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增强,执政道路充满了无限希望。第五章:结语与展望。本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实践意义,并尝试界定“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涵义,实现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并指出这条道路和特色革命道路一起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的必然选择。同时,根据当前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的实际,指出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和不断变化的执政环境,科学对待政权,走符合自身实际国情的特色执政道路,否则就会不可避免地丧失执政地位、断送执政道路。中国共产党正是牢牢把握了这一点,从而对未来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充满信心,同时也给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事业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谭鹏[8](2011)在《党的执政体制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文中认为党的建设科学化表明了我们党对于党的建设规律整体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思想建党、制度建党、方法建党的系统观念在党的建设领域中得以深化和发展。党的执政体制是对党的建设和党的执政的系统表达,是科学管党建党的政治前提,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在党长期执政的视野下探索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实践途径,要求我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以完善的执政体制保障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上,以整体的体制合力确保党的建设科学发展,推动党的事业顺利前进。
谢嘉梁[9](2010)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问题的多维理论探索》文中提出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构建富于实践特色与时代气息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学,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就近年来学界关于该课题研究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进行了简要总结和综合述评,以期深刻洞悉和准确把握该领域的薄弱环节、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供广大学界同仁学习和研究时参考与借鉴。
唐秀玲[10](2010)在《历程与走向:党的执政体制改革创新30年》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深刻反思权力高度集中的传统执政体制的种种弊端开始,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科学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等原则,并按照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质要求,明确党的执政体制改革创新的基本方向就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健全完善执政体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健全完善执政体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基本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相关概念与内容 |
一、政党与执政党 |
二、党的领导与执政 |
三、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 |
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
一、党的执政理念 |
二、党的执政基础 |
三、党的执政方式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党建设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建设理论 |
二、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 |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培养党的革命斗争能力 |
一、依靠正确革命政策巩固根据地政权 |
二、党的革命策略正确源于调查研究 |
三、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斗争胜利之本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局部执政增强党的执政信心 |
一、指导中国革命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二、抗战时期局部民主执政实践影响深远 |
三、思想与组织建设并重是党的建设特色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锻炼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
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制定实施政策 |
二、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终结民国政治逻辑 |
三、围绕工作重心转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 |
第一节 全面探索时期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背景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彻底完成 |
二、新中国安全依然在遭受着严重威胁 |
三、整党和党的建设任务艰巨且刻不容缓 |
第二节 革命化执政理念内蕴于党的执政能力 |
一、必须以革命手段解决革命未竟事业 |
二、革命化思维根植于党的灵魂深处 |
第三节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
一、合理运用阶级斗争有助巩固执政基础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则有损执政之基 |
第四节 “左”的运动严重弱化党的执政能力 |
一、政治运动仅适用于战争年代与特殊时期 |
二、“运动主义”必然践踏法制与正常秩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 |
第一节 党执政能力建设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是当务之急 |
二、国内政治风波与苏东剧变带来执政危机 |
三、新世纪急需创新发展理念解决执政难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坚守执政为民理念 |
二、更加关注民主与法制在执政中的作用 |
三、改革限制社会主义发展的执政体制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
二、提出践行“三个代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三、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党的执政方式转型 |
第四节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以“党的建设科学化”锻造新型政党 |
二、坚持“以人为本”巩固党的执政之基 |
三、强调一体推进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 |
第一节 新时代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 |
一、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二、一个“转化”与两个“没有变”是最大国情 |
三、党同时面临“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 |
第二节 、创新执政理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坚持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 |
二、明确以提升党的政治能力为统领 |
三、坚决以提高党的法治能力为重心 |
第三节 厚植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坚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
二、坚持以增强党的思想引领能力为支柱 |
三、强调以提升党的群众工作能力为基础 |
第四节 完善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强化以提升党的应急处突能力为先手 |
二、增强以抓落实与改革攻坚能力为保障 |
三、注重以制度规范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 |
四、把全面依法治国与特色民主协同推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启示 |
第一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执政转型动力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民主政治真谛 |
第二节 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
一、完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 |
二、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 |
三、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 |
第三节 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一、注重把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 |
二、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 |
三、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 |
第四节 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 |
一、健全的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是基础 |
二、完善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是关键 |
三、科学的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是目标 |
第五节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 |
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
二、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
三、不断坚持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四、研究目的、思路、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创新、限度 |
(一)研究难点 |
(二) 创新之处 |
(三) 研究限度 |
第一章 党的执政形象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党的执政形象的内涵分析 |
一、形象 |
二、政党形象 |
三、政党执政形象 |
四、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 |
第二节 党的执政形象的外延、影响要素 |
一、党的执政形象的外延 |
(一)从主体角度看,党的执政形象包括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形象 |
(二)从构成内容看,党的执政形象分为执政绩效形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形象、作风形象 |
(三)从发展过程看,党的执政形象分为历史形象、现实形象和未来形象 |
(四)从效应范围看,党的执政形象分为整体形象和局部形象 |
(五)从涉及重要范畴看,党的执政形象与国家形象、政府形象紧密相关 |
二、党的执政形象的影响要素 |
(一)党的自身建设 |
(二)党的执政绩效 |
(三)党的执政体制、机制 |
(四)党的政治社会化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局部执政”时期党的执政形象 |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形象 |
二、重视民主法制建设的执政形象 |
三、代表工农劳苦群众利益的执政形象 |
四、“创造第一等工作”的执政形象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执政形象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执政形象 |
(一)力争社会主义前途的执政形象 |
(二)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的执政形象 |
(三) 构建有利的国内外执政环境形象 |
(四) 狠抓“执政党”建设的形象 |
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执政形象 |
(一) 坚定走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执政形象 |
(二)“政党支配社会”的执政模式形象 |
(三)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敢于承担责任的作风形象 |
三、十年“文革”时期党的执政形象的破坏 |
(一)执政理念严重扭曲 |
(二)经济社会发展遭受巨大损失 |
(三)执政党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形象 |
一、邓小平党的执政形象思想 |
(一) 建设一个“全党成熟”的执政党形象 |
(二)锐意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执政形象 |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执政形象 |
(四)“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执政形象 |
(五) 开创党风建设新路子,坚决惩治腐败的执政形象 |
二、江泽民党的执政形象思想 |
(一)鲜明的旗帜形象 |
(二)提出“两个先锋队”,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的执政形象 |
(三)提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 |
三、胡锦涛党的执政形象思想 |
(一) 推动科学发展的执政形象 |
(二) 提出“执政理论建设”命题,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形象 |
(三)保持党的先进性形象 |
(四)保持党的纯洁性形象 |
四、习近平党的执政形象思想 |
(一)提出“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新理念的形象 |
(二)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三)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民族力量的形象 |
(四)提出“适应新常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形象 |
(五)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形象 |
第三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党执政形象的现实挑战 |
第一节 党的自身建设存在诸多不适应 |
一、党的思想建设方面 |
二、党的组织建设方面 |
三、党的作风建设方面 |
四、党的反腐倡廉方面 |
五、党的制度建设方面 |
第二节 党的执政绩效存在诸多不协调 |
一、经济新常态的挑战 |
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
三、执政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 |
第三节 党的执政体制、机制存在诸多不健全 |
一、执政体制不够优化 |
二、执政机制不够健全 |
第四节 党的政治社会化存在诸多不习惯 |
一、政治文化变迁的挑战 |
二、政治社会化呈现新特点 |
三、政治社会化的新挑战 |
第四章 巩固党的执政形象的思路探析 |
第一节 加强党的形象主体建设 |
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
二、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
三、抓好党的基层建设 |
第二节 加强党的执政绩效建设 |
一、坚持科学的执政理念 |
二、牢固树立执政成本意识 |
第三节 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 |
一、把握新时期党群关系的新特点 |
二、探索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 |
第四节 尊重传播规律,形塑良好形象 |
一、发挥党媒的政治传播功能 |
二、重视媒体的社会舆论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文章的基本框架及重要概念 |
(一) 文章的基本框架 |
(二) 执政理论的科学内涵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创立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和毛泽东执政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执政实践 |
(二) 党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执政实践 |
(三)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执政实践 |
二、毛泽东执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 跳出历史周期律,走民主新路 |
(二) 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 |
(三)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四) 善于建设一个新社会 |
(五) 国情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 |
三、毛泽东执政理论的历史地位 |
第二章 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的变迁与邓小平执政理论的发展 |
(一) 新时期党的执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 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 |
(三) 邓小平执政理论的发展历程 |
二、邓小平执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 部分人和地区先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 |
(二) 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与巩固执政基础 |
(三) 以法治国的执政方略 |
(四) 党政分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五)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
(六) 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三、邓小平执政理论的重要意义 |
第三章 江泽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的丰富与创新 |
一、江泽民执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一)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党的十四大时期 |
(二) 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五大时期 |
(三) 党的十五大至党的十六大时期 |
二、江泽民执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 执政理念的升华 |
(二) 执政基础的拓展 |
(三) 依法治国的执政方略 |
(四) 执政资源的开发 |
三、江泽民执政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
第四章 胡锦涛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的推进与深化 |
一、胡锦涛执政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 当代世界局势机遇和挑战并存 |
(二) 新时期国内的基本环境 |
(三) 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新变化 |
二、胡锦涛执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二)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三)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
(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
(五) 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六)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七) 盛世思危 |
三、胡锦涛执政理论的现实意义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的启示 |
一、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 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
(二) 健全党的执政体制,为执政理论创新提供制度保证 |
(三)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实现执政理论创新的前提 |
(四) 优良的党风是实现执政理论创新的基础 |
(五) 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实现执政理论创新的关键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的基本经验 |
(一) 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时俱进 |
(二) 总结党的执政经验,同时注重借鉴其他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 |
(三) 必须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培养高素质理论人才,不断推进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丰富和发展 |
(四) 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历史地位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论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系统建构——基于党的执政体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执政体制体现政党执政的整体认识和系统思考 |
二、厘清执政体制基本架构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理论前提 |
第一, 党政体制: |
第二, 党群体制: |
第三, 党际体制: |
第四, 党内体制: |
三、执政体制视角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系统建构 |
(一) 进一步健全党自身的领导体制和各项制度 |
(二) 完善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体制 |
(三) 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
(四) 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
(5)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民主执政的根本要求——以改进优化党的执政体制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与党的执政体制的关系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价值预设及其特色优长 |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根本制度平台 |
(6)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五、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体制的历史轨迹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局部执政条件下对执政体制的初探 |
二、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初期党的执政体制的摸索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体制改革与完善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改革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三、 新时期党的执政体制创新的空间拓展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创新的原则与路径 |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创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创新的动力 |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创新的理论构想 |
四、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创新的现实路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本课题的缘起和开展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缘由 |
(二)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三) 本课题的研究特色与试图实现的创新之处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学界对中共“执政规律”的研究现状 |
(二) 学界对中共四代领导人“执政思想”的研究现状 |
(三) 学界对中共“执政经验”的研究现状 |
(四) 学界对中共“执政党建设”的研究现状 |
(五) 学界对“中国模式”及“中国道路”的研究现状 |
(六) 部分国外学者对中共执政实践的关注 |
(七) 时代需要一个研究中共长期执政问题的科学命题 |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回答的关键问题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拟回答的关键问题 |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选择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孕育与诞生 |
一、国民党政权没有跳出中国历史周期率的怪圈 |
(一) 国民党执政地位的取得及其政权的隐患 |
(二) 国民党执政后的实践及失误 |
二、中共的诞生及土地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的理论与实践 |
(一) 中共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
(二) 古田会议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和对苏区局部执政的奠基 |
(三) 明确执政理念,为夺取全国政权指明方向 |
(四) 建立执政体制,为工农行使专政权力提供保障 |
(五) 实施有效的执政方略,确保经济建设实效 |
(六) 积极巩固执政基础,防范执政风险 |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熟与抗日战争时期局部执政的理论与实践 |
(一) 遵义会议为中共抗日战争时期的局部执政提供了前提 |
(二) 与时俱进,调整完善抗日根据地的执政理念 |
(三) 建立抗日根据地相应的执政体制 |
(四) 科学实施执政方略,推动抗日根据地经济发展 |
(五) 巩固抗日根据地执政基础,积极扩大执政资源 |
(六) 整顿党的作风,提高在抗日根据地的执政能力 |
四、中共创建新中国前夜的执政准备和中共特色执政道路的诞生 |
(一) 明确创建新中国的目标,确立中共的执政地位 |
(二) 整建解放区的执政机制,构划全面执政新体制 |
(三) 实施工作重心转移,确立新的执政方略 |
(四) 牢牢掌握执政资源,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五)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做好抵御执政风险的各项准备 |
(六)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诞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开局与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理念 |
(一) 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执政理念 |
(二) 中共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后10年的执政理念 |
(三) 中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执政理念 |
(四) 1976-1978年间中共执政理念的回归 |
二、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体制 |
(一)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运行与停滞 |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行和停滞 |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和挫折 |
(四) 文革时期执政体制的异化 |
(五) 政治体制生活秩序的恢复 |
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方略 |
(一)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建社会主义制度 |
(二) 以苏联为戒,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三)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执政方略的成效 |
四、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基础 |
(一) 完善农村政策,巩固群众基础 |
(二) 壮大工人阶级 |
(三) 发展自身组织 |
(四) 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和军队 |
五、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风险 |
(一) 1949-1956年中共执政初期的反腐实践 |
(二) 1956-1978年中共反腐工作的曲折发展 |
(三) 1949-1978年中共反腐工作的经验教训 |
(四) 适应执政要求坚持学习 |
六、正确对待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失误 |
(一) 是激励当代中国人不懈奋斗的强大推动力 |
(二)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根本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演进与拓展 |
一、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演进与拓展时期的执政理念 |
(一) 中共执政理念的演变 |
(二) 中共执政理念的推进 |
(三) 中共执政理念的拓展 |
二、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演进与拓展时期的执政体制 |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备 |
(二)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基本健全 |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实施 |
(四)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扩大 |
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演进与拓展时期的执政方略 |
(一) 实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 “三步走”发展战略 |
(三) 实施改革开放方略以来取得的巨大执政成就 |
四、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演进与拓展时期的执政基础 |
(一) 强化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
(二) 回报农民阶级,巩固阶级盟友 |
(三) 重视吸收社会新阶层 |
(四)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
(五) 加强自身组织建设 |
(六) 加强人才建设 |
五、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抵御执政风险制度的深化 |
(一)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出现的新情况 |
(二) 腐败是前苏联崩溃的主要原因 |
(三) 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 |
(四) 全面建设学习型政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结果 |
(一) 先进的执政理念 |
(二) 科学的执政体制 |
(三) 成功的执政方略 |
(四) 坚实的执政基础 |
(五) 自觉抵御执政风险 |
二、展望: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是中共长期执政的必然选择 |
(一) 历史和现实告诉中共:执政者要科学对待政权 |
(二) 历史和现实告诉中共:实现执政理想要走中国特色的执政道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8)党的执政体制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一、执政体制体现了对党的执政的整体认识和系统思考 |
1、执政体制概括了政党执政系统的整体特征 |
2、执政体制阐释了政党执政运行过程的基本特点 |
二、理顺执政体制, 科学建党的政治前提 |
1、党的执政体制指明了科学建党的正确政治方向。 |
2、党的执政体制为党的自身建设提供了政治载体。 |
3、党的执政体制保证了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的科学运行。 |
三、完善执政体制,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 |
(10)历程与走向:党的执政体制改革创新3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历程:从对传统执政体制的反思到党政分开和依法治国 |
(一) 逻辑前提:对权力高度集中的传统执政体制的深刻反思 |
(二) 历史起点:党政分开的积极探索 |
(三) 深化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实施 |
二、党的执政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经验 |
(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要求 |
(二) 坚持党总揽全局与协调各方相统一的根本原则 |
(三) 坚持科学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四) 坚持继承、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根本方法 |
三、根本方向: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一) 目标定位:构建政治关系的民主化模式 |
(二) 路径选择:发展党内民主, 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
(三) 工作重点:继续调整党政关系, 真正确立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地位 |
四、健全完善执政体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D]. 刘华超. 山东大学, 2021(11)
- [2]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问题研究[D]. 汪如磊.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3]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研究[D]. 高金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4]论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系统建构——基于党的执政体制的分析[J]. 王海军. 探索, 2013(02)
- [5]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民主执政的根本要求——以改进优化党的执政体制为视角[J]. 常黎峰. 理论导刊, 2013(03)
- [6]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创新研究[D]. 姜代兵. 广西师范学院, 2012(09)
- [7]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研究[D]. 申富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8]党的执政体制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J]. 谭鹏.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1(06)
- [9]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问题的多维理论探索[J]. 谢嘉梁.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 [10]历程与走向:党的执政体制改革创新30年[J]. 唐秀玲. 新视野,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