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刚石论文_杨扬,张文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金刚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刚石,纳米,氧化铬,多晶,结构,热稳定性,分散性。

纳米金刚石论文文献综述

杨扬,张文军[1](2019)在《一维纳米金刚石的制备、性质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维金刚石纳米材料除了具有金刚石固有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外,其形貌及尺寸的改变也使其拥有一些块体金刚石所没有的特性.如既硬又弹的力学性能、高的比表面积、尖端效应,以及通过掺杂和空位缺陷实现的独特性能等.近年来,一维纳米金刚石材料优异的性能让研究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促进了其合成方法及应用的发展.本文对一维纳米金刚石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简要总结,介绍了一维纳米金刚石阵列在量子信息器件、药物传输、化学与生物传感器、高性能电极、分析传感器等诸多领域近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一维纳米金刚石应用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35期)

林俊东,黄琼霄,陈国豪,刘思敏,陈景娣[2](2019)在《纳米金刚石对癫痫细胞模型SOD、GSH-Px、MDA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纳米金刚石对癫痫细胞模型SOD、 GSH-Px、 MDA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4 h内SD乳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培养9天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组、纳米金刚石组。用无镁细胞外液建立癫痫细胞模型,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数目变化,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并检测细胞内和培养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Px)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癫痫组的细胞活性下降,细胞内SOD、 GSH-Px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培养液中SOD活性降低,但MDA含量未升高;加入纳米金刚石后,细胞活性升高,细胞内SOD、 GSH-Px含量恢复正常水平,MDA含量降低,培养液中SOD活性增加,但MD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纳米金刚石可以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减轻无镁致痫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王全龙,张超锋,武美萍,陈家轩[3](2019)在《纳米多晶铜单点金刚石切削亚表层损伤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oisson-Voronoi和Monte Carlo方法构建了多晶铜分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纳米切削中多晶铜材料去除、切削力变化及晶界与位错间的相互转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晶界的阻碍作用使得切屑流向发生了改变,并在已加工表面形成凹槽和毛刺;切削过程中晶界前方材料变形能的逐渐积聚及晶界的最终断裂,造成了切削力发生由最大峰值到最小谷值的大幅波动;晶界附近的材料去除经历了材料变形积聚、位错穿越晶界、晶界转变为位错及晶界最终断裂等过程。通过详细分析多晶铜纳米切削中位错与晶界间的演化过程,揭示了晶界与位错间的相互转化机制,丰富了多晶铜亚表层损伤机理的内涵。(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23期)

姚凯丽,代兵,乔鹏飞,谭小俊,舒国阳[4](2019)在《纳米金刚石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金刚石不但拥有金刚石材料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还具备一些在纳米尺度下的特殊性能,如半导体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光学特性。其研究吸引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且关于纳米金刚石材料的制备、性能表征以及应用的相关研究逐渐开展。前期的研究显示:不同形貌的纳米金刚石材料需要特定的制备方法、且表现出各异的特殊性能,适合于不同的应用领域。文中首先介绍了纳米金刚石颗粒、薄膜、金刚石纳米片及金刚石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次阐述了各类纳米金刚石材料在光、电、力学等方面的特殊性能,并对纳米金刚石材料在民用、生物医药、军事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展望了纳米金刚石材料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严仙荣,李晓杰,王小红,闫鸿浩,冯博[5](2019)在《爆轰烧结氧化铝黏结型纳米聚晶金刚石微粉》一文中研究指出爆轰烧结氧化铝黏结型纳米聚晶金刚石微粉,并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其热稳定性、形貌、晶体结构等。发现:聚晶粉体在空气中热稳定性良好,没有明显金刚石氧化现象;且粉体分散性较好,分散粒度在0.5~0.7μm之间。聚晶金刚石粉体由粒径100~200 nm的大颗粒聚集而成,而大颗粒是由2~10 nm纳米金刚石颗粒经氧化铝紧密黏结而形成的聚集体。(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胡冬玲,王兵[6](2019)在《电化学阳极氧化处理对超纳米金刚石/多层石墨烯复合薄膜电容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表面疏水导致的超纳米金刚石/多层石墨烯复合薄膜(UNCD/MLG)电容性能差的问题,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工艺对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的UNCD/MLG薄膜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相应性能。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处理前后薄膜的表面微观形貌进行对照分析,并用拉曼光谱(Raman)、光电子能谱(XPS)和静态接触角(Contact angle)表征其表面微观状态,用循环伏安法(CV)和恒流充放电法(GCD)比较分析处理前后薄膜的电容性能。结果表明,与原始薄膜相比,处理后的薄膜由超疏水性变为亲水性,且其电容值最大提高约115倍,表明电化学阳极氧化处理可以有效地对UNCD/MLG薄膜进行表面改性,大幅提升其电容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马玉平,魏超,张遥,李翔,陈雪辉[7](2019)在《飞秒激光刻蚀对纳米金刚石薄膜表面微观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飞秒激光对纳米金刚石涂层进行刻蚀试验,通过改变激光的重复频率,输出功率以及焦点扫描速度,研究不同的激光加工参数对金刚石涂层烧蚀结果的影响。利用白光干涉仪器、SEM、拉曼光谱仪研究了飞秒激光刻蚀后涂层表面微观粗糙度、微观形貌以及碳相结构变化。采用面积推算法计算出扫描速度1 mm/s,有效脉冲数为90时的烧蚀阈值。结果表明:金刚石涂层表面飞秒激光诱导的条纹状结构周期(LIPSS)接近飞秒激光波长,改变飞秒激光重复频率对涂层表面形貌修饰影响不大;由于烧蚀饱和作用,飞秒激光功率增加至80 mW过程中涂层表面微观粗糙度持续减小随后维持在325 nm左右;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大可使LIPSS特征消失,当扫描速度增加至1.4 mm/s后,涂层表面微观粗糙度不再继续降低而是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激光诱导的金刚石涂层表面石墨化程度越高,涂层表面微观粗糙度则越低;当有效脉冲数为90时纳米金刚石薄膜的飞秒激光烧蚀阈值为0.138 J/cm2。(本文来源于《中国表面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杨胜韬,马强,张强强[8](2019)在《可分散纳米金刚石和碳量子点在白腐菌中的团聚与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可分散纳米金刚石和碳量子点在白腐菌培养体系中的形态及其对白腐菌的毒性,揭示可分散碳纳米材料在白腐菌培养体系中减毒的途径。材料和方法所用的碳纳米材料为可分散的纳米金刚石和碳量子点。将纳米金刚石和碳量子点与白腐菌共培养,测定白腐菌的鲜重、干重、培养体系pH值、组织病理切片、超微病理切片来表征它们的毒性,并观察它们在白腐菌培养体系中的形貌。将纳米金刚石和碳量子点与白腐菌共同孵育后,分别加入染料和木屑,测定纳米金刚石和碳量子点对白腐菌分解活性的影响。结果纳米金刚石和碳量子点均不抑制白腐菌生物质量的增加,甚至在低浓度下表现出刺激生长的效果。纳米金刚石在高浓度下抑制白腐菌分泌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并抑制白腐菌分解活性艳红的活性。在固体发酵分解木材测试中,纳米金刚石无法有效分散,因此不影响木材分解率。碳量子对白腐菌分泌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没有影响,也不影响其分解污染物的活性。纳米金刚石和碳量子点均可引起白腐菌的氧化应激,纳米金刚石引起的氧化应激水平更高。在组织切片中,纳米金刚石和碳量子点均有显着的聚集,这与溶液中二者均可良好分散的现象不同。与团聚的纳米金刚石和碳量子点紧密接触的白腐菌失去菌丝结构,呈稀疏的球状;未与团聚的纳米金刚石和碳量子点接触的白腐菌保留了较好的菌丝形态。透射电镜下,团聚体周围的细胞出现细胞壁和细胞膜损伤,只有少量碳纳米颗粒进入细胞。与可分散的氧化石墨烯、羧基化富勒烯相比,菌球内可团聚的纳米金刚石和碳量子点对白腐菌的毒性较低。结论碳纳米材料的分散性调控碳纳米材料对白腐菌的毒性,白腐菌通过主动团聚碳纳米材料的方式降低可分散纳米金刚石、碳量子点的毒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7)

周金海,徐岩,荣春玲,李亚选[9](2019)在《纳米金刚石的结构性质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金刚石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兼具金刚石材料和纳米材料的特性,已经在生物医药、高端化妆品、精密磨削加工等行业被广泛应用。基于此,文章就纳米金刚石结构性质及实际应用进行论述,旨在充分发挥纳米金刚石各项实用性能,为相关研究人士提供学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16期)

严仙荣,何星,李晓杰,王小红,闫鸿浩[10](2019)在《爆轰合成的纳米金刚石/氧化铬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纳米金刚石、叁氯化铬、黑索金作为原材料,爆轰合成制备纳米金刚石/氧化铬复合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全自动物理吸附仪进行物相、形貌、结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结果表明,炸药爆轰完全可以促使氧化铬紧密包裹纳米金刚石颗粒,合成出纳米金刚石/氧化铬复合颗粒。氧化铬涂覆于纳米金刚石颗粒表面,形成由氧化铬粘结金刚石的复合粒子,金刚石粒径保持2-10nm粒径基本不变,复合粒子的粒径增至30~50nm;氧化铬包覆层改善纳米金刚石本身的氧化性能,增大粒度,颗粒完整、细密、形状规则,拓宽其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纳米金刚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纳米金刚石对癫痫细胞模型SOD、 GSH-Px、 MDA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4 h内SD乳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培养9天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组、纳米金刚石组。用无镁细胞外液建立癫痫细胞模型,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数目变化,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并检测细胞内和培养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Px)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癫痫组的细胞活性下降,细胞内SOD、 GSH-Px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培养液中SOD活性降低,但MDA含量未升高;加入纳米金刚石后,细胞活性升高,细胞内SOD、 GSH-Px含量恢复正常水平,MDA含量降低,培养液中SOD活性增加,但MD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纳米金刚石可以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减轻无镁致痫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金刚石论文参考文献

[1].杨扬,张文军.一维纳米金刚石的制备、性质及应用[J].科学通报.2019

[2].林俊东,黄琼霄,陈国豪,刘思敏,陈景娣.纳米金刚石对癫痫细胞模型SOD、GSH-Px、MDA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

[3].王全龙,张超锋,武美萍,陈家轩.纳米多晶铜单点金刚石切削亚表层损伤机理[J].中国机械工程.2019

[4].姚凯丽,代兵,乔鹏飞,谭小俊,舒国阳.纳米金刚石材料的研究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19

[5].严仙荣,李晓杰,王小红,闫鸿浩,冯博.爆轰烧结氧化铝黏结型纳米聚晶金刚石微粉[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9

[6].胡冬玲,王兵.电化学阳极氧化处理对超纳米金刚石/多层石墨烯复合薄膜电容性能的影响[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9

[7].马玉平,魏超,张遥,李翔,陈雪辉.飞秒激光刻蚀对纳米金刚石薄膜表面微观特性的影响[J].中国表面工程.2019

[8].杨胜韬,马强,张强强.可分散纳米金刚石和碳量子点在白腐菌中的团聚与毒性研究[C].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2019

[9].周金海,徐岩,荣春玲,李亚选.纳米金刚石的结构性质及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9

[10].严仙荣,何星,李晓杰,王小红,闫鸿浩.爆轰合成的纳米金刚石/氧化铬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论文知识图

单层石墨烯电子结构示意图纳米金刚石膜上制备ZnO纳米棒...纳米金刚石TEM图金刚石衬底(a),ZnO纳米棒(b),TiO2...瑞利波和Sezawa波在不同膜层厚度下的...掺入少量(a)与大量(b)纳米金刚石

标签:;  ;  ;  ;  ;  ;  ;  

纳米金刚石论文_杨扬,张文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