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渗流应力耦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基坑,入渗,减法,有限元,数值,稳定性。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琪皓,马凤山,赵海军,郭捷,冯雪磊[1](2019)在《基于渗流-损伤-应力耦合作用下考虑力学参数弱化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工程岩体渗流-损伤-应力耦合问题的研究对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类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弹塑性力学、渗流力学以及损伤理论建立了岩体渗流-损伤-应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多物理场耦合过程中,工程岩体的非均质性,岩体力学参数发生的动态弱化过程,围岩塑性屈服的峰后特性以及渗透系数在损伤过程中的突变性。基于多物理场耦合软件,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得到,使用该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巷道围岩的屈服破坏程度和渐进破坏过程。应用该模型分析不同深度下的巷道围岩渐进性破坏过程可以得出:水平地应力为主导的地层中的巷道,屈服破坏主要发生在顶拱和底板,竖直地应力为主导的地层中的巷道,屈服破坏主要发生在两侧边墙,水平地应力和竖直地应力相近的地层中,巷道四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与工程实际有很好的符合。(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洪锋[2](2019)在《浅埋盾构隧道近接桩基础渗流应力耦合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岩土结构,水流的渗流作用往往会造成结构受力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变形。如水域中的桥梁桩基础在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施工时,地层的扰动会对群桩基础及上部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为研究渗流作用下盾构隧道侧穿桥梁基础施工的安全性问题,以某市穿越河流施工的地铁盾构隧道为对象应用有效应力原理,借助数值仿真法建立水域叁维动态盾构隧道施工有限元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浅埋盾构隧道推进过程中会使影响范围内的土体产生部分地层隆起。开挖完成后,桥面中部沉降位移较大,双线开挖最终沉降位移沿横桥向轴线对称分布。桩身纵向位移受影响最显着的是距盾构轴线2 D横向范围内,及沿桩身埋深变化的1. 5 D深度范围内区域。桩身横向位移整体呈大头型"S"分布,浅埋层桩身横向位移显着大于深埋层桩身横向位移; 15 m深度以上范围内的桩身横向位移在左线和右线开挖后的增加量约为1∶1。沿桥梁纵向延伸,桩身的竖向沉降呈现中部大于两端,即"中间大两端小"的分布形式。(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邱平[3](2019)在《基于ABAQUS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在基坑降水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渗流耦合问题运用ABAQUS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山东某工程的基坑降水工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模拟降水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孔隙渗流速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后得出,降水对孔隙水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对降水过程中的基坑土体中的应力、应变以及水平位移的变化来对地下连续墙的受力进行分析,在墙体与土体接触面上的压力和剪力均随着降水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是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甚微,并不会引起结构的破坏。对降水引起的基坑周围土体的沉降进行了分析,分析后发现在基坑周围土体的沉降和测点到基坑的距离有一定的关系,总体符合实际情况。基于ABAQUS的工程模拟分析可以为实际工程的施工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东公路》期刊2019年04期)
吴大卫,邸元,李红凯,黄孝特[4](2019)在《油藏渗流—应力耦合计算区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油藏开采过程中,储层区域发生地下流体渗流,岩土力学平衡的影响范围大于渗流的计算区域,并影响储层的上覆盖层和下部地层。在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中,地下流体渗流和岩土力学的计算通常采用相同的计算区域,并限定在储层范围内,未考虑完整的应力计算区域,造成计算结果存在偏差。采用改进的有限元—有限体积混合方法,对地下流体的渗流和岩土的力学平衡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区域和不同的网格密度进行计算,分析渗流—应力耦合数值计算中计算区域的选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则储层与背斜圈闭储层算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应力计算区域的选取影响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偏差与非储层区域材料的参数相关,其中拱效应是计算结果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该结果为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罗景崭,熊建刚[5](2019)在《基于ABAQUS在基坑降水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坑降水过程中,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对饱和土体,总应力不变,随着孔隙水压力的减小,导致有效应力增大,作用在土骨架上的应力变大,因此基坑降水就会引起周围土体的沉降。ABAQUS软件通过模拟降水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对降水过程中的基坑土体中的应力、应变以及水平位移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基坑周边及基坑底板处土体的沉降变化情况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期刊2019年05期)
蔡亚飞[6](2019)在《渗流—应力耦合和降雨入渗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基础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地下水和降雨入渗的作用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两者在坡体内的作用方式呈现渗流—应力耦合的复杂状态。本文基于强度折减法和渗流—应力耦合理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通过分析不同边坡模型的渗流场、应力场、位移场和安全系数,探究了无地下水、渗流—应力耦合、渗流—应力耦合和降雨入渗共同作用叁种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不同材料参数、渗流条件和降雨条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后对抗滑桩加固边坡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介绍了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强度折减法和渗流—应力耦合理论,建立了渗流—应力耦合的数学模型,阐述了强度折减法和渗流—应力耦合在ABAQUS中的实现过程。(2)基于强度折减法和渗流—应力耦合理论,分析了无地下水、渗流—应力耦合、渗流—应力耦合和降雨入渗共同作用叁种工况的边坡稳定性,叁种工况下的边坡安全系数分别为1.908、1.755和1.641。对比叁种工况的安全系数可知,地下水的存在会显着降低边坡安全系数,而降雨入渗会使边坡的饱和度增加,坡体内流速和位移均增大,浸润面位置明显抬升。可见地下水和降雨入渗作用会对边坡稳定性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3)以渗流—应力耦合工况下的边坡模型为基础,分析材料参数和渗流条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大,边坡的安全系数近乎呈现线性增大的趋势;而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大小影响很小,但会显着影响边坡的变形特征;水头高度的增加会使坡体内的浸润面位置升高,饱和区域增加,渗流速度增大,边坡安全系数减小;不同的渗透系数(各向同性)对应的浸润面高度基本相同,边坡安全系数均在1.755左右。(4)以渗流—应力耦合和降雨入渗共同作用工况下的边坡模型为基础,分析不同降雨条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边坡的浸润面逐渐抬升,渗流速度逐渐增大,安全系数减小,且降雨初期的减小幅度较大;而降雨强度的增大使得坡体内渗流速度和位移逐渐增大,安全系数减小。可见降雨时间和强度的增大会对边坡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5)以无地下水工况下的边坡模型为基础进行叁维抗滑桩加固边坡的效果分析。对比抗滑桩加固前后的边坡可知,加固后的边坡并未形成整体的滑动面,桩后土体的位移和塑性区大幅减小,边坡的安全系数大幅增加。由此可见,抗滑桩加固边坡的效果十分明显,可以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本文在分析不同情况下的边坡稳定性时,考虑了渗流场和应力场相互耦合的作用,得出不同因素对边坡稳定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叁维抗滑桩加固边坡的效果,所得结论对地下水位较高和降雨充沛地区的边坡失稳预防及加固等工程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9-05-01)
蔡亚飞,綦春明[7](2019)在《渗流-应力耦合及降雨入渗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地下水和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在分析强度折减法原理和渗流-应力耦合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渗流-应力耦合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BAQUS,计算出无地下水、有地下水以及地下水和降雨入渗共同作用叁种工况下的边坡安全系数,并探讨了不同粘聚力、内摩擦角、弹性模量、泊松比、渗透系数、水头高度、降雨时间和降雨强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水和降雨入渗会对边坡稳定性产生较大不利影响;边坡安全系数随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随水头高度、降雨时间和降雨强度增大而减小;而弹性模量、泊松比、各向同性的渗透系数对边坡安全系数几乎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曾祥茜,何文社,王开喜[8](2019)在《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的临库竖井开挖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竖井式地下泵站是引水工程中获取优质水源的必要手段,临库竖井特殊的地质环境,成为制约其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针对临夏州引黄济临工程竖井式一级取水泵站,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竖井的开挖过程,对比分析了渗流-应力耦合及非耦合作用下竖井应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临界浸润面处,井壁变形值最大,且井口位移与井底中心回弹量均随着竖井开挖深度增大而增大。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时,竖井井壁围岩受力变形均处于较为不利的状态,在竖井开挖完成时井底出现应力值突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的竖井变形更为准确。(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9年04期)
朱志鹏[9](2019)在《基于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的基坑开挖数值计算及变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建筑规模的逐渐扩大,基坑工程不断涌现,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基坑的深度也愈发增大,基坑变形成为了设计施工中最重要的安全指标,所以基坑变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含水丰富的地区进行深基坑工程施工时,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周围水环境所产生的渗流场与基坑应力场的耦合作用对深基坑变形的影响,包括围护结构的变形、基底隆起和周围地表的沉降等等,因此,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深基坑变形分析无论是理论研究方面还是指导工程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亳州建安隧道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进行建模计算,将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对开挖过程中基坑的变形规律和渗流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同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数值模型中的参数,从而探讨土体参数、围护结构参数以及施工因素对基坑变形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所示:(1)对基坑变形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渗流类型以及降水方法,同时对基于有限元的叁维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理论进行研究,为建模与分析提供理论基础。(2)结合工程实例,运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考虑渗流和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两种情况下的基坑开挖数值模拟,通过与监测数据中的周围地表沉降、基底隆起、围护结构侧移叁项基坑变形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渗流是影响深基坑变形的重要原因。(3)将考虑渗流-应力耦合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为基准模型,分别改变土体粘聚力C值、土体内摩擦力φ值、围护结构刚度、围护结构深度、超挖深度和渗透系数,共计建立28组计算模型。将模拟得到的叁项基坑变形指标数据与基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探究上述五个因素对考虑渗流作用的基坑变形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上述六个影响因素给出控制基坑变形的叁条措施。(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陈明奎[10](2018)在《双层基坑工程渗流-应力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延—崇高速妫水河隧道为工程依托,以工程双层基坑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二维平面有限元模型进行渗流-应力耦合分析,并通过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土体的位移变化,研究了渗流作用下双层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的典型位置处位移的变化规律,并得出结论,即:外侧基坑开挖对内侧平台处以及内侧基坑底部竖向隆起变形影响较大,而对基坑外侧沉降影响较小;内侧基坑开挖对内侧平台以及基坑外侧沉降影响较小,而对基坑底部隆起变形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市政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岩土结构,水流的渗流作用往往会造成结构受力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变形。如水域中的桥梁桩基础在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施工时,地层的扰动会对群桩基础及上部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为研究渗流作用下盾构隧道侧穿桥梁基础施工的安全性问题,以某市穿越河流施工的地铁盾构隧道为对象应用有效应力原理,借助数值仿真法建立水域叁维动态盾构隧道施工有限元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浅埋盾构隧道推进过程中会使影响范围内的土体产生部分地层隆起。开挖完成后,桥面中部沉降位移较大,双线开挖最终沉降位移沿横桥向轴线对称分布。桩身纵向位移受影响最显着的是距盾构轴线2 D横向范围内,及沿桩身埋深变化的1. 5 D深度范围内区域。桩身横向位移整体呈大头型"S"分布,浅埋层桩身横向位移显着大于深埋层桩身横向位移; 15 m深度以上范围内的桩身横向位移在左线和右线开挖后的增加量约为1∶1。沿桥梁纵向延伸,桩身的竖向沉降呈现中部大于两端,即"中间大两端小"的分布形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孙琪皓,马凤山,赵海军,郭捷,冯雪磊.基于渗流-损伤-应力耦合作用下考虑力学参数弱化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9
[2].张洪锋.浅埋盾构隧道近接桩基础渗流应力耦合安全性分析[J].公路工程.2019
[3].邱平.基于ABAQUS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J].华东公路.2019
[4].吴大卫,邸元,李红凯,黄孝特.油藏渗流—应力耦合计算区域分析[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9
[5].罗景崭,熊建刚.基于ABAQUS在基坑降水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
[6].蔡亚飞.渗流—应力耦合和降雨入渗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D].南华大学.2019
[7].蔡亚飞,綦春明.渗流-应力耦合及降雨入渗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曾祥茜,何文社,王开喜.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的临库竖井开挖数值分析[J].人民黄河.2019
[9].朱志鹏.基于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的基坑开挖数值计算及变形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10].陈明奎.双层基坑工程渗流-应力耦合数值模拟分析[J].市政技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