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母细胞瘤论文_祁艳卫,冯峰,高磊,高文斌,王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肝母细胞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胞,儿童,治疗学,气功,毒性,超声,生物学。

肝母细胞瘤论文文献综述

祁艳卫,冯峰,高磊,高文斌,王萍[1](2019)在《小儿肝母细胞瘤术前应用C5V化疗方案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术前应用C5V化疗方案(顺铂+5-氟尿嘧啶+长春新碱)在小儿肝母细胞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4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外科收治的15例术前应用C5V为基础化疗方案的肝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 15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术前应用C5V方案化疗3~6疗程,13例患儿肿瘤不同程度缩小,甲胎蛋白均明显下降, PREREXT期别降低得以行根治术,其中11例患儿为R0切除,2例患儿为R1切除。另外2例患儿更换为其他化疗方案,C5V方案术前化疗的治疗有效率达86.7%。2例患儿复发死亡,其余13例患儿无瘤生存。不良反应方面:脱发最常见68.5%(37/54),恶心、呕吐发生率31.5%(17/54),骨髓抑制发生率25.9%(14/54),肝功能异常发生率9.3%(5/54),肾功能异常发生率3.7%(2/54),其中Ⅲ度/Ⅳ度骨髓毒性发生率为9.3%(5/54),Ⅲ度/Ⅳ度脱发毒性反应发生率为5.6%,未见其他Ⅲ度/Ⅳ度不良反应。所有患儿未见听力损害及不良反应相关致死事件。结论 C5V为基础化疗方案的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减少微小转移病灶,耐受性良好,有效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肝母细胞瘤患儿预后。(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郑百俊,程继文,高亚,余辉,李鹏[2](2019)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母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LLR)治疗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接受LLR和开腹肝切除术(open liver resection,OLR)的HB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资料、手术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LLR患儿17例(为LLR组),OLR患儿26例(为OLR组),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肝功能、甲胎蛋白、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及手术方式、PRETEXT分期、危险度分层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与OLR组相比,LLR组手术时间更长[LLR组(246±47. 4) min vs. OLR组(187±52. 8) min,P <0. 01],术中出血量更少[LLR组(77. 5±39. 2) m L vs. OLR组(110. 6±34. 5) m L,P <0. 01],手术切口长度更短[LLR组(6. 0±2. 4) cm vs. OLR组(10. 7±3. 1) cm,P <0. 01]。两组均获R0期切除且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LLR组肝功能恢复更快[术后第7天AST:LLR组(64. 7±20. 5) IU/L vs. OLR组(77. 8±17. 6) IU/L,P<0. 05;术后第7天ALT:LLR组(72. 2±16. 3) IU/L vs. OLR组(86. 4±23. 2) IU/L,P <0. 05],镇静剂或止痛药使用次数更少[LLR组(3. 3±1. 0)次vs. OLR组(4. 8±0. 7)次,P <0. 01],术后禁食时间[LLR组(1. 5±0. 6) d vs. OLR组(2. 8±0. 5) d,P <0. 01]及住院时间[LLR组(7. 3±1. 3) d vs. OLR组(10. 6±2. 1) d,P <0. 01]更短。两组患儿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LLR组11. 8%vs. OLR组11. 5%)、再手术率(LLR组5. 9%vs. OLR组3. 8%)、肿瘤复发转移率(LLR组17. 6%vs. OLR组19. 2%)、3年无瘤存活率(LLR组75. 0%vs. OLR组76. 9%)均无显着性差异(P> 0. 05)。结论采用LLR治疗HB安全可行,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的优点,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本文来源于《临床小儿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倪鑫[3](2019)在《儿童肝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一文中研究指出1概述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肝脏肿瘤,90%发生于5岁以内。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约20%的患儿在诊断时已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切除肿瘤是HB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否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但若诊断明确后直接手术,肿瘤完全切除的比例仅为50%~60%,且单纯手术治疗的患儿容易术后复发。手术前化疗对于(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马体栋,赵凡,李碧香[4](2019)在《慢病毒介导Akt1 shRNA载体转染对人肝母细胞瘤细胞株HepG2凋亡和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慢病毒介导Akt1 shRNA载体转染对人肝母细胞瘤细胞株HepG2凋亡和增殖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人肝母细胞瘤细胞株HepG2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空白载体病毒组(B组)和ShRNA-Akt1慢病毒组(C组)。A组细胞未作任何处理,B组细胞转染空白载体慢病毒,C组细胞转染shRNA-Akt1载体构建的慢病毒。利用短发夹RNA(shRNA)干扰技术构建Akt1的基因下调载体,通过慢病毒转染HepG2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Annexin-V/PI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shRNA-Akt1载体慢病毒转染滴度为8×107 TU·mL-1。叁组细胞的Akt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9.904,P=0.025),且C组显着低于A组和B组(q=3.092,2.009;P=0.019);叁组细胞的Caspase-3和Caspase-9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显着高于A组和B组(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叁组细胞的Akt1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1.002,P=0.011),且C组显着低于A组和B组(q=2.887,2.457;P=0.014);叁组细胞的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显着高于A组和B组(P<0.05)。CCK-8结果显示,C组细胞增殖率显着低于B组和A组(q=2.009,3.901;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C组细胞的侵袭能力显着低于B组和A组(q=2.127,2.157;P<0.05)。Annexin-V/PI结果显示,C组细胞凋亡率显着高于B组和A组(q=2.445,2.659;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Akt1 shRNA载体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可作为肝癌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来源于《肿瘤药学》期刊2019年04期)

成英杰,单慈,石寒菡,顾松[5](2019)在《MicroRNAs在肝母细胞瘤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在儿童恶性肿瘤中较为罕见,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男性较多见,约占儿童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80%。其中仅95%的肝母细胞瘤存在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异常升高,而且与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等相关性不大。仅通过异常升高的AFP水平进行肝母细胞瘤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已有诸多研究发现mi RNAs在HB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保守性和时序性,在不同病理类型的HB中m RNAs呈特异性表达。因此,有望联合AFP与micro RNAs进行HB的分子分型,组成HB的分子指纹,用于肝母细胞瘤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临床小儿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葛丽丽,宋银森,张现伟[6](2019)在《小儿肝母细胞瘤60例治疗及预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肝母细胞瘤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随访资料,将患儿按照综合病情资料分为标危组及高危组,按照患儿治疗情况分为化疗后开放手术组、化疗后HIFU手术组以及直接开放手术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对患儿生存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0例肝母细胞瘤患儿中,按照患儿危险度分组,其中标危组41例、高危组19例;按照患儿治疗情况,其中化疗后开放手术组28例、化疗后HIFU手术组19例、直接开放手术组13例。60例患儿随访时间3~94个月,1年生存率88. 33%、2年生存率76. 67%、3年生存率68. 33%。标危组患儿生存情况显着优于高危组;不同治疗方案患儿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肝母细胞瘤患儿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化疗后开放手术、化疗后HIFU手术以及直接开放手术,不同治疗方式对患儿预后无明显影响,而术前危险度可作为患儿治疗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实用癌症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何晓俊,刘新献,陈瑜,刘帆,黄穗[7](2019)在《术前TACE联合新辅助化疗在不可切除性儿童肝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新辅助化疗在不可切除性儿童肝母细胞瘤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0年1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术前TACE联合新辅助化疗的12例巨大儿童肝母细胞瘤患者。全部患者治疗前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肝母细胞瘤。疾病PRETEXT分(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赵张旸,刘争强,章文春,赵吉超,曾雅婷[8](2019)在《气功外气治疗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个案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一种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类型。在现有医疗手段中,手术完整地切除肿瘤是最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气功外气对治疗小儿肝母细胞瘤进行个案报道,对气功外气治疗此例小儿肝母细胞瘤进行定期的B超检测,并观察患儿生理与精神状态,来研究气功外气对此例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以为治疗小儿肝母细胞瘤拓宽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8-17)

孙静静,郭霞,饶艳琼,代依灵,田钰[9](2019)在《儿童肝母细胞瘤疗效及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HB)患儿的临床特征、疗效、生存情况、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诊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9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收治的23例新发HB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其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患儿确诊时年龄、性别、首发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类型、治疗前病变范围(PRETEXT)分期、术后儿童肿瘤协作组(COG)分期等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案、疗效、预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等。对本组HB患儿的生存分析,如2年总体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采用Kaplan-Meier法,不同临床特征患儿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HB患儿接受不同化疗方案治疗的不良反应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组23例HB患儿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25.9个月(2.3~155.0个月);男性患儿为12例,女性为11例;腹部肿块为最常见首发临床表现(56.5%,13/23)。其完全缓解(CR)率为65.2%(15/23),部分缓解(PR)率为8.7%(2/23),死亡为5例(21.7%)。②对23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1.5个月(7.5~81.4个月),其2年EFS率、OS率分别为60.1%和75.0%。HB患儿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累及血管患儿的2年EFS率为38.9%,显着低于未累及者的81.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3,P=0.038)。HB患儿PRETEXT分期为Ⅳ期者,其2年EFS率为33.3%,显着低于PRETEXT分期为Ⅰ~Ⅲ期者的70.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8,P=0.022)。肺转移HB患儿的2年EFS率、OS率分别为20.0%、30.0%,均显着低于无肺转移者的71.4%、85.7%,二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91,P=0.015;χ~2=7.773,P=0.005)。手术后接受3个疗程化疗,血清甲胎蛋白(AFP)值未恢复正常患儿的2年EFS率、OS率分别为27.2%、37.7%,显着低于手术后接受≤3个疗程化疗即恢复正常者的91.7%、100.0%,二者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37,P=0.002;χ~2=8.682,P=0.003)。③严重血液学毒性反应为本组HB患儿最常见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尤其是采取包含多柔比星的联合化疗方案者更严重。本组术后接受化疗的22例HB患儿中,接受联合化疗方案包含多柔比星的14例患儿的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反应、轻度转氨酶升高发生率分别为100.0%(14/14)、64.3%(9/14),显着高于未包含多柔比星患儿的37.8%(3/8)、0(0/8),二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6)。结论本组儿童HB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类型与国内外相关临床报道结果基本一致。HB患儿肺转移及手术后接受3个疗程化疗,血清AFP值未恢复正常水平,与该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黄仕颖,梁爽,魏杨辉,傅绢,邓凤平[10](2019)在《CAO方案化疗联合高频聚焦超声消融治疗Ⅲ/Ⅳ期肝母细胞瘤患儿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应用长春新碱、阿表霉素联合环磷酰胺(CAO方案)化疗联合高频聚焦超声消融治疗Ⅲ/Ⅳ期肝母细胞瘤(HB)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34例Ⅲ/Ⅳ期HB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接受CAO方案化疗联合高频聚焦超声消融治疗,18例仅接受CAO方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各项血和生化指标、肿瘤缓解率、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转归情况。结果在治疗3 m末,联合组血清AFP水平为(43.2±5.4)μg/L,ALT水平为(93.5±26.3) U/L,AST水平为(91.2±30.2) U/L,显着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3±6.2)μg/L、(197.1±57.8) U/L和(213.7±66.2) U/L,P<0.05】,而两组外周血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肿瘤缓解率为81.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与对照组的27.8%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24 m末,联合组病死率为6.3%,与对照组的11.1%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肿瘤复发率为13.3%,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CAO方案化疗与高频聚焦超声消融联合治疗Ⅲ/Ⅳ期HB患儿能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提高肿瘤缓解率,降低复发率。(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肝母细胞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LLR)治疗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接受LLR和开腹肝切除术(open liver resection,OLR)的HB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资料、手术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LLR患儿17例(为LLR组),OLR患儿26例(为OLR组),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肝功能、甲胎蛋白、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及手术方式、PRETEXT分期、危险度分层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与OLR组相比,LLR组手术时间更长[LLR组(246±47. 4) min vs. OLR组(187±52. 8) min,P <0. 01],术中出血量更少[LLR组(77. 5±39. 2) m L vs. OLR组(110. 6±34. 5) m L,P <0. 01],手术切口长度更短[LLR组(6. 0±2. 4) cm vs. OLR组(10. 7±3. 1) cm,P <0. 01]。两组均获R0期切除且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LLR组肝功能恢复更快[术后第7天AST:LLR组(64. 7±20. 5) IU/L vs. OLR组(77. 8±17. 6) IU/L,P<0. 05;术后第7天ALT:LLR组(72. 2±16. 3) IU/L vs. OLR组(86. 4±23. 2) IU/L,P <0. 05],镇静剂或止痛药使用次数更少[LLR组(3. 3±1. 0)次vs. OLR组(4. 8±0. 7)次,P <0. 01],术后禁食时间[LLR组(1. 5±0. 6) d vs. OLR组(2. 8±0. 5) d,P <0. 01]及住院时间[LLR组(7. 3±1. 3) d vs. OLR组(10. 6±2. 1) d,P <0. 01]更短。两组患儿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LLR组11. 8%vs. OLR组11. 5%)、再手术率(LLR组5. 9%vs. OLR组3. 8%)、肿瘤复发转移率(LLR组17. 6%vs. OLR组19. 2%)、3年无瘤存活率(LLR组75. 0%vs. OLR组76. 9%)均无显着性差异(P> 0. 05)。结论采用LLR治疗HB安全可行,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的优点,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母细胞瘤论文参考文献

[1].祁艳卫,冯峰,高磊,高文斌,王萍.小儿肝母细胞瘤术前应用C5V化疗方案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9

[2].郑百俊,程继文,高亚,余辉,李鹏.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母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9

[3].倪鑫.儿童肝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4].马体栋,赵凡,李碧香.慢病毒介导Akt1shRNA载体转染对人肝母细胞瘤细胞株HepG2凋亡和增殖的影响[J].肿瘤药学.2019

[5].成英杰,单慈,石寒菡,顾松.MicroRNAs在肝母细胞瘤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9

[6].葛丽丽,宋银森,张现伟.小儿肝母细胞瘤60例治疗及预后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9

[7].何晓俊,刘新献,陈瑜,刘帆,黄穗.术前TACE联合新辅助化疗在不可切除性儿童肝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8].赵张旸,刘争强,章文春,赵吉超,曾雅婷.气功外气治疗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个案报道[C].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9].孙静静,郭霞,饶艳琼,代依灵,田钰.儿童肝母细胞瘤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

[10].黄仕颖,梁爽,魏杨辉,傅绢,邓凤平.CAO方案化疗联合高频聚焦超声消融治疗Ⅲ/Ⅳ期肝母细胞瘤患儿疗效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质粒pShuttle-IRES-hrGFP-1结构示意图:GST-π肝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主要位于左二叶肝脏的巨大肝母细胞瘤肝右叶肝母细胞瘤彩色多普勒血...肝母细胞瘤介入治疗前后CT所见:...:肝母细胞瘤HE染色(×400)

标签:;  ;  ;  ;  ;  ;  ;  

肝母细胞瘤论文_祁艳卫,冯峰,高磊,高文斌,王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