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院山东烟台264003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技术对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生物反馈技术进行康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部肌力、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手部肌力≥Ⅲ级比例、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77.05%、24±2.38、17±1.15;对照组为40.48%、18±2.71、12±1.03。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生物反馈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手部肌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生物反馈技术;康复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biofeedbackhanddysfunctionstrokerehabilitationpatients.Methods:June2014-June2015betweenstrokehanddysfunction84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hecontrolgroup,sportsrehabilitationmethods,observationgrouprehabilitationbiofeedbacktechnologyonthisbasis,thetwogroupshandmuscleofpatients,Fugl-Meyerscore,Barthelindex.Results:Theproportionofhandmuscle≥Ⅲlevel,Fugl-Meyerscore,Barthelindexwere:77.05%,24±2.38,17±1.15;thecontrolgroupwas40.48%,18±2.71,12±1.03.Thestatisticalanalysis(p<0.05),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s.Conclusion:Theclinicalapplicationofbiofeedbacktechnologycanimprovestrokepatientshandmusclestrength,motorfunctionandactivitiesofdailyliving,itisworthpromotingtheuseinclinicalpractice.
[Keywords]:Strokehanddysfunction;biofeedback;rehabilitation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其具有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据相关文献报告,大约75%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在众多的后遗症中,以偏瘫发生率最高,而又以手功能的康复最为困难。患者的手在后期往往因肌肉痉挛,形成一个屈曲的半握拳姿势,使得患者身心受到极大的创伤,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已成为严重公共的卫生问题【1,2】。我院附属教学医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对42例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临床应用生物反馈技术,对其手功能进行康复,取得了满意的康复效果,现现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教学医院做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的患者84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6±1.34岁;肌力分级:Ⅰ级5例,Ⅱ级26例,Ⅲ级11例。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1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6±1.34岁;,肌力分级:Ⅰ级6例,Ⅱ级24例,Ⅲ级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肌力、上,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方法,主要进行患侧手部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运动,主动运动包括①手功能操:抬手腕、收分手指、大拇指分合、转手腕、指间的外展、内收、对指尖、对掌根、抗阻力抬手腕等;②被动运动主要包括:手腕运动、拇指内收、外展、旋转运动、掌指关节、指关节运动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生物反馈技术,具体方法如下:于患者前臂背侧皮肤以95%酒精脱脂,将生物反馈治疗仪(加拿大Thought公司生产)电极片置于患侧腕伸肌肌群两端固定,调整输出电流频率,一般为30HZ,观察患者对电刺激的耐受性以再次调整电流频率,并指导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方法。每次电刺激时间为20min,间隔5min重复,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3,4】。
1.3、评定标准【5】采用Fugl-Meyer评估表中关于手功能的相关标准,患者对手运动功能进行评价,以Barthel指数评定其日常生活功能,两者评分越高,其康复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手部肌力≥Ⅲ级有36例占77.05%,Fugl-Meyer评分为24±2.38,Barthel指数为17±1.15;对照组手部肌力≥Ⅲ级有17例占40.48%,Fugl-Meyer评分为18±2.71,Barthel指数为12±1.03。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
3讨论
脑卒中后患者手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患者常尚有一侧上肢和手的功能较为正常,日常生活能力虽然有影响,但没有下肢功能障碍明显,故而不太重视【6,7】。同时手功能属于精细功能,于大脑皮层的投射区域相对较大,同时手的精细操作和协调配合极具复杂性,在康复的过程中相对较难,且短期效果不明显。因此,在临床上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康复往往得不到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重视。有统计资料显示,脑卒中后只有15%的患者手功能能恢复一半左右,只有3%的患者手功能能恢复到原来的70%以上【8,9】。随着临床基础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与神经可塑性密切相关,而反复康复训练能使大脑的次要或协同神经部分完成受损脑组织的某一特定功能,胡昔权等通过fMRI扫描大脑发现,康复训练能使患手运动时对侧M1区出现更多、更强的激活,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手功能的康复的方法有好多,如基础训练、电刺激、针刺等都能取得部分疗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起到一定改善,但是临床疗效都有局限性。生物反馈技术是从20世纪20年代通过监测到的肌电活动开始的,就是将肌电活动、脑电、心率、血压等生物学信息进行处理,然后通过视觉和听觉等人们可以认识的方式显示给人们,训练人们,使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病治病的目的【10】。于八十年代引进我国,在临床上开始使用。从严格意义上讲,我院教学医院采用分生物反馈技术是一种肌电反馈仪,智能运动反馈训练系统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恢复:既可起到改善受限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力,改善手指协调性,又可不断刺激肢体的关节位置觉,促进运动感觉恢复,进而使患者手部肌力增加,生活能力得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11】。本组42例患者在运动康复的基础上临床应用生物反馈技术,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给予患者一定量的电刺激,促进患者手功能的康复。我们从表一可以看出,观察组手部肌力≥Ⅲ级有36例占77.05%,Fugl-Meyer评分为24±2.38,Barthel指数为17±1.15;对照组手部肌力≥Ⅲ级有17例占40.48%,Fugl-Meyer评分为18±2.71,Barthel指数为12±1.03。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
综上所述,生物反馈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手部肌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江容安,武永飞。生物反馈技术的早期应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14-15。
[2]郝云袅,马玉清。电脑中频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健康月刊,2011,11(5):278。
[3]陈晓峰,王玉龙,张秋,等。生物反馈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社区康复中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12,19(4):49-50。
[4]逢锦熙,倪克峰。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3):143-145。
[5]贾杰。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应评价与治疗并重[J],上海医药,2014,11(2):6-7。
[6]李野。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技术的适用性筛选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7]李小红。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强化认知功能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进程中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0(05):602-603。
[8]付桢,胡楠,潘翠环,等。脑卒中患者手运动功能康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11):1277-1281。
[9]陈静,俞琪。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2(26):51-52。
[10]谢羽婕,张驰,胥方元。肌电生物反馈作用于脑卒中患者桡侧腕伸肌群对手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09):946-948。
[11]郭战刚,张志华,王文柱,等。社区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0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