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青[1]2003年在《南宁市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结合经济学及数理统计,以南宁市的人口、就业、住宅为叁个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子系统,建立起南宁市区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用MATLAB的Simulink构建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之后,对模型进行长达一百年的仿真,同时有针对性地改变模型的外生变量、结构及参数,以便更深入地观察下列变量的变化情况:人口数量、就业岗位、住宅供给量、住宅需求量、劳动力、建成区面积、人口密度、土地占用率。这些具体的数据结果勾勒出了南宁市区未来一百年的发展状况,对政府机构的经济及政治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明确的依据。
李琼[2]2012年在《南宁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通过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研究,了解南宁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利于南宁市可持续发展对策。从而实现南宁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南宁市抓住区域发展战略机遇、打造北部湾区域经济增长极打下良好基础。本文通过设计合理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南宁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南宁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以及影响南宁市可持续发展承载能力的可持续性与协调性。研究目的是寻求提高南宁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的有效措施,促进南宁市的可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的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综合承载力研究进展、采用的研究方法(熵值法)等。第二部分,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可持续发展和承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的因素,并介绍主要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的测算方法。第叁部分,提出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的新思路,结合指标选取的原则,构建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叁各子系统在内的,由37个相关指标组成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确定指标权重,分析南宁市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情况:通过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指数的计算结果,了解到南宁市环境承载力对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贡献大,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对南宁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能力的可持续性以及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南宁市城市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较好,但是城市发展水平不高、速度较慢;通过压力指数与支撑力指数的比值,分析南宁市各系统是否超载或者低载,得出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处于承载低负荷,但是环境承载力大于1,承载超负荷,说明南宁市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园林绿地面积、街道清洁保洁面积等方面的投入。第五部分,提出了提高南宁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的措施,具体包括: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等优化产业结构的措施,运用投资杠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及确保美好生态环境的措施等。第六部分为总结了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
黄小青[3]2005年在《城市协调发展动力学模型》文中指出该文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以城市的人口、就业、住宅为叁个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子系统,建立起城市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并用MATLAB的Simulink构建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模型。用南宁市的实际数据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长达一百年的仿真:人口数量、就业岗位、住宅供给量、住宅需求量、劳动力、建成区面积、人口密度、土地占用率。这些具体的数据结果勾勒出了一个城市未来一百年的发展状况,对政府机构的经济及政治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明确的依据。
张蓓[4]2009年在《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评价及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农业旅游是都市社会经济水平达到较高发展阶段,由现代都市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而成的产物。都市农业旅游作为一种产业新形态,一方面满足了都市居民旅游休闲与科普教育的需要,丰富了都市旅游产品结构,另一方面实现了都市农业从单一生产功能向旅游服务与综合科研等多功能的产业升级,促进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因此,都市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优化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急需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予以指导。本论文在借鉴国内外都市农业旅游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对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比较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进行了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系统评价与系统仿真,并据之提出了我国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全文共分为八章,各章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都市农业旅游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作了简介,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作了说明。第二章,都市农业旅游的理论基础。对都市、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旅游以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界定了都市农业旅游的涵义,概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着重介绍了系统动力学等系统科学方法,为进一步讨论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奠定理论基础。第叁章,国内外都市农业旅游的实践分析。对欧洲、美洲、亚洲、澳洲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广泛介绍,探索国外都市农业旅游的特征,总结出政府主导型、行业组织型等六种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类型与经验以供借鉴;同时,以上海、北京、大连、深圳、重庆、西安、台湾等都市为例阐述我国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发展的症结。第四章,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都市农业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用系统的思维与方法来进行认识与分析。构建了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产业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的系统概念模型,分析了系统的要素、层次及特征,提出其具有城乡产业经济协同、城乡资源坏境保护、城乡社会福利与文化提升叁大功能。第五章,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评价。首先分析了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目标与内容,在借鉴国内外旅游可持续发展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指标层4个层次、27个评价因子的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专家意见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次各因子的权重;并据此对广州从化市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州从化市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已进入基本实现阶段。第六章,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仿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因果反馈结构,构建了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D模型。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广州从化市2004-2020年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调控政策变量得出传统型、产业经济高效型、资源环境保护型、社会文化兼顾型与经济—资源—社会协调型五种发展模式,仿真结果表明经济—资源—社会协调型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最优,是广州从化市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第七章,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管理。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整体最优、叁兼顾、多方参与、综合集成”四项原则以及“环境优先、产业协同、城乡和谐、多方参与、均衡发展”的总体思路,并分别从政府、行业、企业、农民、旅游者的角度提出我国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八章,结论与讨论。对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主要观点、创新之处,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归纳与总结。
隆连堂[5]2005年在《技术进步、资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系统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论文首先建立包含技术进步和资源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型,模型采用数据回归方式建立,经济增长的因素包含了技术进步、资源效率、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技术进步和资源效率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作了分析,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多年份的经济增长都是由资本投入拉动,小部分有劳动力投入拉动;发现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甚小,某些年份其作用为负;而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一直具有负作用,而且其影响越来越大。 然后建立包含技术进步和资源效率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软件Vinsem-PLE,考虑了技术进步、资源消耗、劳动力、资本投入、研究开发投入等变量和相关的决定因素,包括资源价格、就业率、固定资产投资率、研究开发投入强度、资源效率等。利用该模型对技术进步和资源效率影响下的经济增长进行模拟,确定了模型最终参数。 最后,我们设定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案,运用上述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了其结果,并对我国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效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熊健[6]2018年在《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进行合理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全国范围正在全面开展各市、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的评价工作,统一采用实物量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并采用各指标评价最劣值作为评价结果。该方法评价指标选取比较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区域实际水资源承载力情况,评价结果也难以反映不同区域之间的对比变化。为此,本文结合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特点,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完善,建立了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模型,对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进行更为合理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补充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用水量占可开发利用量比例等指标,并考虑不同县域地下水开采情况,可更全面地反映出南宁市各县域的水资源量开发利用特点;通过补充、完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标、补充COD、氨氮排放量占纳污能力允许排放量等指标对水质承压状况进行分析,可更全面、合理地反映出各县域水质的实际情况。2、采用本次建立的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模型对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进行评价,可对比出不同县域之间的承载压力大小。评价结果表明城区和武鸣区得分最低,水资源承载压力比较大;上林县和马山县得分最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良好;横县、宾阳县、隆安县处于中间,其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一定压力。3、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为南宁市全市处于不超载状态,其中城区和武鸣区处于临界状态,横县、宾阳县、隆安县、上林县和马山县处于不超载状态。4、采用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量和水质方面进行评价指标细化,考虑的评价体系更为全面,可以更充分考虑不同县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特点,其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合理。
鲁嘉[7]2006年在《城市地下水环境场变异与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文中认为城市区域的地下水是城市地质环境构成要素中最为活跃、动态变化最为剧烈的要素之一,是地质环境中重要的地质营力。城市建设引发的地下水变异,与岩土介质发生长期的相互作用,不仅影响着水、土的组份,也影响着水、土的性状。地下水变异对岩土的影响主要包括四种作用,即: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力学作用、生物作用,称为地下水四场变异影响。水土作用主要是四场变异使土体的微细观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宏观力学性质,产生一系列地质灾害和环境效应。自然界或工程上出现的一些现象或问题也可通过水土作用研究得到解答。而城市区域水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在于地下水环境——组份结构——强度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前人对于水土作用作了很多研究,但都局限于宏观现象或工程实例的解析,侧重单因素研究分析,即某一场单独作用的影响。把四场变异作为整体系统来研究水土作用下土体细观结构变异的并不多见。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扰动不断加剧,水土作用的模式和强度大幅度增加,土环境因此失稳并导致灾害的现象频频发生,由此需要在更深更广的层面进行水土作用的研究。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以土体微细观结构性质为桥梁,研究在地下水四场变异条件下,土体微细
姜丹[8]2012年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基础设施整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分析北部湾城市群基础设施现状,提出整合基础设施整合的模式和对策。运用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北部湾地区基础设施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从多角度进行测算,包括:北部湾地区总体基础设施、交通设施、通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分别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同时对各城市不同基础设施分别对各市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做测度,如南宁市交通、通信、市政基础设施分别与南宁市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这样通过分解模型,计算出16个指标2005年到2010年的协调度,协调发展度,以及协调趋势,计算结果表明,2007-2008年北部湾总体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达到临界协调的状态,2010年现出高度协调的态势;而各城市不同类型基础设施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差异较大;另外按照经济性、社会性、生活性划分基础设施,通过var模型得出,目前经济性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但长久来看,经济性的基础设施作用会逐渐减弱,而社会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对经济的作用会逐渐凸显出来,结合以上两种计算结果,结合现实情况,找出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整合北部湾基础设施的模式和对策。整合基础设施的模式包括平面整合和立体整合,平面整合指的是基础设施中某一个因素的整合,对于不同基础设施的不同组合这些的整合属于立体整合,整合对策按照交通、能源、通信、市政方面分别提出,其中,交通方面要加快建设以南宁为枢纽的交通网络,优化与建设公路网,扩展航空运输能力,提高交通场站的智能化水平,构建中国—东盟大通道;信息设施要加快推进“叁网融合”工程,推动“无线城市”建设,拓展信息化服务内容,提高农村信息化建设;能源方面提出打造北部湾能源基地,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等对策;最后以城市给水排水系统为例提出市政方面的对策,如:成立北部湾给水排水协调小组,整合没有规模化经济的给水排水设施等。
聂春霞[9]2012年在《新疆城市化道路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问题历来就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地域辽阔,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人口密度、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及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新疆为典型的内陆干旱缺水区,生态环境脆弱,绿洲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准噶尔盆地周缘和其他盆地的谷地内,城市则主要分布在这些绿洲之中。从城市化理论结合城市化的实践,探索新疆城市化路径,对新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主要以新疆为研究区,评析新疆城市化的历程和动力,预测未来新疆城市化进程,概括国外城市化的经验与教训,评价新疆主要城市的发展质量和新疆城市化发展的质量,从而对新疆城市化道路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剖析新疆城市化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新疆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本文共分八章,第1章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等;第2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并提出论文的切入点、相关理论依据、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提出新疆城市化道路的评价体系;第3章概述国外城市化历程,总结国外城市化的经验与教训;第4章概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和动力,并分析新疆城市化发展历程和动力;第5章评价新疆主要城市的发展质量,并与中国其他29个城市进行对比;第6章评价新疆城市化发展质量;第7章构建水资源约束下的新疆城市化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未来新疆城市化进程进行预测,找出新疆城市化道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疆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和政策建议;第8章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国家宏观政策、建市镇的标准影响着城市化的进程。2.虽然新疆城市化的动力呈现出阶段性差异,但是,非农产业的发展是新疆城市化的根本动力。3.新疆城市化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力较弱。4.新疆主要城市发展质量:南、北、东疆城市发展水平差异大,城市的经济、环境和设施水平差异大,城市自我发展能力低。5.西北5省会城市发展质量:5城市内部经济、环境和社会系统存在差异,5城市的协调发展的总体水平是,银川为最好,其次为乌鲁木齐、西安和兰州,最差是西宁。6.中国30主要城市虽然发展较快,但是,城市的土地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发展不平衡;东、中部城市发展优于西部城市的发展。7.新疆水资源只能支撑短期内的低速城市化方案和高速城市化方案,中速城市化方案既保证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用水,是较理想的城市化方案。8.新疆城市化发展质量总体上不高,城市化过程造成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呈“总体上恶化,局部改善”的状态。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1.构建和完善了城市的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和模型。2.构建了未来城市化进程的预测模型。3.构建和完善了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和模型。4.丰富和完善了城市化道路研究的内容。5.构建了系统评价城市化道路的体系框架。
陈伟松[10]2013年在《南宁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两叁百年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摸索,西方国家应急管理研究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研究体系并且取得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我国城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具有借鉴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由此而带来的公共经济、社会问题,给城市的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埋下了隐患。特别是目前我国城市应急管理研究滞后于城市应急管理需要,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做好城市应急管理工作就至关重要。以此为出发点,以南宁市为个案研究载体,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归纳法等相结合,围绕“一案叁制”系统分析了南宁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实践建设情况。在总结其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全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针对南宁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运用应急管理阶段理论、系统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同时借鉴了美国的综合应急管理模式,提出了完善南宁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通过以构建构建一体化的应急管理机制为基础,规范应急预案编制,加强预案演练提高实践作战能力;优化应急资源配置,完善应急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动员机制,实现应急管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完善调查评估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运行效率。研究目的在于满足解决城市应急管理问题的现实需要,为促进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改革提供有益思考。同时提高南宁市应急管理机制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损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南宁市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D]. 黄小青. 广西大学. 2003
[2]. 南宁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研究[D]. 李琼. 广西大学. 2012
[3]. 城市协调发展动力学模型[J]. 黄小青. 计算机仿真. 2005
[4].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评价及仿真研究[D]. 张蓓. 暨南大学. 2009
[5]. 技术进步、资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系统动力学研究[D]. 隆连堂. 大连理工大学. 2005
[6].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D]. 熊健. 广西大学. 2018
[7]. 城市地下水环境场变异与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D]. 鲁嘉. 广西大学. 2006
[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基础设施整合研究[D]. 姜丹. 广西大学. 2012
[9]. 新疆城市化道路评价研究[D]. 聂春霞. 新疆大学. 2012
[10]. 南宁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 陈伟松.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标签:数学论文;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系统动力学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承载力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新疆生活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