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省健康医疗气象服务系统的研制和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董洪英[1](2020)在《中南地区通用航空产业政府扶持研究》文中指出当前让我国通用航空器飞起来、热起来,积极推动实现通用航空发展由部门行为转为政府行为,由行业行为转为社会行为已得到明确。政府是航空安全目标与实施战略的制定者,特别是地方政府,是通用航空发展的主要受益方和责任主体,地区民航管理局则从专业层面,与辖区内通用航空协调部门建立对接机制,联合定制、评估区域通用航空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生产总值日益地提高,社会发展迅速。中南地区可以说是推动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重要领头雁,在通用机场项目建设的规模、通用航空公司拥有数量、通用航空机队规模能力,以及无人机生产和技术优势等许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发展,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正在积极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也正处于快速地建设的状态,立体航空交通网络的体系逐步地构建了起来,这对于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通用航空区域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中南地区为例,研究地区政府和行业政府行为如何推动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本文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和整体性治理理论,分析了中南地区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和行业政府在扶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方面所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总结分析了政府扶持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竞争性治理、公共产品短缺、产业政策惠及面窄和产业政策创新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体制性障碍、经济职能障碍、政策性障碍和角色定位模糊。因此,结合上述问题,本文归纳总结了美国、巴西和我国华北地区、华东地区政府在扶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包括跨区域协同共治、加大产业供给政策、构建产业政策体系和引导产业集聚。针对中南地区通用航空产业政府扶持现状,本文提出了加强中南地区通用航空产业政府扶持的对策:首先,重塑政府责任理念,构建跨区域协同共治格局,构建跨区域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以深化政府整体性治理改革;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交通运输服务职能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再次,深化低空空域改革,加大放管服和完善税收和资金扶持政策以优化产业政策环境;最后,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产业链布局形成集聚效应,推进产业链融合发展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在研究范围上选择民航区域划分的中南地区利于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深化区域地方政府和行业政府的协同合作,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区域政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同时,本文还考虑了通用航空产业配套设施在机场群和综合交通枢纽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强化其交通运输服务职能,以期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
韩志强[2](2020)在《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数据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依据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现状,从如何利用数据进行预防、诊断、治疗疾病以及探索中医经验传承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中医药管理部门在数据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符合中医药数据中心数据开发和利用的参考建议,为吉林省中医药管理部门出台政策、科学管理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与网站调研,对学科体系进行系统整理,分析中医药信息学发展现状。同时,对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权威专家进行访谈,总结以往工作思路和方法。而后,根据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以及基层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的数据管理和利用现状,总结出数据开发利用的经验与建议。结果:通过对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数据利用的现状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中心建设正快速发展、日趋完善,但数据采集的质量并不高,开发和利用的效率提升不大,在数据安全性以及标准制度规范上还有不足。结论:通过上述研究表明,影响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数据开发与利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中医药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和扶持力度,从制度完善、人才培养和领域拓展上下功夫,提升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数据的应用价值。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于婷婷[4](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马毅[5](2018)在《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东北严寒地区大部分土地空间承载着生态和粮食生产的国家主体功能,绿色与生态是其关键特征与长期发展目标,基于粮食生产、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而形成的村镇空间,既是与自然环境协同共生的形态表征,也是区域绿色发展系统的重要载体;而寒地气候条件下,东北地区村镇的行为活动、空间形态、景观风貌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面向严寒气候与东北区域功能双重特征影响下的村镇规划复杂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东北严寒地区村镇面临生态空间胁迫、产业升级滞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足、乡村活力衰退、公共与基础设施体系缺失等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村镇发展方向和动力、建设速度和质量与其核心职能不相匹配,规划框架与技术体系全面滞后于建设与发展速度,系统性的规划、支撑技术与应用系统还缺乏针对性研究与普及,造成全局层面的生态、绿色、可持续村镇发展路径难以实现。研究以“绿色村镇”内涵为核心,系统的梳理了绿色村镇的理论体系与数据库系统应用实践,以绿色村镇发展理念下的村镇规划思路为突破点,通过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地域特征与核心问题的研判,结合绿色村镇规划要点探析,提出针对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规划目标要素框架与技术支撑特征,并据此提炼数据库系统设计层面的数据组织与主体功能架构要点。在明确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设计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基础数据库、标准数据库、数据应用三大板块的系统主体功能以及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服务层的技术结构,并梳理了各部分数据逻辑关系;最后对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基本状态解读、绿色发展特征识别、规划专题模块及提升策略等数据应用模式进行阐述与延伸讨论。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研究与应用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基本方面:(1)基于绿色村镇实态调研与信息收集,立足于东北寒地村镇现实特征,提出绿色村镇基础信息集成与整合方案,并据此构建绿色村镇基础数据库、形成其内部数据组织方案;(2)依托总体设计层面的绿色村镇规划目标要素,结合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基础数据各项特征,构建由6个子系统层、24个目标状态层、88个量化属性层组成的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指标体系,并确定绿色标准引导序列值,在量化引导框架与引导序列的基础上,构建绿色村镇标准数据库;(3)以典型乡镇及区域乡镇集合作为研究实例,对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应用板块进行实践与讨论,验证了数据库系统在乡镇基本发展状态判断、绿色综合评价与特征识别方面的应用模式,并对自然生态空间管控、绿色产业发展、乡镇景观风貌等绿色村镇规划重点专题等模块的设计原理与运算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以东北严寒地区大量乡镇实态调查与信息收集为研究基础,构建面向村镇地区的基础数据集成、标准数据引导、多源数据应用为主体的信息平台框架,期望反映东北严寒地区村镇绿色发展关键问题、探究绿色发展的动力与机制、健全绿色发展目标体系、引导绿色村镇规划专项建设,为保障国家主体功能的实现及区域村镇宜居空间的长效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赵笑颜[6](2018)在《气象要素对农村地区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影响及干预方案研究与效果评估》文中指出随着气候异常变化的加剧,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天气与气候的异常变化会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等),此类疾病称为气象敏感性疾病。IPCC第五次报告指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已经从传染病转为慢性病与创伤。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地区,近些年疾病谱发生显着的变化,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是主要的两大高发疾病,患病率增长速度远高于城市。虽然以往对这两大系统与气象环境关系研究较多见,但均针对城市地区。而城市地区居民的饮食行为习惯、经济状况与所处的气象环境条件与农村地区有较大的差别,城市地区的研究结果直接作为农村地区疾病预防的依据针对性不足;同时以往研究均是气象要素对整体人群的影响分析,但是较少有针对发病风险大的年龄段做深入、细致研究。此外以往对于气象敏感性疾病的研究都停留在流行病学分析与发病机理的实验探讨,没有真正的将研究结果用于疾病的预防干预。而阜南县作为我国农村地区医联体示范县,把疾病的预防作为医疗改革重点,突破传统的预防干预方式,首次将气象敏感性疾病预防干预纳入医疗改革工作的组成部分,为本项研究提供预防干预试验基地。基于此,本文运用阜南县相关医疗机构全部住院数据,分析该地区疾病谱,发现该地区高发的两大系统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与循环系统疾病。然后运用广义相加模型及非线性分布滞后模型探析气象要素对农村地区两大系统疾病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气象要素对两系统脆弱人群的影响,并找到一个综合性指标—舒适度指数,探究温度与湿度综合作用在不同季节对两系统疾病的影响,做出疾病发病风险等级图。最后根据前期的研究结果,与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合作,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制定一套针对农村地区的两系统疾病干预方案,运用Elman神经网络算法模型构建该地区气象敏感性疾病预报系统,评估干预方案效果,将研究成果切实,有效可行地运用到农村地区疾病预防和干预中,为疾病预防和干预提供新思路及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成果如下:1.阜南地区疾病谱特征及其脆弱人群分析(1)本研究发现该农村地区人群中患病率高的前五位系统分别是: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科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循环系统(32.45%)及呼吸系统(12.96%)占总患病率的45.41%,两系统疾病占比远高于城市地区的同类疾病。(2)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人群为3岁以下婴幼儿及60岁以上老年的脆弱人群,4555岁也是个发病的小高峰,男性住院人数大于女性;循环系统疾病的高发人群集中在60岁以上,女性高于男性。从疾病变化趋势看,循环系统疾病的增长速率显着高于呼吸系统。2.阜南地区气象要素对全人群呼吸与循环系统疾病影响的关联性分析(1)研究气象要素对农村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发现:农村地区呼吸系统疾病更易受低温影响,当温度较低时呼吸系统疾病明显高发。由于没有热岛效应,高温对其影响不显着,因此低温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点预防的气象要素。在48小时变温的研究中发现温度升高时是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具有即时性。而湿度单独作用主要体现在低相对湿度的条件下,滞后24天为诱发该系统疾病高发的时间段。(2)气象要素对农村地区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农村地区取暖条件比城市差,日平均气温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低温效应,温度在–5至5℃之间,滞后36天时,低温效应明显,呈高诱发因素。而高温也会引起疾病多发,但由于农村相对于城市高温强度减弱,其诱发效应也相应较弱。在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影响的研究中发现无论是气温日较差还是24和48小时变温均表现在温度变化较大时(冬末初春)会增加循环系统疾病发病风险。相对湿度对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当相对湿度低于45或是相对湿度高于80时为高诱发因素,无滞后效应,有一定的累积效应。3.阜南地区气象要素对脆弱人群呼吸与循环系统疾病影响的关联性分析(1)气象要素对脆弱人群呼吸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日平均气温–5℃到5℃为高诱发温度区间,基本无滞后现象,作用效应可持续十天以上,低温的累积效应对婴幼儿影响比整体人群持续时间长;同时研究发现:高温对婴幼儿相对风险大于整体人群,相同温度下发病风险比整体人群高5%。同时变温对于婴幼儿风险高于整体人群,相对湿度较高时易发病。当温度变化较大,特别是突然增高的条件下,应更加注重预防。60岁以上老年人整体研究结果与3岁以下婴幼儿相似,但低温的诱发效应滞后35天,变温体现在温度升高,,易发病,同时相对湿度较低时易发病。(2)气象要素对脆弱人群循环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地区气象要素异常变化易对60岁以上人群诱发循环系统疾病,疾病诱发主要体现为低温效应;与整体人群相比,相同低温条件下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风险高1%。气温日较差、24及48小时变温均体现在温度变化较大时疾病高发,相同变温幅度下60岁以上老年人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比整体人群高,变温累积效应的影响更强。4.舒适度指数在不同季节与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的关系前期研究发现该地区主要影响疾病发生的气象因素为温度与湿度,因此选取舒适度指数是一个比温度、湿度等单独作用更全面的气象指标,能更好的展现其与两系统疾病的关系。研究发现与城市地区不同,低舒适度指数(冷效应)是主要诱发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两类疾病高发,而不同季节诱发两系统疾病发病的舒适度指数与滞后天数区别较大。通过舒适度指数研究温度与湿度综合作用对两系统疾病风险时发现,当日相对湿度较低时,每日最高温度是影响两系统发病的主要因素;当日相对湿度较高时,每日最高温度及相对湿度都会对两系统疾病产生影响。5.阜南地区气象敏感性疾病预测系统构建运用多元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Elman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对该地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发病进行预测,结果发现Elman神经网络对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效果更好。因此,运用Elman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对该地区疾病发病做预测,并采用此预测模型构建阜南地区气象敏感性疾病预测系统,为当地疾病预防提供技术支持。6.阜南地区呼吸与循环系统疾病预防、干预方案设计及其效果评估本人作为团队骨干成员与当地政府合作设计两系统疾病预防干预方案,该方案于2016年开始在阜南地区7个乡镇实施,设立为干预组,与另外7个乡镇形成对照,研究发现,农村地区针对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比对照组,干预组在2016年呼吸系统住院人数和疾病负担分别降低31.27%和35.47%,循环系统住院人数和疾病负担分别降低9.54%和9.39%。此效果评估表明,该干预方案及气象敏感性疾病预测系统在农村地区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预防效果,通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可进行推广应用。
李宗富[7](2017)在《信息生态视角下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与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微信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内越来越多的党团组织和政府部门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积极地利用政务微信发布信息、提供服务、沟通交流、引导舆论等。政务微信已经成为公众喜闻乐见的网络问政新平台,对政府信息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推动政务改革的重要力量。如何合理地利用政务微信等政务新媒体的优势,打造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公众参与、双向互动为平台,以优化政府服务流程、改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为途径,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加公正、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是当前各个政府部门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信息生态学是研究人、信息、技术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可以为信息环境下的组织、信息技术和信息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的解释框架。因此,本文以政务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结合信息生态学理论,深入研究政务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服务模式和服务质量评价问题。在综合评述国内外学者关于政务微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对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过程、模式、运行机制和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为提升政务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服务能力和质量提供指导,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首先,分析了政务微信服务过程中的信息流转情况,研究了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的动力和过程。在对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的四个构成要素政务微信信息人、政务微信信息资源、微信技术和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它的功能。然后分析了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探究了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结构和类型。其次,分析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在对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内涵与概念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动力机制、协同机制、共享机制、评估机制和反馈机制,深入地分析了各个运行机制的内涵、内容与特征,并构建了每种机制的模型;最后基于五种机制的内在逻辑构建出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的总体关系图。第三,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从信息生态要素出发,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要求、信息智能技术发展和政务信息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视角,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划分为定制式、一站式、智慧型和协同式四种类型,分别介绍了四种模式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各个模式的内容和特征,并构建了每种模式的模型与框架等。分别选取了“广东天气”、“广东发布”、“乐行南昌”、“广州公安”四个政务微信公众号作为实例进行分析研究,对四种信息服务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比分析了四种模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四,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以服务质量差距理论为基础,从信息生态因子视角构建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模型,将影响因素分为政务微信信息资源、政务微信信息主体、微信技术和政务微信平台环境四个维度,解释不同因子对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以收集的713份有效调查问卷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数据的信度和效度,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大多数假设都得到了数据支持,并对一个不支持的研究假设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五,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调查问卷方法,选取并确定了7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结合信息生态学理论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划分为政务微信信息资源、政务微信信息人、信息技术和政务微信平台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以“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对其信息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检验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针对当前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了提升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策略设计思想,分别从政务微信信息资源、政务微信信息主体、微信技术和政务微信服务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提升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和效果提供借鉴与参考。从信息生态视角探讨政务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服务模式并对其信息服务质量进行科学评价研究,拓展了信息生态学在政务新媒体领域的研究应用,丰富了电子政务和信息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为政府部门借助政务微信更好地开展公共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在实践上,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于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都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和指导意义。
翟广宇[8](2015)在《基于大数据的医学气象服务方法与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医学及气象领域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不断积累下来,与此同时,新的数据还在继续不断地产生,呈现出明显的大数据特征,这无疑为医学气象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数据基础,为深入研究天气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注入了动力与活力。为此,本文旨在将大数据的理念引入至医学气象服务中来,探索大数据时代下的医学气象服务框架,研究大数据的方法与技术在医学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以利于推动医学气象学的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尝试建立了基于大数据的医学气象服务框架,该框架总体分为四层,从下到上依次为:数据源层、整合层、大数据平台层和应用层,可为基于大数据的医学气象服务提供了从数据的获取、存储、预处理、预报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等一系列应用需求的解决方案。其次,针对医学气象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存储模型,该模型利用分布式及网页爬取等先进技术,能够获取不同存储地点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医学、气象及空气污染监测数据;该存储模型中还构建了医学气象数据仓库,将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及时质控与存储。同时本文还以兰州市某三甲医院的医学数据及相应的气象、空气污染指数数据为基础,进行了数据仓库实例的建设试验。再次,我们通过比较现有数据预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医学气象的大数据特点进行了数据的变换和预报因子的特征选择,结果表明:在没有进行数据分级处理(数据变换)时,对于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及糖尿病病情变化就诊的人数预报的准确率分别为:4.20%、2.91%和2.70%,经过数据预处理后预报的准确率上升为为:25.50%、41.50%和19.50%,显然,预报准确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再经过特征选择的优选预处理后,上述三种疾病的气象预报因子由进行特征选择之前的31个分别减少至9、10和10个,在同一服务器上三种疾病的预报建模(BP神经网络)时间由未进行处理前的19.45s、27.05s和31.04s,分别减少为:11.20s、20.38s和6.39s。由此可见,经过上述有针对性的医学气象大数据的科学预处理,从预报的准确性及建模时间上都有大幅的提高。此外,针对基于大数据的医学气象服务预报模型构建的现实需求,通过比较了已经在医学气象服务预报中使用的各种预报模型算法的优缺点,研究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医学气象服务预报模型构建的一种新方法---基于遗传非线性规划的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并利用已存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该算法的预报准确性比已使用的其它算法有大幅的提高,以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及糖尿病病情变化就诊人数的预报为例,预报的准确率分别达到:75.50%、98.75和62.00%。(2)利用该算法进行预报模型的建立,建模时间明显优于其他算法,对于以上提出的三种疾病的建模时间分别降至为:4.57s、4.23s和3.20s。(3)该算法在应用时易于实现,本文中利用编程工具.NET2008中已有的库函数及相关技术,进行了算法的实现。其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程序运行较快,适合于实时的医学气象预报服务业务应用。最后,本文尝试开发了医学气象预报及服务系统软件平台,除了研制开发WEB网站之外,还针对当前比较流行的移动互联网进行了开发,包括:基于Android系统、IOS系统的手机APP及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该软件平台不仅通过友好的界面可将医学气象预报结果以多种形式展现到使用者面前,还能够对用户进行定位,将其所在地的气象与环境信息及防病知识进行推送,及时提醒用户进行有效防护。此软件平台具有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对于相关疾病患者群体有较好的预警效能,目前已开始试用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服务效果。
熊春林[9](2013)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人类已悄然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成长能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农村和农业不可避免地被席卷入这场空前规模的信息化浪潮中。对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上。加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如何提高农民对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满意度为目标,依据公共服务理论、信息化理论、能力理论、系统理论等理论,界定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相关概念,全面分析与探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与其形成基础、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AHP-CSI和CSI-Logistic研究模型,以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湖南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应用层次分析方法(AHP),从服务设施、服务队伍、信息资源、社会环境、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等7方面构建了25个评价指标,实证分析湖南省14市(州)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情况;运用CSI-Logistic研究模型,对湖南四个示范区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回归分析;运用AHP-CSI研究模型对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评价结果与农民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从基础设施、服务队伍、信息资源、运行机制等4个方面分析美、英、德、日、韩、印度等国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概况,把握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发展的趋势,总结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经验。最后,本文根据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评价和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民满意度评价,借鉴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经验,从彰显农民为本、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发展机制、健全绩效评价等方面提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策略。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评价与建设既要关注服务本身更要关注农民满意度。(2)当前,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但仍较弱。(3)政府和市场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中的作用因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变化而变化。(4)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需要政府与农民上下联动、外部推动与农民自动有机结合。
方堃[10](2010)在《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但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形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公共治理的碎片化和分散化问题突出,城乡及区域之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公共服务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以“服务三角”模型为框架,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运行机制及建设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思路和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全文涵括七个部分即“一绪论、五章、一尾论”。绪论简要阐述了研究的动因及意旨,厘定和缕析了相关重要概念,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检视和评价等。第一章至第五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依据“总和分”的关系将第一章至第四章与第五章在研究内容上分开。前者为与“服务三角”模型框架相对应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四个子系统;后者则是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相关专题研究。第一章探讨了农民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农民需求的类型、强弱、差别以及表达、满足和反馈等机制予以深入的研究;第二章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的过程以及纵横两个维度,揭示了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共政策子系统的运行机理;第三章描述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历程、近况及前景,对“市、县、乡(镇)、村”一体化治理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功能模块、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四章剖析了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素质整体不高、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人员配置、绩效考评、激励、职业道德和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化路径;第五章从“服务三角”模型的系统标准出发,对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公共就业、灾害防治、公共安全等服务体系的八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尾论在总结全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阐明了政府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与现实着力点,前瞻性地构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对接”的政策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理念和视角新颖。本文以“促进城乡统筹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理念,从现代系统管理科学的视角,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碎片化问题进行审视,系统地研究了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及各子系统的功能。这种研究理念和视角在国内同类成果中具有新颖性。(2)分析工具和方法先进。本文超越了以具体公共服务项目作为对象的“拼盘式”研究套路,以体现现代服务管理特色的“服务三角”模型为框架,综合运用了制度分析、经验分析、统计分析、实证检验、比较分析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先进研究方法。(3)理论建构独特。目前,我国正处在“十一五”末和“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时空交汇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亟需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国家标准。本文尝试性地将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应标准整合到由“农民需求子系统”、“公共政策子系统”、“服务平台子系统”和“人力资源子系统”构成的总体战略之中,这在国内学术界具有独到性。(4)政策建议应用性强。本文对“十二五”期间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公共就业、灾害防治、公共安全等服务体系做了专题性研究,阐明了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和着力点,前瞻性地构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对接”的政策策略,具有相当强的应用性。
二、吉林省健康医疗气象服务系统的研制和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健康医疗气象服务系统的研制和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南地区通用航空产业政府扶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通用航空产业 |
2.1.2 政府扶持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政府干预理论 |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
3 中南地区通用航空产业政府扶持现状分析 |
3.1 政府扶持中南地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成效 |
3.1.1 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政府扶持中南地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竞争性治理 |
3.2.2 公共产品短缺 |
3.2.3 产业政策惠及面窄 |
3.2.4 产业政策创新不足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政府体制性障碍 |
3.3.2 政府经济职能不完善 |
3.3.3 政府政策性障碍 |
3.3.4 政府角色定位模糊 |
4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通用航空产业政府扶持经验借鉴 |
4.1 国外政府扶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4.1.1 美国:主导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
4.1.2 巴西:营造产业发展环境 |
4.2 国内其他地区政府扶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4.2.1 华北地区:跨区域协同共治 |
4.2.2 华东地区:发展延伸产业链 |
4.3 经验借鉴 |
4.3.1 跨区域政府协同联动 |
4.3.2 强化要素资源供给 |
4.3.3 构建产业政策体系 |
4.3.4 引导产业集聚 |
5 优化中南地区通用航空产业政府扶持对策分析 |
5.1 深化政府整体性治理改革 |
5.1.1 重塑政府责任理念 |
5.1.2 构建跨区域协同共治格局 |
5.1.3 构建跨区域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 |
5.2 搭建产业服务平台 |
5.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5.2.2 强化交通运输服务职能 |
5.2.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5.3 优化产业政策环境 |
5.3.1 深化低空空域改革 |
5.3.2 加大放管服 |
5.3.3 完善税收和资金扶持政策 |
5.4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5.4.1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
5.4.2 优化产业链布局形成集聚效应 |
5.4.3 创新产业链融合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数据开发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际研究 |
1.3 存在问题及现有成果 |
1.3.1 存在问题 |
1.3.2 现有成果 |
第二章 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和数据利用现状 |
2.1 中医药数据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
2.1.1 网络基础建设期(2010 年之前) |
2.1.2 信息平台搭建期(2011 年至2015 年) |
2.1.3 数据应用发展期(2016 年至2020 年) |
2.2 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
2.2.1 着眼体系建立,完善中医药信息统计系统 |
2.2.2 聚焦平台建设,推动大数据科学管理 |
2.2.3 创新管理手段,促进中医药政务信息化建设 |
2.2.4 建强人才队伍,打造中医药信息化培训中心 |
2.2.5 严格规章管理,规范中医药信息标准制度 |
2.2.6 加强技术含量,提升基层信息化服务能力 |
2.2.7 严控网络风险,确保中医药信息安全 |
2.3 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现状 |
2.3.1 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始末 |
2.3.2 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标准 |
2.3.3 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人才培养及储备情况 |
第三章 中医药数据中心数据开发利用方式研究 |
3.1 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 |
3.1.1 大数据在传染性疾病防控方面的重要作用 |
3.1.2 大数据在慢性病病监测的作用 |
3.2 在中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3.2.1 中医药数据在中医脉诊及中医证候上的作用 |
3.2.2 中医药数据在中医临床上的作用 |
3.3 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上的作用 |
3.3.1 构建适合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方法 |
3.3.2 科学管理中医经典知识 |
3.3.3 打造中医精品课程 |
第四章 中医药数据中心数据在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 |
4.1 中医药数据中心数据采集存在的障碍 |
4.1.1 基层中医诊疗机构从业人员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
4.1.2 中医药标准制度还不够完善 |
4.2 中医药数据中心数据安全风险 |
第五章 加强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数据开发与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
5.1 强化政府引领作用 |
5.1.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5.1.2 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
5.1.3 完善标准制度建设 |
5.2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5.2.1 中医药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 |
5.2.2 立足现有力量,强化信息素养 |
5.2.3 依托教育平台,培养新鲜血液 |
5.3 拓展中医药数据中心数据应用领域 |
5.3.1 发展移动终端应用 |
5.3.2 助推中医药产业发展 |
5.3.3 中成药研发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
1.3.2 景观脆弱性 |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
1.4 研究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
2.1.4 人地关系理论 |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
2.4.1 指标体系法 |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
3.1 乡村概况 |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
3.3.3 自然环境景观 |
3.3.4 聚落景观 |
3.3.5 经济景观 |
3.3.6 文化景观 |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
4.2.1 脆弱性三要素 |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4.1 评价指标筛选 |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3 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评价单元选取 |
5.1.3 评价指标体系 |
5.1.4 数据来源 |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1 评价结果 |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1 因子分级方法 |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
6.2.1 目标体系 |
6.2.2 规划衔接 |
6.2.3 规划模式 |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东北严寒地区 |
1.3.2 绿色村镇相关概念 |
1.3.3 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路线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5.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绿色内涵及绿色发展理念应用 |
2.1.1 绿色内涵及绿色发展理念 |
2.1.2 绿色发展理念的应用研究 |
2.2 绿色村镇基础研究 |
2.2.1 绿色导向下的村镇发展趋势 |
2.2.2 现行村镇规划框架体系的解析 |
2.2.3 绿色村镇特征与绿色村镇规划基本要求 |
2.3 数据库类型与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研究 |
2.3.1 数据库类型及特征研究 |
2.3.2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特征研究 |
2.4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研究 |
2.4.1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总体建构研究 |
2.4.2 绿色村镇数据库内容架构研究 |
2.4.3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应用框架研究 |
2.4.4 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村镇规划目标支撑体系与数据库系统总体架构 |
3.1 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实态调研与村镇现实特征分析 |
3.1.1 村镇实态调研的目标与原则 |
3.1.2 调研支撑条件与乡镇基本情况 |
3.1.3 村镇调研与基础信息收集方案 |
3.1.4 村镇现实特征分析与关键问题梳理 |
3.2 面向村镇现实特征的绿色村镇规划目标体系及技术支撑 |
3.2.1 村镇规划相关绿色发展要点的分析与提取 |
3.2.2 绿色村镇规划目标体系构建及目标要素框架解析 |
3.2.3 基于村镇规划主体框架提升的技术支撑特征 |
3.3 基于村镇现实特征与规划目标体系的数据库系统总体架构 |
3.3.1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软硬件与网络性能 |
3.3.2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架构 |
3.3.3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运行与管理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集成与基础数据库的实现 |
4.1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的处理与特征解析 |
4.1.1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的处理与校核 |
4.1.2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的总体结构性特征 |
4.1.3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的系统性特征 |
4.2 绿色村镇基础信息集成与基础数据体系构建 |
4.2.1 村镇信息整合框架下的绿色村镇基础数据体系构建 |
4.2.2 绿色村镇基础数据体系构建与内容解析 |
4.3 基于信息集成的绿色村镇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与实现 |
4.3.1 基于绿色村镇信息集成框架的基础数据库逻辑结构 |
4.3.2 绿色村镇基础数据库基本功能的实现 |
4.3.3 绿色村镇基础数据库更新与管理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与标准数据库的实现 |
5.1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5.1.1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构建的目标 |
5.1.2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构建的原则 |
5.2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的内容构成与典型指标解析 |
5.2.1 绿色村镇规划目标体系要素的指标量化与分级策略 |
5.2.2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框架的指标体系构建 |
5.2.3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指标的总体构成特征与运算表达 |
5.2.4 绿色村镇典型量化引导指标的内涵解析 |
5.3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序列的推导与确定 |
5.3.1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序列的内涵解析 |
5.3.2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序列的运算推导 |
5.4 基于量化引导体系的绿色村镇标准数据库建立与实现 |
5.4.1 基于量化引导框架的村镇标准数据体系构成与运行逻辑 |
5.4.2 绿色村镇标准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与运行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研究 |
6.1 依托数据基础应用层面的乡镇基本发展状态解读 |
6.1.1 乡镇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 |
6.1.2 乡镇绿色产业与循环经济系统 |
6.1.3 乡镇土地集约与绿色空间系统 |
6.1.4 乡镇绿色居民点与人居环境系统 |
6.1.5 乡镇公共设施与绿色服务系统 |
6.1.6 乡镇绿色基础设施与能耗系统 |
6.2 基于TOPSIS的绿色村镇数据库综合评价应用研究 |
6.2.1 绿色村镇量化引导指标赋权与综合评价过程 |
6.2.2 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的乡镇绿色发展特征研究 |
6.2.3 基于综合评价特征的绿色村镇发展类型识别与提升策略 |
6.3 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规划专题应用研究 |
6.3.1 自然生态空间保护与生态承载力专题 |
6.3.2 乡镇主导产业选择及绿色农业发展专题 |
6.3.3 绿色发展视角下的村镇公共与基础设施专题 |
6.3.4 基于景观特征识别的村镇景观风貌专题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气象要素对农村地区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影响及干预方案研究与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度对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 |
1.2.2 相对湿度对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 |
1.2.3 气压对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 |
1.2.4 风速对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 |
1.2.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简介 |
2.2 资料来源 |
2.2.1 疾病资料 |
2.2.2 气象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流行病学 |
2.3.2 广义相加模型 |
2.3.3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
2.3.4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 |
2.3.5 BP神经网络模型 |
2.3.6 Elman神经网络模型 |
2.3.7 软件应用 |
2.4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阜南县疾病特征分析与近六十年气候特点 |
3.1 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的特征分析 |
3.1.1 阜南县疾病谱排序 |
3.1.2 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发病的描述性特征 |
3.1.3 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年龄分布特征 |
3.1.4 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变化趋势 |
3.1.5 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节气分布图 |
3.2 近60年阜南县气象要素的基本特点 |
3.2.1 近60年阜南县气象要素的基本特点 |
3.2.2 近60年阜南县相对湿度的基本特点 |
3.2.3 近60年阜南县大气压强的基本特点 |
3.2.4 近60年阜南县平均风速的基本特点 |
3.2.5 近60年阜南县平均降水量的基本特点 |
3.3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气象要素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 |
4.1 气象要素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的关系 |
4.2 温度变化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 |
4.2.1 温度变化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
4.2.2 温度变化对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 |
4.3 其他气象要素对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 |
4.3.1 其它气象要素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
4.3.2 其它气象要素对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气象要素对脆弱人群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影响 |
5.1 气象要素与脆弱人群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相关性 |
5.2 气象要素对脆弱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
5.2.1 温度变化对脆弱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
5.2.2 其他气象要素对脆弱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
5.3 气象要素脆弱人群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 |
5.3.1 温度变化对脆弱人群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 |
5.3.2 其他气象要素对脆弱人群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不同季节舒适度指数对两系统疾病的影响 |
6.1 不同季节两系统及气象要素描述性特征 |
6.2 不同季节舒适度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
6.2.1 不同季节呼吸系统住院人数与气象要素的Spearson相关 |
6.2.2 舒适度指数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
6.2.4 不同季节舒适度指数对呼吸系统疾病影响 |
6.3 不同季节舒适度指数对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 |
6.3.1 不同季节循环系统住院人数与气象要素的Spearson相关 |
6.3.2 舒适度指数对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 |
6.3.3 不同季节舒适度指数对循环系统疾病影响 |
6.4 舒适度指数对两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影响的风险等级图 |
6.4.1 舒适度指数对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影响的风险等级图 |
6.4.2 舒适度指数对循环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影响的风险等级图 |
6.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气象敏感性系统构建、干预方案制定与效果评估 |
7.1 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预测模型构建优选 |
7.1.1 数据标准化和风险等级划分 |
7.1.2 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预测预报 |
7.2 阜南气象敏感性疾病预测系统研发 |
7.2.1 初步建立气象环境敏感性疾病数据库 |
7.2.2 建立气象资料数据库 |
7.2.3 天气敏感性疾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 |
7.2.4 构建天气敏感性疾病预报模型、建立预报系统、制作短、中期预报 |
7.2.5 疾病预报系统 |
7.3 农村地区气象敏感性疾病的干预方案 |
7.4 农村地区两系统疾病干预措施效果评估 |
7.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1.1 阜南县疾病特征与气候特征分析 |
8.1.2 气象要素对两系统疾病影响 |
8.1.3 气象要素对农村地区脆弱人群两系统疾病影响 |
8.1.4 不同季节舒适度指数对两系统疾病影响 |
8.1.5 气象敏感性疾病预测系统构建、干预方案的研究及效果评估.. |
8.2 特色与创新点 |
8.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1、申请获得计算机软件着作权一项 |
2、发表学术论文 |
3、参与项目 |
致谢 |
(7)信息生态视角下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与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政务微信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政务微信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政务微信 |
2.1.1 政务微信的概念与类型 |
2.1.2 政务微信的特征 |
2.1.3 政务微信的功能和定位 |
2.2 信息生态相关理论 |
2.2.1 信息生态系统 |
2.2.2 信息生态因子 |
2.2.3 信息生态链 |
2.2.4 信息生态位 |
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1 新公共服务的内涵 |
2.3.2 新公共服务的内容 |
2.3.3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内涵与范围 |
2.4 电子政务理论 |
2.4.1 电子政务的内涵与特征 |
2.4.2 电子政务的功能与模式 |
2.4.3 电子政务的系统和结构 |
2.4.4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
2.5 信息服务理论 |
2.5.1 信息服务的内涵与基本原理 |
2.5.2 信息服务的原则、内容与方式 |
2.5.3 信息服务的类型与模式 |
2.5.4 信息服务质量及其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构建 |
3.1 政务微信信息传播过程 |
3.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动力与过程 |
3.2.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内涵 |
3.2.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动力 |
3.2.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内容与过程 |
3.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信息生态系统模型 |
3.3.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
3.3.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
3.3.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信息生态系统模型构建 |
3.3.4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的功能 |
3.4 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 |
3.4.1 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
3.4.2 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 |
3.4.3 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结构 |
3.4.4 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类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分析 |
4.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的内涵与概念模型 |
4.1.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的内涵 |
4.1.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的概念模型 |
4.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动力机制 |
4.2.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动力机制的内涵 |
4.2.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动力机制分析 |
4.2.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
4.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协同机制 |
4.3.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协同机制的内涵 |
4.3.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协同机制的目标 |
4.3.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协同机制模型构建 |
4.4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共享机制 |
4.4.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共享机制的内涵 |
4.4.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共享机制分析 |
4.4.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共享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
4.5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评估机制 |
4.5.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评估机制的内涵 |
4.5.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评估机制的理论基础与内容 |
4.5.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评估机制系统构成及工作流程 |
4.6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反馈机制 |
4.6.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反馈机制的内涵 |
4.6.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反馈机制分析 |
4.6.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反馈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
4.7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总体关系图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息生态因子的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
5.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的提出 |
5.2 基于政务微信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式信息服务模式 |
5.2.1 政务微信用户定制式信息服务模式的内涵 |
5.2.2 政务微信用户定制式信息服务的过程与特征 |
5.2.3 定制式信息服务的内容与技术基础 |
5.2.4“广东天气”定制式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
5.3 基于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站式信息服务模式 |
5.3.1 政务微信一站式信息服务模式的内涵 |
5.3.2 政务微信一站式信息服务的内容与特征 |
5.3.3 政务微信一站式信息服务模式的基本框架与结构 |
5.3.4“广东发布”一站式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
5.4 基于信息智能技术的智慧型信息服务模式 |
5.4.1 政务微信智慧型信息服务的背景与内涵 |
5.4.2 政务微信智慧型信息服务的内容与特征 |
5.4.3 政务微信智慧型信息服务的模型与结构 |
5.4.4“乐行南昌”智慧型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
5.5 基于信息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协同式信息服务模式 |
5.5.1 政务微信协同式信息服务模式的产生背景与内涵 |
5.5.2 政务微信协同式信息服务的体系与特征 |
5.5.3 政务微信协同式信息服务模式的实现途径 |
5.5.4“广州公安”协同式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
5.6 四种模式对比分析 |
5.6.1 相同点分析 |
5.6.2 不同点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6.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6.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6.2.1 政务微信信息人因素 |
6.2.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与办事服务因素 |
6.2.3 政务微信信息技术因素 |
6.2.4 政务微信信息环境因素 |
6.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6.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6.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3.3 结构模型检验 |
6.3.4 结果讨论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 |
7.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概述 |
7.1.1 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概述 |
7.1.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的内涵 |
7.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构建思路 |
7.2.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7.2.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7.2.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7.3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3.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7.3.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7.4“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质量评价 |
7.4.1“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背景介绍 |
7.4.2 评价过程及结果 |
7.4.3 评价结果讨论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
8.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提升面临的困境与策略设计思想 |
8.1.1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提升面临的困境 |
8.1.2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的设计思想 |
8.2 优化政务微信信息资源 |
8.2.1 提高政务信息的内容质量和有用性 |
8.2.2 丰富政务信息的类型与形式 |
8.2.3 提高办事服务的实用性和个性化水平 |
8.2.4 注重信息的整合性与服务的协同性 |
8.3 加强政务微信信息主体建设 |
8.3.1 提高政务微信运维团队的服务意识和动力 |
8.3.2 了解用户的政务信息需求和服务要求 |
8.3.3 加强运维服务人才与团队建设 |
8.3.4 提高交互和帮助的有效性 |
8.4 加强微信技术融合 |
8.4.1 提高技术手段应用的多元化 |
8.4.2 加强平台之间的协同整合 |
8.5 改善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环境 |
8.5.1 创新优化运营服务模式 |
8.5.2 建立完善激励考核机制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大数据的医学气象服务方法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
1.1.1 大数据的概念 |
1.1.2 大数据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大数据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
1.2 医学气象及其服务中的大数据问题 |
1.2.1 医学气象学的研究内容 |
1.2.2 医学气象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医学气象研究中的大数据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的结构设计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的医学气象服务框架及数据存储技术的研究 |
2.1 基于大数据的医学气象服务框架的构建 |
2.1.1 框架概念模型的构建 |
2.1.2 总体框架体系 |
2.2 医学和气象数据的存储及存在的问题 |
2.2.1 医学数据的存储现状及问题 |
2.2.2 气象数据的存储现状及问题 |
2.3 基于大数据的医学气象数据存储模型 |
2.3.1 存储模型的构建 |
2.3.2 关键技术 |
2.4 存储构建实例分析 |
2.4.1 医学气象数据整合层的设计 |
2.4.2 医学气象数据仓库模型的构建 |
2.4.3 基于三种疾病的医学气象数据仓库的构建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大数据的医学气象数据预处理技术 |
3.1 数据预处理技术 |
3.1.1 数据清洗 |
3.1.2 数据整合 |
3.1.3 数据变换 |
3.1.4 数据精简 |
3.2 基于大数据的医学气象数据预处理 |
3.2.1 大数据时代下医学气象数据的特点 |
3.2.2 医学气象大数据预处理 |
3.3 特征选择技术 |
3.3.1 特征选择的基本框架 |
3.3.2 特征选择算法介绍 |
3.4 基于遗传算法的特征选择技术在医学气象中的应用 |
3.4.1 问题描述 |
3.4.2 遗传算法概述 |
3.4.3 特征选择模型的建立 |
3.4.4 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医学气象预报模型的研究 |
4.1 基于回归方法的预测模型 |
4.1.1 模型描述 |
4.1.2 实验结果 |
4.2 基于决策树的预测模型 |
4.2.1 模型描述 |
4.2.2 实验结果 |
4.3 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 |
4.3.1 模型描述 |
4.3.2 实验结果 |
4.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 |
4.4.1 模型描述 |
4.4.2 实验结果 |
4.5 基于大数据的预测模型的构建 |
4.5.1 大数据时代下常用预报算法存在的问题 |
4.5.2 医学气象大数据挖掘关键技术 |
4.5.3 基于遗传非线性规划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描述及流程 |
4.5.4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4.6 新算法与传统预测方法的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大数据的医学气象预报系统的研制 |
5.1 医学气象预报系统的整体框架 |
5.1.1 总体技术框架 |
5.1.2 系统的功能框架 |
5.2 服务器端的搭建与PC端系统开发 |
5.2.1 服务器端的搭建及配置 |
5.2.2 PC端系统开发 |
5.3 移动客户端的设计 |
5.3.1 基于Android系统的APP设计 |
5.3.2 基于IOS系统的APP设计 |
5.3.3 基于微信的二次开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特色与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
1.2.2 推进农村民主进程 |
1.2.3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
1.2.4 改进农村社会管理 |
1.2.5 保障农村生态良好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方法 |
1.6.2 调查研究方法 |
1.6.3 计量研究方法 |
1.6.4 比较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信息化 |
2.1.1 信息化概念的由来 |
2.1.2 信息化的内涵 |
2.2 农村农业信息化 |
2.2.1 农村信息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异同 |
2.2.2 农村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
2.2.3 农村农业信息化的特点 |
2.3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 |
2.3.1 公共服务理论 |
2.3.2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内涵 |
2.4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 |
2.4.1 能力理论 |
2.4.2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内涵 |
2.4.3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特点 |
第三章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 |
3.1 系统论与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系统 |
3.1.1 系统论 |
3.1.2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系统 |
3.2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结构模型构建的目的与原则 |
3.2.1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结构模型构建的目的 |
3.2.2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结构模型构建的原则 |
3.3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结构模型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
3.3.1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结构模型构成要素 |
3.3.2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的实证研究 |
4.1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
4.2 计量模型与变量定义 |
4.2.1 层次分析方法 |
4.2.2 变量选择与测量 |
4.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4.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4.3.2 运用AHP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
4.3.3 数据处理与计算 |
4.4 结果分析 |
4.4.1 二级指标得分结果分析 |
4.4.2 一级指标得分结果分析 |
4.4.3 最终得分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1 顾客满意度理论与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评价 |
5.1.1 顾客满意度理论起源与发展 |
5.1.2 顾客满意度理论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
5.2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择 |
5.2.1 研究假设 |
5.2.2 变量选择 |
5.3 调查设计与实施 |
5.3.1 问卷设计 |
5.3.2 调查实施 |
5.4 数据处理 |
5.5 Logistic模型及其回归结果 |
5.6 实证结果分析 |
5.6.1 实证结果的总体分析 |
5.6.2 四个示范区实证结果的比较分析 |
5.7 农民满意度与服务能力形成评价的结果相关分析 |
第六章 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经验借鉴 |
6.1 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概况 |
6.1.1 美国 |
6.1.2 英国 |
6.1.3 德国 |
6.1.4 韩国 |
6.1.5 日本 |
6.1.6 印度 |
6.2 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发展的趋势 |
6.2.1 服务技术由单一化向集成化发展 |
6.2.2 服务内容专业化与综合化的结合 |
6.2.3 服务过程阶段性与全程性的统一 |
6.3 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经验 |
6.3.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6.3.2 突出法律法规保障 |
6.3.3 提高相关人员素质 |
6.3.4 建立多种投资模式 |
6.3.5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
6.3.6 重视信息资源开发 |
6.3.7 选择适宜发展模式 |
第七章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策略研究 |
7.1 宗旨——彰显农民为本 |
7.1.1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7.1.2 切合农民的实际需求 |
7.1.3 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 |
7.2 根基——加强基础建设 |
7.2.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7.2.2 注重信息资源开发 |
7.2.3 提升服务队伍水平 |
7.2.4 改善发展外部环境 |
7.3 关键——完善发展机制 |
7.3.1 改善组织领导机制 |
7.3.2 健全制度保障机制 |
7.3.3 改进建设投入机制 |
7.3.4 创新服务运行机制 |
7.4 保证——健全绩效评估 |
7.4.1 确定多元的评估主体 |
7.4.2 确立合理的评估指标 |
7.4.3 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 |
7.4.4 建立规范的评估流程 |
7.4.5 充分地使用评估结果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本文的研究动因及相关问题阐释 |
一、研究动因及意旨 |
(一) 研究动因:将"愿景"变为"现实" |
(二) 研究意旨:统筹城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检视及评价 |
(一) 国外研究的总体态势 |
(二) 国内研究的基本状况 |
三、若干重要概念厘定及缕析 |
(一) 公共服务 |
(二) 基本公共服务 |
(三)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
四、本项研究的理论工具及分析框架 |
(一) 理论工具:"整体性治理"的新范式 |
(二) 分析框架:"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尝试 |
五、本项研究的技术路线、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 |
(一) 技术路线: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 |
(二) 基本内容:一条主线、四大模块、八个专题 |
(三) 主要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六、本文的篇章结构及可能的创新 |
(一) 本文的篇章结构 |
(二)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农民需求子系统 |
一、农民需求系统:以公民为中心的整体主义 |
(一) 农村公共需求的"价值套装" |
(二) 驾驭需求变化:为农民量体裁衣 |
(三) 农民公共需求的分类和评析 |
二、设置农村服务系统"优先级":圈定与排序 |
(一)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和问题 |
(二) 供需优先序: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
三、农民公共偏好的表露:阻滞与疏通 |
(一) 集体选择的优势及其限度 |
(二) 失语·无奈·被决定:农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不畅 |
(三) 服务与意愿相吻合的表达机制 |
四、塑造服务形象:测量与反馈 |
(一) 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和分析 |
(二) 评估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衡量整体的尺度 |
第二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共政策子系统 |
一、政策环境:复杂变化的"服务蓝图" |
(一) 回眸·反省·突围:农村公共服务政策演展 |
(二) 动态变量的话语指向 |
(三) 目标与手段的张弛:政策工具选择 |
二、农村公共服务政策过程:一个宏观描勒 |
(一) 决策:农村公共服务中的磋商和参与 |
(二) 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执行 |
(三) 多管齐下:农村公共服务监督机制 |
三、垂直权力的"高":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权责 |
(一) "碎片化"政策及其影响 |
(二) 基本公共服务链:"中央—省—市—县—乡"政策层次的叠整 |
四、平行协同的"长":在层级和部门的矩阵中"水平化管理" |
(一) 国家单方供给的"势单力薄" |
(二) "公私合作"的政策纽带: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筹资 |
第三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平台子系统 |
一、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系统的组成框架 |
(一)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历程、现状及问题 |
(二) "市、县、乡(镇)、:村"一体化治理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
二、跨边界设计: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一) 农村公共服务网络化组织结构分布 |
(二) 主体、功能与内容:纵横贯通的"宽" |
三、重塑公共服务组织载体: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为个案的实证研究 |
(一) 追捧与质疑:如何使农村公共服务整合起来 |
(二) 流程再造与无缝隙服务:"双溪桥模式"的运作逻辑 |
(三) 挖掘"主要序列":格子状连接 |
四、数字化变革: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 |
(一) 符号网页:Web技术开发 |
(二) 数据库:智能服务体系 |
(三) 自动化过程:地理信息系统与服务网格 |
第四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人力资源子系统 |
一、追求卓越的"三步曲":飞轮模型 |
(一) 农村公共服务的人力资源系统:概念谱系和分析前提 |
(二) 用制度化驱动农村公共服务的飞轮 |
二、职业道德与组织精神:目标统一 |
(一) 农村公共服务中的"伦理三角":德性、规则与结果 |
(二) 跨界合作的团队文化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弥散 |
三、整合性技能的培养及开发:行为跟进 |
(一) 信任:十一项修炼 |
(二) 信息系统:皈依"农民本位" |
(三) 责任感:对整体性服务结果负责 |
(四) 预算:输入式管理 |
四、选才、绩效考核与激励:程序规范 |
(一) 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配置 |
(二) 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考评与激励 |
第五章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相关专题研究 |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二、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农村公共教育服务发展情况比较分析:以美国、韩国和印度为例 |
(四)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三、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部分国家比较 |
(四)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四、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
(一) 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国内外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 |
(四) "十二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五、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 |
(一) 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的具体举措 |
六、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七、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 |
(一) 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八、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尾论边"破"边"立":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对接" |
一、整体治理: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宏观旨趣 |
二、国家标准: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操作杠杆 |
三、城乡大同:"破""立"并举推动政府转型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公共服务体系现状与公众需求调查问卷(乡村公众卷)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相关情况 |
跋涉之中(代后记) |
四、吉林省健康医疗气象服务系统的研制和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南地区通用航空产业政府扶持研究[D]. 董洪英.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8)
- [2]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数据开发与利用研究[D]. 韩志强.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5]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 马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气象要素对农村地区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影响及干预方案研究与效果评估[D]. 赵笑颜. 兰州大学, 2018(11)
- [7]信息生态视角下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与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李宗富. 吉林大学, 2017(09)
- [8]基于大数据的医学气象服务方法与技术研究[D]. 翟广宇. 兰州大学, 2015(03)
- [9]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 熊春林.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10]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D]. 方堃.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9)